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幾百萬裝修廚房,瘋了嗎?

尋夢新聞LINE@每日推播熱門推薦文章,趣聞不漏接❤️

加入LINE好友

花幾百萬裝修廚房,瘋了嗎? 家居 第1張

置頂大唐雷音寺

換個角度看世界

花幾百萬裝修廚房,瘋了嗎? 家居 第2張

■文|市井財經 葉克飛

早在穴居時代,人類就擁有了廚房。從土灶台到磚灶台再到櫥櫃,從柴火到煤氣、液化氣和天然氣,廚房的形態經歷了多次變化,變得越來越整潔,越來越明亮,科技含量也越來越高。

如今,大多數城市家庭的選擇都是整體櫥櫃,做到空間的高利用率。在房子裝修過程中,廚房也是重點,花費占比也不小。不過,一兩百萬甚至幾百萬裝修一個廚房,你見過沒?

如今,高端櫥櫃品牌已紛紛進入國內,以頂級廚房的概念迎合高端受眾,以數百萬打造一個廚房。

中國廚房進化史

中國的廚房進化史,近幾十年改變尤其之大。在此之前,基本還是以灶為主體、旁邊堆滿柴禾、樹枝等的原始廚房。即使是80後和90後,如果在農村長大,不少人小時候還見過這樣的廚房。

這種廚房不但簡陋,衛生狀況也差,油煙極大。用起來也麻煩,經常還得專人拉風箱。

如果是城市長大的70後和80後,不少人都曾經見過磚砌爐灶和燒煤的爐子。平時用來做飯,冬天兼顧取暖。那時許多住宅樓都是共用廚房,一層樓幾家人甚至一棟樓十幾家人共用,每家每天吃什麼,大家都知道。

花幾百萬裝修廚房,瘋了嗎? 家居 第3張

80年代開始,中國漸漸開始出現新式住宅樓,進而慢慢有了商品房小區的概念,也就有了獨立廁所和廚房,條件明顯變好。不過最初的這類廚房,面積普遍不大,想來也是,好不容易有套房子,面積又不大,廚房大了不是浪費地方嗎?而且這些廚房的配置也很簡單,煤氣灶和洗碗池是標配,連吸油煙機都是稀罕玩意兒。

90年代後,隨著商品房小區的普及,廚房也開始大變樣。以往被煙熏到黑乎乎的水泥牆面被瓷磚取代,抽油煙機成為標配,廚房開始出現各種櫃子。以前只有在外國影視劇里見到的現代化廚房,從香港傳入廣東,又從廣東傳向全國,總算在中國人的家庭里出現雛形,慢慢普及。

近年來,整體廚房成為主流,櫥櫃、燃氣具、消毒櫃、冰箱、微波爐乃至洗碗機等,共同組成了中國人的現代廚房。

當然,這種現代廚房,就像其他所有現代文明的產品一樣,起源於西方。

西方櫥櫃發展史

西方櫥櫃的發展,與西方建築和藝術風格的發展息息相關。

比如13世紀,因為哥特式建築的發展,廚房也得到靈感,強調局部雕琢所構成的整體感。14世紀開始,巴洛克風格的細節化影響了整個歐洲大陸,廚房里也出現了各種鍍金把手和考究搭配。文藝復興時期的藝術使得廚房色彩和裝飾更具個性和夢幻感,所謂的歐式廚房藝術格調就此形成。

比較特殊的是1871年普法戰爭結束到一戰爆發的四十多年間,因為難得的和平,許多歐洲知識分子甚至認為這是最好的時光,而未來將更加美好。這種浪漫與幻想的態度,也深刻影響了藝術,新藝術運動在此時興起,人們憧憬未來但又懷舊,既享受工業化成果,又不希望工業化破壞舊有的藝術格調。廚房也在這個過程中變得更先進也更重裝飾。

一戰打破了對未來的幻想,但反而加劇了人們對工業化的擔憂。這種矛盾體現在廚房領域,就變成了一場廚房改革,現代廚房就此誕生。

主導現代廚房革命的是德國人,他們將一戰後德國的主流思想融入設計理念,提出「廚房設計是為了大眾」。民族主義的盛行,使得這一說法變成了「廚房要為德意志民族創造更好的條件」。眾多周知,高漲的民族主義催生了二戰,將世界帶入災難。但德國人對廚房的改革理念,最終得以成為現代文明的一部分。比如包豪斯首任校長、建築大師沃爾特·格羅佩斯的那句「我的設計要讓德國公民的每個家庭都能享受6個小時的日照」,就堪稱廚房「棄暗投明」的先聲。

