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手媽媽如何科學餵養,消除焦慮,不要疏遠老公和婆婆也要親近

尋夢新聞LINE@每日推播熱門推薦文章,趣聞不漏接❤️

加入LINE好友

文|David媽咪育兒經

不是我八卦,真的是看了張歆藝發的那張夜間泵奶時間表才想和大家聊聊關於寶寶餵養的話題。2月14日情人節,張歆藝發了一張順利產下男寶寶的照片,照片一經爆出就引起網友紛紛圍觀,吃瓜群眾里有我的身影這沒錯,唯一站得住的理由是我也是一枚男寶媽。

我就有意無意地留意了她的動態,2月20日她又曝出一張夜間泵奶時間表,該表格圖瞬間在朋友圈傳開,張歆藝一時間成為繼馬伊琍之後又一位堅持母乳餵養甘願付出的明星媽媽。

新手媽媽如何科學喂養,消除焦慮,不要疏遠老公和婆婆也要親近

在養育孩子這件事上明星與普通人無差,都想把最好的給孩子,可是咱也要遵循自然不是,每晚都要按照一個時間表餵養孩子,這不但不科學而且也太不人性化了。

新手媽媽如何科學喂養,消除焦慮,不要疏遠老公和婆婆也要親近

你想想看,孩子每天的狀態都不一樣,有的時候白天玩的多了吃的也就多,晚上就想好好睡一覺,沒想到還要被表格給強行從睡夢中叫醒,這是怎樣的一種體驗,換做是一個成年人可能早就爆粗口了,事情只要靜下來一分析就明了了。

前幾天我看了一本澳大利亞女作家希瑟·埃爾文寫的書。

希瑟·埃爾文她既是一名資深的臨床心理學家同時還是兩個男孩的母親。

在過去的17年里她走遍英國以及澳大利亞的多個城市,主要工作是為媽媽解決在產後、餵養以及家庭關係的問題,找她咨詢的媽媽有幾百萬之多,她倡導的理念是媽媽好了,寶寶就好了,家庭也就好了。

新手媽媽如何科學喂養,消除焦慮,不要疏遠老公和婆婆也要親近

希瑟·埃爾文多年的心理咨詢工作過程中結識了幾百萬的媽媽,她們當中的很多問題都很具有代表性,於是她萌生出寫一本書想法。

很快2018年8月《媽媽進化論》一書面世了,這標誌著希瑟~埃爾文首次把多年的臨床經驗毫無保留地呈現給讀者,讓對這本書有期待的讀者見書如同面授。

她想要幫助更多的媽媽了解她的媽媽進化理論,從生活中最瑣碎的產後護理到嬰兒養護再到親子關係和家庭成員之間的關係,書中都有詳細地案例分析和解讀,很多媽媽都習慣稱這本書為新手媽媽寶典。

1.正確認識母乳餵養

希瑟·埃爾文在《媽媽進化論》中給出了一個較為科學的建議:對於媽媽來說,最好的餵養就是在日常中嘗試著把餵養盡量安排在白天,夜晚的餵養次數自然而然就會減少。

無論你是用母乳餵養還是奶瓶餵養,你要記住吮吸動作對嬰兒來說都是一種安慰。

母乳餵養絕對是媽媽與寶寶之間最佳的餵養方式,然而在堅持母乳餵養的背後有很多不確定性你可曾想過呢。比如,寶寶熟睡時有的媽媽遵照書餵養認為時間是一個衡量的標準,事實上寶寶吃奶這件事不是上班打卡,沒有固定的時間需求。

寶寶白天玩的累了,到了晚上想好好睡一覺,媽媽也可以借此好好休息。可是,媽媽非要按照時間表來餵養寶寶,把寶寶從睡夢中叫醒強行餵奶,媽媽看到寶寶哭鬧不配合的,還會萌生委屈,這豈不是兩敗俱傷。

新手媽媽如何科學喂養,消除焦慮,不要疏遠老公和婆婆也要親近

餵養的最佳方式

《媽媽進化論》中提出了全新的育兒法循環育兒法:睡眠、餵食、玩樂

有一種餓叫「媽媽餓」

張歆藝那張夜間泵奶時間表一被曝出不知勾出多少新手媽媽心酸淚。我的閨蜜就鐵桿的張歆藝一族,從寶寶出生的第一天起她就捧著嬰幼兒系列書籍來看。她如饑似渴的學習精神堪比當年高考,看她這般熱情不好去潑涼水。

