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進嚴出!進了UCLA,卻被勸退!美國留學那些事……

尋夢新聞LINE@每日推播熱門推薦文章,趣聞不漏接❤️

加入LINE好友

可能你千辛萬苦,,過五關斬六將拿到心儀的美國大學offer,自認為人生從此康莊大道,但是人生充滿磨難和意外,讓你忘了名校可以為你打開大門,也可以為你關上大門,沒有一勞永逸這回事。在美國,不論是名校的「嚴進嚴出」,還是普通院校的「寬進嚴出」,最終都把守著「嚴出」這一關。

嚴進嚴出!進瞭UCLA,卻被勸退!美國留學那些事……

我們先來看看這幾年有關名校的報導。

《紐約時報》曾發表了一篇名為《中國難題》文章,指出有5%的中國學生在大一課程開始前,就已從語言課程中退學。

那麼究竟美國大學的畢業率是多少呢?因為這件事太讓眾多家庭牽腸掛肚,有一個網站名叫College completion,專門統計每年全美國各大學的畢業率。

據統計每年有總共1750萬大學生正在就學,但其大學生畢業率是發達國家中最低的。畢業率最低的10所公立大學,畢業率都在15%以下,南新奧爾良大學畢業率居然只有4%,其餘的或者輟學,或者沒能在6年之內完成大約120個學分的本科課程。

 其實錄取率越高,大學越容易進,學生越不容易按時畢業,這就是所謂的寬進嚴出,我們出國黨要警惕這類美國大學。

錄取率低,排名高的學校,普遍比排名低,錄取率高的大學的畢業率高。這意味著錄取的生源好,學生能力強,越容易畢業。哈佛,耶魯,普林斯頓,芝加哥,賓大等,都高居榜首。

但是埋藏在高高的畢業率後面的故事,卻鮮有人知。

一位中國學生李延,曾經SAT2230(滿分2400),但是被迫從UCLA退學。

他說:

做不出論文(論文成績在期末成績中占30%)

在美國,每學期第一堂課教授都會告訴學生論文的要求,讓學生有一個學期的時間去準備,而論文成績在期末成績中占30%。

但在李延的印象中,第一節課,他就發現自己完全聽不懂教授的講述,那些似曾相識卻又怎麼也想不起意思的單詞,從李延的耳邊飛快地掠過。

美國學生從高中開始就會接觸論文寫作,但他由於在中學時從未寫過論文,對國內的畢業論文也是略有耳聞,所以他連論文方向如何定都不知道。加上每次上課都聽不太懂,題目也沒有確定,看著圖書館里的那些資料,覺得自己簡直無從下手。

無法融入小組(小組作業在整個考評中占25%)

小組作業通常會在學習半學期後展開,這也是西方教育的傳統,在學生的整個考評中占25%的成績。它要求學生自己尋找合作對象,組成一個五人左右的小組,進行半學期的學科研究,最後完成30分鐘的學術演講。

而這些程序,初來乍到的李延毫不知情。

李延說,第一節課教授就告知他會有一個小組作業,但如何操作卻沒有說明,這就導致李延認為會像在國內學習時那般,以學號或者由老師指定組合,所以,他也沒有去擔心尋找小組成員的問題。

直到半期後,許多課程教授紛紛要求學生提交小組成員名單時,李延才意識到自己落單了。

「我去找教授,他們都告訴我這必須自己解決。一個星期後,由於我還是沒有找到團隊,所以教授們只能給我指派。」

李延說,他的組員包括兩個日本人與兩個中東人,至今他都不清楚對方的名字。

由於李延的性格比較內向,他並沒有主動與組員交流,通常開小組會議,他都是最後一個知道,有時甚至不會通知他。「他們就是這樣,認為被教授指派的人都是一些不好相處的怪人。」

 學期演講困難(一學期要修3-5門課程,都要期末演講)

李延說,雖然學校沒有要求,但他所在的專業一學期至少要修滿3~5門課程才能按時畢業。然而,這些課的期末演講幾乎成了他的留學夢魘。

由於內向的性格原因,在國內從未參加過演講的李延,在得知要當著一百多人用英語陳述自己的學術報告時,他甚至有些後悔這麼早到美國學習。

「為了不出醜,每門演講我都花了至少一個月的時間準備,把內容背誦過無數次。」

李延說,他的第一門演講是管理,當他帶著自己的PPT走上講台,做完自我介紹以後,卻忽然忘記了自己的發言內容。

「原本精心準備的演講,講得亂七八糟。現在想起來,15分鐘的演講,我可能只說了6分鐘左右。」

後來,他預見到掛科數已經超過底限,也了放棄會計期末筆試。

 一學年9門考試掛8門被勸退

李延說,加州大學經濟學專業包括金融、會計、市場行銷、組織行為、管理、信息技術等32門,一學年至少要修24個學分,平均一個學期3~5門課程,而李延在上半期選修了4門課程,分別包括會計、市場行銷、金融和管理,最終全掛,這對他的打擊非同小可,但日復一日的過去,他依舊沒有能找到自己學習的入門方法。

