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場至強口糧:德國黑麵包Vs俄國黑色大列巴

尋夢新聞LINE@每日推播熱門推薦文章,趣聞不漏接❤️

加入LINE好友

文章來源:牛小切士兵的餐桌|牛小切士兵的餐桌(ID:niuxiaoqie)

戰場至強口糧:德國黑麵包Vs俄國黑色大列巴 歷史 第1張

眾所周知,黑麵包這玩意最早是德國人吃的,然後傳到東歐,一直到俄國。德國人愛吃麵包,麵包種類眾多,德國人將他們喜愛的麵包分為三大類:傳統黑麵包、小麥麵包、全麥麵包。

黑麵包是用混合了小麥在磨粉過程中被碾下來的皮層、胚芽、糊粉層及少量的胚乳等麩皮,經過酸面團發酵而製作出來的,所以會有一點酸、一點鹹~~比別的麵包更具有營養價值。在歐洲中世紀都是以硬邦邦的黑麵包為主食的,然而確有些黑心麵包師為了省料而在里面摻雜一定量的木屑和小石子。想要直接啃,那你得有一口倍兒棒的金牙,可見那時的黑麵包有多硬。中世紀有史料記載,有小偷不幸遇到手里拿著黑麵包的家庭主婦,有些跑得慢的賊甚至會被主婦們揮著黑麵包活活給砸死。所以黑麵包是個可以與狼牙棒媲美的居家武器。黑麵包的正確吃法是就著燉湯泡著吃!窮人是就著各種蔬菜燉湯吃,有錢的貴族自然就奢侈得很,用肉湯泡著吃。

戰場至強口糧:德國黑麵包Vs俄國黑色大列巴 歷史 第2張

在二戰,黑麵包是德國千百萬軍隊的主食,二戰迷往往對德軍的裝備和戰史津津樂道,但是可不要忽視了德軍每天750克黑麵包的供應,因為飲食才是戰鬥力的保障和前提。這要從一戰說起,德國作為戰敗國簽署《凡爾賽和約》,條約主要用來懲罰和削弱德國,造成德國國內經濟不景氣,失業者多如牛毛,「一塊黑麵包要用一卡車的馬克來購買」的荒誕可怕現實。這為民族復仇主義的抬頭創造了條件。這時,希特勒打出就業牌來吸引失業者的支持,並揭露協約國的險惡和魏瑪政府的軟弱,從而引發人民對現體制的仇視。希特勒執政後實行了有效的社會改革和福利政策,明顯改善了人民生活,使人人有工作、有麵包的承諾變成了現實。借此希特勒征服了民心,擁有了權威,以至於他喪失謹慎與理智,武斷地把德國推到民族毀滅的邊緣,同時也讓二戰期間的德國士兵始終保持著高昂的士氣,對於錯誤國策的盲從而表現出其頑強的戰鬥力。

戰場至強口糧:德國黑麵包Vs俄國黑色大列巴 歷史 第3張

戰場至強口糧:德國黑麵包Vs俄國黑色大列巴 歷史 第4張

戰場至強口糧:德國黑麵包Vs俄國黑色大列巴 歷史 第5張

在30年代,納粹廣泛宣傳:健康飲食是每個順從的國家公民的義務,黑麵包被指定成為一個堅強民族的最合理主食。在饑餓和困境中的民眾是很難保持冷靜的耐心並堅持理性的。對饑餓的恐懼,對穩定生活的渴望使德國人在30年代的危機中選擇了納粹黨、選擇了戰爭!二戰中德軍士氣高昂的另一個原因是:他們可以享受到國家所能提供的最好的待遇,甚至要超過一半的德國公民。在軍隊中,士兵們不缺食物和衣物,冬天,軍營里不僅有暖氣,還能每天都有新鮮蔬菜、水果和咖啡、半磅以上的肉食。這些在德國普通的公民是無法擁有的。然而作為軍隊的主食黑麵包的生產,是德國軍隊後勤保障的重點,在德軍師級單位後勤體系中就編有一支麵包連,在野外一般都是就地起爐烤麵包。這個機械化的麵包連由一名連長,士官22名、士兵108名組成,同時也是一支正經的隊伍。各個烤爐都有2名熟練麵包師負責操作,由士官擔任,而小兵就有大約24名。麵包連都配有修理部隊、給水車、大型野戰廚房等,一般負責所屬師團的食物供應,通常在比較安全的後方,他們也和普通士兵一樣擁有武器。

