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認識的觀念與效率

尋夢新聞LINE@每日推播熱門推薦文章,趣聞不漏接❤️

加入LINE好友

人類認識的觀念與效率

根據對認識本質的不同理解,可以產生兩種不同的認識觀,即一維認識觀和二維認識觀。

一維認識觀是從唯物論、唯心論和二元論的立場出發,對認識所形成的一種形而上學的觀念。一維認識觀認為,世界的本質是歸一的,天底下不存在新事物,未來只是關於過去的重現與延伸,世間萬物的生長和變化以及人類的認識,都只是「一」的反映或再現。這個「一」在哲學上就是本體。由於人類是不可能窮盡認識的,所以根據一維認識觀的推論,這個「一」對於人類來說是一個可望而不可及的未知世界,所以一維認識觀的終極只能是全能的上帝

實際上,一維認識觀是將人類的認識絕對化,而根據自然哲學第二定律——凡具體的都是有限的,由於人類的認識是由一系列具體的理論構成的,所以人類的認識是有限的,對於其所認識的世界只具有相對的意義。由於人類的認識永遠只是相對的認識,所以一維認識觀追求認識的絕對性,只能表明這種認識觀的不成熟,只適用於人類認識的初級階段,具有一定的簡明性和直觀性。所以,當人類的認識發展到較高的水平時,一維認識觀就不再滿足人類的認識需求,需要建立一個與相對認識吻合的新認識觀,即二維認識觀。

所謂二維認識觀,並不是說世界是二維的。作為一個有機系統,世界是多維的。在現實世界中,影響一個事件發生的因素是無數的,只是各種因素對該事件影響的權重必須是歸一的,即每一個因素對該事件影響的概率都是小於1的,而所有因素對該事件影響的概率之和是等於1的。

二維認識觀是指認識本身是二維的,即將能夠對人類的認識產生影響的所有因素,按照認識主體與認識客體劃分為兩大類,並認為人類認識的本質是認識主體與認識客體之間的相互作用,人類的認識無論是與認識主體或是與認識客體都有著本質上的差異。相對於原有的人或自然界,人類的認識是一個嶄新的事件。世界的變化並不是一個不斷地重復著過去和再現自己的機械過程,而是一個以隨機的形式和不連續的方式不斷地演化的有機過程。因此,世界始終是新的,而時間則永遠是流逝的;時間具有方向性,是不可逆的。我們之所以永遠也無法兩次踏入同一條河流,就是因為河水是流動的,河流總是新的。

人類認識的觀念與效率

根據自然哲學第一定律——自然界存在著多樣的歸一性,二維認識觀實際上也認為世界是歸一的,只不過二維認識觀的「一」並不是將某個局部的個體當作絕對不變且凌駕於其他個體之上的本體,而是一個不斷地運動、創新和演化的有機系統,強調的是該系統的內在一致性。根據二維認識觀,在一個有機的系統中,並沒有哪個「一」是絕對的,是可以凌駕於多之上的,這個系統的組成部分是可以相互滲透、相互作用和相互轉化的。所以,作為一個有機整體,其內在的各個有機組成部分之間,既是彼此平權的,又是可以作為「一」而存在的。因為,它們是相通的,彼此之間並沒有不可逾越的本質差別。一維認識觀把世界看作是一根鏈條,是有終極端點的,其作為端點的環節只有一個;而二維認識觀則是將世界比作一個鏈環,並沒有首尾之分,其中每一個環節都既可以被視為鏈環的端點,但同時又是鏈環中的普通一環。

由於二維認識觀將人類的認識視為人與自然界的相互作用,所以盡管該認識觀也承認世界的歸一性,但它並不要求我們知道或追問「一」為何物,即並不要求我們刻意地研究和認識世界的本體。因為,人類的認識只是關於人與自然界的相互作用,不需要,也無法真正認識世界的本體。總之,一維認識觀的歸一性是將「一」歸結為本體,其所追求的是絕對的認識;而二維認識觀的歸一性則是將「一」歸結為相互作用,歸結為系統的統一性,其所追求的只是相對的認識。