那是個星期一的下午,李延照例打開自己郵箱,看見一封來自加州大學學生中心的郵件,點開之後他頓感五雷轟頂。

「他們告訴我,由於這學年9門考試我掛了8門,學習情況與入學成績不符,暫停我在加州大學的學習,讓我客觀評估自己的學習能力,建議轉入社區學校進行一年的培訓之後,再重新參加入學考試。」

至此,李延結束了他的美國本科學習。

在總結失敗經驗時,李延並沒有把矛頭指向語言:「我覺得自己不是因為語言才失敗的,其實我的許多日本和韓國朋友都沒有過語言關,他們卻總是知道怎麼在圖書館里找到自己需要的資料,寫教授喜歡的論文。」

 不僅是語言文化不適應,課程壓力也很大!

有一位在讀名校的留學生說,他在讀的工程專業,全美排名前五。 從大二進入專業課開始,每年都淘汰40%的人 。真正最後能畢業的不到20%。 而其餘專業不合格的80%的人,眼看著畢不了業,都想法轉校或者轉專業 。

另一位在讀排名前10的一個學校的留學生說,「我在讀的這個專業,學校在全國的排名是第一。Auditing一門課的不及格率就達50%。也就是說,有一半的人不及格。入學後每年都有學生被淘汰。就算是這樣,到了第三年auditing不及格率還有50%。四年後,只有最10% 頂尖的學生獲畢業資格。6年的畢業率也不到15%。按學校規定:同一科三次不及格退學。當然大部分人不會等到被學校退學,而是會主動轉到社區大學,或者轉到一個簡單好學的專業里去。

另一位在讀藤校的學生說,我們學校經濟學特別強,所以經濟類專業特別難進,進了也特別難畢業。但是我們學校的美術專業錄取率是經濟學的兩倍。然後絕大部份人也都能比較容易畢業。最後的結果是:經濟類專業的畢業率不到10%,而美術專業畢業率近90%。平均下來,畢業率的數字就比較漂亮了。

也有同學說:「我進了大學的門,卻換上了抑鬱症,不得不停學休養。」

一位就讀計算機系的留學生說,我們專業第一學期淘汰80%,大一有一千多人在計算機系里面。上大課時,通常濟濟一堂,一眼看不到邊界。大二就只留兩百多,大教室上課就比較空曠了。而這200個最後能如期畢業的不到一半。而淘汰下來的學生,全分散到其它比較水的系里面了。

因此排名前列的學校,退學率不高,而轉學率與轉專業率卻很高。

所以,國外最優質的學校一定是嚴進嚴出。一般每個學校都會有自己一個最強的科目,在這個科目上,如果學校是全國最top的水平,往往這個學科的不及格率特別高。其實不及格率往往與專業的全球排名正相關。

除了課程難度,影響畢業的還有哪些因素呢?

學術誠實

美國大學對於抄襲是絕對「零容忍」,對於作業和考試要獨立完成。

在美國的課堂里,一般情況下小夥伴們一起討論、寫作業都是不被允許的。特別是學理工科的或者建築、藝術類是絕對不可以討論的。一般教授收到學生上傳的作業後,教授不會去親自一一對比,他們會使用在線比對的軟件進行掃描。其中涵蓋範圍包括:網路資料、往屆學生作業、同班同學作業等等。

在美國,考試時除了能和教授和助教講話之外,跟任何人說話,不管話題內容是什麼,都算作考試作弊。而且很有可能被開除!

團隊合作

美國大學課程幾乎採取的是Teamwork、Groupwork的形式,這里需要培養團隊合作、溝通能力,對於中國學生來說,是比較大的挑戰。而且也會有組員之間的相互評分(Peer evaluation),評分計入總成績。

課堂積極

在課堂上要踴躍提出自己的想法,參與課堂討論,不能一味地逃避,中國學生要鍛煉自己的能力。課堂表現占據成績的一部分。快報君甚至見過比重占到20%的課堂表現。

注意出勤

生病有事都可以請假,不要無緣無故的不去上課,很有可能即使你考試考了高分,教授依舊給你一個F。

在此,提醒廣大留學生們,千萬不要以為拿到offer就萬事無憂了,因為自小接受的教育體制不同,如果不能有意識培養自己的溝通、團隊合作、自主能力一定會在剛開始有不小的衝擊,需要我們自己主動出擊鍛煉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