戰場至強口糧:德國黑麵包Vs俄國黑色大列巴 歷史 第6張

戰場至強口糧:德國黑麵包Vs俄國黑色大列巴 歷史 第7張

1943年,德國由於物質匱乏,面粉供應開始緊張,為了保持軍隊正常用料,而在國民吃的麵包中摻用大麥粉和土豆粉以及其他成分,由此國民得到的麵包分量少,還硬得可怕,根本不知道里面摻雜了什麼玩意。德國為了解決物資匱乏的問題,只有極大限度地搜刮戰敗國,從而造成占領區民眾與德軍的關係非常緊張。直到1945年,隨著德國的戰敗,他們的軍民仿佛共同經歷了一場絢爛輝煌而又結局黯淡慘烈的夢。在揮霍了日爾曼的狂想、復仇、激情、努力後,收獲的仍然是貧窮饑餓與殘垣瓦礫。1945年底德國人每天的食物熱量只有1400大卡,不足1942年的一半!普通人連吃飽一頓黑麵包都是一種不切實際的奢侈。

戰場至強口糧:德國黑麵包Vs俄國黑色大列巴 歷史 第8張

戰場至強口糧:德國黑麵包Vs俄國黑色大列巴 歷史 第9張

接下來我們將吃貨的視線轉移到俄國。在俄國,麵包被稱為大列巴,黑色大列巴就是平常大家所吃的黑麵包,黑麵包的歷史,冥冥中總是與戰爭有著剪不斷的聯繫。黑麵包在傳入俄國後,就化成了這個典型的戰鬥民族的文化符號,黑麵包在俄國的地位等同於中國人餐餐必食的米飯或饅頭。據說俄國的黑麵包是在9世紀古羅斯時期(由於古羅斯時期的歷史資料缺乏,所以沒有一個準確的說法),但是可以從17世紀的沙皇法令中推測到當時的黑麵包種類已有26種。不同於一般的麵包發酵,俄國的黑麵包是使用酒母發酵的,主要原料是小麥粉和黑麥粉,並加入小麥胚芽、麩皮和香菜籽等,製作過程耗時、複雜,通常需要3天時間。戰鬥民族非常喜歡吃黑麵包,用湯蘸著吃,還可以當做下酒菜。黑麵包含有食用酸和生物酶,酸分是人體健康必須的能量,在缺乏熱帶水果的俄羅斯,黑麵包非常適合西伯利亞寒冷地帶的俄國人。黑麵包中還含有比較豐富的鎂元素,常吃還可以降低患糖尿病的幾率。

戰場至強口糧:德國黑麵包Vs俄國黑色大列巴 歷史 第10張

戰場至強口糧:德國黑麵包Vs俄國黑色大列巴 歷史 第11張

1812年,法蘭西第一帝國皇帝拿破侖•波拿巴率61萬大軍入侵俄國。法俄兩軍在莫斯科西郊村莊博羅季諾激烈鏖戰了一天,這天約20萬士兵參戰,造成至少7萬人死傷。這和黑麵包有什麼聯繫呢?有兩種說法,據一種說法是,當時博羅季諾當地修道院的修女看見俄軍傷兵沒有胃口吃飯,便在烤制黑麵包的時候加入了一些開胃的草籽,這樣烤制出的黑麵包濃香四溢,讓士兵胃口大開。還有另外一種說法是,戰爭前夜,博羅季諾當地修道院的修女們為了振奮士氣而把香菜籽加入面粉中烤制,烤出的黑麵包味道香甜可口,士兵的精神都為之一振。至此博羅季諾黑麵包「一戰成名」,成為俄國人眼中的頂級黑麵包,正是那段歷史那場戰爭成就了俄國的黑麵包傳奇。