一天,我應邀去她家做客。一進門就看見她在廚房里忙碌,我趕忙換鞋洗手,誰知她和我匆匆打了招呼就去臥室餵奶。

我還沒洗完手就聽臥室里小寶寶的哭聲,趴在門框邊往房間里看,原來是寶寶在床上玩,閨蜜想著給他餵奶。可是,她把寶寶的嘴巴湊過來,寶寶不是扭動腦袋就是剛一吃就吐出來,閨蜜就急了把寶寶的腦袋按住不讓他的小嘴巴離開。

新手媽媽如何科學喂養,消除焦慮,不要疏遠老公和婆婆也要親近

我一看這情形,就朝閨蜜招招手示意她出來一下。

閨蜜看到了我無奈的搖搖頭從臥室走出來。

我把她領到客廳沙發上坐下輕聲說:「寶寶,不是隨時都要吃媽媽的奶水,只要寶寶吃的好、玩的好、睡的好就是完美的一天了。」

「不是,他上午總玩沒好好吃奶,該吃了呀」閨蜜說。

「又來了,有一種餓叫「媽媽餓」,就是在說你呢」我緊著說了一句。

閨蜜補充道「這個我懂,可是書上說每天必須保證要喝的奶量,我有奶水呀,很奇怪他就是不吃。」

「可是,寶寶不是機器到點就要上油,否則就會老化,他是一個有著獨立感受的個體呀,尊再小的寶寶也知道飽餓。」我用略帶請求的口吻說。

閨蜜起身去臥室看寶寶,寶寶在小床上玩的很好。

生活中和閨蜜有著同樣想法的媽媽真不是少數,她們願意犧牲自己的睡眠和休息時間堅守著母乳餵養的職責,這一點很值得讚揚。

然而,一味追求母乳餵養不管孩子何時需要就是急需調整的問題了。

希瑟·埃爾文給出一張極簡的嬰兒養育循環圖

新手媽媽如何科學喂養,消除焦慮,不要疏遠老公和婆婆也要親近

我詳細給大家解釋一下這張圖

簡單說白天這樣陪護寶寶:

  • 當寶寶睡過以後,在醒來的時候給他餵食
  • 在一次餵食之後,與寶寶玩樂
  • 玩過一會兒,寶寶倦了就開始為睡眠做準備,把寶寶放在床上。
  • 為睡眠做好準備之後,寶寶慢慢地進入睡眠。(注意,不是在餵食之後)。

夜間這樣陪護寶寶:

  • 在夜里,嬰兒應該在足夠清醒時才可以餵奶,燈光也應該較暗,並且在喂完奶後,輕輕放回床上哄著寶寶繼續睡覺,而不是玩樂。
  • 寶寶出生的前幾周,如果你的寶寶不太活躍,愛睡覺,你也不要困惑於應該制定一個日常計劃,這時寶寶在一次餵食之後直接睡覺,也不必緊張。用上圖來和寶寶一起調整規律應該會有改善。
  • 長遠看用奶水讓寶寶安靜的做法談不上有什麼好處。

新手媽媽如何科學喂養,消除焦慮,不要疏遠老公和婆婆也要親近

2.生娃後和丈夫疏遠了,要讓丈夫積極參與到養護寶寶的過程中

小倩,是我在瑜伽課上認識的,她面容甜美很招人喜歡。我和她一開始只是見面相互打個招呼,後來慢慢熟了就談起了雙方都感興趣的話題——孩子。

當然我們在一起聊的最多的還是孩子。

可是,聊著聊著就變成了對老公的吐槽大匯。

新手媽媽如何科學喂養,消除焦慮,不要疏遠老公和婆婆也要親近

「小晏,你知道我今天怎麼來晚了嗎?」小倩看著我問

「你家兒子拖你後腿啦?還是你的老公不捨得你來啦?」我帶著調侃的語氣說

「哪呀,我都不好意思說,你知道嗎,我老公總想幫我照顧孩子,可是他連喂飯這種小事都做不好,我把飯準備好就是讓他喂一下寶寶,他都把寶寶搞哭了。我正準備出門,把穿好的衣服脫下來,抱起寶寶哄了好一會兒,你說氣人不氣人。」小倩邊說邊手舞足蹈的演示著。

