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夢新聞LINE@每日推播熱門推薦文章,趣聞不漏接❤️
本帳號系網易新聞&網易號「各有態度」簽約帳號
評論區話題丨你怎麼看巴黎聖母院的大火?
2019年4月16日,巴黎聖母院遭遇到有史以來最嚴重的一次火災。整個教堂頂部的木質結構被全部摧毀,留下石質的殘垣斷壁供人唏噓。
但全世界看客在為之震驚的同時,他們也早已忘記了巴黎聖母院的「光輝」歷史。這座法蘭西國寶級建築的前世今生,就是一部活生生的歷史。在歷次毀滅與重建之間,聖母院其實從未真正倒下。
從萬神殿到基督教堂
羅馬時代的巴黎城牆遺跡
遠在巴黎聖母院建立之前的1世紀,其所在位置就有一座古羅馬人的萬神殿。根據後世的考古發掘,這座位於塞納河島嶼上的神廟,既供奉羅馬主神朱比特,也同時容納了本地高盧人的神祗。
無疑,這是羅馬帝國時期的文化常態。雖然巴黎還不算是高盧地區的頂級城市,卻也吸引著周邊居民到塞納河上頂禮膜拜。
羅馬帝國時代的巴黎復原
隨著羅馬的勢力衰微與基督教在帝國境內的壯大發展,不合時宜的萬神殿也就成為了公元4世紀的早期教堂。此前,這座前聖母院時代的聖殿就可能因為蠻族入侵的烽火而受到損害。至於早期的基督教傳教士,也非常樂於在舊式聖殿與神壇原址上建立新教堂。這樣,千百年來習慣到此供奉的民眾,便不用花費太多經歷就可以直接加入教會。
羅馬時代的神殿柱子
在西羅馬帝國徹底毀滅的亂世,巴黎卻陰差陽錯的躲過一劫。由於這種城市在當時已經退居為塞納河上的小島城鎮,所以被掠過整個高盧大地的匈人領袖阿提拉所忽略。很多周遭居民為了躲避戰亂,紛紛向著塞納河兩岸奔逃。自帶普世價值的教會,也以後來的聖母院為中心,盡力救濟苦難民眾。日後的巴黎城本身,也在這個基礎上發展起來。
公元6世紀,墨洛溫王朝時期的法蘭克人南下,控制了今天法國的大部分地方。與蠻族領袖合作的教會,成為了新統治者穩固江山的重要助手。原本的舊教堂也得以擴建,並大量使用了羅馬帝國時期留下的巨石建材。這座新教堂也就見證了法蘭克帝國的崛起與中世紀法國的首次復興。直到帝國被一分為三,已經成為大城市的巴黎也被西法蘭克王國定為自己的都城。
法蘭克王國時代巴黎逐漸成為重要城市
除了宗教用途與城市中心定為,前聖母院時代的教堂也承載著巨大的軍事功能。堅固的石質結構與險要的位置,讓其成為了可以封鎖水道的超級要塞。當維京海盜的艦隊沿著塞納河殺來,巴黎市民就雲集到教堂所在的島上避難。他們在那里堅持抵抗,讓劫掠成風的維京人損失很大。
此後的巴黎規模繼續擴大,並且開始在城市四周建造正式的城牆。但這座城市的壯大,完全是以塞納河上的島嶼為中心的。到了12世紀的卡佩王朝時期,舊教堂的規模已經難以滿足城市人口的增漲需求。當時的巴黎大主教昴熙斯-德-蘇利提議繼續擴建,因此就有了我們今天所熟知的巴黎聖母院。
聖母院的前生也是巴黎抵抗維京入侵的要塞
見證法蘭西蛻變的建築奇跡
親自為聖母院奠基的教皇 亞歷山大三世
1163年,羅馬教皇亞歷山大三世親臨巴黎,為全新的巴黎聖母院奠基。這座教堂將以高聳的哥特式建築作為自己的風格,取代相對低矮的傳統羅馬樣式。巴黎人也為聖母院的建造而花費了182年時間,並不惜為此改變城市的原有地貌。
由於原本的選址面積不夠,巴黎人必須擴大島嶼面積,並為此用填埋河道的方法將附近小島都連成一片。由此鋪設的新聖母院路,也因為有6米寬度而成為了中世紀巴黎城內的第一大道。至於哥特式建築本身所特有的高聳塔樓,也在全西歐師匠的兢兢業業工作下逐步成型。盡管工期本身非常漫長,但教會、王室與巴黎市民都對聖母院的建造抱以極大熱情。
聖母院成為了擴張後的巴黎城中心
伴隨著巴黎聖母院豎立起來的,還有法蘭西王國的中央王權。在聖母院開工時,法國國王只是控制巴黎城及周邊小塊區域的榮譽共主。各地的大貴族則坐擁遠超過國王領地的封建地產,並略帶諷刺的將王室駐地戲稱為「法蘭西島」。但在巴黎聖母院的工程完成一半時,法國國王已經通過聯姻、政治鬥爭和軍事手段,兼並了許多舊貴族土地。法蘭西王室也一躍成為西歐地區的重要力量。
到1345年,聖母院的主體基本完工,法國國王已經是當時歐洲地區的最強勢君主。為了建造這座中世紀時代的超級建築,巴黎市民邀請了全歐洲的建築師、師匠和其他各類頂尖人才前來工作。他們在巴黎落腳之餘,也辦起了行業學校。因此,隨著巴黎聖母院的正式落成,著名的索邦大學也一並建立。
1410年的巴黎油畫 背景中就有高聳的聖母院
