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夢新聞LINE@每日推播熱門推薦文章,趣聞不漏接
「寶寶不喝奶」看上去一個簡單的現象,背後涉及到心理、生長髮育、餵養、作息等多方面原因,需要爸媽們耐心分辨和嘗試去改善~
作者:菜媽
來源:菜媽和錢爸(ID: caimaqianba)
「厭奶」是個後台「點播率」比較高的話題,今天,菜媽就來跟大家聊一聊。
寶寶的原因
1 、需要量減少
寶寶在前3個月每天體重會增加14~28g,在3~6個月期間每天體重增長的數值會降低,每天增加約14g左右。
也就是說3個月後,寶寶增長速度會減慢,6個月後每天增長會更少。所以,其實這個階段的寶寶對奶的需要量沒有你想的那麼多。
對策:
可以拉長兩頓奶間隔時間,比如本來3小時喝奶的,可以延長到4小時。同時,敏銳捕捉寶寶饑飽信號。
也可以試著增加寶寶的運動量,多趴少抱,帶出去放電啊!同志們沖鴨
!
2 、感官能力增加,對外界更感興趣
4~7個月的寶寶,性格可能會出現極大的轉變。因為在此之前,寶寶大多相對被動,只顧著吃飽、睡足,需要足夠的關注。
但是當他們各種能力逐漸增強,他們開始學著坐、學著用手、學著四處爬動之後,他們對外界的關注興趣也逐漸增加,讓他好好喝奶?不存在的
!
對策:
這種情況下,一定要找一個只有你跟寶寶的安靜房間,避免太花哨的搖鈴、壁紙等物件,面壁喝奶就行了。
3、長牙
很多寶寶會在4~6個月左右開始出牙,寶寶出牙期間有可能會引起煩躁、牙齦脹痛等情況,也可能反感喝奶,拒絕進食。
對策:
可以給予牙膠安撫,一般出牙後會緩解。
4、脹氣、反流、吐奶、腸絞痛
小寶寶由於消化系統和神經系統發育不成熟,非常容易發生脹氣、反流等的現象,也會影響寶寶喝奶的情緒。
如果寶寶脹氣無法安撫,通常在同一時間發作,稱為「腸絞痛」。腸絞痛是一種寶寶生理現象,通常很難緩解,但是3~4月齡的時候會慢慢好轉。
▲ 具體可以看看這篇文章的介紹:家有夜哭郎?嬰兒腸絞痛可能是元兇!
對策:
➀ 親喂
選擇合適的哺乳姿勢和正確的銜乳姿勢,避免寶寶攝入過多空氣。如果奶流速過快,適當擠出一部分再喂。
➁ 瓶喂
檢查奶瓶和奶嘴大小,優先選擇防脹氣功能的奶瓶。餵養時注意奶液封閉奶瓶頸部,防止吸入過多空氣。如下圖所示▽
此外,注意拍嗝、避免過度餵養也很重要。
更多脹氣內容,可以看看這篇:脹氣寶寶拍咯難,那是你沒用對方法
如果寶寶吐奶或反流情況嚴重,需要注意區分是否有病理性的吐奶。普通的生理性吐奶,可以通過生活方式的改變,如減少餵養量、採取何時餵養姿勢、避免胃部壓力過大等方法改善。
5 、添加輔食
有些寶寶可能輔食添加較早,4~6月齡之間添加輔食後,寶寶對奶的興趣和需要量可能會減少,也會造成「厭奶」的情況。
1歲前都應該以奶為主,即使在6月齡前已經添加了輔食,也應該以少量嘗試為主,並不是為了吃飽。
對策:
減少輔食的量,或調整進食順序,優先喝奶吧。
媽媽的原因
除了寶寶自身的因素以外,對於母乳餵養的寶寶來說,媽媽母乳味道的改變、或是奶的流速不合適、餵奶行為不恰當等也可能是寶寶突然拒絕喝奶的原因。
6、吃了新的食物
回想下這兩三天吃過的食物,有沒有之前從沒吃過的。比如突然吃了頓松露鵝肝大餐,或是吃了一大份炸洋蔥圈等等,這些食物的特殊氣味可能會讓敏感的寶寶不適應母乳。
對策:
趕緊好好回憶,然後回避這些食物試試吧。
7、服用了藥物
雖然很多藥物是哺乳期安全的(可以下載「用藥助手」APP查詢哺乳期用藥等級,L1和L2都可以安全服用),但是可有些藥物也會影響乳汁味道。