這樣的情形在我也有過,總是看不慣老公的種種行為。

在心理學上,這是一種隱形焦慮,女性在生產後,會有意識的把身體上的疼痛和疤痕轉移到老公身上,她們會覺得這一切都是老公造成的。

新手媽媽如何科學喂養,消除焦慮,不要疏遠老公和婆婆也要親近

心理學曾有過一項研究,凡是有這種想法和焦慮的女性,在她們的另一半的身上也可以找到令他焦慮的因素。因此,希瑟~埃爾文醫生提出的媽媽好了,寶寶就好了,家庭也就好了的理論也就講出了這樣一個通俗易懂的道理。

媽媽正確面對自己的焦慮情緒並積極地做出調整,同時鼓勵老公參與陪護寶寶的工作中。

老公陪伴寶寶的時間長了自然也就了解了日常的生活習慣,照顧寶寶也會得心應手。事實上有很多看似不願意看護寶寶的爸爸是妻子不捨得放手造成的。

爸爸有著看護照顧寶寶的職責,媽媽要在平日里多和丈夫交流照料寶寶的需要注意的細節,使得爸爸建立起自己可以陪護好寶寶的信心。

新手媽媽如何科學喂養,消除焦慮,不要疏遠老公和婆婆也要親近

有了信心就成功了一半,慢慢地爸爸積累出一套自己照顧寶寶的方法。好處有兩點:一點是爸爸和寶寶感情更親密,二是減輕媽媽的精神壓力,要知道媽媽照顧寶寶很大程度上是來自精神上的某種負擔,體力上的勞累並不是主要因素。

媽媽和爸爸共同承擔照顧寶寶的責任,媽媽的埋怨少了,爸爸也就少聽了很多負面嘮叨,這對家庭和諧是有極大好處的。

美國心理學家埃里克森在人格發展理論中指出:對嬰幼兒時期的危機矛盾或個性衝突加以簡析,著重討論父母行為對0—6歲孩童個性品質培育過程中的影響,希望更多的父母當擔起照顧培養孩子的重任,呼籲父母共同參與孩子早期個性培育工作,呼籲親子教育。

媽媽好了,寶寶就好了,家庭也就好了。

夫妻之間調解好了,對於一個大家庭來說是遠遠不夠的。有很對媽媽和我聊起過令她們鬱悶的那些瑣事,細聽起來又是婆媳之間的矛盾。

希瑟·埃爾文在《媽媽進話論》也給出了非常中肯的建議。全世界的婆婆都是一樣愛孩子的。

3.婆婆和媳婦仿佛是一對天敵,只要明白一點就夠了

心怡是我的大學同學留在北京創業,她的老公是南方人很精明。她們婚後不久就生下了一個聰明可愛的小寶寶,為了不影響工作,婆婆和公公從浙江來北京照顧她們的生活。

心怡一開始對婆婆還是很滿意,老人家愛乾淨把小寶寶照顧的很細致。時間久了她發現,寶寶說話的時候總是一口紹興腔,這讓她的心里很是不爽。她一聽到寶寶說她就來氣,可是老公總勸她說:「老人家帶孩子不說家鄉話會很難受的,必定鄉音難改。」

新手媽媽如何科學喂養,消除焦慮,不要疏遠老公和婆婆也要親近

心怡每每聽到老公這樣勸自己也就暫時放下了。寶寶快三歲要上幼兒園了,心怡心里又開始鬧騰了,她想和婆婆談一談。

心怡把老公叫到身邊語重心長的訴說了自己的苦惱呵擔憂。老公終於開竅了主動請纓找自己的媽媽談了關於紹興話的事情。婆婆聽取了兒子的建議,盡量在平日里和寶寶說普通話,這樣為寶寶順利上幼兒園打好語言基礎。

所以,只要在心里明確了這一點就是足夠了——她們這麼做是因為愛孩子,婆婆和媳婦之間坦誠溝通才是解決糾結的唯一途徑。

有人說:一個家庭里媽媽愉快了,孩子就愉快,媽媽生氣了,孩子就鬧脾氣,媽媽焦慮了,孩子就更加煩躁不安,為了孩子健康快樂家庭的美好和諧,媽媽要進行一場快樂革命。

我是David媽咪育兒經,關注嬰幼兒心理健康及生理健康,推廣自然養育多平台邀約原創作者。堅信生活每一天都新奇可愛,哪怕一片狼籍也要不負青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