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都在幻想一個完美的父母,郭歆博士:精細養育要不得

尋夢新聞LINE@每日推播熱門推薦文章,趣聞不漏接❤️

加入LINE好友

我們都在幻想一個完美的父母,郭歆博士:精細養育要不得 親子 第1張

愛貝睿編輯推薦

一天,愛貝睿社群中,一位媽媽提出了這樣一個家長很普遍的疑問:

我家孩子主要家裡老人帶,晚上自己帶,我對教育孩子會注意很多小事情,例如餵食不要說話;哭不要立刻給反應,要先觀察;睡覺不能抱著搖著睡……但很多時候我不在,他們還是按照自己方法帶孩子,很無奈……

哎呀呀,這些個問題看似瑣碎,但解決不好還挺破壞家庭氣氛。怎麼辦?怎麼辦?!英國倫敦大學學院教育學博士郭歆老師這樣說:

我也有過類似的焦慮,就是擔心老人的方法不正確。我現在回看當初,覺得很多小事其實真的無所謂,對寶寶的影響很小。再後來接觸到整個育兒理論的歷史後發現,可能有些老人的做法更符合孩子的特點。所以,我們都是處在自己的時代中,如果能拉開點距離,也許會看到自己的「執拗」與「可笑」之處。

隨後,這位媽媽道出了糾結於瑣事背後的焦慮感:

我在教育孩子方面有點兒揪心焦慮。現在很多人承受壓力能力小,價值觀過於極端,行為激進,甚至有犯罪心理。而很多專家都會提到這些與成長經歷、家庭教育有關。所以我對於孩子的教育非常緊張,看了許多書和資料。我想避免或者減少上述這些心理問題的出現,該怎麼做?一個和諧的家庭就可以了嗎?

這其實是現代父母普遍面對的一個現狀。專家說,童年的陰影將影響孩子一輩子!專家說,那些罪犯,那些心理變態的人,都是小時候養育有問題的!爸爸媽媽壓力山大啊。實際上,父母的影響沒有想像的那麼大。

為什麼這麼說?且看郭歆老師如何看待「養育焦慮」。

我們都在幻想一個完美的父母,郭歆博士:精細養育要不得 親子 第2張

孩子有問題跟家庭沒多大關係

認為家庭問題導致了孩子長大之後的行為問題,這很大程度是媒體為了吸引眼球而對實證研究的歪曲

首先,先看看科學證據吧。是的,有可能家庭會影響到孩子今後的行為,但是,那必須是非常極端的家庭情況,比如極端貧困,家庭成員直接犯罪,家庭長期暴力,虐待兒童等等。即使如此,也並不是從這樣家庭長大的孩子就必然有你擔心的那些行為。

好多研究反而證明了孩子強大的「恢復能力」(resilience)。除非你非常不幸,所有的這些因素都發生到你身上了,那麼,只能說,你以後有問題的可能性比一般孩子更大。

我推薦大家讀一讀《教養的迷思》(Nurture Assumptions)這本書,這本書的作者非常精辟地解釋了家庭的影響是如何「小」地影響孩子成人後的社會化問題。

我們都在幻想一個完美的父母,郭歆博士:精細養育要不得 親子 第3張編輯註:《教養的迷思》由美國心理學家朱迪斯•哈裡斯所著。書中,朱迪斯用眾多證據說明,在孩童的成長過程中,父母的影響力並沒有大家想像中的大,真正具有影響力的是孩童在家庭之外的同輩群體。讀者可在各大網上書城找到紙質版或電子版閱讀。

因為目前的證據,無法能夠排除孩子成長過程中眾多因素;而家長的那點影響又很難排除基因因素。她其實提出了一個同伴社會化(peer/group socialisation)的理論,也就是說:

孩子上學之後,她的同伴對她的影響要遠遠超過父母的影響

注意,這裡不是說父母沒有影響,但是,父母對孩子的很多影響更多地體現在家庭互動上,而不是走出家庭之外的。

專家是育兒壓力的來源

現在到處可以聽到專家批評父母,這是個全球現象,有一個名稱叫 intensive parenting (精細養育)。我們的焦慮感也是全球性的。

為什麼精細養育如此流行呢?

