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夢新聞LINE@每日推播熱門推薦文章,趣聞不漏接
在本篇案例中,我們需要重點關注以下幾個方面:
1.重點了解案例中所例舉學習障礙、讀寫型兼情緒行為障礙的表現;
2.掌握有哪些可以幫助解決學習障礙、讀寫型兼情緒行為障礙的策略?
全文約3933字,閱讀需要5分鐘,速讀僅需3分鐘。
【融合教育現場】
兼具學習障礙及情緒行為障礙輔導案例(高職階段)
一、案例緣起及背景
哲軒(化名)今年進入公立高職資料處理科就讀,高職導師透過特教組個管老師的協助,知道了哲軒的成長史:父母離異,母親持精神障礙手冊,主要收入是外婆撿拾資源回收及社會局補助。國小時長期拒學,小六時因鄰居的霸凌曾一學期至寄養家庭居住;升國中暑假因不滿外婆管教,動手打的外婆血流滿面而被警察強制送醫;國中階段哲軒被鑒定為學習障礙-讀寫型兼情緒行為障礙學生。經個管老師解釋,哲軒的讀寫型學習障礙表現在幾個方面:
(一)控制力度有困難,寫字超出界線
(二)寫字容易感到疲倦
(三)抄寫的速度緩慢
(四)抄寫時需要每筆每劃看清楚,但仍有漏寫或多加筆劃
另外,因為挫敗經驗太多,哲軒對於做功課完全提不起勁,尤其討厭抄寫,給人的印象是懶惰、粗心大意和容易分心,學習動機薄弱。
哲軒的情緒行為方面則是屬於「注意力缺陷過動症」簡稱ADHD,其主要的症狀是過動、不專注、衝動,其行為特徵有:
(一)在課堂上或活動中無法持續維持注意力
(二)常逃避、不喜歡參與需持續使用腦力的工作,如作業、準備考試
(三)平常話過多,音量也偏高
(四)常插嘴干擾到別人
二、問題概述與分析
雖然在轉銜會議上,國中個管老師與高職老師對哲軒的情形有深入的討論,但進入一個新的環境,哲軒仍表現出不適應的問題:
(一)同儕關係不佳
雖然哲軒不再有衝動動手的暴力行為,但情緒行為障礙的部份特質仍明顯,例如:衝動、易怒、低挫折忍受力、高活動量且注意力較為短暫,使得他在班上的表現總是冒冒失失。例如:活動結束後情緒仍高亢,不知道視情況降低音量;想建立他的自信心,賦予學科小老師的任務,但他無法完成自己的作業,連收作業的工作都丟三落四。另外,哲軒的肢體協調性也不佳,在部份操作課程,如: 體育、軍訓、實驗課程等,因喜歡就搶著操作,但表現又不好,常遭到同學嫌棄,不願和他同組,而個性衝動的他,無法接受同學的拒絕,於是同儕間不愉快的互動,總是一幕幕地重演。從表面上看來,哲軒總是充滿憤怒和攻擊性,但內心卻渴望友誼,希望能與同學交談、作伴。
(二)學習上引起的焦慮感
哲軒的坐不住、專注力差、衝動性高,原本就很容易影響到課業上的學習,但他的讀寫障礙,更是讓他學業上的學習雪上加霜。初入校時,哲軒對於課業上的規定希望跟同學一樣,期待自己能慢慢跟上同學,但在一個月後,作業缺交狀況嚴重,也明顯感受到哲軒因課業上的壓力而引發的焦慮感。
在高職階段,除學科學習之外,各項職業證照的取得也是很重要,高中職的畢業與否是以修得的學分數來計算,多數學生在畢業後都以繼續升學為主要的考量,這些課業上的壓力排山倒海地來,讓哲軒的挫折感更深。
(三)家庭功能失調
媽媽持有精神障礙手冊,常常自言自語說一些怪力亂神,也常在自己的皮膚上寫上無數的「死」字,外型上顯得怪異,有時可以騎機車幫哲軒送學用品或到校補簽名等,整體而言,主要生活照顧者仍是仰賴外婆。外婆在管教上較傳統,常會因為哲軒不聽話,而請周日回家的舅舅修理他,讓他渾身是傷。也因為常被如此對待,當哲軒年齡稍長,也是用暴力來解決問題。外婆常為生活上的瑣事而對哲軒碎念,例如:要求他早點洗澡;吃飯別吃太多碗;要幫忙做資源回收⋯等,也因此外婆會成為被哲軒暴力相向的對象。
