培養幼兒行為習慣的重要性(以打人為例篇)

尋夢新聞LINE@每日推播熱門推薦文章,趣聞不漏接❤️

加入LINE好友

前兩天帶朋友去我朋友家玩,她家小區新開一家幼稚園,正好有親子活動,路過的時候邀請我們進去玩,我想著時間還早,就帶朋友去體驗一下。
很多的家長和各個年齡段的寶貝們聚在一起,嘰嘰喳喳的特別熱鬧。

當然,有孩子的地方自然就有戰爭!朋友
拿了一輛大卡車在玩,被一位大哥哥劈手搶走了,我們暫時叫他一號男孩。

朋友沒有哭,起身就走去玩別的玩具了。

而這位孩子的家長站在我身邊並沒有出面制止搶東西的錯誤行為。

這時,又來了一位小男孩,我們叫他二號男孩,出手就搶那輛大卡車的同時還推打一號男孩。

一號男孩顯然吃虧了,打不過二號男孩,而二號男孩的媽媽笑望著自己的兒子勝券在握。

這時候一號男孩的媽媽坐不住了,為了兒子出手拉偏架了。

二號男孩媽媽一看那能行嗎,趕緊上啊。

兩個孩子之間搶玩具的小事就變成了家長之間的戰爭!
我見到過很多次這樣的場面,孩子發生矛盾,大人沖鋒陷陣,以「我家孩子不能吃虧」的名義潑婦罵街,甚至大打出手。

與情緒失控的大人相比,我更關註和同情這些孩子,他們內心要承受多大的壓力呀!
有句話叫「小孩打架不記仇」,他們可能剛剛鬧過,眼淚一乾,又親密地玩耍起來。

德國漫畫家卜勞恩的名作《父與子》中,有組經典的《孩子吵架大人鬧》畫面,就是真實寫照。

這就引發出了新的問題,也是我在育兒道路上,經常跟各位寶媽聊著聊著就產生分歧的一個點,那就是幼兒的行為習慣到底需不需要培養,怎麼去培養?

說實話,我認識的這麼多寶媽裡,只有極少部分同意我的觀點,認為幼兒的行為習慣需要培養,大部分寶媽都認為我多此一舉。
我先整理一下不認可的寶媽們的說法:

1.孩子行為習慣可自然形成

隻重視技能的學習與加強,忽視孩子行為習慣的培養,是家庭教育和學習教育共同存在的錯誤。

家長往往特別重視對孩子的智力開發、知識教育,從胎教到一兩歲就教幼兒識字、唱歌、學琴、畫畫等等,家長對幼兒的技能培訓投資是巨大的,而輕視了對孩子行為習慣的培養。「樹大自然直」的教育錯誤使他們認為孩子年齡小,不用著急,孩子行為習慣現在教不教,學不學是無所謂的,長大了自然就會了
。殊不知,這種做法剝奪了孩子早日獲得良好行為習慣的機會,使幼兒事事依賴他人,自然而然形成事事以自我為中心,別人都應當為我服務的自私自利的性格,這對孩子成長是非常有害的。

2.幼兒時期培養行為習慣能力為時尚早

現在大多數孩子入學前主要由爺爺奶奶、外公外婆帶大,「隔代親」現象相當普遍。退休後的老人對第三代更加的寵愛,他們認為,孩子小,不忍心讓孩子幹這幹那,怕累壞了。另外,家長有更多的時間照料孩子,因此樣樣事情包辦代替。正因為在這種溺愛包辦思想的支配下,當孩子們主動要求自己動手時,家長產生了眾多的「害怕」和「不信任」思想
,因此家長把孩子動手的願望和機會全都剝奪了,使孩子一旦離開了父母就不知所措。

3.培養幼兒行為習慣急於求成

家長也想培養孩子的行為習慣,策略初衷是好的,但到頭來,仍然沒有效果。其主要原因就是訓練方法過於簡單、粗暴,沒有耐心,挫傷了孩子的自尊心和學習的積極性。孩子剛開始做時,往往做得很慢或者不夠好,有時甚至「闖禍」,這時正需要家長的支持和鼓勵,幫助和提高,使孩子體驗到獨立完成一件事情獲得的快樂,從而增強其做事的信心。

中國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說過:「好習慣養成了,一輩子受用。壞習慣養成了,一輩子吃它的虧」

幼兒正處於人生的初始階段,可塑性強,但是自控能力卻很差,極容易受到環境影響。即是養成良好行為習慣的關鍵時期,又是感染不良行為習慣的危險階段。如果不適時培養良好的習慣,便會錯失良機,積習難改,習慣成自然。

父母是原件,孩子就是復印件。孩子有什麼不好的行為習慣和毛病,肯定他自己的父母是有問題的。

我舉一個比較普遍的例子,比如說孩子打人這件事。

崔玉濤老師曾經說過:3歲以內的孩子產生「暴力傾向」的主要原因,是源於模仿。這一點,家長可能很難意識到。

其實,很多暴力傾向是我們潛移默化中傳輸給孩子的。比如,有些家長下班回家,第一件事就是抱起孩子,使勁親兩下,然後交給家人,就忙自己的事兒去了。但站在孩子的角度講,本來正玩兒得好好的,爸爸媽媽突然過來又抱又親,滿足之後又扔下自己走開了。那麼孩子以後看到自己喜歡的人,也會依樣畫葫蘆,突然沖過去一摟、一親、再一推,就走了。旁人覺得這個孩子做事太莽撞,只顧自己高興,不考慮別人感受,但其實孩子根本意識不到自己的行為有問題,因為他平時接受到的就是這樣的行為模式啊!