人類的認識只具有相對性,這一方面固然是由人類自身的局限性所造成的,畢竟人類只是自然界中極小的部分,其所觀察到的也只是自然界的某個特定的局部;而另一方面更深層次的原因是,人類作為認識的一方仍在隨著自然界的演化以及自身認知的積累而不斷地發展,所以人的認識也必然會不斷地獲得相應的變化與發展。前一個相對性表明了人類認識的有限性,而後一個相對性則預示著人類認識的開放性。正是由於人類認識的這種有限性與開放性,為人類認識的不斷進步提供了廣闊的發展空間。人類認識的有限性為人類認識的發展提出了現實的需求,而人類認識的開放性則為人類認識的發展提供了潛在的可能。

實際上,在一維認識觀和二維認識觀之間,不僅不存在絕對的對與錯的問題,而且也不存在絕對的認識效率高低的問題。因為,作為認識的工具,它們都只是關於認識的兩種不同的基本觀念與看法,相對於不同的認識層次和不同的認識主體來說,其所起的作用和效果是截然不同的。所以,人類在其實際的認識過程中,究竟具體採取哪一種認識觀,並不是因為某一個認識觀更正確,而是取決於哪一種認識觀更符合當時的認識水平,能夠使人類的認識更加有效。

人類認識的觀念與效率

認識有兩種不同的基本方式,一種是線性的,另一種則是結構的,即非線性的。前者的邏輯非常簡單,但要求數據的處理能力很強;後者則正好相反,即數據處理比較簡單,但邏輯性卻非常複雜。不同的認識能力和特點,適合於不同的認識方式。計算機式的智慧生物適合線性的認識方式,在邏輯上採取的是二進制和形式邏輯,即在計算機的邏輯語言里只有0和1這兩種狀態,因而其邏輯關係只是簡單的非此即彼的因果關係,不存在其他的中間狀態。作為相應的代價,這種線性認識方式的計算步驟非常煩瑣,需要處理大量的數據。地心說就屬於這類線性理論,適合計算機式的認識。反之,人類的認識是有結構的,適合非線性的認識方式,其在邏輯上採用的是十進制、六十進制、概率邏輯和構建邏輯。不僅人類的邏輯語言較計算機的邏輯語言豐富得多,而且其邏輯關係採用的是亦此亦彼的多維概率關係,允許存在各種不同的中間狀態。日心說就屬於這種結構式的非線性理論,比較適合人類的認識。

由於一維認識觀和二維認識觀分別是關於線性認識和非線性認識的認識觀,而人類的認識又是屬於結構式和非線性的,所以當人類的認識範圍拓展到宇觀、微觀和高速時,當自然界的有機性被充分地展現時,人類最終需要採用二維認識觀來認識世界,使人類的認識保持較高的效率,並朝著結構化的方向不斷地發展

縱觀人類數千年的認識史,我們不難發現,人類認識的發展不外乎是通過以下兩種不同的途徑做到的。

途徑1:內在發展,即在某一固定的邏輯基礎上,使理論和實驗構成一個互為促進和發展的認識體,其發展是邏輯的。

途徑2:外在發展,即通過不斷地變更認識(理論)的邏輯基礎,不斷地進行認識體的轉換,以做到認識的發展,其發展是非邏輯的。

嚴格地講,上述兩種不同的認識發展道路都是可行的。其區別在於,相對於人的生理和心理特點,相對於不同的認識對象以及不同的認識階段,這兩條途徑導致人類的認識效率有所不同。人類在其認識過程中,之所以總是在不斷地交替使用上述兩種方法,其根本原因就是人類在認識的過程中,總是自覺或不自覺地追求認識效率的最大化

