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夢新聞LINE@每日推播熱門推薦文章,趣聞不漏接❤️
古代的士大夫對太監這個人群都有一種若有若無的歧視。其實太監和正常人一樣,也分為好人和壞人,還有不好不壞的普通人。但是因為人們帶著有色眼鏡去看待,所以印象中把持朝政、禍國殃民的太監居多,「秉忠貞之志,守謙退之節」的太監比較少。
清朝對太監的把控還是很嚴格的,有這麼幾條規定:不準太監私自接見外官;不準太監私自出京;不準太監干預政事等等等等。清朝統治者吸取前朝太監幹政的教訓,對太監是嚴防死守。到晚清時期,皇權衰落(鹹豐應該是最後一個掌權的皇帝了),宦官勢力也稍微抬起頭。不過這些祖制仍然能發揮效力,慈禧身邊就有一位太監,因為干預朝政而死。
這個人叫做寇連材,十五歲的時候就入宮當太監。他辦事得力,慈禧非常寵信他。寇連材雖然是一個太監,地位卑微,但是卻有一種「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的心態。他看不過去慈禧的所作所為,經常勸諫她。慈禧覺得他年紀小不懂事,而且就是一個小人物,也沒太在意,每次就是呵斥幾句而已。
慈禧想要廢掉光緒。但是直接廢不行,必須要「師出有名」,得證明光緒這個皇帝當得不合格才行。沒有缺點慈禧就製造缺點。她給光緒玩樗蒲戲(一種棋類遊戲),又給光緒鴉片讓他抽,好宣揚光緒「失德」,然後順利地廢掉他;另一方面,慈禧貪圖享樂、窮奢極侈,重修皇家園林,花錢像流水一樣。
寇連材面對這種情況愁眉不展,對國家的命運很是擔憂。別的太監不理解他,還嘲笑他。寇連材終於忍不住再次向慈禧勸諫,又被罵了出去。這回他已生死志,他請了五天的假期,跟家人告別,又把一本筆記交給自己的弟弟。五天以後,寇連材給慈禧上了一道奏折,里面是旁人不敢說的話,比如勸慈禧放權、停止大興土木等等。
慈禧大怒,還以為寇連材是做了別人的槍。後來寇連材完整地把奏折背一遍以後,慈禧才相信確實是出自他的手上。慈禧問:「太監不能議論朝政,這個規定你知道嗎?」寇連材說:「知道。我要是怕死,就不會上奏折了。」於是慈禧就把他殺掉了。梁啟超有感於寇連材的氣節,為他立傳,即《烈宦寇連材傳》。
參考文獻:《清史稿》、《烈宦寇連材傳》、《清朝野史大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