  • 首先,現代父母比過去的父母受到更多關於養育方面的「專家建議」,而且建議非常多樣,很容易混淆;

  • 其次,現代父母比過去的父母缺少了更多社會的支持,比如,過去大家庭和社區的支持,以及中國的槍手所機制;

  • 最後,現代父母又被更多地指責和要求承擔巨大的責任,比如美國提出過母親的好壞決定一個國家的未來的說法!

這種現象在西方國家已經得到重視,有不少科學家和社會科學家站出來批判這種壓力和負面效果,只是,這種聲音和科學論述在國內還不多見。比如,全球都流行的「三歲前的早教決定了孩子怎樣怎樣的論述」,在西方已經有很權威的神經科學家站出來批判這種說法。

再比如,英國幾年前有一個很有影響的研究,顯示了現代父母其實在各項指標上都比過去的父母要做得好很多,完全和大家認為的現在「家庭敗落」,「家庭教育效果差」,「家長毀了孩子」之類的流行論述正好相反。

值得一提的是,承擔這項研究的研究者本身是兒童教養領域的專家,她本人就專門設計了英國很多重要的關於家庭教育的實證干預項目。她站出來說這樣的話非常有說服力。

天下沒有完美的父母

看到每一代人在自己時代局限下做出的努力和犧牲,並接納他們的不足,其實非常不容易。

我其實覺得家庭和諧是一件很難的事情。尤其在中國這種特殊的家庭結構和關係網路中。現在一再強調父母對孩子早期的影響,更不利於這種和諧。因為,我們似乎又多了個理由去責備自己的父母。我自己的感觸是——

只有當我真正意識到我的父母的不易的時候,我自己才能成為一個成熟的母親。

我們每個人不僅都幻想一個完美的孩子,也同時在幻想一個完美的父母。現在如果我們的父母可以幫忙,其實是給了我們一個機會去再次了解他們。當我們拉近了與自己父母的距離的時候,也就拉開了自己與時代的距離,這能幫我們具有更加開放的視野來看待我們的當下。這不容易,非常不容易,但值得努力。

小結

認為家庭問題導致了孩子長大之後的行為問題,這很大程度是一些媒體為了吸引眼球而對實證研究的歪曲。

現代父母的養育焦慮感在相當大的程度上來自專家和外界壓力,這是個全球現象。現在已經有不少科學家和社會科學家站出來批判這種壓力和負面效果。

我們每個人不僅都幻想一個完美的孩子,也同時在幻想一個完美的父母。父母幫我們帶孩子,其實是給了我們一個機會去再次了解他們。當我們拉近了與自己父母的距離的時候,也就拉開了自己與時代的距離,這能幫我們具有更加開放的視野來看待我們的當下。❖

參考文獻:

Bruer, J.T.(1999). The Myth of the First Three Years: A new understanding of earlybrain development and lifelong learning. New York: Free Press.

Bruer, J. (2011) Revisiting 「The Mythof the First Three Years , Special Briefing for Monitoring Parents:Science, Evidence, Experts and the New Parenting Culture

Gardner, Frances, Maughan, Barbara, Collishaw, Stephen. Scott, Jacqueline [2009]Has parenting changed over recent decades? Can changes in parenting explain the rise in adolescent problem behaviour?. The Nuffield Foundation.

文中提到「恢復能力」有興趣的讀者可以進一步閱讀以下論文:

Luthar, S S,Cicchetti, D, & Becker, B. (2000). The construct of resilience: a criticalevaluation and guidelines for future work. Child Dev, 71,543-562.

Masten, A. S., & Powell, J. L. (2003). Aresilience framework for research, policy, and practice. Resilienceand vulnerability: Adaptation in the context of childhood adversities,1-25.

我們都在幻想一個完美的父母,郭歆博士:精細養育要不得 親子 第4張

微信改版後,好多人都說找不到小愛了。為了第一時間收到推送,把小愛設為「星標☆」吧~

我們都在幻想一個完美的父母,郭歆博士:精細養育要不得 親子 第5張

6月大咖講座剛剛上線,未來腦計劃會員免費收聽。詳情請點擊推文二條了解。點擊閱讀原文,成為未來腦計劃付費會員,限時贈閱31期大咖講座。

點個在看,跟朋友分享你的觀點👇

About 尋夢園
尋夢園是台灣最大的聊天室及交友社群網站。 致力於發展能夠讓會員們彼此互動、盡情分享自我的平台。 擁有數百間不同的聊天室 ,讓您隨時隨地都能找到志同道合的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