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 寶媽都有的「育兒焦慮」:孩子走路越早,智商就越高?

尋夢新聞LINE@每日推播熱門推薦文章,趣聞不漏接❤️

加入LINE好友

文 | 齊麗娟

對於學走路和智商之間的聯繫,一直以來都是寶媽們非常關注的話題,經常能夠聽到寶媽們探討誰家的孩子走路早,誰家的孩子還不會走路,有的時候看到同齡的孩子都已經走了,但是自己家的寶寶還不會,就會有種育兒焦慮,難道真的是自家的孩子比同齡的孩子智商低嗎?

※孩子走路晚和智商根本沒關係

孩子走路主要是和小腦的發育有關,人行走時候的肢體平衡是通過小腦來協調的。走路早的孩子說明小腦發育的比較好,可以比較靈活的控制身體平衡。但是孩子的智商是和大腦發育狀況有關的,所以,走路早晚和智商並沒有什麼必然的關係。

原創
            寶媽都有的「育兒焦慮」:孩子走路越早,智商就越高? 親子 第1張

在18個月之前會走都是健康的範圍,雖然有些孩子走路時間比較早可能是12個月左右,但是一般來說是14個月左右會走路的孩子比較多。在沒有超過18個月的時候,寶媽是可以放心的,但是如果超過了18個月,並且在語言表達上也不是很好,這個時候可以到醫院做一下檢查。

※不同的個體,在學走路方面自然是有所不同

每個孩子的身體發育都是不同的,走路早晚也都是有差異的。一些骨架比較大的孩子,在走路上是會有點慢的,因為要支撐身體的重量,相對會走的晚一些。而一些身高不是很高的孩子,會行動起來比較靈活,所以相應的也會走的比較早一點。

原創
            寶媽都有的「育兒焦慮」:孩子走路越早,智商就越高? 親子 第2張

※適當的鍛煉也有利於孩子學走路

除了自身身高的影響外,對於孩子走路的鍛煉也是有一定的關係的。有些時候,因為孩子穿的衣物比較厚一些,所以走起路來不是很方便,限制了寶寶的行動。有些寶寶也可能是比較缺乏鍛煉,父母沒有有意識的進行相關鍛煉。

這種行走方面的鍛煉可以從孩子5個月的時候開始進行,剛開始扶著寶寶的腋下,嘗試著站立,但是要注意力度,不要弄疼孩子,同時注意時間,時間不要過長,短時間站立即可。到了6個月的時候可以讓寶寶嘗試著上下跳躍,這個時候寶寶也是比較容易配合的,他會覺得這是一種有趣的遊戲,會表現得很開心。隨後是鍛煉著有節奏的站和蹲間隔進行,這種動作會對寶寶的腿部肌肉有一定程度的鍛煉,可以是寶寶的替補更加有力氣。

等到孩子8個月以後,就可以讓孩子扶著牆面站立了,剛學會站立的時候,孩子是很興奮的,但是注意不要過度勞累,適當的站立就好,否則會影響腿部的發育。到了10個月以後就可以相對穩定很多了。

原創
            寶媽都有的「育兒焦慮」:孩子走路越早,智商就越高? 親子 第3張

這期間注意不要勉強孩子,在適當的月份進行相應的鍛煉,家長不能操之過急,否則會導致孩子形成O型腿等不良的後果,不要過早的強迫孩子進行走路,根據孩子的節奏進行相對應的鍛煉才是比較科學的。

※孩子走路晚,可能是孩子對走路不感興趣

孩子在學走路的時候,如果家里沒有高度比較適合的扶手的話,孩子就會失去走路的熱情,比如說沒有適合扶靠的傢俱。

如果家長比較喜歡抱著孩子,沒有給孩子走路的空間,孩子對於走路也是沒有興趣的,會比較依賴家長,而不願意自己嘗試行走。

在孩子學習行走的時候,家長一定要十分的細心,不能夠讓孩子脫離大人的視線,因為如果孩子在學習行走的過程中摔倒了,或者受到了驚嚇,那麼他在下一次行走練習中會有抵觸的情緒。

原創
            寶媽都有的「育兒焦慮」:孩子走路越早,智商就越高? 親子 第4張

※學步車對於孩子走路其實並沒有大幫助

很多家長在看到孩子走路走的較晚的時候,會選擇使用學步車,認為借助這些輔助可以讓孩子走得更加快一些。但是其實,學步車並不能使孩子行走能力等到鍛煉,甚至使用學步車的孩子學走路會更慢一些。

這主要是因為在孩子使用學步車的時候,不能夠學會自己掌控平衡,有學步車的依靠,即使掌握不好平衡也不會摔倒,這樣孩子根本沒有自己學習掌握平衡的意識。另外,利用學步車走路,並不會讓孩子的腿部力量得到鍛煉,身體的重量是靠學步車來進行支撐的,所以在脫離學步車之後,孩子還是不能夠獨立行走的。​

另外,如果不慎摔倒的話,學步車造成的傷害會更大,孩子很容易摔到頭部,這是比較危險的,並且在使用時,大人不在身邊的話會更加危險,千萬不要以為有學步車在會安全不會摔倒。

※孩子學走路時候的注意事項

在孩子學習走路的時候,盡量把家里的一些會對孩子形成危險的物品挪開,比如熱水壺等,這樣不會發生孩子誤撞的現象,不會因此而造成風險。在鞋子的選擇上盡量選擇硬底的鞋子,有一定的防滑功能為佳。

原創
            寶媽都有的「育兒焦慮」:孩子走路越早,智商就越高? 親子 第5張

家長在孩子學習走路的過程中要不斷地鼓勵孩子,讓孩子更加有學習走路的熱情,比如說「寶寶真棒!」這樣的鼓勵話語會讓寶寶更有信心學習行走。同時可以張開雙臂迎接寶寶向自己走來,對於寶寶的舉動有熱切的回應,這些都會起到激勵的作用。

另外,在營養上也要保證營養供應充足,對於一些輔食的攝入要豐富一些,隨著孩子逐漸長大,對於營養的要求越來越多,在餵養的時候要更加注意一些。

寶寶學走路是必須經過的一個過程,家長不必過於擔心,每個寶寶的成長都有自己的節奏,只要是在正常的範圍內都是可以的,不必急於求成。更不要把自己的焦慮過多的帶給孩子,另外走路的早晚和孩子智商是沒有關係的,至於那些「說話早的孩子走路晚」之類的傳言也是不必過分相信的,是沒有科學依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