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夢新聞LINE@每日推播熱門推薦文章,趣聞不漏接❤️
前不久一寶爸在後臺求助,說讓幫忙看看自家媳婦是怎麼回事,從娃一出生就開始買洋娃娃送孩子,現在娃都快十歲了還買,簡直停不下來的節奏。我一開始覺得「買就買唄,沒毛病」。後來一聽孩子是男孩,覺得男生也可以玩洋娃娃嘛,家長幹嘛有刻板印象。再後來一聽,孩子根本不玩媽媽還一直往家裡買,這就有點納悶了。我問寶爸,洋娃娃買回來放在哪裡,誰玩得時間最長。寶爸回「老婆說既然兒子不玩,那她只好自己收著了」。一言道出症結所在。
這位寶爸反映自家媳婦的事情,在心理學家看來很正常。因為這是妻子做出的「童年報復性補償」動作。
什麼叫「童年報復性補償」?是指童年因為物質匱乏沒有得到自己喜歡的玩具,在成年有了經濟收入後會大量、重復地購入此類玩具,以便滿足「內在小孩」的行為。不要小看成人的這一行為,根據19年數據顯示,每年會有7000萬成年人給自己買玩具,其中某些資深玩家買玩具總額高達1200萬。像某些樂高玩具、手辦甚至奧特曼模型、變形金剛套裝收藏,都是他們購買收藏的對象。
這位寶媽,顯然是因為自己作為小女孩時求洋娃娃而不得,進而在成人之後,借由給孩子買玩具,才購進一大批洋娃娃。這類「童年報復性補償」行為實屬正常,只要負擔得起,不影響生活水平,無可厚非。
不少網友說,聽到這個詞,不自覺地就陷入了童年回憶裡。不知道八五後父母是否還記得,某年夏天突然興起的雞蛋雪糕和綠豆糕。那時候我上小學,拿攢了好久的兩毛錢買塊最貴的雪糕,趁午休時分趴在桌上偷偷吃。有次老師總在身邊轉悠,自己沒辦法下口,只好把雪糕放在抽屜裡。等拿出來,雪糕早就化成一灘水,只能喝不能吃了。不過雪糕水甜洌的感覺,一直在我舌尖盤旋,成為我對夏天最鮮明的記憶。
因為小時候並不是每次想吃雪糕都能如願,現在的我雖然已為人母,每當入夏便會買進幾十根雪糕放冰箱凍著,想來也是為了補償童年的求之不得吧。
提起這個,又想起我弟弟。如今已經為人父的他,前前後後給兩個孩子買了太多的玩具,尤其是車。家裡擺著大大小小各種各樣的車,仔細數數會有近百輛。我媽常常埋怨他浪費錢,我卻能理解,當年他還是個小男孩時,對玩具的那份渴望。
不過,現在物質條件優越了,家長們對於孩子的消費要求總是盡可能地滿足。不知道當我們的孩子長大成人後,還會不會做出「報復性補償」的行為。
有哪些東西是你小時候求而不得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