筆者之所以提倡二維認識觀,是因為隨著近代物理的發展以及各門學科的重新綜合,需要使用與之相適應的認識觀來認識世界。二維認識觀是一種系統的認識觀,它使我們更容易認清人類以及人類的認識在自然界中的地位。二維認識觀可以對科學進行更好的定義與分類,可以解釋為什麼會有多種等價理論並存,可以使我們理解,即便是「錯誤」的理論如經典力學和燃素說,仍具有一定的認識價值。這就是為什麼我們一再強調,只有低效的認識而沒有錯誤的理論的原因。

人類認識的觀念與效率

中國有一個成語,叫南轅北轍。該成語的意思是說,如果行走的方向反了,那麼即便是乘坐再快的車馬,也只是離目的地越來越遠。然而,南轅北轍是基於大地平直的觀念。實際上,由於地球是圓的,南轅北轍是能夠到達目的地的,而且在有些場合這麼做是有意義的。麥哲倫於1516年首次做到環球一周就證明了這一點。只不過就到達目的地這一結果而言,南轅北轍的運輸效率相對於直奔目標來說是非常低的。同樣,由於人類的認識是人與自然界的相互作用,所有的理論都是科學的。只是,有些理論的認識效率比較低。所謂好理論,就是認識效率相對較高的理論

此外,二維認識觀為人類認識的主觀能動性留下了一席之地,使人類的認識具有創造性、開放性、歷史性、多樣性和階段性。自然界的存在和人類自身的存在,都只有通過兩者的相互作用,通過這種相互作用所產生的現象、感覺和意識顯現出來的。意識和理論,既不是客觀的反映,也不是主觀意志的再現,而是人與自然界相互作用的結果

實際上,我們每一個人在認識任何一個具體的對象(客體)時,都是戴著有色眼鏡進行觀察的。我們看到的並不是客體本身,而是認識主體和認識客體的相互作用,即我們所面對的是觀念對象而不是自在對象。自然界只提供相互作用的可能,但並不能單方面地確定相互作用的結果。人類不僅無法摘掉有色眼鏡(否則的話就什麼也看不清了),而且在不同的時期適宜人類的有色眼鏡是不同的,所以人類的認識具有一定的歷史性。人類的有色眼鏡就是哲學。一方面,我們必須借助於哲學來觀察和認識世界,而另一方面哲學又會將人類的認識不可避免地烙上人類自身的主觀印記,具有一定的局限性。這種認識上的局限性只有不斷地獲得新的哲學觀念,才能夠予以突破和超越。

所以,對於人類來說,認識的內在發展屬於認識的戰術問題,而認識的外部發展則屬於認識的戰略問題。從戰略上講,人類只有通過外部發展的途徑,才能夠使其認識具有無限的開放性;而從戰術上講,人類只有充分做到內在的發展,才能夠使其認識的發展具有現實的認識意義。人類的認識就好比鑽探油井,由於單口油井的產量是有限的,而且越到後來,其產油的效率就越低,所以必須不斷地鑽探新的油井才有可能生產出更多的石油;但是,如果我們只知道打井而忽視對油井的管理和抽取,同樣無法做到效率的最大化。所以,任何片面地強調單口井的產量或油井的數量都是不對的。同理,人類認識的兩種不同的途徑,即內在發展和外部發展,都是不可偏廢的

根據二維認識觀,人類的認識(理論)不存在正確與否的問題,而只存在認識效率高低的比較。為了使大家對此有一個感性認識,我們結合電子雙縫干涉實驗,來體會不同的解釋所產生的差異。這一差異只表現在認識效率的不同,而和認識的正確與否無關。如圖所示。

人類認識的觀念與效率

電子雙縫干涉實驗

電子雙縫干涉實驗是量子力學中最直接、最重要和最有歧義的實驗。雖然關於實驗的現象只有一個,但關於實驗現象的解釋卻是無數的。首先,我們應該了解的是關於該實驗現象的客觀描述。

