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十個月還沒長牙,去醫院時被醫生狠批:這個常見錯誤不要犯

尋夢新聞LINE@每日推播熱門推薦文章,趣聞不漏接❤️

加入LINE好友

從孩子呱呱墜地開始,每個寶寶都是家長的掌上明珠。孩子什麼時候抬頭、什麼時候翻身、什麼時候會坐、什麼時候會爬,都標誌著孩子進入了一個新的階段。而寶寶的長牙問題,更是多數父母操心的重點。出的早的媽媽暗自欣喜,出的晚的媽媽則焦慮不已。

朋友孩子十個多月了還沒有長牙,看到身邊差不多大的寶寶,都已經冒出了尖尖的小牙齒,心裡著急的不行。想想孩子是不是會缺鈣了,趕緊上醫院問一問醫生。

醫生給孩子做了檢查,說問題不大,十個月牙齒還沒出的寶寶也不少,如果孩子13個月牙齒還沒有出來的話,要考慮萌芽延遲。

再仔細問了問孩子的飲食情況,閨蜜也如實交代:孩子遲遲沒長牙,也不敢給他吃別的東西,每天還是米糊,肉泥、菜泥、水果泥這樣換著花樣給孩子吃。結果朋友剛說完,醫生就皺起了眉把朋友批了一頓:孩子都10個月了,怎麼能還是只吃米粉跟泥狀的食物呢?

朋友則是一臉懵,孩子牙齒都沒一個,他別的也咬不動啊,不吃米糊吃什麼呢?醫生仔細地給她解釋:即使孩子牙齒沒長出來,食物的形狀還是該改變的,因為食物的咀嚼有利於牙齒的生長,所以不能只給孩子吃泥狀食物。

那牙齒的萌出時間跟順序是什麼呢?哪些因素會影響孩子的長牙時間呢?

寶寶出牙時間和順序

  • 出牙時間

一般來說,孩子在生後4-10個月(多數8個月時)乳牙開始萌出,3歲前出齊,2歲以內孩子的乳牙數約月齡-4-6,但不同孩子乳牙萌出的時間、順序和出齊時間存在比較大的差異,13個月還沒有萌出稱為萌芽延遲。

  • 出牙順序

出牙順序一般是下頜先於上頜,從前往後進行。

6個月:下中切牙

9個月:上中切牙和上側切牙

12個月:下側切牙

18個月:上、下第一乳磨牙

2歲:上、下單尖牙

2歲半:上、下第二乳恒牙

不過不同孩子出牙的時間差異比較大,牙齒萌出的順序也會有不同,如果寶寶在一歲內開始出牙都不用過於擔心。

那寶寶出牙時間跟哪些因素比較有關呢?

造成寶寶牙齒長的晚的原因

  1. 遺傳跟性別因素

寶寶出牙時間晚的主要因素是遺傳,如果爸爸媽媽出牙時間比較晚,孩子出牙的時候也可能比較晚。同時,性別因素也有影響,有研究報告顯示,女孩子的出牙時間會比男孩子早一點。

  1. 餵養因素

食物的咀嚼有利於寶寶牙齒的生長,如果在添加輔食之後,家長給孩子的食物都泥狀、細軟的糊狀,寶寶不太需要咀嚼就可以直接吞下去的話,就會影響寶寶牙齒的萌出。

同時,在寶寶出生15天後,家長就需要給孩子補充每天400IU的維生素D,如果孩子缺乏維生素D,鈣無法很好地吸收,也會影響孩子牙齒的萌出。

  1. 疾病因素

寶寶患有甲狀腺功能減退、內分泌障礙等疾病,也會影響到孩子乳牙的萌出。

促進寶寶牙齒萌出方法

如果想要寶寶的牙齒早點萌出,家長需要注意哪些呢?

  1. 補充維生素D,保證孩子奶量

維生素D可以促進鈣的吸收,而且寶寶很難從食物中獲得足夠的維生素D,所以出生後15天開始,可以給寶寶每天補充400IU的維生素D。如果是早產、雙胎、低出生體重寶寶,需要從出生開始補充800-1000IU,三個月後改成400-800IU的維生素D。

奶是鈣的良好來源,所以即使添加輔食之後,還是要保證孩子的奶量,如果孩子的奶量足夠,一般不需要額外補鈣。

及時添加輔食,更改食物形狀

不管是母乳餵養還是奶粉餵養的寶寶,6個月後都需要及時添加輔食。從強化鐵的米粉開始,逐漸引入菜泥、肉泥、果泥。

6月齡寶寶:給孩子吃泥狀食物

7-9個月寶寶:開始由泥狀食物過度到末狀食物,可以給寶寶吃粥、爛面、餅乾、烤饅頭片、魚、肉末等食物,烤饅頭片跟餅乾可以很好地鍛煉孩子的咀嚼,家長可以在家自己做給寶寶吃。

10-12個月寶寶:食物形狀改為碎狀食物,比如碎肉、碎菜、面條、慢吞吞、軟飯、厚粥、帶餡的餛飩、餃子等。

不用擔心孩子沒有長牙會咬不動,因為孩子從出生時頜骨裡已經有骨化的乳牙牙胞,只是被牙齦覆蓋著。


總之,寶寶出牙時間順序差異比較大,在1歲內萌出媽媽都不用過於擔心,但是要注意補充維生素D和及時改變食物的形狀,讓孩子的咀嚼功能得到鍛煉,利於牙齒的萌出。

點我分享到Facebook

>寶寶十個月還沒長牙,去醫院時被醫生狠批:這個常見錯誤不要犯

About 尋夢園
尋夢園是台灣最大的聊天室及交友社群網站。 致力於發展能夠讓會員們彼此互動、盡情分享自我的平台。 擁有數百間不同的聊天室 ,讓您隨時隨地都能找到志同道合的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