孩子坐得好好的,家長經過,輕輕拍拍或者摸摸孩子的頭,誇一句「真乖」;或者爸爸媽媽看著孩子白嫩的小胳膊、小手、小腳丫,忍不住輕輕咬一口。

成年人看到這種情景都知道,家長並不是打孩子、咬孩子,就是想撫摸一下,親密一下,表達一下愛意。

但是孩子的理解能力有限,他會對家長的行為進行誤讀,以為表達喜歡就應該是這樣做。

而且孩子控制動作的能力不夠好,也不明白摸、拍、打在力道上的差別,在模仿家長做出類似的行為時,就很容易被別人誤解為「暴力」。當他遇到喜歡的小夥伴,想對其他小朋友表達喜愛的時候,本來想伸手摸的,結果就變成沖過去給人家一巴掌。家長看到這樣的場景,就會以為孩子在打人了。

那麼寶寶打人了,這就涉及到行為習慣的培養問題上了。你到底應該管不管,怎麼管?

我認為:

1.冷靜處理

教會寶寶明白自己的行為對他人的影響。

寶寶打人時父母要及時干預。明確表達打人的行為是不對的。很多家長看到孩子打人很生氣,也會用打孩子的方式來教訓他。殊不知,父母的這種行為本身就在給他們一個錯誤的示范,讓孩子學會了「原來就是可以打人的,爸爸媽媽也是這麼做的。」

正確的方法是把寶寶移到一旁,並告訴他打人對方會很痛。讓孩子平靜下來,幫助他說出感受:「你一定很生氣是嗎?非常生氣,有這麼大的生氣對不對?」邊說邊比劃西瓜的樣子。生氣程度用大小來表示更直觀。有的寶寶打人並不是因為生氣,只是在表達友好卻下手過重的話,我們可以示范給寶寶如何正確表達友好。

2.堅決制止孩子打人

當寶寶出現了打人的情況,不管是打家庭成員還是其他寶寶。首先,最關鍵的是,父母需要及時干預,千萬不要一笑了之。父母的干預行為本身就是在告訴寶寶,這種行為是不對的,不被允許的。如果我們不及時干預,其實就是在默許寶寶這樣的行為。

3.重視道歉的過程

道歉是讓孩子學會對自己的行為負責,同時也讓他明白做錯了不怕,但需要道歉。這是很容易忽略的過程。道歉本身就是在強化如何表達友好。

4.父母永遠要起表率作用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孩子最容易模仿的對象就是自己的父母。我們自己也會有情緒失控的時候,會大喊大叫甚至動手,只有我們自己學會控制了情緒,孩子打人的行為才可以得到更好的引導。

對於3歲之前的孩子,既不能慣著聽之任之,也不能以暴制暴,懲罰他們。慣著孩子打人會讓孩子錯誤地以為自己「打人」的行為原來是可以得到關註的,是可以讓父母和我進行互動的方式。那以後,孩子遇到自己喜歡的小朋友,便會用同樣的方式得到關註。而對於被父母打回去的孩子來說,由於他們還不能明白「懲罰」的意思,相反,我們父母的行為本身在給他們進行一個錯誤的示范,讓孩子學會了「原來就是可以打人的,因為爸爸媽媽也是這麼做的。

所以面對寶寶打人的不良行為習慣,家長應理智科學應對,潛移默化的去培養寶寶的行為習慣。

道理自然是要教給寶寶的,但是一定要掌握好技巧。太小的寶寶聽不懂,孩子大了叛逆了更不會聽你講道理。所以,帶著孩子去看見,去感受道理,力量遠比講道理大得多!

英國有句諺語:行動養成習慣,習慣形成性格,性格決定數運。這句話深刻揭示了良好的行為習慣對於人一生的重大影響。幼兒時期是培養良好行為習慣的重要時期,希望各位家長能夠以身作則!因為孩子就是你的影子,模仿著你的一舉一動。

點我分享到Facebook

>培養幼兒行為習慣的重要性(以打人為例篇)

About 尋夢園
尋夢園是台灣最大的聊天室及交友社群網站。 致力於發展能夠讓會員們彼此互動、盡情分享自我的平台。 擁有數百間不同的聊天室 ,讓您隨時隨地都能找到志同道合的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