德國人崇尚的批量生產、理性簡潔設計理念,在二戰後漸漸因為德國工業的崛起、精益求精的態度,成為櫥櫃界的一種模板。

花幾百萬裝修廚房,瘋了嗎? 家居 第4張

上世紀40年代西方家庭廚房

另一個櫥櫃界模板比較奇怪,因為那是義大利人。說實話,因為懶散天性,義大利人在工業上高開低走,遠不及德國的口碑。但偏偏在櫥櫃領域,義大利人發生了奇跡。二戰後,義大利人重拾藝術底蘊,將廚房設計也當成了藝術品創作平台,強調「藝術與科學結合」的主張。而且相比德國人,義大利人確實有一大優勢,那就是他們更喜歡吃,更喜歡烹飪,更喜歡把廚房變成一個神聖的創作場域。因此就形成了義大利櫥櫃的固有風格:崇尚藝術感、崇尚創造力,小批量生產,

到了80年代,歐洲的廚房設計師們開始思考產品與使用者之間的關係,個性化廚房的理念開始出現。電腦的普及則使得設計制圖的時間大大縮短,效果大大提升。因此,歐洲櫥櫃廠商開始開發自有設計軟件平台,追求高效、準確和個性。

櫥櫃是現代廚房的核心

所謂櫥櫃,指廚房中存放廚具以及做飯操作的平台。一般來說由五大件組成:櫃體,門板,五金件,台面,電器。如今流行的整體櫥櫃也叫整體廚房,指櫥櫃、電器、燃氣具、廚房功能用具的四位一體組合。

一般來說,小廚房用一字形櫥櫃,比較常見的是L形櫥櫃,廚房面積較大的則一般選擇空間利用率很高的U形櫥櫃,開放式廚房則採用獨立的島型櫥櫃,同時用於隔斷。

花幾百萬裝修廚房,瘋了嗎? 家居 第5張

現代廚房

別小看這習以為常的配置,2016年,中國整體櫥櫃達到900多億元的規模,2017年則突破千億規模。與此同時,中國城市居民家庭中整體櫥櫃擁有率是30%出頭,還低於歐美髮達國家的35%水平。有人預計,中國未來幾年整體廚房的平均年需求量將達到580萬套,其中直轄市和省會城市的消費占比達到40%。

不過中國的櫥櫃市場在前兩年還是處於亂戰狀態,品牌有一千多家,占有率比較高的是志邦、歐派、金牌、博洛尼、皮阿諾和東方邦太等。另外,家電企業的參與也比較流行,如海爾和方太。2015年,櫥櫃產業營收超10億元的國內廠家只有志邦、歐派和博洛尼,對比行業總規模,這個產業集中度也非常低。在大多數三線以下城市,櫥櫃行業仍以低端的區域品牌為主導。

如果對比美國櫥櫃行業的數據,就會明顯看出差異。2016年,美國櫥櫃行業的銷售數據是68億美元,前五大櫥櫃廠商的占有率達到50%以上。

並不是說小品牌不好,而是如果一個行業缺乏龍頭企業,數量過於龐雜,往往意味著質量問題,也容易出現惡性的低價競爭,在中國尤其如此。

另外,即使是歐派和志邦這樣的行業翹楚,相比國際大牌,目前也只能仰望。

哪些品牌櫥櫃屬於奢侈品

1816年,英國布朗夫人首次提出了「整體廚房」的概念。

1892年,一位德國木業工人創立了一家名為Poggenpohl的傢俱公司,也就是大名鼎鼎的博得寶。博得寶被視為世界上最優秀的櫥櫃生產商,是許多國家皇室、總統和富豪的固定選擇,克林頓和貝克漢都是其擁躉。早年上海豪宅標桿湯臣一品用的也是博得寶,如今的一線城市頂級豪宅,使用博得寶的比例也相當高。

花幾百萬裝修廚房,瘋了嗎? 家居 第6張

博得寶廚房

創立於1949年的bulthaup品牌,中文譯作巴托普。它以簡約線條、精致做工聞名。這也是受包豪斯極簡美學影響最深的櫥櫃奢侈品牌,居然從不做古典風格的櫥櫃,堅持只做現代風格。盡管一套櫥櫃售價高達過百萬甚至數百萬元人民幣,但僅僅在白金漢宮,英女王伊麗莎白二世就擁有八套巴托普櫥櫃。巴托普在1984年創造了世界上第一個中島廚房,改寫行業歷史。1989年,它又發明了廚房工作長凳。

據說,世界上有四個最頂級的櫥櫃品牌,除了來自德國的博得寶和來自德國的巴托普之外,還有兩個是誰?