對策:
避免沒有必要的用藥,中成藥什麼的就別吃啦
。
8、乳房感染(乳腺炎)
乳腺炎的媽媽是可以餵奶的,但是不排除因為乳房感染導致母乳味道的改變。
對策:
只要乳房再次恢復健康後,乳汁的味道就會恢復了(乳腺炎使用青黴素和頭孢類抗生素也可以餵奶)。
9、使用了新乳頭膏或潤膚霜
有時候頻繁餵奶會導致乳房乾燥、或是乳頭皸裂,這時候媽媽會使用一些保濕霜或是羊脂膏乳頭霜,這些產品可能會讓皮膚的氣味改變,引起寶寶拒絕喝奶。
對策:
注意排除,必要時回避或更換產品。
10、劇烈運動後乳酸堆積
其實哺乳期並非不能運動,但是過於劇烈的抗阻運動可能會引起乳酸的堆積,讓媽媽的奶變成天然的「酸奶」。不過,你也別擔心,這些對寶寶是無害的。
對策:
如果寶寶比較敏感,那你可以適當減少運動的強度,或運動後注意拉伸和放鬆。當然,如果你選擇的是有氧運動,或是隨便做幾個卷腹是不會有如此強烈的酸感,所以別擔心啦。
11、奶的流速不合適
流速過快過慢都可能有影響。
如果寶寶長期以來喝的比較少,媽媽的乳汁產量也會慢慢減少,寶寶就更不容易喝到奶了,容易抗拒喝奶。
如果媽媽奶的流速過快,或是奶陣比較頻繁,非常容易嗆到寶寶,也容易造成不好的喝奶印象。
對策:
即使寶寶喝的少,媽媽也應該保證3-4小時的擠奶頻率,保證乳汁產量。如果奶陣過急,可以用手指壓一下乳頭處,抑制下奶陣,或擠掉一點奶後再喂。
12、分不清「強迫」和「鼓勵」的區別
我們一直說,要鼓勵但不要強迫寶寶喝奶,但是其實媽媽們並不知道這兩者之間有什麼區別。
一味強迫喝奶,會讓寶寶對奶產生不好的心理情緒,從而發生厭奶的情況。
對策:
在準備餵奶的時候,先觀察寶寶對餵奶的反應。
比如當你拿出奶瓶或撩起衣服準備掏奶時(嗶嗶嗶@@),孩子如果有期待註視的小眼神,那可以繼續下一步。
如果孩子直接扭頭、反抗、拒絕就應該暫停這次嘗試,而不是強行按住掰開嘴往里塞。
如果孩子拒絕這次餵奶,可以嘗試用其他方式分散注意力,安撫後過10~20分鐘再次嘗試。如果還是反抗拒絕,就不要強迫,放棄這頓奶。之後再間隔2~3小時,重復以上操作。
13、哄騙、逗引等方式
孩子不愛喝奶,媽媽首先想到的就逗孩子開心,在他不注意的時候餵奶。就好比給不好好吃飯的孩子,玩一會兒玩具,看一會兒電視一樣。
但我們都知道,這是不對的做法。這樣做容易讓孩子「食不知味」,也就是根本沒意識到自己在喝奶或吃飯,長此以往,當孩子發現自己在被「喝奶」的時候,往往會反感而排斥。
對策:
喝奶的時候保證安靜的環境,可以輕柔地小聲說話或微笑,但不要過分逗引和干預。
奶瓶/奶粉的原因
奶瓶或奶粉餵養的寶寶也會遇到這種情況,那更多的我們需要關注到奶粉或奶瓶方面可能存在的問題。
14、牛奶蛋白過敏
對牛奶蛋白過敏的寶寶也會有拒絕喝奶的情況,如果反復嘗試孩子都很抗拒,並且食用奶粉後有皮疹等其他過敏症狀,可能是牛奶蛋白過敏引起的。
對策:
建議在醫生指導下選擇合適的水解配方奶粉。
15、奶瓶不適合,奶嘴流速不適合
我們上面也提到了,這種不適合會造成寶寶容易脹氣或嗆奶,增加了喝奶的不適感,從而抗拒喝奶。奶嘴流速太快太慢也都會增加喝奶的負面印象。
對策:
比較有名的防脹氣奶瓶有布朗博士,但是清洗需要配有專門的工具,略麻煩。具體還是以實際使用體驗為主。
奶嘴流速應該是以盛裝室溫的配方奶,倒置後穩定滴落而不至於連續流下來。
更多不吃奶瓶的對策,可以看看這篇文章:母乳寶寶不吃奶嘴、抗拒奶瓶?原因對策都在這了!
