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夢新聞LINE@每日推播熱門推薦文章,趣聞不漏接❤️
母親大學 點擊關註 每一個幸福快樂的媽媽 都在「母親大學」找到了力量
通常一個孩子只要自信地認為自己是個好孩子他就是個好孩子。可是,家長非常容易給孩子貼上「問題」兒子的標簽。
錯誤:給兒子貼上「問題」孩子標簽。 家長談兒子的情況, ——我這個孩子在班裡就屬於中等水平; ——我這個孩子總是不愛說話; ——這個孩子沒出息; ——這個孩子長大就是坐監獄的料; ——這個孩子總是倒數第一; ——這個孩子做什麼事情拖拖拉拉; ——這個孩子不愛學習; ——這個孩子不討人喜歡。等等。
其實這些家長不明白,你說什麼就回收什麼。 此時你也許愣了好大一會,似乎有所察覺。一個家長說:「是啊,我也發現。那麼,為什麼孩子在我們的眼裡有問題,而在有些地方確實‘裝’的像一個優秀的孩子?我也奇怪,他能在幾天時間裡轉變成另外一個人?」這也是讓很多家長吃驚的問題。為什麼很多孩子在自己的面前表現出問題孩子的狀態,而在別人家裡卻個個都是優秀又出色的好孩子? 「因為,別人從不帶著有色眼鏡看你的孩子。」明明媽媽告訴你。 那該怎麼做?
正確的方法 給兒子貼上好孩子標簽
第一、配合孩子重新定位形象,家長一定要從你的語言中表現出對孩子的肯定。這是最重要表達的。不能再說孩子是壞孩子。 第二,讓孩子找到一些機會展示他們的新形象。讓孩子參加一些夏令營,或者孩子上小學、國中、高中階段,這是最合適的角色轉換時機。讓他們重新認識一些新的朋友、新的老師、新的同學,轉變他的新角色,重新設計他的形象。這樣做的目的是讓孩子對自己重新評價,重新定位,重新開始生活。 第三、要記住孩子在角色定型中取得的所有成果。時常對孩子說出你對他的感受和你對他新的期望。
具體應該怎麼樣糾正孩子對自己的角色轉換?下面我們來舉一些例子。
比如,兒子上課現在不認真聽講—— 媽媽這樣調整語言:「孩子,你最近認真聽講時間增長了,因為我看你的作業寫得很好,而且老師也說你整堂課基本沒有左顧右盼。」 孩子寫作業慢—— 媽媽常說:「孩子,我看得出來你沒有浪費時間,昨天你回家馬上就寫作業了,今天也是。」 不自信的孩子—— 媽媽:「孩子,你舉手了,雖然老師沒有叫你,但是你今天居然舉手了。」 易忘事的孩子—— 媽媽:「孩子,提醒我明天有一個會,三點鐘,一定要提醒我,因為你很容易記住重要的事情。 害羞的孩子—— 媽媽:「孩子,這是我們家新來的一個鄰居,請你帶他到學校裡面去轉一轉,幫他認一認洗手間、食堂、教室、會議室、階梯教室,還有陶藝室、電腦室、鋼琴室在哪裡,好吧?謝謝孩子。」 不能自控的孩子—— 媽媽:「孩子,你已經三天沒有打架了,能管住自己了,真不容易啊。媽媽相信你能堅持下去。」 作業拖拉的孩子—— 媽媽:「哎喲,作業寫完啦?這麼快。昨天用了一個小時,今天少了五分鐘啊,提前了,媽媽相信你寫作業的速度會越來越快。」 不敢在集體活動中發言的孩子—— 媽媽:「孩子,你在班會上發言了,你跟數學老師問問題了。下次班會的時候你還能多說啊,相信你。」 我們給與他們更多的自我肯定的時,你就會親眼看到變化發生了。他們會越來越靠近我們給他們制定的新角色。在這個過程中,所有的孩子都會很興奮,他們也很想找人說一說他們努力地擺脫自己原有的角色,並挖掘出自己嶄新的一面。 家長聰明,要給孩子一種積極的重新定位的心態,而不是讓他沉湎於過去角色定型的消極狀態,使孩子從舊的壞孩子的角色定型中走出來。在以後的生活過程中,家長老師不要給孩子貼上問題孩子的標簽,每一個孩子都應該被看為有個性的,孩子可以害羞,可以活潑,可以慢一點,也可以非常敏捷。他可以堅持自己的意見,也可以溫順,聽從。沒有哪一個孩子會一成不變,所有的孩子都是在變化過程中成長的。在變化過程中,他們也都具有與眾不同的發展能力。在學習問題上,再也不要給孩子貼上能力差的標簽,說什麼——我的孩子中等以上,我的孩子中等以下,中下等,下等,倒數第一名,最差的,他的數學是最差的,他的體育是最差的,他唱歌從來五音不全,是他們班最差的。這些都要杜絕。 每一個孩子都應該被我們鼓勵,應該讓他們去發現學習和生活中的樂趣,體驗著成長過程中的滿足感。不管孩子們進步是快,還是慢,吸收的速度是緩慢,還是迅速,在鼓勵孩子的過程中,不要用貶低其他人的代價去關註他們。因為所有的孩子都需要我們激勵。用角色標簽去鎖定兒子等於是扼殺了孩子的希望,扼殺了兒子的夢想和孩子發展自己潛能的動力。因為一個男孩子對自己沒有足夠的信心時,他總是無法開發自己所有的潛力。那麼,你會把孩子培養成為一個什麼樣的人? 想讓孩子成為一個好孩子,就要禁止給孩子貼上問題孩子的標簽。
問題孩子消失法則:
第一、一定要控制自己的嘴,該說的說,不該說的話一定不要說。 第二、要給孩子機會,讓他能把自己的某種很弱的能力發揮出來,讓孩子有一次成功的體驗。 第三、全家人和親戚朋友對他新的改變一定要肯定鼓勵。 第四、說出我們對他成績的感受,讓他自己把這個體驗著重講出來,孩子講的越多,他重復成功行為的可能性就很大。在孩子角色改變的過程中,家長一定要支持他做出的努力,不要帶著有色眼鏡、用敏感的語言讓孩子的自信受到傷害.
周正教授說: 關註你想要的,你要的才會來。
預覽時標簽不可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