辟謠:GPA3.0以下只能讀野雞大學?他卻進了世界TOP100名校

尋夢新聞LINE@每日推播熱門推薦文章,趣聞不漏接❤️

加入LINE好友

  GPA作為留學申請必須要提交的成績,卻一直被學生忽視,很多同學大一大二的時候放蕩不羈愛自由,視學習為糞土,到了大三正式著手準備申請了,才驀然然發現:「我的GPA連3.0都不到」。當想要申的學校,因為GPA太低被一個一個的斃掉,內心一度沮喪到想要放棄,甚至懷疑自己真的只能去一所野雞大學,混個文憑嗎?當然不能這麼繼續混,但這種糾結、疑慮以及對未來的迷茫和不確定,卻讓人內心格外煎熬。

辟謠:GPA3.0以下只能讀野雞大學?他卻進了世界TOP100名校 留學 第1張

  去年一個朋友大林就面臨過這樣的問題,大一、大二的時候沒有把學習當回事兒,用他的話說就是:從來沒有想過拿第一,只要不掛科就行。加上當時聽別人說,國外不只光看學習成績,還會綜合個人的實踐能力,所以當時就計劃著,如果成績不夠就用實踐來湊。結果到了大三上學期確定目標院校的時候,GPA才只有2.8,這樣的成績挺拖後腿的。就以英國為例,TOP30的學校基本上都要求申請者的均分在3.0以上,有些競爭比較激烈的專業錄取要求會被推到3.5以上。

辟謠:GPA3.0以下只能讀野雞大學?他卻進了世界TOP100名校 留學 第2張

  GPA不到3.0怎麼辦?真的可以拿實習來湊嗎?

  不止大林同學,我認識的很多同學都會這種潛意識:以為GPA低沒關係,只要我實踐能力優秀就夠了。然而真相是:GPA成績和實踐能力同樣重要,招生官通過GPA可以來考察一個學生的學習能力,從而來判定一個學生入讀後能否順利的完成學業。而社會實踐、科研這些,可以展示學生的個人興趣愛好、研究方向,個人的社會責任感,主管力等內在的品質。所以說,這兩者是不可互相替代的,而「用背景提升彌補GPA不足」這一說法本身就是錯誤的。只能說,在GPA同等的條件下,軟實力比較突出的申請者會更有優勢,但如果GPA與專業的要求偏差很多,在成績審核這輪就會被踢出局了。GPA是最基礎的門檻,對於有留學想法的學生,必須要確定GPA保持一個高分,才能在之後的選校上擁有更多的選擇。

辟謠:GPA3.0以下只能讀野雞大學?他卻進了世界TOP100名校 留學 第3張

  GPA不到3.0真的只能進野雞大學?

  GPA與GPA之間還是有區別的,比如大林同學GPA2.8,但是從他的成績單來看,他專業課的成績還是不錯的,專業GPA3.1。他本科學的是食品專業,留學專業上選擇了與本科專業吻合度比較高的食品與營養專業,加之他的這方面實踐背景也不錯,這樣的申請策略給他帶來了希望和轉機,最後,他拿到了英國利茲大學的offer。值得一提的是,利茲大學作為英國的老牌名校,雖然沒有G5那麼卓越,但在2019年QS世界大學排名中,也是入圍了世界百強的名校,食品專業在專排上英國TOP4,對於大林同學而言,利茲已經是他最好的選擇了。所以說,GPA不到3.0也不是沒有機會逆襲名校,與其在那里自亂陣腳,不如好好分析自己的情況,通過申請策略揚長避短,為自己博取更多的錄取機會。

辟謠:GPA3.0以下只能讀野雞大學?他卻進了世界TOP100名校 留學 第4張

  再來說說另一種情況,如果GPA比較低,但是專業課程成績同樣不高,這就比較糟糕了,基本上進不了排名比較靠前的學校。如果是去英國建議TOP30之後的學校,美國只能考慮TOP100以後的學校,澳洲八大排名靠後的兩所也還有機會。當然了具體的還是要看專業,一般來說熱門的專業要求都比較高,競爭也很激烈,冷門專業也可能是一個突破口。但是在專業選擇上還是要基於個人的興趣愛好和職業規劃,這樣才能在枯燥的學習中找到樂趣,不要為了進某個好一些的學校而犧牲專業,更不要為了留學而留學。

>辟謠:GPA3.0以下只能讀野雞大學?他卻進了世界TOP100名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