描述1:電子運行的軌跡是非直線的,具有波動性。

描述2:電子分別通過兩個縫隙後的疊加圖像和同時通過雙縫所獲得的圖像是不一樣的,只有後者才相對於中心位置呈現出強弱相間的干涉圖像。

描述3:當觀察單個電子穿過縫隙時,發現電子是作為一個整體隨機穿過其中的一條縫隙,此時干涉圖像消失了,盡管兩條縫隙都是打開的。

通過上述描述我們看到,該實驗所反映出的信息是,微觀粒子具有波粒二象性。其中,描述1和描述2表明電子具有波動性,而描述3則又表明電子具有粒子性。那麼,作為人類的認識,我們究竟應該如何理解電子雙縫干涉實驗呢? 對於上述實驗現象,我們至少有以下三種不同的解釋。

人類認識的觀念與效率

正統的量子力學解釋

電子是以概率波(波函數)的形式存在和傳播的,因此可以同時從兩個縫隙中穿過,並彼此產生干涉;但是,如果我們在某一個縫隙處觀測電子如何通過時,則該概率波就會塌陷,變為以概率的方式穿過的實體粒子。所以,觀測電子的行為使干涉圖像消失了。

量子力學的這種解釋屬於典型的唯象型理論,該解釋雖然可以在一定的程度上回避由實驗帶來的困惑,但在更大的範圍內給人類的認識造成了混亂。比如,如何定義觀測電子的主體。該主體是實驗者或是觀測儀器,還是作為實驗道具的隔板,抑或是上帝及其他的生物呢? 正統的量子力學認為,不同的觀察者所導致的波函數的塌陷方式是不同的。這就是量子力學的另一個著名的推斷,即世界是無數的,每一個觀察者都可以通過自己的觀察而使以波函數的形式存在著的世界塌陷為各自不同的現實世界。於是,仿佛電子知道誰在觀察它穿過縫隙時的行為,並針對不同的對象給出不同的圖像。由於隔板始終都在「觀察」電子穿過縫隙的行為,所以對於隔板來說不存在干涉圖像。

如果有兩個觀察者A和B,觀察者A在隔板的前端負責觀察電子穿過縫隙時的行為,觀察者B在隔板的後面負責觀察電子穿過縫隙後是否產生干涉條紋,觀察者A和B在當時不能互通信息。根據實驗的客觀描述,觀察者A觀測到電子是作為粒子整體地穿過縫隙的,因此觀察者B沒有觀察到干涉條紋。對此,觀察者B感到非常困惑,因為他並不知道觀察者A在測量電子,根據量子力學的解釋,他應該看到干涉現象。對於這個疑問,他的導師回答說:「這是因為對於電子來說,觀察者A和觀察者B是不可分辨的,他們被視為同一個人。」 對此,觀察者B仍有些疑惑不解並固執地問:「電子怎麼會知道隔板、微生物、上帝與人的區別呢?」 導師對這種愚鈍的學生無奈地搖搖頭,不耐煩地回答說:「因為電子是一個笨得恰到好處的天才,它雖然沒有足夠的智慧分辨出人的不同,但卻有能力分辨人與其他物質或生物的區別。」

雖然,量子力學的這種正統解釋能夠自圓其說,但在更大的範圍內,這種解釋卻又給人類的認識帶來了更多的困惑,從而降低了認識的效率。盡管作為學生的觀察者B不敢再繼續提問了,不過,在離開實驗室的路上,他仍喃喃自語道:「為什麼我就不能像電子那樣笨得恰到好處呢? 為什麼 ……?」

