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夢新聞LINE@每日推播熱門推薦文章,趣聞不漏接❤️
崔玉濤的育學園
常見的疾病問題這裡都有答案,點上方藍字關註。
嘿,集美們!我是糖媽~
這幾天,我真的被一個視訊暖到了。
一個小男孩,因無意中看到媽媽剖腹產留下的傷疤,竟然心疼到哭了。
身邊的寶媽們都疾呼:老天爺,請賜我一個這麼懂事兒的暖心娃吧~
為什麼別人家的娃都是來報恩的,而自己家的卻是來討債的。
不得不說,共情能力強,體貼懂事的孩子確實很暖。
但這些孩子相對來說情緒也比較敏感,往往也更需要大人們更溫柔、小心地去回應。
01
—
孩子太懂事,家長要留意
有一種懂事,是孩子天生性格使然,他們就好似一個個體貼入微的「小護士」,性格溫和、善良、喜歡幫助別人,如果你擁有一個天然懂事的孩子,那可真的是撿到了一塊「寶」啦~
還有一種懂事,是「刻意懂事」,或者說是太懂事,甚至是超越了自己年齡的懂事。
這些太懂事的孩子是有一些共性的,家長要格外留意。
很少主動提要求,不喜歡說「不」
這些孩子很少主動提要求,例如看到喜歡的玩具、漂亮的衣服、美食,很少會哭鬧著去要,而是會先觀察大人們的「眼色」。
也很少說不,主觀意識和表達欲望極弱,完全聽從大人們的指令,很少提出反駁的意見,也不怎麼表達自己的真實想法。
過分謙讓,特別老實
人多的時候,或者在幼稚園等集體生活中,如果孩子一直都很謙讓,特別老實,從來不主動去爭取自己喜歡的東西時,家長就要特別注意了。
他們看起來似乎懂事又大度,實際上這卻是一種低自尊的表現,長久以往就會出現認知偏差,覺得自己不值得。
「順應」他人意見,更享受讚揚
其實,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有幾個叛逆期。例如,2、3歲的時候逐步有了自我意識;7、8歲的時候進入學校生活;15、16歲進入青春期,這幾個階段的孩子出現叛逆、頂嘴的現象很正常。
但如果孩子在這些階段總表現地很乖,不管做什麼都會刻意順應大人的心意、甚至有點「巴結」父母,而且特別享受讚揚的時候,我們就需要留意一下了。
因為在他們心裡,別人的意見、讚揚會讓自己覺得有安全感,卻忽視了自己內心真正的需求。
02
—
太懂事的孩子讓人心疼
曾看過一期《少年說》,女孩楊栩楠,就是這種太懂事的孩子。
住校期間為了不讓父母擔心,從不主動給他們打電話,自己會把每一件事情都做到最好;為了不讓父母失望,會把自己的小任性和小情緒全部都藏起來……
(視訊來源於:湖南衛視《少年說》)
她邊說話邊倔強抹眼淚的樣子,太讓人心疼。
她在寫給弟弟的信裡說道:你不必那麼懂事,只需要單純快樂就好。
父母們總是希望孩子能成為親戚朋友口中「別人家的孩子」,並在日常生活中教育他們要懂事。
但我們有時候太過於「享受」懂事的孩子帶來的「便利」和省心,卻忘了其實他們也還是個孩子。
太懂事,也可能是一把「枷鎖」。
太懂事的孩子,沒那麼快樂
太懂事的孩子,他們對別人的需求格外敏感,會認為只有用自己的付出滿足他人的需求後,才能換得別人的愛,換得自己在他人心中的一個重要的位置。[1]
有人在知乎上提問:懂事的孩子快樂嗎?
