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說|馮秀麗 : 同桌的他

尋夢新聞LINE@每日推播熱門推薦文章,趣聞不漏接❤️

加入LINE好友

同桌的他

文/馮秀麗

小小說|馮秀麗 : 同桌的他

01

同桌的他

文/馮秀麗

走出地鐵出口,我聽見通道里有人在唱歌,唱的是《同桌的你》:「明天你是否會想起/昨天你寫的日記、明天你是否還惦記……」熟悉的旋律,熟悉的歌詞,讓我想起了我的學生時代,心里一陣激動。

聽著聽著,我感覺歌聲非常熟悉,難道是他?我加快步伐,過了兩個拐角,我看到了歌手。

他靠牆站著,穿著一身藍色牛仔服,雖然舊,但非常整潔,腳上的皮鞋擦得很亮。他低著頭,抱著吉他,邊彈邊唱,很沉醉的樣子。地上鋪著一塊兩米見方的紅色塑膠布,一頂半新的白色氈帽口朝上放在上面,里面有幾張一元五元的鈔票。有三個人在聽他唱歌,一個是農民工,頭髮凌亂,穿著破舊的軍大衣,腳邊是一個鼓鼓囊囊的塑膠袋子,里面裝著被褥衣服;另外兩個是一對年輕的情侶,女孩右手攬著男孩的左胳膊,頭靠在男孩的肩頭,左手不時從口袋里掏出什麼吃的東西放進嘴里,偶爾往男孩嘴里塞一個。

果然是他!他是我高中的同學,也是我的同桌。我們兩個人非常要好,生活上互相照顧,學習上互相幫助,有了好東西兩人分享,有了痛苦兩人分擔。雖然我們都是農村的孩子,家庭經濟狀況不好。他是個要強的人,他說以後一定要考上好大學,找個好工作,掙大錢,一定要讓自己的家庭有大的改觀。我說我也要考上好大學,我也要掙大錢,咱們今後的人生一定會越來越好。我們相互激勵,為理想拼搏。那段日子,我和他過得累並快樂著。

高考以後,我們分開了,他北上,我南下,各自走進了屬於自己的大學。大學期間,為了理想,我們全身心投入到學習中,平時聯繫不多,偶爾電話聯繫一下,從沒見過面。大學畢業後,他留在北京工作,我回到老家做了一名老師。最近兩年我們的聯繫多了起來,經常在微信上交流,天南地北,無所不談。當然,談的最多的還是我們的工作與生活。

他說,他在北京生活得挺好,有穩定的工作與收入,每天工作八個小時,過著和北京人一樣的朝九晚五的生活。他說,周六周日他經常到北京的各大著名景點去旅遊,偌大一個北京城,他都快遊遍了。他說,下一步他計劃出國旅遊。這一點我信,他經常在微信朋友圈曬旅遊的照片,景點經常變換。我們同學都為他點讚,都很羨慕他。他說,誰要是來北京,一定跟他聯繫,他請客,並且當免費導遊,帶著大家遊北京。可是聽去過北京的同學說,給他打電話時,不是打不通,就是他出差不在北京,總是見不著他的面。

我正想著,一首《同桌的你》唱完了。那對情侶相互摟抱著走了,沒有給他一毛錢。他看著他們的背影,想說什麼,卻沒有說出來,只是緊緊地攥了攥拳頭。農民工解開軍大衣的扣子,從里面的口袋里掏出十元錢,摩挲了一會兒,把錢放進氈帽,對他說:「小夥子,別嫌少,都不容易。走啦!」說完,背起塑膠袋子走了。他朝農民工鞠了兩個躬,大聲喊道:「大叔,謝謝你!謝謝你!」

他轉過臉,看到了我,先是一愣,接著一驚,趕緊放下吉他,走上前抱住我,高興地叫道:「老同桌,沒想到是你啊!真的是你啊!」

寒暄了幾句,我問道:「你這是工作之餘來這兒掙外快的吧?一天能掙多少?」

他左右看看,搖搖頭,嘆了口氣,苦笑道:「老同學,實不相瞞,這就是我的工作,要是能掙外快就好了。在北京生活不容易啊!」他把氈帽里的錢收起來數了數,說:「夠咱倆吃炸醬面了!」我笑了。

他看見我身後的背包,笑容消失了,眼神也變了,那眼神里有疑慮,有排斥,有怨氣,還有怒氣。他問道:「你也來北京發展?你在這里……」

我搖搖頭,他長長地出了口氣。

一群又一群形形色色的人從我們身邊匆匆走過,他看著手表,又看看走過去的人群,再看看空空的氈帽,顯得有些焦急。我知道自己該走了,就跟他告別。他沒有阻止我,說道:「等你安定好了,我請你吃飯。以後咱們見面的機會就多了。」

我剛走幾步,他追了上來,在我耳邊小聲說道:「老同桌,千萬不要給咱們同學說我現在的樣子。拜托了!」我點點頭。看著他的背影,我嘆了口氣,猛然間,我發現他倚靠的牆上有好幾個大螢幕,正循環播放著北京各個景點的宣傳片。

