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夢新聞LINE@每日推播熱門推薦文章,趣聞不漏接❤️
雕刻技法,就是在雕刻創作中,作者對雕件的形象和空間的處理手法。雕刻技法,是展現雕刻藝術的最重要的手段。千百年來,隨著一代代雕刻藝人對雕刻技法的不斷創新、完善,現今的雕刻技法已經漸臻完美。微雕、圓雕、浮雕、鏤雕、鏈雕、透雕、沉雕與線雕、薄意等等各種雕刻手法,施藝材料範圍廣,雕刻作品精美絕倫。
下面我們就來說說其中的一些雕刻技法
1
微雕
顧名思義,即是以微小精細見長的雕刻手法。中國微雕歷史源遠流長。遠在殷商時期的甲骨文中,就出現微型雕刻。微雕的獨特之處就在於「精微」二字,而其難點同樣是「精微」。也正是這個原因,微雕特別講究選材,其石材質地要求絕對精純,容不得有半點砂格和半絲裂紋。
微雕的刀具也是特殊的細刀,既要尖細,又得鋒利,而微雕藝人要有特別精熟的書法和國畫功底,雕刻的時候才可進行「意刻」,臨場要屏息凝神,集中意念,毫厘千鈞,一氣呵成,運刀要穩、準、狠,只有這樣,才能使書法和刀法筆意達到完美的統一。
2
圓雕
圓雕又稱立體雕,是藝術在雕件上的整體表現。它要求雕刻者從前、後、左、右、上、中、下全方位進行雕刻。完全立體正是圓雕的代表性特徵。圓雕作品生動、逼真、傳神,以靜止形態表現運動過程,所以,圓雕對施藝材料的選擇要求比較嚴格,圓雕作品以壽山石圓雕比較出名。
3
浮雕
浮雕,即在石料表面雕刻有立體感的圖像,是半立體型的雕刻品。因圖像浮凸於石面而稱浮雕。浮雕是繼圓雕之後出現的一種裝飾性的雕刻技法。
浮雕的突出特性即是經形體壓縮處理後的二維或平面特性,其與圓雕最大的區別就是「半立體感」。根據壓縮空間的程度(石面脫石深淺程度)不同,浮雕分為高浮雕與淺浮雕兩種。淺浮雕是單層次雕像,內容比較單一,起位低,形體壓縮較大,平面感較強,更大程度地接近於繪畫形式。高浮雕是多層次造像,內容都較繁復,由於起位較高、較厚,形體壓縮程度較小,因此其空間構造和塑造特徵更接近於圓雕,甚至部分局部處理完全採用圓雕的處理方式。
浮雕的選材十分講究,如雕刻材料的色階分明,施藝面的寬大平整等等。因此最好選擇色層分明的薄型石料——外色制景,內色襯底在浮雕作品中,色階有多層次的高浮雕作品,藝術效果最為理想。
4
鏤雕與鏈雕
鏤雕與鏈雕是圓雕相對獨立的雕刻技法,常與圓雕或其他雕刻技法相結合,使雕刻作品更富表現力。
鏤雕亦稱鏤空,即把雕刻材料中沒有表現物象的部分掏空,把能表現物象的部分留下來。鏤雕的難度很大,所以從石料挑選、作品布局、刀具配備到雕刻程序等,都與一般的雕刻技法有所不同。
鏈雕是用一塊石材鏤空雕刻出一整條活動石鏈的雕法。鏈雕也是從圓雕技法中發展出來的,最早見於玉器的雕琢。在鏈雕全過程中,雕環是極細致、難度極高的技法。
5
透雕
在浮雕作品中,保留凸出的物像部分,而將背臉部分進行局部鏤空,就稱為透雕。所以將透雕與鏤雕化為一種雕刻技法中,是值得商榷的。透雕是在浮雕的基礎上,一般鏤空其背景部分,透雕的背面多以插屏的形式來表現,有單面透雕和雙面透雕之分。鏤雕和鏈雕都是360度的全方面雕刻,而不是正面或正反兩面。因此,鏤雕和鏈雕屬於圓雕技法,而透雕則是浮雕技法的延伸。
6薄意
薄意,即極淺薄的浮雕,因雕刻層薄而富有畫意,故名。薄意藝術是在明末清初石章的博古紋飾和錦邊浮雕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薄意比「淺浮雕」還要淺,因其淺刻如畫,又有「刀畫」之稱。「薄意」雕刻的制品,一向以「重典雅、工精致、近畫理」而著稱,它是融書法、篆刻、繪畫於一體,並且介於繪畫與雕刻之間的獨特藝術。
7篆刻
在中華文化傳統中,篆刻藝術占有重要地位。歷代皇帝的玉璽和禦寶都以篆文刻成,至於名書畫家更是視篆刻如寶。凡一幅書或一幅畫,必鈐之以篆刻印章,所謂詩、書、印、畫,缺一不可。
古代篆刻多以金、銀、銅、玉為材料,現今也有石材篆刻。篆刻分為陰刻、陽刻兩種。以朱砂鈐印,白底朱文者為陽刻,其特點是比劃纖細流利;朱底白文者為陰刻,筆畫往往粗狂蒼勁,富有原始銘文的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