志得意滿的法王菲利普六世,準備組織十字軍去聖地收復耶路撒冷。但和英國王室的衝突,很快將十字軍全部吸引到了西北戰場。在巴黎聖母院落成的第二年,英法百年戰徹底爆發,禦駕親征的法王在克雷西戰役中遭至慘敗。
此後的百年時間里,巴黎不時在英格蘭、法國王室和法蘭西地方大貴族之間易手。聖母院本身也有一定的修繕與擴建,並見證了一波波巴黎的新主人從跟前的廣場經過。不知不覺中,法蘭西又完成了新一輪的歷史蛻變。當英國人最終被查理七世的王室軍隊趕走,法國已經成為了歐洲中央集權制王國的傑出代表。
1455年的巴黎油畫 背景中依然有高聳的聖母院
磨難如影隨形
胡歌諾宗教衝突 給聖母院帶來了首次損害
當世界進入近代,原本躲過多年兵災的巴黎開始遇到新的磨難。作為城里的主要地標建築,聖母院也在300年的時間里受到了兩次重大破壞。
首先是16世紀中期爆發的胡歌諾戰爭。由於基督教新教勢力的崛起和傳播,在法國境內也擁有了眾多信徒。他們和傳統的天主教勢力之間具有尖銳矛盾,並最終引發了讓整個法國都山河破碎的長期內戰。由於反對天主教堂里所常見的宗教雕像,憤怒的胡歌諾派民眾在1548年沖入了巴黎聖母院,並破壞了不少聖象。
波旁王朝時期 聖母院又得到了擴建
一直到這個世紀末期,亨利四世建立新的波旁王朝,將整個法蘭西重新統一到王權之下。隨著國力的恢復和蒸蒸日上,巴黎聖母院也開始了又一輪的修繕與擴建。尤其是在重視藝術氛圍的太陽王路易十四時代,整個聖母院都換上了當時最新的白色玻璃,取代了中世紀風格的彩色玻璃窗。這樣做的好處,就是讓聖母院的采光效果提升,大堂內變得更加明亮。但這次復興還是隨著波旁王朝的統治陷入危機,而在1793年戛然而止。
由於法國大革命爆發和社會秩序的完全紊亂,巴黎聖母院也成為了憤怒暴民們的發泄對象。大量的教廷財務被一掃而空,全部的聖象被掀翻或砍掉了腦袋。整個聖母院也因此陷入了前所未有的死寂,其破壞程度遠勝當今的大火。不斷上台再倒台的臨時政府,更是別出心裁的將聖母院改為理性聖殿,在里面換上了自由女神雕像。但在這個朝不保夕的時代,這樣缺乏社會基礎的改變是難以為繼的。聖母院也在大革命後期成為了一個酒類倉庫。
法國大革命幾乎斷送了聖母院的命運
1801年,大名鼎鼎的拿破侖決心恢復秩序,也因此宣布將聖母院恢復為教堂。但他的用意更是為了讓自己的僭主身份洗白。剛剛恢復原有布置的聖母院,很快就成了他舉辦同奧地利公主結婚的禮堂。同時,也是教皇趕到巴黎為他加冕皇帝頭銜的殿堂。
但整座教堂實際上只有部分區域得到了復興,超過一半以上的地方仍舊是廢棄狀態。更要命的是,這座中世紀時的核心地標,已經開始被巴黎人所逐漸遺忘。
拿破侖在巴黎聖母院加冕為法蘭西皇帝
最終,拯救巴黎聖母院的是大文豪維克多-雨果,以及他的不朽名著《巴黎聖母院》。今天,全世界大部分非法國人都是通過這部作品及相關影視劇,第一次知曉聖母院的大名。婀娜多姿的艾絲美拉達、中看不中用的菲比斯、道貌岸然的修道院副院長和內心善良的醜人卡西莫多,在幾代人心中留下了不可磨滅的印象。
拯救巴黎聖母院命運的大文豪 維克多-雨果
在很多人看來聖母院=艾絲美拉達+卡西莫多
巴黎人也因此重新被點燃了對聖母院本身的興趣。國王路易-菲利普也下令重修此地。這個工程持續了25年,直到拿破侖三世當政時才完成。聖母院在自己復興之餘,也見證了巴黎歷史上的最大一次市政建設。
今日吸引全球遊客駐足的時尚之都,也是在這個階段成型的。巴黎聖母院也接著作為著名地標,成為了遊客們不願錯過的景點,並定期在災難電影中代表法國被摧毀一下。
當代夜景中的巴黎聖母院
眺望巴黎市中心的聖母院石雕神獸
依然是塞納河畔美景的巴黎聖母院
此後的巴黎,又向後遭遇到普法戰爭與兩次世界大戰的威脅。但城市和巴黎聖母院都有幸躲過了兵災,被法國人和他們敵人所共同保護。聖母院本身只是在1944年遭到了輕微的損傷,並見證了自由法國領袖戴高樂的入城儀式。
1944年 進入巴黎的自由法國領袖戴高樂
今天,巴黎聖母院的頂層結構被烈焰所全部吞噬,但堅固的主體結構卻依然完好。對於習慣了浴火重生的法國而言,這會是一次重要的歷史事件,但絕不會是悠久傳統的終結。
火災過後的巴黎聖母院大堂
在聖母院周圍祈禱的法國民眾
點
推薦閱讀
法國版權力的遊戲:從巴黎島到歐洲第一強國
請掃描下方二維碼
加入冷炮的知識星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