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夢新聞LINE@每日推播熱門推薦文章,趣聞不漏接❤️
本文經授權轉載自|
曾奇峰心理工作室(ID:zqfxlgzs)
「昨晚,我又哄娃睡覺了,看著孩子掛著淚珠睡著的樣子,我真是恨死我自己了!」
電話剛接通,她就開始向我吐苦水:昨天晚上哄娃睡覺,孩子哼哼唧唧,一直不肯睡,眼看就要過12點了,我突然感覺一股怒火升了起來。
我將孩子抱起來,往棉被上一摔,一邊搖晃他一邊聲嘶力竭地沖他吼:「小祖宗,你睡啊!還不睡你想幹嘛?」
孩子用驚恐的小眼神看著我,愣了幾秒鐘後就開始哇哇大哭,我瞬間就崩潰了,抱著孩子一起哭,那一刻真的想死的心都有了,我覺得自己不是個好媽媽。」
這已經是玲子第四次跟我說自己吼孩子的事了,前幾次也是差不多的情形。看到孩子不好好喝奶、不乖乖睡覺、大半夜哭鬧,她就覺得心煩意亂,忍不住吼娃。
吼完又覺得愧疚,然後第二天又接著吼,似乎進入了一個死循環,玲子深陷其中,卻又覺得無可奈何。
說實話,我挺心疼玲子的,現實生活中有很多媽媽都曾有過這樣的體會,一心想把孩子照顧好,但又總感覺力不從心,忍不住對孩子大吼大叫。
難道媽媽們是真的不想好脾氣嗎?或許,只是進入了養育倦怠期。
1
很多新手媽媽,在孩子出生的那一刻,會感覺那個襁褓中的嬰兒就如同天使一般,恨不得把人世間最好的東西都給他(她)。
但是接下來坐月子、哺乳期、沖奶粉、換尿不濕、端屎把尿……這些日常瑣碎,簡直就要把人逼瘋,如果家里沒有老人幫忙,又沒有雇保姆,新手媽媽面對繁重的養育壓力,就很容易情緒失控,甚至陷入抑鬱狀態。
閨蜜玲子就屬於這類新手媽媽,她的寶寶剛滿5個月,因為婆婆已經過世,自己的母親要照顧常年臥病在床的父親,無奈之下做了全職媽媽。
這些新手媽媽其實非常不容易,一個人24小時連軸轉,大部分時間連口熱乎飯都吃不上,有時候蹲個馬桶的功夫都得抱著娃,孩子有個頭疼腦熱,著急上火,焦慮、失眠、掉頭髮……長期處在這種高壓之下,媽媽們會產生嚴重的心理耗竭。
在這種狀態下,你可能會漸漸喪失那種初為人母的新鮮感,面對養育的責任感覺壓力巨大,提不起精神照顧孩子,對「媽媽」的角色感到無能為力。
看到孩子由最初的心生歡喜變成不耐煩,甚至是厭惡,對孩子開始情感隔離,要麼直接把孩子推開,要麼陪孩子時是「人在,心不在」的狀態,缺乏積極的情感投入。
自我否定,認為自己不是好父母,甚至不配做父母,經常為一點小的過失責備自己,覺得自己一無是處、毫無價值。
如果你察覺自己有上述變化,就說明有可能進入了養育倦怠期,但也不要心急,只要找到問題產生的根源,也就看到了解決問題的希望。
2
在養育孩子的過程中,我們時常感到身心疲憊,產生倦怠感並不是個別現象,據一項研究表明:大約有8-36%的父母會出現養育倦怠的狀況,以媽媽為主。
為什麼會出現養育倦怠呢?
