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老照片:煙花比炮彈還大,小鮮肉在30年代就流行

尋夢新聞LINE@每日推播熱門推薦文章,趣聞不漏接❤️

加入LINE好友

null

火樹銀花不夜天,江楓漁火對愁眠……咦,好像這句不是這樣的呀,不管了,反正還順口。話說,煙花是中國的發明,傳到東洋之後,日本人也不斷推陳出新。這張照片我若不說,朋友們是不是以為這是他們種出的大香瓜呢?實際上,這是昭和2年(1927)長岡的煙花技工們研制出的三尺玉。有興趣的朋友可以搜一下,網上有很多三尺玉甚至四尺玉的燃放視訊,確實是很壯觀。

null

這是1933年的銀座街拍。明治維新跟清朝洋務運動差不多同時進行,兩國那些站在時代潮頭的學者,都希望能在保持本國傳統的基礎上發展現代經濟。因此,張之洞等人主張中體西用,在日本,則是和洋折衷。這張照片就很明顯,近處的兩人穿著和服,卻已斷發。她們左前的那個妹子,則乾脆又斷發又洋裙,畢竟,明治維新過了幾十年,日本西化程度已極深了。

null

坂東蓑助這張照片拍攝於1933年,他是當時其名的男演員,油頭粉面的小鮮肉,似乎哪個時代都流行啊。

null

這是1934年的金澤。此時已算不得一個出名的城市。然,他曾是織田信長的親信前田利家封地所在。前田的加賀藩,乃是百萬石的大藩。德川幕府時代,金澤迅速發展,人口眾多,乃是日本僅次於江戶、大阪、京都的第四大城市。明治維新之後,地位開始衰退,2013年人口為46萬,只是個中小城市了。

null

這是1940年,興亞奉公日的日之丸便當。所謂興亞奉公日,定在每月1號。乃日本要國民牢記前方的辛苦,行勤儉節約以聲援軍隊。看起來米飯還不少吧?因為這時還不是最困難的時候,到了發動太平洋戰爭,這樣的米飯,就很少見了。

null

這是1948年舞鶴港。很多日本戰俘被從西伯利亞被遣送歸國,這位婦女帶著孩子,正在等待她的丈夫。走過一個又一個,都不是。這落寞場景,可與她丈夫出征時旌旗飛揚敲鑼打鼓形成鮮明對比。這張照片我覺得可以成為戰爭年代的名作,看著它,就知道和平才是最可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