一個是來自德國的西曼帝克(SieMatic),一個是來自德國的勞斯(Leicht)。你沒看錯,它們四個都來自德國。

西曼帝克創建於1929年,致力於頂級櫥櫃的研發與生產,梵蒂岡教皇﹑普京﹑當年的范思哲、巴菲特、舒馬赫和比爾•蓋茨,都是其忠實擁躉。有意思的是,擁有八套巴托普的英女王伊麗莎白二世,也擁有一套西曼帝克,反正我想像不到她老人家要這麼多廚房要做什麼,正應了本文標題——有錢人的世界你無法想像。

勞斯的創建時間比西曼帝克早一年,是獲得世界級工業設計大獎最多的頂級櫥櫃品牌。它可算是四大頂級品牌中最為個性化的一個,而且熱衷引導流行趨勢,以造就「生活家」為己任。

有意思的是,四大品牌都曾被稱作「櫥櫃界的勞斯萊斯」,能不能換個有想像力的詞呢?

除此之外,還有一些品牌檔次略低,但也是不折不扣的奢侈品牌。比如起源於德國,現在變成德意混血的拉丘娜(rational),1929年創辦的德國博夫曼(Bauformat)。

比較值得一提的是阿爾諾(ALNO),這個德國品牌一度占據德國櫥櫃市場總份額的36%。我們都知道,德國製造業雖然發達,還擁有三千多個隱形冠軍企業,但大多數埋頭苦乾的家族企業,不喜歡上市,很多世界級奢侈品牌到現在仍未上市。在櫥櫃界也是這樣,阿爾諾居然是德國唯一上市的櫥櫃公司。阿爾諾在國內口碑不錯,因為它早於1998年就進入中國市場,搶了「頭啖湯」,混了個臉熟。

德國的柏麗(nobilia)比較特殊,這個品牌在德國占有率極高,每四戶人家就有一戶選擇它。但這種大眾品牌,基本就相當於汽車界的德國大眾,走的並非高端路線,而是物美價廉的路線。不過來到中國後,地產開發商選擇過度包裝,將之推為頂級櫥櫃品牌,並且成為精裝修領域的一大賣點。

至於義大利,頂級品牌艾度維(Arrex)以實木和烤漆櫥櫃著稱,在中國與之齊名的威乃達·庫奇尼(venetacucine)則有點類似德國的柏麗,其實並非高端品牌,但在中國市場卻被吹捧為頂級品牌。如果要以義大利汽車作為類比,它可不是法拉利,而是菲亞特。其實義大利最厲害的品牌反倒是最年輕的那個,1980年創辦的瓦酷奇內(Valcucine),是義大利目前唯一手工製造頂級櫥櫃的廠家,價格高昂,定位小眾,它倒真的是義大利櫥櫃界的法拉利。

此外,義大利的Toncelli Cucine、Febal Casa、Aran Cucine,德國的Allmilmo和Rempp,也都是櫥櫃界的高端品牌。

法國菜享譽世界,法國也有拿得出手的櫥櫃品牌,可惜少了點,唯一選擇就是司米櫥櫃。來到中國後,它大打法國藝術牌,不過效果一般。

頂級櫥櫃為什麼那麼貴?

1998年,阿爾諾等品牌進入中國,這也是世界頂級櫥櫃進入中國市場的先聲。2001年,博得寶進入中國市場。先是介入高端工程項目,隨後於2002年在上海設立內地首個博得寶展廳,2003年開設北京展廳,2010年設立廣州展廳。廣州展廳剛剛開放時,最便宜的櫥櫃也要140萬元一套,想參觀只能預約。如今,各大頂級品牌多半已落戶中國一線城市,對零售客戶均提供一對一服務,都採用預約參觀制。

目前來說,在頂級櫥櫃領域,大陸的零售客戶最為主流的選擇是一百多萬的產品。當然,這僅僅是櫥櫃的花費。因為你選擇了一百多萬的櫥櫃,不可能選擇普通的廚電,如果想搭配德國米勒這種頂級廚電品牌,那麼還要再花50萬左右。

