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讀書 |《貞觀政要》的人本思想

尋夢新聞LINE@每日推播熱門推薦文章,趣聞不漏接❤️

加入LINE好友

大家讀書 |《貞觀政要》的人本思想 歷史 第1張

貞觀政要

唐太宗治理國家成績出色,因為他使用「貞觀」為年號,史稱「貞觀之治」。記載貞觀之治的史書有《新唐書》《舊唐書》以及《資治通鑒》等,但就豐富性而言,都不如吳兢編撰的《貞觀政要》。如果從古代典籍中,尋找具有代表性的治國理政著作,《貞觀政要》應該不會落選。作為唐代歷史學家,吳兢編撰此書,目的是為了給唐玄宗提供學習榜樣。在序言中,吳兢高度評價貞觀政治,說「太宗時政化,良足可觀,振古而來,未之有也」。豈止有唐一代,整個中國古代後半期,凡是努力治國的政治家,多以《貞觀政要》作為必讀書目。明憲宗為《貞觀政要》作序,寫道:「三代而後,治功莫盛於唐,而唐三百年間,尤莫若貞觀之盛。誠以太宗克己勵精圖治於其上,而群臣如魏徵輩感其知遇之隆,相與獻可替否以輔治於其下,君明臣良,其獨盛也宜矣。」清朝乾隆也說:「唐貞觀,太宗以英武之資,能用賢良之士,時若房玄齡、杜如晦、魏徵、王珪諸人,布列左右,相得益彰。蓋自三代以下,能用賢納諫而治天下者,未有如此之盛焉。」

  《貞觀政要》因為根植於貞觀之治,尤其令人信服。從史學家到政治家,都把貞觀之治看作是古代中國治國安邦的典範,又把《貞觀政要》看作是貞觀之治的理論與歷史的總結,自然無不推崇。古代思想家特別偏重政治思想,各家各派都有一套自己的政治學說,如何治國安邦,真知灼見迭出。然而,思想家們的論著,多以理論為核心,實踐性方面,常常會打折扣。而以「貞觀之治」的成功實踐為基礎、綜合先賢論斷、提取治國理政的經驗,以作為後世的榜樣,《貞觀政要》在這類著作中顯得卓然獨立,頗有可讀之處。

  一部《貞觀政要》,不同的讀者會讀出不同的體會來。吳兢把唐太宗的言行事跡,分作10卷40篇進行記述,就當時的政治特色而言,圍繞君主治國,已經概括得很全面。如果從唐太宗的視角看,應該更能直奔主題。唐太宗對於自己的治理成績很自信,他在寫給太子的《帝范》一書中,對於治國經驗進行了高度概括:一是克己納諫,一是以人為本。克己納諫主要是制度理性問題,而以人為本則涉及朝廷的政治方針、中國的政治文化傳統以及朝廷與社會互動等多層次問題。

大家讀書 |《貞觀政要》的人本思想 歷史 第2張

  「以人為本」,更準確的說法是「以民為本」,因為唐太宗的名字中有「民」字,唐朝為了表示對他的尊敬,回避使用「民」字,於是成了「以人為本」。在早期的儒家經典《尚書》中,主張「民惟邦本」,人民是國家的根本。孔子把這個思想具體化為爭取人民的信任,認為「民不信則國不立」。孟子主張「民貴君輕」說,而荀子則把人民與君主的關係比喻為水與舟的關係,認識到「水則載舟,水則覆舟」的歷史規律。這個思想系統,即民本主義思想。唐太宗經常引用荀子的說法,足見他對民本主義傳統是有清晰認識的。唐太宗說:「君依於國,國依於民」,其實就是這種思想的新體會。

  唐太宗不是思想家,他之所以熟悉中國的民本思想傳統,除了接受魏徵等大臣的影響與閱讀書籍以外,社會現實的警醒應是一個重要原因。貞觀時期的君臣大都經歷了隋亡唐興的歷史進程,有很多深刻的印象與感受。隋朝本是一個富強的朝代,統一南北朝,完成了大一統的歷史使命。隋亡多年以後,唐太宗還在和他的大臣們討論,隋朝遺留在關中的糧食究竟還能吃多少年。然而,如此富強的隋朝,卻在人民的反抗面前,迅速土崩瓦解。唐太宗是這些歷史的親歷者,看到隋朝的崩塌,如同看到泰山崩塌在面前,自然而然地深刻體會到人民力量的強大。如果不想走隋朝失敗的老路,就必須認真思考隋朝的教訓,由此他發現了以人為本傳統的可貴。人民就像水一樣,水的力量在平靜時常常被忽視,只有眼見大水覆舟的時候,才會發現水的強大。唐太宗因此感嘆「民甚可畏也」,這是發自心底的認知。正因為唐太宗和他的朝廷對於隋朝的失敗都感同身受,所以,以人為本在貞觀時期才能夠形成連續的政策,國家意志由此體現得比較明確。讀《貞觀政要》會有一個突出印象,就是唐太宗君臣討論隋朝問題的記述遍布全書,隋朝的教訓讓貞觀君臣贏得了民心。

大家讀書 |《貞觀政要》的人本思想 歷史 第3張

  「以人為本」是貞觀之治一條成功的路線。思想上重視人民是一個方面,更重要的是在政策、制度、法律的制定上貫徹以人為本思想。貞觀朝廷深知人民的困苦來自賦稅過重,於是制定了一系列輕徭薄賦制度,貫徹藏富於民的政策。人民安居樂業,才是政治安定的根本保證。貞觀時期之所以能出現路不拾遺、夜不閉戶的社會和諧景象,就其實施的以人為本政策而言,是有必然性的。所以,唐朝以前,古人習慣於把堯舜禹「三代」作為卓越治理的代表,而在唐朝以後,古人則通常把貞觀之治看作卓越治理的代表。

  「以人為本」,從早期的思想家來看,就是「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懂得民間疾苦,從而在制定政策、改革制度的時候能夠從人民的利益出發。唐朝總結歷代政治經驗教訓,深知土地問題事關重大,所以政府擁有土地的時候,法律規定要先從無地、少地的家庭開始分配。努力保證農民擁有土地可以耕種,不允許土地隨意買賣,凡此等等,只有保證弱勢群體的起碼生活水平不會下滑,才能保證社會的安全底線。貞觀時期的以人為本政策,至少體現了朝廷是看重長遠政治利益的。

  歷史是發展的,以後來的理論衡量從前的歷史,自然會發現歷史的許多局限性,但歷史的研究更應該以同時代的情況對比觀察。中國古代,以民本主義傳統而言,在今天看來無論如何都是陳舊的,但在當時的世界上,我們還難以發現與民本主義思想可以等量齊觀的理論。與尚缺乏先進理論指導的國家相比,民本主義及其指導下的中國,走在當時世界的前列是正常的。如果仔細分析,民本主義顯然還存在一些現代性的因素。

  貞觀之治發生的時候,是秦漢以來中國政治文明日益成熟的時期。尤其是擺脫魏晉南北朝以來的士族門閥政治,主張實施三省制、科舉制等新制度因素,給整個社會帶來了積極進取的精神風貌。中國迎來了天時地利人和的大好時期,繼承歷史與文化的積極成果,唐朝邁開了歷史性的腳步。用《貞觀政要》的話表述,即「庶乎有國有家者,克遵前軌,擇善而從,則可久之業益彰矣,可大之功尤著矣」。貞觀之治,是傳統中國文化治國理政的一個榜樣,其治理智慧對後世啟發良多。

(圖片源自網路)

大家讀書 |《貞觀政要》的人本思想 歷史 第4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