人類認識的觀念與效率

傳統的機械論解釋

根據機械的世界觀,我們可以將電子設想成一艘微型飛船,該飛船配備了隨機導向的船舵,使該飛船蛇行前進。這樣既可以便於同伴觀察以保持隊形,又能夠避免駕駛員因單調的飛行而發困。因此,該飛船的運動雖然在整體上是向前的,但其運動的具體方向卻在一定的角度內是隨機的,具有一定的波動性。此外,在該飛船上還配備了一個探測器,當飛船穿過縫隙時,一旦發現有人跟蹤(觀測),就會立刻自動關閉隨機導向船舵,使飛船恢復直線隱蔽飛行。於是,干涉現象消失了。這種解釋的優點是,與我們原有的機械世界觀和日常生活相吻合,而且也能夠在一定程度上解釋電子雙縫干涉實驗所產生的各種現象。不過,這種機械論解釋的認識功能僅限於此,該解釋並沒有以此為契機,促進人類的認識進一步發展。傳統的機械論解釋,至少未能因此而提高人類的認識效率,只是一個蹩腳的科幻故事。

人類認識的觀念與效率

有機的宇宙觀解釋

根據有機的宇宙觀,空間和物質是有機統一的,它們是自然界的兩種不同的存在狀態,是可以相互影響和相互作用的。電子的行為是其自身與外在空間相互作用的結果。由於空間是離散的,且電子的直徑小於空間量子的間距,所以電子會受到量子的不對稱碰撞,顯現出一定的波動性。這就好比一個人穿過擁擠的人群,其行走的路線是非直線的。而且,由於空間是真實和具體的,當波動的電子穿過空間時,可以反過來對空間產生一定的擾動,而且這種擾動效應具有一定的延續性,即產生動態的空間場。類似水的波紋,其恢復平靜的時間是大於零的,動態空間場的消失也需要花費一定的時間。

假定在狹窄的河道上有一座雙孔橋,有100艘船依次隨機穿過此橋。如果每艘船的時間間隔小於水波的有效延續時間,就可以觀察到河面上的干涉現象;反之,則不存在干涉現象。由此得出的推論是,在電子雙縫干涉實驗中,干涉現象的消失,並不是由於觀察者的觀測使電子的波函數塌陷,而是為了觀察單個電子的行為,使發送電子的時間間隔大於空間波動的延續時間,從而使干涉現象消失了。這種解釋不僅可以說明電子雙縫干涉實驗,而且還使我們進一步地認識到,空間是真實和具有物理意義的,使我們進行物質(對象)與空間(背景)的格式塔轉換,從而把我們的認識引向有機的宇宙景觀

針對電子雙縫干涉實驗,我們之所以提出上述這三種不同的解釋,其主要目的並不是要告訴讀者哪一種解釋是正確的,而只是希望讀者能夠從中領會到面對同一個實驗可以有多種不同的理論予以解釋,而且這些理論的認識效率是不同的。雖然我們無法辨別哪一種理論的解釋是真實的,但是我們能夠感覺得到哪一種理論的認識效率是比較高的。

希望讀者能夠丟掉正確與否的認識包袱,來領略認識本身的魅力。因為,任何一個理論總是可以通過增加各種假設來自圓其說,使該理論在邏輯上自洽。所以,雖然我們無法通過揭示理論的內在矛盾,將錯誤的理論排除掉;但是,我們卻可以通過比較不同理論的認識效率,選出認識效率較高的理論。從這個意義上講,人類認識的進步,就在於不斷地進行理論的轉換,由認識效率高的理論取代認識效率低的理論。

人類認識的觀念與效率

由於二維認識觀能夠使我們理解和解釋認識的真偽性、認識的進步性、認識的連續性與不連續性以及認識的相對性和開放性,因而能夠更有效地指導人類的認識,提高人類的認識效率。所以,在人類的認識發展到今天這樣一個較高的水平,我們建議用新的二維認識觀取代傳統的一維認識觀。因為,一維認識觀只關心認識的本體,而忽視認識的效率。

認識的本體是一個非此即彼的概念,而認識的效率則屬於亦此亦彼的范疇。所以,在人類實際的認識過程中,認識的效率比認識的本體更具有現實的認識意義,它有助於我們用來作為選擇理論的依據。哲學的目的就是為了提高人類的認識效率,所謂二維認識觀就是站在哲學的高度為人類的認識提供一個關於相互作用的視角和思維方式,是一個具有較高認識效率的思維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