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夢新聞LINE@每日推播熱門推薦文章,趣聞不漏接❤️
「看,弄得滿地都是,你怎麼吃的啊?」
那天,還沒走進廚房,婆婆大聲呵斥孩子的聲音就傳進我的耳朵,一股莫名的煩躁立刻湧在意頭。
「哪個孩子剛學吃飯不是這樣的,掃掃就好了,幹嘛這樣兇孩子?」話到嘴邊,我又硬生生地咽了回去。因為孩子吃飯的問題,我跟婆婆已經發生過好幾次口角之爭,我不想再次引發矛盾,只是走過去抱起有些無辜的孩子親了親。
孩子一聲又一聲地喚著媽媽,可是,我卻高興不起來,眼淚直在眼眶裡打轉。我一直特別注重教育,孩子出生後,我就開始讀各種育兒書,聽育兒課程。所以,我深深地知道放手讓孩子自由探索的重要性,所以在安全的情況下,我都會放手讓孩子自己去做,培養孩子獨立自主的能力,吃飯這件事自然如此。
記得孩子第一次自主吃飯的那天,我買了隻烤鴨回來,我像往常那樣,把肉撕下來,喂孩子吃。可是,孩子咬了一口就吐了出來,我感到十分不解,這是她以前最喜歡吃的肉,這次怎麼吐出來了。我於是問道:「寶寶是不是不餓?不想吃啊?」
孩子不吭聲,卻轉身跑到小侄女身邊,伸手抓姐姐碗裡的烤鴨吃,並且啃得津津有味。看到孩子這一行為,我開心不已,原來她是想要自己吃飯啊!我立即去廚房拿了寶寶碗和勺子,把烤鴨裝在她碗裡,告訴她:「你現在有了自己的碗吃飯,自己吃自己的,不要再去拿姐姐的,好嗎?」
孩子開心地吃了起來,看到她心滿意足的樣子,我突然意識到她又長大了。
然而,人無遠慮,必有近憂。我跟婆婆很快就因為孩子吃飯這件事引發了一系列矛盾,比如,奶奶總覺得她自己不會吃,也吃不飽,還會把衣服弄得臟兮兮的,滿地都是。所以,她不願意讓孩子自主進食。即使孩子要求自己吃,她也會把孩子抱在懷裡喂孩子吃。
當時,看到奶奶這樣的行為,我特別生氣,覺得奶奶這樣的行為會阻礙孩子發展,多次要求讓孩子自己吃飯。可是,奶奶總是堅持她自己的想法,絲毫不聽取我的建議。所以,我們多次發生口角之爭。這也是我硬生生把到嘴邊的話又咽了回去的原因。
不過,我後來慢慢地理解了奶奶的擔心,也覺得她的擔心很有道理,也慢慢讓自己把心態放平和了,便打算借機來尋找解決之道。
在那段時間裡,奶奶還是一如既往地喂孩子吃飯。不過,有好幾次,寶貝都不願意吃,無論是誰喂,都不起作用。
這可急壞了奶奶,奶奶甚至覺得孩子是不是消化不良,強烈要求我們帶孩子去醫院檢查。我其實知道原由,便建議先讓孩子自己吃飯,看看情況再說。
沒想到,孩子自己吃飯吃得特別香。奶奶見此,心中懸著的石頭一下落了地,我趁機跟奶奶說:「以後上幼稚園都是孩子自己吃飯的,因為孩子很多,老師照顧不過來,不可能喂每個小朋友吃飯,所以,小朋友們都要學會自己吃飯的。」
奶奶這次只是說:「如果沒吃飽,等下再兌奶粉給她喝吧。」
在後來的進餐中,我就更積極了些,盡量給孩子單獨碗筷,孩子吃得很歡。奶奶看到孩子吃得很開心,也很開心。孩子拿不好勺子,她就開始教孩子如何拿勺子吃,在孩子不吃後就會溫和地問:「寶貝還吃不吃飯,吃飽沒?」如果孩子說‘不吃了’,她也不會再喂她。
孩子在吃飯的過程中,雖然還是會弄得到處都是。我擔心奶奶會感到厭煩,趕緊拿掃把來打掃乾淨。再後來,我們都慢慢習慣了讓孩子自己吃飯,所以,誰有時間,誰就打掃,便很少再為吃飯這件事發生矛盾。
在我們現在的家庭中,婆媳矛盾再遇上育兒難題時,家庭矛盾基本上一發而不可收拾。
在我們這個傳統育兒與科學育兒互相對峙的時代,育兒問題更是層出不窮。就拿吃飯這件事來說,我們覺得吃飯是孩子自己的事,孩子本來就應該自主進食,既鍛煉了孩子手的抓握能力,又培養了孩子獨立自主的意識,一舉多得的事。可奶奶總擔心孩子吃不飽,所以,奶奶總會喂孩子。
