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 為何將「丈」字和「夫」字合在一起,就成為女子夫婿的稱謂?

尋夢新聞LINE@每日推播熱門推薦文章,趣聞不漏接❤️

加入LINE好友

為何將「丈」字和「夫」字合在一起,就成為女子夫婿的稱謂?

原創
            為何將「丈」字和「夫」字合在一起,就成為女子夫婿的稱謂? 歷史 第1張

一.「走後門」源於滑稽戲

宋崇寧元年(公元1102年),宋徽宗起用蔡京為相以後,蔡京便開始嚴酷迫害元祐黨人。所謂元祐黨人,是指宋哲宗元祐年間反對王安石變法的舊黨,即以司馬光為首,包括蘇軾、蘇轍、黃庭堅等人在內,均稱為元祐黨人。洪邁在《夷堅志》中記載了一則優伶演戲諷刺迫害元祐黨人的故事,戲名叫:《優伶箴戲》。故事說的是,有一次宋徽宗和蔡京等大臣看戲,戲中一個由伶人扮演的宰相,正坐在台上宣揚朝政之美。這時,一個僧人上來請求宰相簽署準許遊方的文件,宰相一看僧人的戒牒,是元祐三年頒發的,立刻收繳毀掉戒牒,還讓僧人還俗。一個道士上來,說是他的度牒弄丟了,宰相一問,也是元祐年間頒發的,立刻剝掉道士的衣冠,並讓他去了做平頭百姓。一個士人是元祐五年獲得舉薦的,可負責管理官員的吏部卻不予錄用,還把他趕走了。過了一會兒,宰相的管家上來,附在宰相的耳邊小聲說:「今天在國庫申請相公的料錢一千貫,沒想到撥下來的全部都是元祐年間鑄的錢,這些錢咱們到底要不要?」宰相低頭想了半天,悄悄對管家說:「從後門搬進去。」宋徽宗和諸大臣看到這里,都不約而同地笑了起來。如此辛辣的諷刺,居然也能當著蔡京的面出現,雖然只是出現在滑稽戲里,可反過來也說明了當時言論自由的開放程度。從此以後,「走後門」一詞,就成為以權謀私的代名詞,且一直流傳至今。

二.「丈夫」稱謂是怎麼來的

「丈」,在古代是一個長度單位。在周朝,測量長度以手掌撐開時,拇指與中指間的距離為一尺,一尺等於六寸,一丈等於十尺。當時的婚姻制度,雖然有婚姻禮制的約束,但仍有原始社會婚姻習俗的遺存,即所謂的「搶婚」、「掠奪婚」、「野合」、「走訪婚」、「對偶婚」等各種婚姻形式。為了得到足夠強壯的夫婿,女子在選擇夫婿時,一定要看這個男子的高度,一般以身高一丈為標準。因此,「丈」,就成了當時女子的擇夫標準。

「夫」,是一個象形字,在甲骨文中,「夫」像站著的人形,上面的「一」,表示頭髮上插了一根簪子。古代男子到了二十歲要行冠禮。行冠禮就是要把頭髮紮起來,在頭頂束成一個髻,並插上簪子,戴上帽子。只有加冠之後,這個男子才具備了擇偶成婚的資格。因此,「夫」字即成為可以娶親的成年男子的代稱。

由是,將「丈」字和「夫」字合在一起,就成為女子夫婿的稱謂了。

三.「亂七八糟」溯源

成語「亂七八糟」,是形容「亂糟糟」、「亂紛紛」的意思。可為什麼要用「亂七八糟」來形容「亂」,而不用「亂五六糟」或「亂九十糟」來形容呢?原來,「七」和「八」並不是人們隨意編排的,而是來源於兩個古代典故。

一個典故出在漢景帝劉啟時期。由漢高祖劉邦生前分封的劉氏諸侯王,此時都在擴充自己的勢力範圍,大有尾大不掉之勢。漢景帝聽從了大臣晁錯的建議,決定進行削藩,將諸侯國的權力部分收歸朝廷。這一舉動使諸侯國大為不滿,於是,吳王劉濞串通趙王等七個劉姓諸侯王向朝廷發難,名曰:「誅晁錯,清君側」,這就是歷史上的漢初「七國之亂」。漢景帝無奈,只得殺晁錯,以換取七國退兵,但七國並未因此退兵。後來,漢景帝採取各個擊破的辦法,派大將周亞夫一個個平定了七國之亂。這就是「亂七」的出處。

另一個典故出在西晉時期。司馬炎建立晉朝後,也效仿漢朝的樣子,把王位一一封給了皇室子弟。他死後,由司馬衷繼承皇位(即人稱白癡皇帝的晉惠帝),但實權卻被司馬衷的外祖父楊駿掌握。司馬衷的老婆賈南風便設計殺了楊駿,而趙王司馬倫又乘機殺了賈後,廢了晉惠帝,自己稱帝。以後,幾個諸侯王又殺了司馬倫,恢復了晉惠帝的皇位。這一皇室爭奪皇權的鬥爭延續了多年,史稱「八王之亂」。這就是「八亂」或稱「八糟」的來源。

兩個亂詞合起來,就是「亂七八糟」了。而由此,又衍生出了由「七」和「八」兩字來形容「亂」或「不安」的成語,譬如:「七上八下」、「七橫八豎」等等。

四.明星新聞為何稱為「八卦」

一種說法是:在粵語中,「八卦」的本意就是指到處說是非、饒舌。娛樂新聞和狗仔隊為了吸引讀者,到處挖明星的隱私廣而告之,所以,這樣挖出來的新聞就被稱之為「八卦新聞」。另一種說法得追溯到稍遠一點,也更能體現「八卦」精神:早年香港的黃色期刊發行時,凡登在封面極其清涼養眼的照片,便會在其重點敏感部位加貼八卦圖,類似今日之馬賽克效果。因此,這類報導明星私生活內容的雜誌就得名《八卦周刊》。而「八卦」一詞,也就以特指娛樂圈的新聞這樣流傳開來了。而且,其後「八卦」一詞甚至從名詞衍生出形容詞和動詞的用法。譬如:形容你太多事了,就叫「太八卦了」。說你又去哪兒說是非了,就說:「又到哪里去八卦了?」

(全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