艱辛育兒路:育兒就像「打怪升級」

尋夢新聞LINE@每日推播熱門推薦文章,趣聞不漏接❤️

加入LINE好友

文:心理菌(國家二級心理咨詢師/心理學譯者)

01 誤以為養孩子的困難程度只有「一顆星」

生孩子的那一年,我恰好30歲。胖乎乎的小嬰兒,可愛得像個小天使。

我師弟跑來看我,送了我一本他擔任責任編輯的育兒寶典,說:「師姐,送你參考一下。我覺得你養孩子肯定沒問題的。」

沒錯,不僅是他,連我自己、我們全家都是這麼想的。我本科學的是教育學,碩士學的是心理學,幼兒園觀摩過課,初中實過習,讀過幾百本心理學書,還有一堆心理學同行送給我各種各樣的育兒書。

就雙方都是獨生子女的家庭而言,兩個家庭30多年來沒有養育過其他小嬰兒。即便如此,兩家的母上大人——我親愛的娘親和婆婆,都充滿了鬥志,也充滿了迷之自信——小嬰兒什麼的,簡直是小菜一碟。

出個題目:你認為養育孩子的難度是幾顆星(難度最大的是五顆星)?

全家人投票:一顆星!

艱辛育兒路:育兒就像“打怪升級”

02 養孩子簡直就是「打怪過關」

現實的情況就是啪啪花式打臉,養孩子太難了。

首先,這小孩是個樹袋熊。育兒師告訴你要先放屁股再放頭,屋里光線要暗淡。但是,這對於樹袋熊式的孩子來說,完全無效!不管你是輕輕地放屁股,或是輕輕拍著放下,還是你把屋里弄得像昏暗的窯洞,一律不管用。他只能像樹袋熊一樣掛在你的身上!你只能選擇是在地上遛著,還是在床上坐著。

一個月以後,這小孩添了個新毛病——黃昏鬧。每天下午五點多,開始哭得撕心裂肺。全家輪流抱著,但是絲毫沒有效果。查了資料才知道是腸絞痛。每天拍嗝、揉肚子,人仰馬翻。突然二個月的時候,「叮」,像擦亮了阿拉丁的神燈!人家自己好了!

體檢發現皮紋不對稱,預約照x光,才發現虛驚一場;體重超重,醫生嚷嚷太胖了,這麼點的小嬰兒又不能減肥;牙齒泛黃,牙釉質發育不完全……

但是,就像遊戲中「打怪推塔」一樣,一波怪剛打趴下,另一波怪又出現了。怪物層出不窮,連綿不斷,出其不意,總是能弄得你人仰馬翻。

艱辛育兒路:育兒就像“打怪升級”

03 養育的路上,媽媽像孫悟空,孩子像唐僧,爸爸像沙僧

盼望著,盼望著,他終於上小學了。

母親每天像孫悟空一樣迎接各路來的怪物:「生字寫了沒?鋼琴練了沒?衣服穿好沒?上課挨批評了沒?和其他小朋友好好相處了沒……」星期一要交的語文作業,星期二要交的PPT作業,星期三要交的手工作業,星期四要交的手抄報,星期五要填的春遊統計表……

孩子具有唐僧不辨忠奸的特質,「你怎麼老讓我寫作業,誰就不用寫」,「爸爸就讓我看電視,憑什麼你不讓……」「我們老師都沒說要寫,憑什麼你要讓我練。」

父親特別有沙僧和稀泥的能力,「算啦,別和媽媽生氣」「咱們偷偷地看電視」「不寫就不寫吧,明天再寫。」

每一個英雄人物的背後,總有那麼兩個拖後腿的人。

艱辛育兒路:育兒就像“打怪升級”

http://www.sohu.com/a/146245305_649708

04、養育的路上,你需要的是放手

我曾經也陷入「我是對的,孩子為什麼不聽我的」的養育困境里。

一些問題,需要孩子自己去處理,而父母要做的僅僅是放手。我不讚成所有的教養問題都要放手。教育問題不是零或者無的問題,是度的問題。不要講道理和一定要講道理,一樣有危害。

我們要把問題分為「可協商的」和「不可協商的」。有些問題是父母需要你立刻馬上就去做的,不需要講道理,不需要什麼感性體悟,比如「過馬路不能闖紅燈」,「不能打其他小朋友」。一些問題是可以商討的,比如「幾點睡覺」「幾點刷牙」「周末時間該如何安排」。

不要想著做一個完美的母親,一次做到位。這只會讓你陷入自我懷疑的困境:我怎麼做得不如別人好?我是否不適合當媽媽?

對於每個人來說,育兒之路永遠是一條布滿考驗的荊棘之路。這需要媽媽們不斷嘗試,不斷犯錯,才能找到適合自己的育兒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