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兒科學:當孩子生氣,父母如何做才是正確的做法?

尋夢新聞LINE@每日推播熱門推薦文章,趣聞不漏接❤️

加入LINE好友

亞裡士多德說,盡量不讓壞脾氣出來露臉。這一點,在孩子的情商培養方面很重要,在孩子面前,父母盡量不要讓壞脾氣出來露臉。

孩子對父母的情緒很敏感。早期認知發展專家Arlene Walker Andrews通過研究表明,即使4個月大的嬰兒,也能輕易地辨認到媽媽的情緒表情。大人的負面情緒表情,對孩子們來說相當於「冷暴力」。當一個小寶寶在嬰兒床上哭泣時,如果他的媽媽朝他怒吼,他一定會被嚇壞,繼而哭鬧得更加厲害,甚至還會丟失安全感。


在一項嬰兒的視覺懸崖實驗中,實驗人員在媽媽與寶寶中間,臨時搭建了一個人工懸崖,上面蓋著玻璃。實驗人員看哪些寶寶會勇敢地爬過「懸崖」找媽媽。心理學者詹姆士.索爾斯發現,當媽媽臉上表現出高興的表情時,大多數的寶寶會義無反顧地爬過「懸崖」;當媽媽表現出生氣或恐懼的表情時,寶寶一般不會爬過去。在孩子的成長前期,父母的表情尤其是媽媽的表情,對孩子來說意味著安全感。

父母好情緒的重要性。美國著名神經科學家約翰·梅迪納說,父母對孩子情緒的反應,會影響孩子未來的幸福感。情緒管理學家約翰·戈特曼甚至認為,父母對孩子的回應程度,決定了孩子情商的高低。具體來說,在孩子的嬰兒期,父母的回應情況會影響寶寶大腦神經系統的發育,關係著孩子未來一生的情緒健康。如果父母總能敏銳地回應孩子的負面情緒,孩子就會更早地學會情緒調節。

父母如何對待生氣的孩子?

別「黑臉」。黑臉,即「擺臭臉」是亞洲父母最常用的對待孩子的方式,當孩子大吵大鬧或生氣時,亞洲的父母喜歡對孩子擺「黑臉」。相比起其他國家的孩子,亞洲國家的孩子對他們父母的表情很敏感。兒童行為學家安東尼.比格蘭說,愛黑臉的父母,他們的孩子無一例外地感受到痛苦。所以,當父母面對孩子生氣時,需要避免黑臉。另外,在父母情緒的自我調整中,有個比喻很形象,「隨風擺動,像一棵小樹苗」。學者們常常用風和海浪比喻情緒,並且這些情緒風暴的過程是90秒,只要父母有意識地在90秒內自控,就能把情緒很好地疏導出去。

別只想著阻止。當一個孩子生氣或哭鬧時,大部分父母的直接反應是阻止,他們會通過各種辦法哄孩子或指責孩子,希望孩子的負面情緒立即消失。這樣的做法常常是有害處的。兒童心理學者Susan
David說,父母讓孩子迅速變得開心,會讓孩子丟失幫助自己成長的機會。當孩子生氣時,把情緒調節的機會交還給孩子,其實是為人父母的智慧。就像給孩子講述一個大腦情緒故事,比如,當「生氣蟲」跑出來搞破壞,踢掉了房間裡的電視機和家具,父母可以嘗試把孩子當成這個房間的主人問孩子:「你應該怎麼辦?」這常常是一種育兒智慧。

父母跟孩子建立情感聯結。父母如果想調整孩子情緒,情感聯結是前提。情緒管理學家約翰·戈特曼說,當孩子和父母建立起情感上的聯結時,父母再通過這條感情聯結教導孩子如何調整情緒、解決問題,好的效果就會顯現。情感聯結其實相當於共情。當父母更多地理解生氣的孩子為何生氣的原因,有助於孩子更好地處理負面情緒。經常如此,孩子的大腦會建立一條新的神經回路,幫助孩子擺脫過往總是以負面情緒應對的習慣。

有一次,阿瓜出外玩耍回來後有些生氣,因為他帶出去的一個小籃球都被一位野蠻的小朋友搶走了。當他委屈地跟我說的時候,我說:「如果我的籃球被搶了,我也會像你那樣生氣。」

「是呀,媽媽也這樣覺得。」孩子露出欣慰的表情,他覺得我理解他,他的表情看起來沒那麼生氣了。

「你希望那個小朋友怎樣做?」

「我希望他把籃球歸還給我。」

「當別人看到你像‘生氣蟲’那樣又叫又跳地生氣,他會把籃球還給你嗎?」孩子搖頭。

「那你覺得怎樣做,他才會還給你?」

「直接告訴他我的想法,或告訴他的家人……」

我笑了,把問題交還給孩子,說不定孩子會自己找到更好的解決方法。

後來,阿瓜在遇到那個小朋友和小朋友的媽媽時,心平氣和地要求他把球交還回來。抱著球回家時,阿瓜很高興,因為他第一次通過自己的努力解決了問題,並且意識到無需生氣。

父母心平氣和,孩子也能學會心平氣和。

孔子曰:「有顏回者好學,不遷怒,不二過。」在生氣孩子面前,這便是父母的正確態度了;對孩子而言,這也是情商的境界。


關鍵字:幼兒情緒、親子互動、育兒方法、幼兒心理、早期教育

幼兒說,作者為幼兒心理科普作家黃杏貞,已出版書籍《心理咨詢師媽媽的科學育兒法》(獲國家部級優秀出版物獎)。學習幼兒心理研究和知識,分享科學、實用、有價值的育兒心得。(抄襲必究!)

點我分享到Facebook

>育兒科學:當孩子生氣,父母如何做才是正確的做法?

About 尋夢園
尋夢園是台灣最大的聊天室及交友社群網站。 致力於發展能夠讓會員們彼此互動、盡情分享自我的平台。 擁有數百間不同的聊天室 ,讓您隨時隨地都能找到志同道合的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