滿滿乾貨!寧波醫生寫的「育兒寶典」登上當當新書熱銷榜

尋夢新聞LINE@每日推播熱門推薦文章,趣聞不漏接❤️

加入LINE好友

中國寧波網記者沈之鎣 通訊員馬蝶翼

「一部資深兒保醫生團隊的工作手記,在編輯的精心梳理和設計下,上市兩周,成為當當新書熱銷榜的第十三名。李叔同先生說:「凡事認真,勇猛精進」,做出版亦猶如播種,一份耕耘,一分收獲。」這是前兩天,寧波知名作家午歌發在朋友圈的一短話。

被午歌點讚的這本書叫《懂方法的父母不焦慮》,是寧波婦兒醫院兒保醫生們寫的,呂蘭秋醫生是這本書的主編。

呂蘭秋醫生在寧波蠻有名,她是寧波市婦女兒童醫院兒保科主任,從事兒童保健工作20多年,經驗豐富。

以前,在寧波的媒體上經常能看到她對家長的提醒資訊、以及在圖書館開講座的消息。

10月31日,記者聯繫上呂醫生時,她正好在外地出差,推薦了自己的同事接受採訪。

她的同事胡燕麗醫生從業十年,是兒保醫生手記的作者之一,「我們大概2年前開始寫,好幾個同事一起在做這件事。」

胡醫生說,門診中,遇到了好多共性問題,「家長們在錯誤裡轉悠,有的上網查、有的聽別人講,很需要一些正確的方法。」

2017年2月,「兒保醫生手記」開始在醫院的公號上發表,胡醫生和同事們希望,能幫到更多的新手父母。

《懂方法的父母不焦慮》全書共分為9章,涵蓋了孩子成長過程中母乳餵養、生長髮育、習慣培養、教育管教等方面的問題。

這本書的編輯是寧波出版社的汪婷,90後,浙大預防醫學碩士,寧波人,今年剛來到出版社工作,主攻醫學類書籍的編輯出版。

今年初,汪婷在寧波婦兒醫院的公眾號上看到了「兒保醫生手記」,覺得挺實用,而且醫生們寫得是真好,用網路語言講「都是乾貨、接地氣」。

汪婷去年剛結的婚,還沒生娃,生育、帶娃焦慮,是身邊不少朋友面臨的問題。

她記得自己編書時,請了出版社幾位新手媽媽試讀提建議,大家對這本書產生了濃厚興趣。

這本書於今年9月出版,至於為什麼要出這本書,書的序言裡講得蠻清楚,本網摘錄一部分:

在兒保門診,經常會有家長前來咨詢育兒過程中碰到的餵養困難、睡眠困擾及其他各種各樣的行為問題。

任何問題的出現都是有原因的,醫生也並非萬能。在兒童發育過程中,很多問題不是醫生開個處方,吃吃藥、打打針就能解決的,最重要的是家長早發現早干預。有些問題依靠家長平時的呵護與照顧往往就能解決……很多家長表示看過很多育兒相幹的書,但真碰到問題時,仍然會不知所措。據此,寧波市婦女兒童醫院兒保科的醫生們根據平時門診的求診案例,結合自身的經驗來講述問題是如何出現的,又該如何避免,以便讓家長在育兒過程中少走彎路,使育兒成為一份愉快而有成績感的事業!

「我看後的感受,育兒其實也是一件挺幸福的事。」汪婷說,書中整理了40個常見育兒問題,可以說是新手爸媽「育娃寶典」。

書中講了些什麼?摘錄一篇——

寶寶爬不爬,區別很大嗎?(上篇)