走出地鐵站,看看手里招聘歌手的廣告,我朝最近的公交站牌走去。我要盡快找到那個酒吧,卸下背後的吉他,背了這麼長時間,肩膀都疼了。

02

同桌的他

文/馮秀麗

走出地鐵出口,我聽見通道里有人在唱歌,唱的是《同桌的你》:「明天你是否會想起/昨天你寫的日記、明天你是否還惦記……」熟悉的旋律,熟悉的歌詞,讓我想起了我的學生時代,心里一陣激動。

聽著聽著,我感覺歌聲非常熟悉,難道是他?我加快步伐,過了兩個拐角,我看到了歌手。

他靠牆站著,穿著一身藍色牛仔服,雖然舊,但非常整潔,腳上的皮鞋擦得很亮。他低著頭,抱著吉他,邊彈邊唱,很沉醉的樣子。地上鋪著一塊兩米見方的紅色塑膠布,一頂半新的白色氈帽口朝上放在上面,里面有幾張一元五元的鈔票。有三個人在聽他唱歌,一個是農民工,頭髮凌亂,穿著破舊的軍大衣,腳邊是一個鼓鼓囊囊的塑膠袋子,里面裝著被褥衣服;另外兩個是一對年輕的情侶,女孩右手攬著男孩的左胳膊,頭靠在男孩的肩頭,左手不時從口袋里掏出什麼吃的東西放進嘴里,偶爾往男孩嘴里塞一個。

果然是他!他是我高中的同學,也是我的同桌。我們兩個人非常要好,生活上互相照顧,學習上互相幫助,有了好東西兩人分享,有了痛苦兩人分擔。雖然我們都是農村的孩子,家庭經濟狀況不好。他是個要強的人,他說以後一定要考上好大學,找個好工作,掙大錢,一定要讓自己的家庭有大的改觀。我說我也要考上好大學,我也要掙大錢,咱們今後的人生一定會越來越好。我們相互激勵,為理想拼搏。那段日子,我和他過得累並快樂著。

高考以後,我們分開了,他北上,我南下,各自走進了屬於自己的大學。大學期間,為了理想,我們全身心投入到學習中,平時聯繫不多,偶爾電話聯繫一下,從沒見過面。大學畢業後,他留在北京工作,我回到老家做了一名老師。最近兩年我們的聯繫多了起來,經常在微信上交流,天南地北,無所不談。當然,談的最多的還是我們的工作與生活。

他說,他在北京生活得挺好,有穩定的工作與收入,每天工作八個小時,過著和北京人一樣的朝九晚五的生活。他說,周六周日他經常到北京的各大著名景點去旅遊,偌大一個北京城,他都快遊遍了。他說,下一步他計劃出國旅遊。這一點我信,他經常在微信朋友圈曬旅遊的照片,景點經常變換。我們同學都為他點讚,都很羨慕他。他說,誰要是來北京,一定跟他聯繫,他請客,並且當免費導遊,帶著大家遊北京。可是聽去過北京的同學說,給他打電話時,不是打不通,就是他出差不在北京,總是見不著他的面。

我正想著,一首《同桌的你》唱完了。那對情侶相互摟抱著走了,沒有給他一毛錢。他看著他們的背影,想說什麼,卻沒有說出來,只是緊緊地攥了攥拳頭。農民工解開軍大衣的扣子,從里面的口袋里掏出十元錢,摩挲了一會兒,把錢放進氈帽,對他說:「小夥子,別嫌少,都不容易。走啦!」說完,背起塑膠袋子走了。他朝農民工鞠了兩個躬,大聲喊道:「大叔,謝謝你!謝謝你!」

他轉過臉,看到了我,先是=一愣,接著一驚,趕緊放下吉他,走上前抱住我,高興地叫道:「老同桌,沒想到是你啊!真的是你啊!」

寒暄了幾句,我問道:「你這是工作之餘來這兒掙外快的吧?一天能掙多少?」

他左右看看,搖搖頭,嘆了口氣,苦笑道:「老同學,實不相瞞,這就是我的工作,要是能掙外快就好了。在北京生活不容易啊!」他把氈帽里的錢收起來數了數,說:「夠咱倆吃炸醬面了!」我笑了。

一群又一群形形色色的人從我們身邊匆匆走過,他看著手表,又看看走過去的人群,再看看空空的氈帽,顯得有些焦急。我知道自己該走了,跟他告別。他沒有阻止我,說道:「以後再來北京,早打電話,我請你吃飯!」

我剛走幾步,他追了上來,在我耳邊小聲說道:「老同桌,千萬不要給咱們同學說我現在的樣子。拜托了!」我點點頭。

看著他的背影,我嘆了口氣。猛然間,我發現他倚靠的牆上有好幾個大螢幕,正循環播放著北京各個景點的宣傳片。

馮秀麗:

馮秀麗:

馮秀麗:

小小說|馮秀麗 : 同桌的他

【作者簡介】馮秀麗,男,山東莘縣人。現為莘縣第二中學教師,莘縣作家協會會員。工作之餘喜歡讀書、寫作,寫過詩歌、散文、小說,文章曾在當地報刊發表。

特約主播:虹 逸

主 編: 踏清秋

j138063518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