戰場至強口糧:德國黑麵包Vs俄國黑色大列巴 歷史 第12張

戰場至強口糧:德國黑麵包Vs俄國黑色大列巴 歷史 第13張

由於製作工藝複雜,俄國主婦一般都不會在家里製作黑麵包,而是每天到街上的麵包坊購買新鮮的黑麵包以供一家人食用。博羅季諾黑麵包作為黑麵包當中的極品,製作程序複雜、用料講究、色澤黑亮、軟硬適中、令人回味。製作時,首先在全麥粉中放入香菜籽粉,以熱水和面,隨後加入濃稠麥芽漿,攪拌均勻,冷卻三至四小時。待面團起泡,放入酵母醬,充分發酵一整夜,才制成「基礎面團」。第二天,在面糊中加入全麥粉、白面粉、食鹽和甜菜糖,揉制面團,隨後在方形烤制容器內鋪滿香菜籽,壓入面團,不留空間,繼續在表面鋪滿香菜籽。烤制耗時長,對溫度變化要求細致。烤制完成後,不急於出模,要把油黑發亮的磚型麵包靜置24小時,使其充分凝固,排出水汽,這樣的黑麵包口感更好,香氣更濃。這樣的黑麵包是沿用莫斯科麵包廠1933年為博羅季諾黑麵包制定的配方而製作出來的。

戰場至強口糧:德國黑麵包Vs俄國黑色大列巴 歷史 第14張

然而在二戰期間,德國進軍俄國,黑麵包就在其中締造出奇跡。在列寧格勒保衛戰中,納粹軍隊叫囂要把這座城市從地圖上抹去。圍城轟炸3年,德軍重兵圍困列寧格勒的最艱難的日子里,摻著鋸末的125克黑麵包幾乎是列寧格勒的平民每天所能得到的唯一的食物。125克黑麵包是什麼概念?要知道二戰後被抓到西伯利亞幹活的日軍戰俘供應是每天350克,還喊吃不飽呢!俄國人記憶中排隊的人群在一個高高的櫃台窗口里領取125克黑麵包的畫面,那個場景就像是在銀行領取巨款一樣緊張和凝重。俄國人依靠僅存的少量黑麵包度日,同時利用空地種植蔬果,終於熬過封鎖。當列寧格勒900天地獄般的日子結束的時候,他們迎來了勝利,同時也付出了60多萬人被餓死、凍死、炸死的代價。所以這「125克黑麵包」在俄國等同於列寧格勒保衛戰。俄國人靠著這125克黑麵包打贏了勝仗不得不說這是一個奇跡。

戰場至強口糧:德國黑麵包Vs俄國黑色大列巴 歷史 第15張

戰場至強口糧:德國黑麵包Vs俄國黑色大列巴 歷史 第16張

戰場至強口糧:德國黑麵包Vs俄國黑色大列巴 歷史 第17張

戰場至強口糧:德國黑麵包Vs俄國黑色大列巴 歷史 第18張

在戰爭時期,黑麵包作為戰略食品一直沒有漲價,就算是60年代的艱難時期,政府動用了儲備黃金購買糧食,黑麵包也沒有漲價。如今,博羅季諾黑麵包作為黑麵包中的極品價格不菲,然而普通的黑麵包價格一直是很親民的。黑麵包也是身在海外的俄國人的家鄉的味道。現今戰爭已然化為歷史雲煙,黑麵包卻沒有走進歷史,它在歐洲也是十分盛行,比普通麵包貴很多。同時,黑麵包的傳奇也早已融入俄國尋常百姓的生活,沒有停止,仍在繼續。當年以養分支撐著德意志軍團,橫掃歐洲北非,挺進莫斯科的黑麵包,仍然以他的健康全面的營養,滋養著和平的歐洲。

戰場至強口糧:德國黑麵包Vs俄國黑色大列巴 歷史 第19張

戰場至強口糧:德國黑麵包Vs俄國黑色大列巴 歷史 第20張

戰場至強口糧:德國黑麵包Vs俄國黑色大列巴 歷史 第21張


在這個話題無孔不入且熱愛閱讀的新媒體編輯部,我們經常在各種五花八門的公眾號上,遇到或曲高和寡或趣味小眾、但非常有意思的新鮮玩意兒。

現在,它們都將一一出現在這個欄目里。

我們也隨時歡迎您的參與,留言向我們推薦您讀到的低調好文。

本文由公眾號「牛小切士兵的餐桌」(ID:niuxiaoqie)授權轉載,歡迎點擊「閱讀原文」訪問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