●被「完美媽媽」的人設所困
奧斯卡影後查理茲·塞隆在影片《塔利》中飾演三個孩子的媽媽馬洛,老大是女兒,8歲;老二是兒子,患有易怒症,幼兒園已經多次提出讓孩子退學了;老三才出生,夜里要餵奶、換尿布,二十四小時離不開人……
身材臃腫的馬洛被育兒生活折騰得精疲力竭,瀕臨崩潰,但內心仍舊對孩子充滿了愧疚感,覺得自己不是好媽媽。
為了做一個完美媽媽,馬洛幻想出一個夜班保姆,她年輕漂亮、體貼能幹,簡直活成了馬洛的理想。
到了晚上,一切照顧小寶寶的活兒可以全扔給漂亮保姆,馬洛終於能安穩睡覺了,她開始化妝、跑步,給孩子們做豐盛的晚餐,而不是速凍披薩,甚至像其他完美媽媽一樣為孩子烤蛋糕、開Party。
直到有一天,她開車沖進了海里。
「完美媽媽」終究只是一個無人可以做到的「人設」,太夢幻,也太遙遠。
●長期缺位的另一半
有媒體發布了一份《中國家庭育兒方式調研報告》,調查顯示:3成80後、90後爸爸幾乎沒帶過孩子。
同事小雪的老公就屬於大男子主義「看到油瓶倒了,都不扶」的那一類,疫情期間,因為小雪自己父母回了老家,她一個人要獨自帶兩個娃,要管老大學習、還得當老二的「三陪」,負責一家人的一日三餐,從早忙到晚。
遇到大的不聽話、小的生病哭鬧,老公不僅不搭把手,還在一邊冷嘲熱諷:「平時跟我吵架不是挺行的嘛,怎麼關鍵時刻連個孩子都搞不定?」
當另一半長期不在丈夫和父親的位置上,得不到理解與關愛的妻子被迫「喪偶式育兒」,在自己的情感需求都得不到滿足的情況下還得照顧孩子,身心疲憊在所難免。
●缺乏社會支持系統
我剛生完孩子,成為新手媽媽的那段時間,因為親媽還沒有退休,婆婆離得遠,身體又差,老公因為工作原因頻繁出差,我的社會支持系統幾乎完全癱瘓。
那段時間感覺壓力巨大,經常一個人偷偷抹眼淚,整個人疲憊不堪,看著一堆家務和嗷嗷待哺的孩子就心煩意亂。
對新手媽媽而言,「社會支持系統」中核心的部分就是自己的父母、伴侶。但是現實生活中,有很多老人因為主觀或客觀原因不幫年輕人帶孩子,新手媽媽會因為得不到情感支持與育兒幫助而承擔更大的壓力,也就更容易產生倦怠。
3
我的一位讀者在後台留言——
「那是個寒冷的早晨,我迷迷糊糊地剛睡醒,正打算給兒子端尿。當我剛抱起孩子,他顯得很煩躁,一邊蹬腿、一邊哭鬧,我耐著性子抱住他,足足等了好幾分鐘,兒子死活都不肯尿。我無可奈何,又擔心把孩子凍著,只好把他放回床上。
當我剛把孩子放下,在小心翼翼替他蓋好被子的那一瞬間,他突然「尿」了。我伸手一摸,床單、被褥濕了一大片。
那一刻,我整個人氣爆了,感覺不可抑制的憤怒噴湧而出。我抱起孩子,將他翻過身來,放在大腿上,狠狠地揍他的屁股。
我一邊打孩子,孩子一邊哭,他越哭,我就感覺越憤怒,但是當孩子轉過頭來,我發現孩子的小臉憋得通紅,滿臉的鼻涕、淚水,心一下子就軟了,抱著孩子嚎啕大哭!」
試想一下,這位媽媽如果不是在看到孩子眼淚的那個瞬間,猛然清醒過來,真的無法預料媽媽的情緒失控會給孩子造成多大的傷害。
所以,媽媽在養育孩子的過程中,產生倦怠情緒,一定要學會自我調節,積極應對——
①在吼孩子之前,先讓情緒「冷卻」下來
《正面管教》一書中提出了「冷靜期」這個概念,當你忍不住想要對孩子大吼大叫時,試著給自己按下暫停鍵,做幾個深呼吸,慢慢放鬆下來。
然後給自己兩秒鐘想一想:我為什麼會這樣?我的想法符合事情的真相嗎?或許這些想法只是我的理解,而不是事情本身?
「冷靜期」可以讓自己的情緒有一個緩沖時間,不至於因為情緒失控傷到孩子。
②學會適時放手,尋求幫助
孩子需要的不是一個全年無休的「超級保姆」,而是需要一個有生命活力的母親,在他難過的時候給與他共情,在他高興的時候陪他一起Happy。
所以,我們不妨「狠心」一點,在狀態低迷的時候,偶爾把孩子扔給老公,在周末給自己放個假,約閨蜜吃頓飯、逛逛街、看場電影、喝喝茶。
③接納自己不完美的事實
世界上沒有完美的孩子,也沒有完美的媽媽,我們逼著自己去做那個滿分媽媽只會讓自己更焦慮,讓孩子更痛苦。
曾奇峰老師說:「做一個好母親其實也很簡單,多為自己活著,把自己變成一個輕鬆快樂的人——是母親能夠給孩子的最好的禮物。」
所以,成為一個好媽媽的前提不是要為孩子盡心竭力地付出,而是要先學會愛自己。愛自己的前提就是要接納自己,接納自己的不完美,接納自己這個生命個體的局限性,甚至接納自己在養育孩子過程中的種種過失。
在養育孩子這條並不平坦的道路上,媽媽們難免遭遇那些黑暗時刻,相信只要我們能夠調整心態、積極應對,就能走出困境、重遇光明。
–end–
本文轉載至曾奇峰心理工作室(ID:zqfxlgzs),作者:木棉,國家二級心理咨詢師,少兒咨詢師,自媒體寫作者,一枚終身學習的媽媽。
想省心養娃?
快戳原文跟兒科醫生學育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