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化升級需求提升 全景智慧家居有多遠

尋夢新聞LINE@每日推播熱門推薦文章,趣聞不漏接❤️

加入LINE好友

智能化升級需求提升 全景智慧家居有多遠 家居 第1張

智能化升級需求提升 全景智慧家居有多遠 家居 第2張

美的智慧家庭體驗館。很多年輕的置業者對於智能家居的需求日益提升。南都記者鄭仲攝

  掃車牌進車庫、刷臉回家、進門之前先打開家里的燈並調成「回家」模式、在玄關的衣帽櫃晃一晃手,感應燈亮起……如今這些智能化應用,在普通社區和家居中已經不再是新鮮事。USB插座、園區wifi、電動窗簾和床頭一鍵報警按鈕等設置,也已經從星級酒店或者公共空間「搬」到自己家。

  隨著5G即將大範圍商用的時間進入倒計時,以及置業者正在從60後、70後、80後向著90後和00後轉移,消費者對於對智能化產品接受程度和需求進一步提高。但不容忽視的是,智能化家居這個「蛋糕」在不少社區中,一定程度上概念大於實際使用體驗。

  業界分析認為,房地產智能化轉型的趨勢雖然已經形成,但是在實際應用與操作中仍處在摸索階段,目前智慧社區和智能家居大多數都是部分簡單的組合應用。其次,成本控制和技術突破仍舊是兩大難點。

  多個智能化家居場景

  從星級酒店「搬」到家中

  或多或少的智能化家居和人性化裝修,已經漸漸成為新建社區的標配。上個月召開產品首發會的祖廟新盤龍湖越秀·傲雲,在發布項目45大升級細節中就引入多項智能化家裝細節,主要集中在入戶、廚房和廁所等空間。位於順德的碧桂園美的未來城,南都記者在現場看到,樣板房示範單位中除了在洗手間配套智能馬桶蓋,更是在室內多處安裝了智能開關控制面板,連接控制智能家居系統。同類型的智能觸控面板還出現在位於綠島湖的陽光城檀悅,這樣的設計對於居家者來說,既做到室內空間更簡潔美觀,還能夠更好地節約電能。

  在佛山,在智能化家居領域更廣泛應用的還有美地置業、碧桂園、中海、萬科等品牌房企,美地置業已經大力推進智能化家居的升級與應用。中海在2016年就已經發布「精裝PLU S」,在位於禪城張槎的項目中,除了在裝修用材和收納方面提升細節之外,還在房間里裝了很多「高科技」,比如採用光觸媒表面產生的活性氧的「賽樂板」。今年,這一設計在佛山很多樓盤的樣板間已經出現。

  在美的置業旗下樓盤的樣板房里,已經可以看到相對完整的智能家居系統,同時還將做到諸如冰箱具有數據讀取功能、下單功能、採購功能,窗簾具有感光和環境設置功能;燈光控制與生活場景匹配等等功能。

  如今,碧桂園的家裝配置也已經從前兩年的智能3 .0升級到智能4 .0的標準,在智能監控安防系統,電子智能家居體驗方面再升級。

  存量市場、客戶需求升級

  房企主攻智能化成為「必修課」

  「一個很簡單的比喻,一套房子有三個房間加上客廳,這戶人家最多會購買4台空調,不可能購買第5台空調。因為增量空間已經沒有了,但是隨著空調的功能升級,這戶人家才會購買第5台以及以上的空調。這就是存量市場需求,也就是對於升級改善的需求。房地產市場也已經進入這個從增量市場到存量市場的時代。房企必須要升級換代。」某品牌房企項目負責人在進行團隊內部培訓時,談到無論是製造業還是房地產企業,都將面臨的市場變化。

  升級,不僅僅是對於製造業,對於房地產市場更是如此。以往「買地-建房-賣房-再買地-再建房-再賣房」的模式,尤其是在房地產調控常態化,市場競爭越來越激烈,投資需求撤退的以實際居住和改善生活需求為導向的市場結構下,智能化家居成為房企創新產品、打造產品差異化,從「開發商」向「城市配套服務」和「美好生活建造」提供者的升級趨勢。