不過,頂級櫥櫃在中國最主要的銷售管道還是與高端樓盤合作,零售占比很低,不超過10%。比如博得寶在上海就與數個高端樓盤有過深入合作,在廣州更曾有一套218萬元的天際復式廚房成為話題。

有數據顯示,目前中國奢侈品銷售價格的構成中,品牌附加值高達55%,原材料和加工成本只占10%左右。櫥櫃領域也是一樣,比如博得寶,這是典型的德國奢侈品牌,絕不盲目海外辦廠,僅有一間德國本土工廠,產量僅僅能夠應付全球高端客戶的需求。至於設計師,頂級櫥櫃品牌選擇的都是頂級設計師。而且,櫥櫃有特殊性,它的原材料需求較大,定制生產對手工要求更高,所以材料成本和加工成本比其他奢侈品更高。櫥櫃又是典型大件商品,原裝進口的物流成本也更高。這都使得頂級櫥櫃在中國的價格居高不下。

花幾百萬裝修廚房,瘋了嗎? 家居 第7張

阿爾諾廚房

櫥櫃的價值,還有五金的因素。頂級櫥櫃的五金合作商當然也是頂級的,如勞斯就奧地利著名五金品牌GRASS合作,採用全新一體回吸阻尼鉸鏈,有別於市場上常見的外掛回吸鉸鏈,在開門時力道柔和、回彈力均勻,能夠在門板負重十幾公斤的情況下連續開合十幾萬次而保證門板不下沉。博德寶則採用德國著名五金品牌百隆的鉸鏈與內置隱藏式靜音滑軌,哪怕是1.8米長的抽屜裝滿物品也只需輕輕一推即可還原。

目前國產櫥櫃也喜歡標榜智能化,但所謂智能化,往往是視聽或上網設備。其實這種設置相當無趣,一個煲著劇刷著朋友圈的人,能專心做菜嗎?如果是一個專心於烹飪的人,又何需這些無用設備?

相比之下,國產櫥櫃廠家真的應該跟國外頂級櫥櫃製造商學習。後者也標榜智能化,但強調的是服務於廚房功能,比如碰觸式自動抽屜門和燈光系統等。博德寶最頂級的保時捷設計廚房,就有獨一無二的內嵌式門板,外觀無把手,配以電力操控的開關裝置,門板瞬間開合。勞斯的櫥櫃則配置各種電控系統,如觸碰控門、觸碰電控抽屜和觸控電控上翻門。

結語

1957年,美國家電企業惠而浦提出了「奇跡廚房」概念。在這個想像的概念中,所有廚房電器都由電腦控制,主婦只需按下按鈕就能完成各種工作,全程無需自己動手。當時,還有不少廠商提出了類似的「一鍵解決」概念。

花幾百萬裝修廚房,瘋了嗎? 家居 第8張

智能廚房概念

這與20世紀前半程的人類歷史演進有關。當時,各種新型電器陸續被發明,但不管是烤箱、冰箱還是微波爐,都可歸入廚電。這並不奇怪,因為廚房才是當時的家庭中心,人們希望廚房變得更高效更簡單,以求某種程度上的解放。

不過之後的人類文明演進,雖然普及了現代廚房,但並沒有產生所謂的「一鍵廚房」。因為大量的外食機會,使得廚房的使用頻率大大降低,人類很大程度上已經從廚房里解放了出來。但與此同時,在家庭中變得沒那麼重要的廚房,又承載了一種文化和社交的功能。比如歐美人熱衷的周末聚餐,核心就是廚房,它是家庭乃至家族的社交紐帶。在這種情況下,人類追求廚房的溫馨感覺,更多於所謂的「一鍵解決」。

花幾百萬裝修廚房,瘋了嗎? 家居 第9張

日式廚房,很簡潔。

所以,懂生活的人,應該打造一個好廚房。買不起頂級櫥櫃,可以退而求次,比如考慮日本設計。日本的人性化設計,在廚房領域體現十分明顯。比如手動下拉吊櫃和手動升降吊櫃,不占空間不礙眼,怎麼看怎麼簡潔,還便於收納。最重要的是,它可比那些一百萬以上的頂級櫥櫃便宜多了。

本文為作者獨立觀點,且不構成投資建議。

花幾百萬裝修廚房,瘋了嗎? 家居 第10張

花幾百萬裝修廚房,瘋了嗎? 家居 第11張

大唐雷音寺新年大禮包限量版八件套

原價229,新年特惠只需128元全部帶回家

花幾百萬裝修廚房,瘋了嗎? 家居 第12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