(四)自我覺察能力不足
哲軒身高173公分,體重有88公斤,BMI值達29,超過標準過多,不但影響身體健康,也讓哲軒常顯得行動笨拙,要求他走操場、跑步、打球等也都不喜歡。夏日的他更是全身汗流夾背,一股汗臭味讓周圍同學都受不了。
哲軒喜歡「遊戲王」卡片,除了自己會購買、交換、收藏,還會進行卡片戰力分析,這時一起玩的同伴會請哲軒幫忙購買不同的卡片組合來增加戰鬥力,也會給哲軒一些傭金。這些傭金一個月下來,有時會達幾千元以上,因此金錢管理也是哲軒需學習的課題之一。
三、輔導策略
(一)事前閱讀相關書籍及文章
當班級任課老師知道班上會來一位學習情障兼俱的學生時,向特教組借了有關學習障礙、情緒行為障礙的書籍,特教組也可提供相關文章給老師們參考。從書籍、文章中老師了解到學習障礙是因為腦神經中某種學習功能的異常,使他們在聽、說、讀、寫、算上遭遇一項或多項的困難,這些困難會導致他們在學校的學習產生問題,而家長和老師大多會將孩子的困難歸因於懶惰不用心、不聽話。
ADHD症狀則通常開始出現在童年早期,也就是人格、社會適應和學業能力養成最重要的階段,因此,很容易產生環環相扣的發展問題。例如,由於無法集中注意力學習,所以他們的學業成績多半不理想,又因為不易控制自己的情緒及反應,導致人際關係也不好,進而影響自我概念和成就水平。
(二)校園團隊資源整合
由導師、個管老師、行政人員、科任教師等校園團隊共同審視哲軒的需求,並在「個別化教育計劃」(IEP )會議中討論出下列協助或調整事項:
◆1.課程調整-降低學分數及格分數
#(1) 每學期末在IEP期末檢討會議中,討論個案各科的學習問題,請任課老師提供或訂定適合個案程度的教材及降低各科及格分數。
#(2) 在IEP期末檢討會議中,了解個案成績評定及學習狀況檢討,調整或減少學分數。
◆2.評量調整
#(1) 評量標準:任課老師依個案的學習能力及速度,降低評量標準,並彈性處理。
#(2) 評量方式:提供簡化教材內容,並採用替代性評量的方式,例如:允許以口試代替筆試、計算機作答。
◆3.外加課程
#(1) 優勢科目加強(丙級證照):鼓勵個案積極參與科內的丙級證照檢定,如中文打字、英打、TQC等即評即測,先設定取得一張證照為目標,之後再視哲軒學習情形作調整。
#(2) 適應體育:針對個案肢體協調性不佳、過胖等問題,請職能治療師評估,提供合宜的訓練方式,以作為適應體育課程的進行。
◆4.特教資源協助
#(1) 個案會議:
由個管老師報告哲軒生長史、教育史及醫療史,並說明哲軒在學習、情緒行為方面的狀況。並提供下列策略供老師們參考,希望能有一致性的共識:
① 課程需分組時:建議老師在一開始分組時,采自願與強制兼容並蓄分組的「社交技巧分組法」方式,這種方法最主要是希望情緒及行為障礙生能在經由與自己競爭,與別人合作的方式,習得社交技巧。
② 衝突發生時的因應策略:衝突現場的處置方式是同理並提供選項,以減少衝突。衝突過後,待學生冷靜時,可與他討論衝突事件,討論時的順序可以是:提供發言機會——溫和堅定同理感受——小進步大肯定——討論後果——重申規定。
#(2) 入班輔導 :
與哲軒討論,並征得哲軒及家長同意,請特教老師利用班會或自習課時間進行入班輔導。針對哲軒的相關問題,進行特教倡導及融合活動,讓普通班同學更能實際體會哲軒的問題,進而同理哲軒避免影響人際關係。
#(3) 提供情緒抒解區:
包括空間的提供及人力的支援,讓哲軒及相關人員清楚且具體的了解,當事件發生時,空間及人力的處理流程、順序,即與哲軒建立關係,並建立支持系統,讓哲軒清楚當狀況不對時,若輔導者不在時,如何找到協助。