我看到的答案是這樣的:
他們努力去抑制和克制自己內心的極度渴望,卻很少擁有真正發自內心的快樂。
太懂事的孩子,不懂拒絕
他們無時無刻不在偵查別人的需求並能夠給予及時的回應,他們害怕別人對自己失望,也不敢直面自己內心的真實需求,長大後會變成不懂拒絕的「老好人」。
太懂事的孩子,容易形成討好型人格
發展心理學家皮亞傑,指出6、7歲以前的兒童會出現一種「自我中心化」的心理特點,他們甚至會把身邊所有不好的事情都與自己聯繫起來,把錯誤歸結為自己。
所以他們會越來越懂事,藏起自己的快樂和天真,去討好別人,慢慢地失去自我。
(圖片來源於:韓劇《請回答1988》)
逼孩子懂事,更是一種很殘忍的教育。
懂事不應是對孩子天性的壓抑,更不是讓孩子的退讓,滿足成年人的面子。
家長要及時體察孩子情緒,幫助孩子打破這種性格上的枷鎖。
03
—
如何打破這把「枷鎖」?
有數據表明,孩子85%~95%的性格在3~6歲的階段形成,這個階段孩子的性格處於起步階段,可塑性非常強,所以心理學上也把這個階段稱為「潮濕的水泥期」。
這個階段的孩子就好像潮濕的、還未凝固的水泥,父母的引導和外界環境的影響對孩子性格的養成顯得十分關鍵。[2]
所以,面對太懂事的孩子,正確引導,才能破除這種性格給他們帶來的枷鎖和束縛。爸爸媽媽們一定要記住三個「解鎖密碼」哦~
密碼1:傾聽,是開始
再小的孩子,也需要被聽見、被看見、被尊重。
當孩子出現情緒低落,欲言又止的情況時,父母要做到第一件事情就是,停下正在做的事情,放低姿態,蹲下身來,給孩子足夠的時間,引導他表達出自己的情緒。
教大家一個很實用的技巧:80/20黃金法則。
就是把80%說話的時間留給孩子,把20%的時間拿來提一些能夠啟發孩子繼續說下去的問題,這個時候我們就是孩子的聽眾。
此外,肢體語言比說教更重要。
孩子哭鬧的時候,先給他一個大大的擁抱,一個輕柔的親吻,這樣能更好地安撫孩子的情緒,也能拉近彼此的距離,更有助於孩子情緒的表達。
密碼2:共情,才能理解
有時候孩子哭鬧,大人會被他們的表現逗笑,甚至還會繼續引逗他們,這些都是十分不可取的行為。
我們需要用孩子的視角去理解、看待這個世界,大人們要學會共情,才能更好地理解孩子的情緒。
例如,有的孩子心愛的玩具被搶,一方面會很失落,另一方面又怕搶回來被大人說「自私」,所以就會壓抑自己的情緒,表現得緊張又難過。
其實這種感覺一點也不亞於你的名牌包包被偷、愛車被劃時的感覺。
我們可以這樣說:「寶寶的玩具被小朋友搶了,媽媽也有點難過,要不這樣吧,等過5分鐘,我們一起去跟小朋友商量一下要回來好不好?」
要特別注意的是,千萬不能言語中傷孩子。
密碼3:鼓勵和表揚,才能進步
心理學家經過實驗發現,孩子總是在無意中按照父母的評價強調自己的行為,以期得到父母的表揚和認可。[3]
鼓勵和表揚,是一門藝術,也會激勵孩子進步。
我們要多用肯定句去鼓勵和表揚孩子的具體行為,而不是沒有「營養」的生硬地表揚孩子個人,更不能隨意地去揭露孩子的「傷疤」。
別再用「你真棒,你真乖」的表揚句了,下面這些實用句式,速速學起來~
孩子啊,你其實也可以不那麼懂事和聽話;你應該在你現在的年紀,放肆快樂,敢於索取,學會拒絕。
你不必討好任何人,你更不是任何人的希望,你是你自己的希望。
你很可愛,自有你的萬丈光芒,請你單純、天真、快樂地好好感受每一天……
參考文獻:
[1] 啟文.兒童性格心理學[M].中譯出版社,2019:90.
[2][3] 啟文.兒童溝通心理學[M].中譯出版社,2019:8.
授權聲明:原創內容,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合作信箱:[email protected]
再看看這些也許對你有幫助的文章:
可能致性早熟、發育落後!不注意這件事,對孩子影響太大了!
冰箱≠保險箱!用錯易滋生這種「致病菌」!可能傷害孕婦、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