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成年學生留學加拿大,選擇監護人很重要!

尋夢新聞LINE@每日推播熱門推薦文章,趣聞不漏接❤️

加入LINE好友

低齡留學蔚然成風,加拿大作為留學的熱門地點當然未成年的留學生眾多,但是在加拿大,未成年小童鞋們都面臨需要找監護人的問題,家長不在身邊,很多事情都需要監護人來幫忙。那麼問題來了:監護人到底都能為你做些什麼?又該如何選擇監護人呢?

未成年學生留學加拿大,選擇監護人很重要!

1

監護人的作用

監護人在孩子留學加拿大期間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是孩子在加拿大的「父母」和依靠,也是孩子父母的「眼睛、耳朵、嘴」,監護人承擔著在孩子、學校、孩子父母和寄宿家庭之間的溝通橋梁和紐帶作用。

孩子有任何問題都可以先與監護人聯繫以尋求幫助。監護人一般負責跟學生交代如何在加拿大學習和生活,比如幫助學生辦理報到註冊、課程選擇、辦理銀行帳戶及手機開戶等各類手續,確保學生的寄宿家庭提供充足食物和關心(這就是有的學生不找寄宿家庭做監護人的原因),如果孩子不滿寄宿家庭,可以協助調換維護孩子的利益,代表學生向學校請事假病假,代表父母同意孩子參與學校的校外活動,監護人也會及時通過家長會等方式及時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並與家長溝通;同時,學生在有生活方面問題時,如看病等問題,也可以隨時咨詢監護人。

學生提供給學校的監護材料一般有兩份,一份是加方的監護人在加拿大的律師事務所公證的監護信(標明該監護人同意擔任該學生的監護人),一份是中國家長在公證處公證的父母授權監護人的公證(標明該學生的父母同意委托該監護人擔任其孩子在加拿大學生生活期間的監護人),兩份文件合在一起,就構成了完整的監護關係,即父母委托加拿大方面的監護人監護孩子、同時加拿大的監護人同意擔任孩子在加拿大學習生活期間的監護人。

學生在入境前需要將自己的聯繫方式行前信息告知監護人,監護人有其應盡的義務,並且移民局會抽查監護人。如果學生的監護人在學生入境後對學生情況一無所知,而且又被抽查的話,後果很嚴重。因此,監護人是必須承擔相應法律責任的。

未成年學生留學加拿大,選擇監護人很重要!

2

監護人資格

監護人必須是加拿大的公民或者是永久居民,年齡在25周歲以上。監護人可以由家長委派,也可以由申請人所申請的學校來安排;由於監護人需要在學校、家長和寄宿家庭之間扮演橋梁溝通作用,因此,建議家長獨立委派監護人更加合適,以避免孩子教育和孩子監護為一體所帶來的弊病。

目前,部分中介往往會會告訴家長,監護由兩種形式存在,種是臨時的形式性監護,即僅僅是為了做簽證但不承擔法律監護責任的;第二種是永久的實質性監護,其有效期往往為1年。我們認為,從法律的角度,根本沒有兩種監護形式,建議家長一定要幫助孩子安排實質性的監護,以使得孩子能夠獲得真正的法定監護權力,避免因為監護責任的不到位讓孩子在境外為難。

未成年學生留學加拿大,選擇監護人很重要!

3

如何找到一個可靠的監護人?

找到一個可靠的監護人,需要重點關注以下四個方面:

 其一是要嚴格審查監護人的資格

按照加拿大的法律規定,一個人要受托成為監護人,必須通過當地律師事務進行公證,律師在公證並出具監護人聲明書時,會嚴格審查監護人的身份,確保監護人資格的有效性。這里提醒各位家長,由於申請留學簽證需要監護人聲明書,千萬不要為了辦理留學簽證,找一個「形式上的監護人」。

其二是要細查監護人的來源管道

目前留學申請的過程中,大多數父母都把監護人選擇和決定的權利交給留學中介,如果中介不負責任或對監護人的重要性認識不夠,就容易留下很多隱患。家長一定要仔細關注監護人的選擇過程,一定要親子把關並與監護人取得直接溝通,我們建議家長通過像我們立思辰留學360這樣專業的服務機構尋找監護人。

 其三是清楚監護人的居住位置

監護人最好居住在孩子所在學區一定距離範圍內,便於與教育局、學校、孩子、寄宿家庭之間的溝通,便於及時處理孩子的各種問題和需求。家長可以自行了解或打電話到孩子學區的教育局去了解監護人居住的位置是否適合。

 其四是要選擇素質優秀的監護人

監護人必須具有很強的責任心和愛心,同時,要善於溝通交流,要熟悉孩子教育和管理。家長們可以通過詳細了解監護人的責任和要求,然後圍繞這些要求去尋找監護人,這樣就能準確選擇和管理監護人。

未成年學生留學加拿大,選擇監護人很重要!

同時,家長還需仔細考慮如下問題:

1. 你對監護人是否有十足的信心?

2. 監護人的年齡是否夠格?(他/她必須是成年人。)

3. 你的選擇是否出於對子女健康、安全和幸福的考慮?

4. 監護人在金錢和物質方面有能力勝任這項任務嗎?

5. 監護人是否有足夠的時間和精力來擔任監護人的任務?

6. 監護人是否有和你的子女年齡相仿的子女?

立思辰留學360建議在選擇監護人的問題上,父母應當選擇一個能夠專業、負責人照顧自己子女的人,而不一定要選擇與自己關係最近的人。如果你仍感到猶豫不決可能有所遲疑,不妨花點功夫來與你所考慮的那個人(或那些人)進行適當交流溝通。也許你正在考慮的某個(或某些)「人選」根本不願意接受當監護人的責任,抑或是他們對當監護人的看法與你有出入。只有大家的意見一致時,才能有把握地給孩子選擇一個合適且可靠的監護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