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位醫生的一個建議,打破了中國家長不敢觸碰的禁忌

尋夢新聞LINE@每日推播熱門推薦文章,趣聞不漏接❤️

加入LINE好友

這位醫生的一個建議,打破瞭中國家長不敢觸碰的禁忌

文/ 雯子

人大代表,北京大學腫瘤醫院主任醫師顧晉在兩會上提出:

從中小學生開始,全民開展死亡教育。

一石激起千層浪。

有家長擔心:死亡教育太殘忍了,孩子還小,課堂上講死人會留下心理陰影吧!

還有人說:死亡不是自然而然就知道的事情嗎,專門去講,會不會引發害怕死亡的人的恐慌和焦慮?

在我們的傳統文化里,大家很忌諱談論死亡,因為,死亡伴隨著恐懼,所以我們不願意直面死亡。

《西藏生死書》說:”我們是一個沒有死亡準備的民族。”

這位醫生的一個建議,打破瞭中國家長不敢觸碰的禁忌

1

用分離來表述死亡

台灣高雄師大教授、教育學博士張淑美在《兒童生死教育之理念與實踐》一文中指出:

兒童在四歲左右就會產生死亡的概念。如果無法得到父母和老師的正確引導,容易對死亡產生錯誤認知,進而產生負面情緒,影響一生。

“爸爸去哪兒”的節目里,夏克立教女兒夏天如何看待死亡、看待分離,很值得我們學習。

夏天家里養了一只馬爾濟斯狗狗,叫”古魯巴”。在《爸爸去哪兒》節目錄制期間,已經19歲高齡的”古魯巴”去世了。

在夏天問狗狗去了哪里的時候,夏立克沒有回避而是直接告訴她:”它死掉了,它去了天堂。爸爸以後也會去天堂。”

對尚且年幼的夏天,夏立克是這樣說的:”古魯巴會在天堂等我們,到時候我們還是可以在一起。”

夏天聽了之後,接受了爸爸的解釋:原來死亡帶來的分離只是暫時的,最終我們還是會在一起。

美麗的天堂是孩子喜歡的地方,用孩子能接受的方式講述死亡,孩子才能慢慢接受死亡,並最終正視死亡、尊重生命、快樂生活。

有研究顯示,在資訊尤其發達的今天,孩子從3、4歲就會接觸到死亡的概念。

沒有天生就懂得尊重生命的孩子,用正確的方式讓孩子認知死亡和生命的關係,非常有必要。

這位醫生的一個建議,打破瞭中國家長不敢觸碰的禁忌

2

用節日來認識死亡

《尋夢環遊記》中有個亡靈節,墨西哥小男孩米格,在秘密追尋音樂夢時,因為觸碰了一把吉他而踏上了亡靈土地,米格被多彩絢麗的亡靈世界所震撼,更驚喜的是,他重逢了去世的父親和祖輩們。

亡靈節,具有濃厚的印第安民族文化特色,這個墨西哥的重大節日,不是關於死亡,而是關於愛,在墓地通往村莊或者小鎮的路上撒滿黃色的花瓣,人們希望亡靈能夠循著芬芳的小路回家。

晚間,在家門口點上南瓜燈籠,為亡靈上門引路,祭壇上擺著巧克力、麵包、甜點等供品,讓亡靈享用。

節日里,無分男女老幼,都可以戴著面具,穿上鬼怪衣服,在街上招搖過市,慶祝亡靈歸來,人們在一起大笑、哭泣,盡情談論和思念死去的親朋好友。

這個節日讓孩子們明白,死亡不是一種分別,而是另一種相聚。死去的親人並沒有消失,只是換了另一種方式陪伴在我們身邊。

愛,會一直陪伴在我們身邊。

我們的文化中也有這樣的節日,清明節、中元節、寒食節,這些都是和已故親人有關的節日。

在這樣的日子里,我們可以和孩子一起準備鮮花,食物等,一起去祭奠已故的親人,同時跟孩子談論一下這些節日的意義,和孩子一起探索死亡的真相是什麼。

喬布斯說:”死的意義就在於讓我們知道生的可貴。一個人只有在認識到自己是有死的時候,才會開始思考生命,從而大徹大悟。不再沉溺於享樂、懶散、世俗,不再沉溺於金錢、物質、名位,然後積極地去籌劃與實踐美麗人生。”

孩子只有了解死亡,孩子才會對生命充滿敬畏。

這位醫生的一個建議,打破瞭中國家長不敢觸碰的禁忌

3

正視死,才能直面生

英國著名雜誌《經濟學人》曾統計發布過一組數據:中國青少年的自殺率全球第一。

北京心理危機研究與干預中心統計:大陸每年青少年自殺身亡人數為28.7萬,除了自殺成功者,還有約250萬的自殺未遂者。

奇葩說辯手邱晨曾經說過:

死亡才是對生命最精準的教育。它可以照亮我們,和逼我們去改變那些我們自以為是的陋習……

的確,只有正視死亡,我們才能直面生的可貴和不易,我們才能更加珍惜活著的每一天。

在成長教育中,我們更喜歡歌頌生命的可貴,卻很少告訴孩子什麼是死亡。

白巖松說:”中國人討論死亡的時候簡直就是小學生,因為中國從來沒有真正的死亡教育。”

因此,終於有人將”補課”提上議程時,我們不應該再逃避。

其實,生命之力量,正在於敢直面死亡。

我們完全可以陪孩子一起正視”死亡”這個話題,生命的本質就是生與死,死亡其實並不可怕,只要心中有愛有回憶,帶著逝去之人的期望,生活依舊可以精彩繼續。

死亡教育,並不是專門談論死亡的現象,而是我們能不能更加注重生命中日常的——陪伴和珍惜。

這位醫生的一個建議,打破瞭中國家長不敢觸碰的禁忌

雯子:兩個男孩的媽,眼里有光,心中有夢的中年少女。關注【雯子育兒】,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