16、沒有做好轉奶
媽媽著急斷奶,沒有做好配方奶的過渡銜接可能導致寶寶對奶粉接受度差,甚至拒絕喝奶的情況。
對策:
斷奶或換新奶粉前做好過渡工作,可以選擇合適的轉奶方法,包括「間隔頓數轉奶」,「新舊奶粉混合轉奶」和「混合轉奶」。
貼心的菜媽當然也給你們備好了詳細的操作啦!左右滑動可以查看更多圖片哦▽
另外,如果寶寶適應良好,不要因為媽媽的主觀原因頻繁更換配方奶,增加寶寶的適應難度。
其他需要注意的問題
1、喝奶時間短了,不一定就是「厭奶」
隨著月齡增加,寶寶消化能力逐漸增強,喝奶的效率也會提高。尤其對於親喂的寶寶來說,更不能僅僅以喝奶的時間來判斷是否厭奶。
2、認為寶寶每天一定要喝一樣多的奶
我們開頭也說了,寶寶4~6個月的時候生長速度會減慢,所以對奶的需要量可能會適當減少。
而且寶寶也有胃口不好的時候,千萬不要認為每天都必須完成這個喝奶的指標。媽媽首先要改變這個看法,否則看著奶瓶里剩下的50~100ml不爽,總是想方設法地逼迫著孩子喝下去,更會增加「厭奶」情緒。
3、白天完全不喝,只靠睡前迷糊奶
和奶睡一樣,迷糊奶並不是推薦的做法。如果可能的話,還是建議可以在孩子清醒的時候嘗試餵奶,迷糊奶是不得已的選擇。
如果孩子真的滴奶不進,尿量嚴重減少、顏色很深,可以暫時選擇迷糊奶或夜奶,保證基本的液體攝入。但是仍應該白天嘗試排除各種原因,並多做嘗試。
4、奶喝的少就加輔食補充營養吧
奶量減少並不是加輔食的條件之一,如果因為孩子奶喝的少而加了輔食,可能會加重厭奶的情況。
通常來說無論何種餵養方式,加輔食時間差不多都在4-6月齡左右,除了月齡以外,更應該關注孩子是否滿足以下4點:
-
挺舌反射消失
-
能獨坐或靠坐
-
可以穩定地控制頭部
-
對大人食物感興趣
5、總是覺得孩子喝的不夠
我們一直說需要客觀評價孩子生長髮育情況,最直觀的是通過繪制孩子生長曲線,而不是憑借主觀胖瘦感覺。
如果孩子曲線一直在3~97%之間,並且與某一條標準線平行,就說明寶寶的生長是正常的。
但是如果因為喝奶量急劇減少,體重曲線連續低於兩根標準線,就應該採取干預措施。如果只是偶爾幾天不喝奶,大可順其自然。
6、寶寶不喝奶,一直不停嘗試餵奶
過於頻繁的餵奶會增加寶寶對喝奶的抗拒,尤其是本身就有厭奶情緒的娃。對4~6月齡的寶寶來說,可以適當延長餵奶間隔,4小時或以上喝一次也沒問題,不要強迫。
提醒:除了以上的情況以外,一定要警惕如果寶寶一直吃奶情況很糟糕,而且體重明顯下降,並且伴有煩躁不安、發熱、嗜睡、咳嗽、反復嘔吐、尿量減少或呼吸苦難等情況,就需要及時就醫。
♥♥♥
說了那麼多,其實想告訴大家「寶寶不喝奶」看上去一個簡單的現象,背後可能的原因有很多,往往涉及到心理、生長髮育、餵養、作息等多方面,需要爸爸媽媽耐心分辨和嘗試。
添加輔食後,也可以試試混合奶到輔食中等各種方法。
-End-
本文授權轉載自菜媽和錢爸(ID: caimaqianba),復旦大學營養學碩士,註冊營養師,丁香媽媽簽約作者。二次轉載或合作請直接公號聯繫菜媽。
家有夜哭郎?嬰兒腸絞痛可能是元兇!
母乳寶寶不吃奶嘴、抗拒奶瓶?原因對策都在這了!
沖奶粉這5個關鍵點最易出錯,爸媽要注意!
孩子3歲前,晚上一定要和媽媽睡
媽在娃愛哭?這樣給足安全感,寶寶就能做到大風越狠,娃心越蕩啊
打死也不能給小寶寶吃的4種食物,因為有致命風險……
以下內容可點擊查看:
胎兒發育:胎兒發育的七大黃金跳躍點,孕婦必須要做的七件事!
新生兒:新生寶寶這28種情況不是病,新手爸媽不要慌!
母乳:乳汁是血液變的嗎?母乳媽媽這樣吃乳汁更營養!
奶量:各月份嬰兒吃奶量是多少?
吃鹽:一歲以內寶寶不要吃鹽!高鹽飲食對寶寶的5大危害……
↓↓↓ 點擊”閱讀原文” 查看更多育兒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