門診中,媽媽抱著11個月大的孩子進來,一坐下便說:「醫生,我家寶寶11 個月了,還不會走,我看別人家的孩子都會走了……」

我看了看在媽媽懷裡的孩子問道:「寶寶會站了嗎?」

「那是會的,來,我們下來站站看。」媽媽說著就把孩子放在凳子邊上。

孩子雙手扶著凳子,撅著小屁股站著,帶著笑看著我。

我稍微拖動了一下凳子,孩子整個身體都跟著凳子一起移動了一下。也就是說,他是整個身體靠在凳子上的。

我問:「寶寶不扶凳子能站嗎?」

「那好像不行吧,沒試過,要不站站看。」媽媽把孩子抱到邊上,讓孩子站立,試圖鬆手,完全不行。

「好吧,寶寶爬得好嗎?」

「爬?我們家孩子從來不爬!」

「不爬?」我很驚訝,「為什麼不爬啊?」

「家裡整天抱著他。不也有好多孩子不會爬就會走了的,為什麼我們就一定要爬呢?」媽媽不解地反問道。

「我們來看看,孩子11 個月了,能扶站,但站著的時候,腰部不能直立,小屁股還撅著。你看他雖然會站,但根本不是靠雙腿用力,而是靠他的上肢在維持,所以我動一下凳子,他就要跟著往前撲。從這點看,孩子還不會獨站。說明孩子沒勁,哪裡沒勁,一般會認為,孩子是腿沒勁才不會站、不會走,但對於你的孩子來說,你的孩子從腰部開始就力量不足。」

我說完這一大段話,媽媽有些急了,慌忙問道:「那醫生啊,我們該怎麼辦呢?」

「只能從頭開始呀,多去爬。蓋高樓要打地基,地基打好了,多高的樓都不成問題,但是地基沒打好,樓就蓋不好,還容易倒塌。同理,孩子能走會跑,就是他發育過程中表現在外的高樓,他的地基就是我們往往都忽略掉的爬行。我們人類從會站會走後,就不會再讓自己爬行了,所以爬行就是看不見的地基。會不會走,走得好不好,這就要看你的地基打得有多深了。」我又說了一大段話。

媽媽低著頭,看著孩子回答道:「好吧,我們回去多爬爬吧。那我們是不是很晚才能會走啊?」

「可能會晚一些,但如果等到以後才發現孩子走路不好看,再想去糾正,那困難就大多了。」

媽媽聽完,臉上浮現出懊悔的神色。

一個寶寶剛生下來時,全身都軟綿綿的,整個人如同一個軟體動物。按正常發展,一般12 個月左右,孩子開始站立、走路。孩子學會走路之後,就意味著他從頭至腳都有了力量。

12個月時間裡,寶寶從軟體動物發展成直立動物,這期間,除了受基因控制外,更重要的是家長要給孩子學習、體驗和鍛煉的機會。一說到要多給孩子運動運動,很多人甚是不解:我小時候沒人給運動,我不也長得好好的?

其實,「多給孩子運動運動」這句話表述不對,應該是「多讓孩子運動運動」,多給他機會,很多事孩子自己能學會的。

探索新事物,是孩子的天性,學習,是孩子的本能,我們要做的就是不要剝奪他學習的機會。

現在,家裡的經濟條件好了,月嫂保姆都在家,還有一個老人幫著,每個孩子至少有兩個大人圍著他轉。他是家裡的小皇帝(小公主),大人恨不得把天上的星星都摘下來給他,哪裡會捨得讓他哭?整天抱在身上,都舍不得放下。我們是否想過,到底是孩子迷戀我們的懷抱,還是我們更迷戀孩子在我們的懷抱裡?不要以「我家孩子就是放不下」為借口抱著不放,這無異於以愛的名義傷害孩子。

孩子開始會翻身,開始會抓物後,他的活動範圍就大了,他就有足夠的理由和能力去探索這個新世界。當然,開始時他做不到。他去夠離他10
公分左右遠的東西時,會趴在床上,小手使勁向前伸,但還是夠不到,他就會哇哇哭,他甚至還會把昂著的頭突然垂下來,整個人貼著地面。家長看到孩子這麼辛苦,就認為:對我來說輕而易舉的事情,為什麼還要這麼折騰孩子,讓他哭呢?於是,很多家長就把玩具拿過來,放在孩子面前,孩子拿到了,就破涕為笑,全家皆大歡喜。

但是,當他下一次想拿一樣東西的時候,他還是會以哇哇大哭來表示,因為他覺得想要的東西靠他哇哇大哭就能得到,這就是為什麼孩子總要哭的一大原因。

其實,當孩子想去夠他前面10 公分左右遠的物品時,就是一個極佳的鍛煉機會。讓孩子意識到:我夠不著玩具,但是我可以移動身體啊,我通過動我自己可以得到玩具,我多棒!

>滿滿乾貨!寧波醫生寫的「育兒寶典」登上當當新書熱銷榜

About 尋夢園
尋夢園是台灣最大的聊天室及交友社群網站。 致力於發展能夠讓會員們彼此互動、盡情分享自我的平台。 擁有數百間不同的聊天室 ,讓您隨時隨地都能找到志同道合的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