  同時,來自克而瑞的一份研究報告顯示,在政府限價限購政策背景下,科技賦能為產品帶來新的增長點,提升住房、物業的附加值,為住房交易提供了一定溢價空間。另外,物業管理效率和質量提高,也會增加收入,增強企業的盈利能力。而高品質的產品與服務業又能反過來作用於企業的產品吸引力和認可度,成為企業項目行銷點,加速去化,形成良性循環。同時在互聯網、物聯網等新興技術的作用下,商業環境及模式發生改變,客戶數據成為企業越來越重要的資產,智能化的應用能夠記錄和儲存的用戶使用習慣及生活場景數據,幫助企業優化產品服務,制定更加合適的銷售策略,挖掘潛在市場,做到業績增長和效益的提高。

  此外,隨著5G即將大範圍商用的時間進入倒計時,以及置業者正在從60後、70後、80後向著90後和00後轉移,消費者對智能化產品接受程度和需求進一步提高。因此,不論是增量市場還是存量市場,未來開發商的智能化實力也將成為企業核心競爭力。

  智能家居市場有多大?

  房企形成兩大模式探索

  克而瑞分析報告顯示,Markets And Markets預計全球智能家居市場規模將在2022年達到1220億美元,2016- 2022年年均增長率為14%。大陸作為智能家居的主要市場之一,市場規模和增長空間都是巨大的。根據易觀千帆數據,2017年到2018年大陸智能家居用戶規模在6000萬左右,用戶數量呈螺旋式上升趨勢。此外,艾瑞咨詢數據顯示,2017年中國智能家居市場規模為3254.7億元,預計未來三年內市場將保持21.4%的年復合增長率,到2020年市場規模將達到5819.3億元。

  如今,多數品牌房企在社區已經涉足智能化,其中,僅僅在佛山近一年推出的新住宅項目,均已或多或少地引入智能化家居或者智能化社區。克而瑞分析認為,從房企智能化升級的發展模式來看,主要有兩大類:一是尋求與華為、騰訊等科技公司進行戰略合作,以科技公司的技術、產品推動地產項目智能化應用,做到共贏,這已經成為萬科、綠地、金茂等房企智能化升級的主流模式;二是借助母公司的背景推動,最典型的就是美的置業,在美的集團的加持下,成為智能家居和智慧社區的先行者,在業內形成了較高的品牌認知度;此外,美的置業也為其他開發商提供產品智能化解決方案,成為其主營業務之一。

  延伸

  應用單一、產品不兼容、功能花哨?

  多項智能化應用尚未被消費者「買帳」

  根據相關調查,智能家居的使用人群主要為35歲以下,並且男性對於智能家居中控制部分的內容更有傾向性。

  不過據南都記者調查了解,很多年輕的置業者對於智能家居的需求日益提升,但是對目前已有的智能化設備並不完全買帳。

  「以我為例,我並不需要冰箱可以下單購物,下單在手機上完全可以完成。冰箱就老老實實做個冰箱好了!」佛山人小何說,「例如能感測到有多少是肉,有多少是蔬菜,如何通過溫度調整讓不同食材保持新鮮。這些應用可能會更實際。但智能化家居中例如更加智能化的體重秤、鏡子等反映健康狀況的這個設計就非常好,可以考慮在家中配置一個。」

  「目前很多智能化家居噱頭的意義更大,最主要的是各個產品之間不兼容。所以造成很多設計理念不錯,但是實際應用起來比較雞肋。」在佛山新城工作的吳先生也直言,「之前給兒子買了個對話的小音箱,因為很多配套設備不足,所以現在只能預報天氣。兒子對著小音箱提出的很多口令,回復的都是‘我不明白你的意思……’」

  不容忽視的是,智能化家居這個「蛋糕」在不少社區中,還是概念大於實際使用體驗。

  克而瑞分析認為,房地產智能化轉型的趨勢雖然已經形成,但是在實際應用與操作中,房企仍處在摸索階段,目前智慧社區和智能家居大多數都是部分簡單的組合應用,全屋智能應用極少。其次,消費者對住宅智能化也還處在接受的過程中,大多持觀望態度。此外,在業內人士看來,成本控制和技術突破是兩大難點。

  「真正成熟和廣泛應用還有很長的路要走。5G對於技術提升是個機會,此外相應的產業鏈配套、平台對接也需要進一步完善。」業內人士指出。

  對此,克而瑞分析認為,未來產品智能化發展前景,首先從技術端來看,住宅產品智能化的升級在於互聯互通。隨著物聯網、人工智能、5G等信息技術的不斷發展以及更多新興技術的興起,跨產業技術整合將找到突破口,促進更多職能內容的銜接與互通,逐步形成標準化的技術體系,利於復制應用。在技術支撐下,全智慧生活場景的落地效率和品質會做到提高。

  采寫:南都記者路漫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