我們覺得給孩子準備一把寶寶椅,讓孩子養成坐著吃飯的好習慣。可奶奶總喜歡跟在孩子屁股後面,左喂一口,右喂一口,或者把孩子抱在懷裡,不讓孩子動彈,只需要張著嘴吞飯即可。
我們覺得孩子正常吃飯以後跟著大人一起吃,可奶奶總覺得寶寶應該吃得更淡一些,會特意給孩子單獨做一份少鹽少油的飯菜,而孩子卻哭著鬧著要吃有味道的飯菜……
總之,婆媳之間沒有孩子之前,大概你好我好大家好,但一旦有了孩子以後,家裡基本上就成了雞飛狗跳的感覺。奶奶一把鼻涕一把淚地訴說自己多麼多麼不容易,年輕時帶自己孩子都沒那麼用心,現在帶孫子反而受盡委屈;媽媽覺得自己學了一堆理論知識卻一點也派不上用場,看著奶奶那不符合現代科學育兒理念的行為,明知道可能產生什麼樣的後果,也只是幹著急,不出聲憋得難受,一出聲就得吵架,活活憋出了內傷;而家裡的男人們不是事不關己高高掛起,就是做了一回夾心餅乾,之後趕緊溜之大吉。
其實,愛一直在那裡。毫無疑問,無論是媽媽,還是奶奶都愛孩子,只是愛孩子的方式不一樣。奶奶與媽媽在育兒方面之所以會出現種種矛盾,根本原因是沒找到正確的溝通方法。那麼面對矛盾時,父母如何與長輩(奶奶)進行溝通呢?
確定誰是孩子的第一撫養人
在孩子剛出生時,如果決定讓長輩來幫忙帶孩子,那麼媽媽就要有意識組織家庭成員開一場家庭會議,明確跟爺爺奶奶或者奶奶姥爺說,父母才是孩子的第一撫養人。在養孩子過程中出現爭執不下的情況時,以父母的意見為主,長輩的意見為輔。其次,父母不在家時,長輩為主要撫養人,父母在家時,父母為主要撫養人。無論哪一方為主要撫養人,另一方都多給予尊重與理解。
先處理情緒再處理問題
當長輩與父母因為孩子的養育問題而發生爭吵時,無論是誰都會有情緒。這時,父母要理解長輩是愛孩子的,只是愛孩子的方式不一樣,心意是好的。然後給自己一點時間,讓自己冷靜下來。當自己心態平和時,語氣會更柔和,對方也更容易接受我們的意見。所以,家庭中出現育兒矛盾時,先處理情緒再處理問題。
找準時機進行良好溝通
對於溝通這件事來說,時機真的很重要。所以,當我們跟長輩怎麼說都說不通時,不如等一個時機。像我就等來了大家喂孩子吃飯,孩子就是不吃的時機,我趁機跟奶奶講明了孩子自己吃飯的重要性。
一般來說,在事實面前,對方就更容易接受我們的意見。
以上三點是我總結出來的經驗,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願每一家都和和美美地為孩子健康快樂成長加油。
作者簡介:小榆媽媽,一名90後寶媽。喜歡新鮮事物,不甘平凡,喜歡折騰,喜歡激情滿滿,又熱情洋溢的生活,希望在陪娃的路上與孩子一起成長。
文章音頻 | 朵朵媽媽
插圖排版 | 瀚瀚媽媽
開團 | 如何強大孩子內心? 520—龍老師一個舉動讓那些直男老公急紅了眼 孩子的教養是父母最大的臉面 你來問,我來答,讓你輕輕松松來帶娃 孩子畫畫:別為一碗水而弄丟背後的一桶水 除了生死,其他都是小事——疫情帶給我的人生思考 「我說媽媽一會就來了,孩子竟嗚嗚哭了」——婆婆一句話讓我淚崩 開團 | 4-100歲都能看到的入門級藝術大書 明明是媽媽安全工作沒到位,卻狠狠對孩子發火 你來問,我來答,讓你輕輕松松來帶娃 「那個人走路好像鴨子啊」——面對孩子嘲笑別人,媽媽說「他只是個孩子」 感悟:幸福婚姻都懂「放大彼此優點,縮小彼此缺點」
龍春華,筆名綠子靜,6歲孩子媽媽,親子暢銷書作家,龍春華親子實踐課堂創始人(ID:lch201302)。著有《嬰幼兒行為心理學》、《孩子,你是最好的自己》、《行為心理 學 : 瞬 間讀懂他人小動作背後隱藏的秘密》(已出版繁體,銷量達20萬冊)、《再苦也要笑一笑》(出版第四版)等十餘部作品。目前正專註 創作家教與童書作品,從內到外地發揮媽媽養孩子的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