#(4) 提供「特殊需求領域課程」:
① 社會技巧課程:針對個案衝動、易怒的情緒問題,教導情緒處理的技巧與控制管理。透過使用各種情緒或行為評定量表,協助進行社交技巧的學習與情境實地演練。
② 生活管理課程:針對哲軒之衣物照顧、儀容衛生、物品與金錢管理及等問題,進行行為改變技巧的導入,協助個案生活自理。
③ 學習策略課程:提示系統——使用記事本、聯絡簿記錄檢核學習。學習輔具——使用錄音筆紀錄上課內容、使用照相機記錄黑板板書或以有聲書進行學習。
#(5) 特殊考場服務:
① 全部考試科目延長考試時間20分鐘。
② 作答調整:國文作文採用計算機作答。
#(6) 行為介入方案:
以正向思考方式來面對哲軒產生的干擾問題,掌握問題行為發生的原因或動機,進而教導正確的行為表達方式。
#(7) 媽媽入校限制:
請校內警衛協助,哲軒媽媽有事到校時,先通知個管老師,由老師協助媽媽在警衛室辦理相關事項。不讓惹人註目的媽媽進入校內,目的在減少哲軒的尷尬及遭受同學嘲笑的機會。
(三)校外資源協助
◆1.社工:哲軒的家庭狀況,長期都有社工在旁協助。與社工保持連系,除了可知道媽媽病情進展外,也請社工協助哲軒固定就醫,並了解醫囑、配合協助個案正常服藥等。
◆2.家暴專線:教導外婆如何與哲軒溝通,如果溝通不良可以跟學校老師說,避免與哲軒的直接衝突,也減少可能有的肢體衝突。對於舅舅對哲軒經常性的暴力相向,也嚴正地要求外婆要制止,否則再次看到哲軒帶著傷痕到學校時,一定通報家暴專線。
(四)教師對於學、情障兼具學生的心理調適
◆1.不要怕:從個管老師的「給老師的一封信」中可以初步了解學生的狀況,再從書籍、文章了解這些障礙的特徵。這些方式是希望事先的關心可以勝過事後的補救。
◆2.多觀察:觀察出他問題行為背後的原因,可能是焦慮、擔心自己做不來;同理他「總是以自我為中心」地指責他人,再分析問題行為的後果。幾次之後,他會知道你的處理方式,取得他的信任後,班上同學也會以理性、堅定的立場來對待他。要知道你的立場、態度決定他在班上的生存空間,老師的正向態度可以影響、感染全班學生。
◆3.多聊聊:向校內優良資深的導師請教他們的經驗,雖說每位特殊生的狀況都不同,但在聊天中有時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獲。另外,校內特教老師也可以提供專業信息,讓你多了解特殊生。
◆4.快處理:有衝突事件發生時,冷靜處理就是好的策略。分別聽聽雙方說的理由,不帶標籤的秉公處理,處罰時帶著彈性,每次的解決問題,也是你與他建立關係的好機會。
四、綜合說明
哲軒在校園團隊多方的支持下,感受到這個環境的善意及安全。學業的部份他能依著各科教師的要求逐步完成,雖然速度仍慢、質量不佳,但願意做的學習態度,是讓老師們能接受他的主要原因。
情緒行為問題方面,哲軒能放鬆心情、以正面的想法來看待事件,再加上持續的藥物治療,多話、插嘴、沒耐心的特徵仍然明顯,但干擾行為已大大地降低。而未來的生涯規劃將是下一步的輔導重點。
推薦閱讀
點擊下方鏈接即可閱讀
●【融合教育現場】亞斯伯格生日常規範遵守困難輔導案例
●【融合教育現場】自閉兒與同學間衝突輔導案例
●【融合教育現場】認知發展遲緩兒輔導案例
●【融合教育現場】動作發展遲緩兒輔導案例
●【融合教育現場】社會情緒發展遲緩輔導案例
●【融合教育現場】情緒及行為障礙 | 畏懼性疾患——懼學
●【融合教育現場】閱讀障礙輔導案例(小學階段)
●【融合教育現場】閱讀障礙輔導案例(初中階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