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夢新聞LINE@每日推播熱門推薦文章,趣聞不漏接❤️
去年的《歸去來》,今年的《都挺好》,還有近幾年諸多電視劇,講著或多或少關於中國留學生的故事。
蘇明哲,清華大學畢業,考入史丹佛大學。
書澈,斯坦德大學法學碩士(原型為史丹佛大學)。
《都挺好》對蘇明哲的留學生活沒有過多的描述,但從蘇明哲年少時的故事以及之後的發展來看,雖然在美國買了房、在美國工作,但仍然是個徹頭徹尾的失敗者。
《歸去來》中,書澈的故事就清晰多了。看起來在大學中自律,有想法有沖勁,與教授關係好,然而依然處於一個「不健康」的留學環境中。
他們,到底錯在哪兒?
留學,到底怎麼學?
1.固守自己的圈子,是失敗的第一步
要知道,父母把孩子送出國留學,並不是僅僅為了一紙文憑。眼界的增長、文化的差異,以至於在差異中尋找自己的機會,這才是出國留學真正的價值所在。學習,也是在不同文化中鍛煉自己的思維能力,從而掌握一種不同的學習方法和看待事物的態度。
蘇明哲,一心讀書,卻根本不通人情世故,不走出自己的「舒適圈」「象牙塔」,所以才會在工作中、在母親去世後一再受挫,被公司傷害,被家庭傷害;
書澈,似乎人脈很廣,並且積極地探索在美國社會中如何創業,和美國人打交道。但從他學習期間的生活來看,身邊依然都是中國學生和他一起活動。
其實在各國留學生中都存在這種現象。無論是iGET從泰國送到中國的留學生,還是從中國送到泰國的留學生,往往來自同一個國家的學生會抱成團。平時上課、生活都會盡可能地和自己國家的同學一起,交流的時候也更傾向於使用自己的母語。這體現的是留學生群體對母文化依賴性。
要在留學生活中收獲得更多,你首先需要擺脫的就是這種依賴性。
不和不同國家的學生交流,你怎樣提高自己的語言能力?
不和不同國家的學生合作,你怎樣增長自己的見聞,怎樣學會在差異中尋求共性,從而達到彼此協作的完美狀態?
不和當地的學生同遊,你怎樣深度了解這個國家、這個社會和這里的風土人情?
只有走出你的文化舒適圈,你才能提高自己的學習能力,才能深度進入這個國家,才能在這里找到你自己的機會——企業也不會招一個在國外生活了4年卻對當地一無所知的「海龜」。
2.始終把自己當「學生」,是不成熟的標誌
學生到了國外,實際上就是一次挑戰:
挑戰你的語言、課業;
挑戰你對不同文化的接納與包容;
核心是挑戰你獨立生活,獨立面對問題,並且用成年人的方式來解決問題的能力。
成年人與未成年人有一個本質的區別,是他的社會獨立性會逐漸增強,他要為自己的行為負責。
其實很多孩子在出國的時候,都沒做好這個準備。過去,他是家里的寶,是父母的焦點;出了國,他發現很多其他國家的孩子都特別獨立,什麼事都能自己做好(特別是歐美國家的孩子)。他們能夠順暢地和其他人交流,和不同國家的同學打成一片;能夠在團隊活動中擔當起核心角色,敢於展現自己,表達自己;有學習能力,組織能力,有主管能力,有自理能力……
怎麼樣?是不是發現自己在他們面前弱爆了?
因為我們習慣於聽從,習慣於別人告訴你「應該怎麼做」,卻缺少了「還能怎麼做」「我對別人有怎樣的責任」「我來到這里到底要得到什麼,要成為什麼」這樣的一些思考。這些思考不是憑空而來的,如果你不能在國外收起自己「僅僅是一個學生」的心思,那麼你很可能錯過很多的鍛煉、成長的機會。我們是遠渡重洋的「求學者」,是校園生活的「參與者」,是未來國際合作的「建設者」。把自己的定位想明白,不要拘泥於「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只讀聖賢書」,這樣才不至於陷入蘇明哲那樣的窘境。
3.放低姿態,但不能放下姿態
我們的成語中有一個詞,叫做「不亢不卑」。這幾個月來,華為充分向國際社會展示了這個詞的內涵。
這種傳統文化中的智慧,同樣適用於我們出國留學的同學。
什麼叫亢?
當你犯錯時,梗著脖子說「在中國就是這樣,根本不是事兒」;
當你得意時,逢人就說「我多麼多麼厲害」;
當你被誤解時,恨不得抄家夥上去一頓猛捶。
什麼叫卑?
踏上異國他鄉時,立刻感慨「國外的空氣就是比中國新鮮,這里充滿了自由的味道」;
被不公平對待時,唯唯諾諾地道「是是,您說得對,我這就按您說的做,您怎麼處罰都行」;
被人嘲笑自己時,只敢快步走開,從此都繞道而行。
所以,「不卑不亢」其實很難。它需要智慧,需要你自己有勇氣、有擔當、有明辨是非的能力、有對當地文化的充分認識;它也需要力量,需要你有朋友、有支持者、有法律和國家外交機構作為盟友。
你需要放低姿態地去學習和了解當地的文化,尊重當地法律和價值觀,結交當地的朋友,但你不能拋棄你的尊嚴和你的小家、大家,不能毫無原則地為了「融入」某些團體而捨棄自己正確的原則。唯有如此,你的留學生活才能真正為你的未來創造價值。
願每一位出國留學的學子,都能包容、謙虛、獨立、自強;
也祝願每一個出國留學的學生家庭,能夠收獲一份滿意的回報。
(「插圖來源於網路,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