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夢新聞LINE@每日推播熱門推薦文章,趣聞不漏接❤️
素細半夜才回來。躡手躡腳地旋開寢室門。等待她的,是一室的黑暗,和興盡晚回舟的樂趣。
我為什麼總說留學時的宿舍生活是極難得的。是因為那是你們最後一次抓住青春尾巴的幾乎。
最後一次任性的機會。
就像三毛所說,當我們長大。一切其實會有口紅絲襪高跟鞋。但那些其實只是一瞬間的事。如此一瞬間。剩下的則是經年累月的疲累。
圖:Medvedev Igor
素細半夜才回來。躡手躡腳地旋開寢室門。等待她的,是一室的黑暗,和興盡晚回舟的樂趣。
我們的青春。年輕時總是無限揮霍。稍年長些,則是無限惆悵。
安靜的藍色地毯。每人一間的獨立寢室。既私密又有公共活動空間。我至今仍記得搬離學校寢室前舉辦的最後一場party。那里,不同國家、種族、文化的留學生,歡聚一堂。那時我才發現,原來大家都很寂寞。原來大家都很需要party以及酒精。在異國。
台灣同學悄悄跟我抱怨一個金髮同學帶了太多人一起來又沒有帶酒。說酒不夠喝了。這時智利同學從天而降,將自己從智利帶來的幾瓶私藏紅酒貢獻了出來。色澤飽滿。聞上去非常厚重,可喝入口中又異常輕盈。他說那款酒的葡萄藤是老藤,所以有一種特別的味道。
夜半。紅綿悄悄敲響我寢室的門。帶來一瓶威士忌和一桶冰塊。我們去公共休息室。英國夜半的月亮,很沉。我們在熄了燈的室內,默默訴說彼此的人生。被辜負的人性,以及未來;家人的期望,以及負擔。我是很喜歡她的。覺得她是女生群中那種為數不多的很「酷」的女生。從不嫉妒。也不弄那些小眉小眼的事。我們一致討厭的是一種老鼠般的女生。最會陪小心。最會巴結人。看不上那種丫環樣。
在班上和一個土耳其女生爭執。於是從此後對土耳其感覺一般般。當時的自己當然是幼稚任性的。但是也並不後悔。我從不因表達了自己內心的真實想法而後悔。如果人生一味忍讓或憋屈,則創造出來的所謂光明未來,也是閹割了某些真實自我的代價。我所不屑的。
磚紅色的煙囪在天空下訴說出一種不可知的夢。而你們的夢,又是否「在舊夢里做著新夢」。
學校宿舍離火車站很近。僅隔一扇門。於是倫敦對於我們來說也就是一小時之外的地方。周五。和韓國女生一起去倫敦看一場音樂劇。趕最後一班火車回來。又迎著一場雨。觫觫地笑著。吃吃的。分明又是一場好戲。夜雨歸來,有說不出的契闊的感覺。
坐在寢室前的小山坡上,望著英國遠方下沉的夜色,覺得我們的人生,分明能征服一切。
海邊小城Brighton(張月寒 攝)
晴天時。所有人都在學校向陽的山坡上平躺。睡午覺或喝啤酒。笑鬧、吵嚷、談戀愛。閉著眼睛感受英國稀少的陽光照射。空氣中啤酒的香味漂浮。那種輕佻又純真的樣子。
後來搬離寢室的好處是可以半夜四點才回去。或半夜四點叫外賣。那種狂歡。有時是一個人的熱鬧。有時是一群人的寂寞。半夜時去天台看星星。老外是經常舉行那種天台party的。吸別人遞過來的雪茄。從此學會了調雞尾酒這項實用技能。遠處,傳來蘇塞克斯山谷綻放的無名煙火。所有人都聚集在露台上看煙火。真誠。純真。又轉瞬即逝。
突然想起《歐也妮·葛朗台》里那種清晨露水的感覺。
遇見了一個頗有意思的華人男生。叫Mike。此人一度在華人同學圈中頗有名氣。因為其耿直的脾氣和獨樹一幟的行為。記得開學第二天,我們一起參加學校組織的「超市之旅」去當地一間離學校最近的最大的超市認門。下車後,該男生突然對我說,我是說突然的,完全不知他從哪就突然冒了出來,對我說:「這間Sainsbury’s並不是最好的。我查了,市中心有家Waitrose據說皇室成員都去那里shopping的。我剛買了輛車。下次要去超市可以打電話給我,一起去。」
後來,有一次下課,大家閒聊。另一個同學跟我說,你們court里是不是住了這樣一個男生,Mike,他特別逗。
我說,怎麼了?
他們說,有一次,看見Mike在我們court的寒風里苦苦等待,站了許久,於是路過的華人同學問:「你在等什麼?」
他說:「我剛訂了一個冰箱,正在等人送貨。」
問的同學很好奇,說:「每個寢室的公共空間里都有一個大冰箱啊,你幹嘛要自己買?」
他說:「不行。每次我把我自己東西放在公共冰箱,發現都有人在偷我的東西。雞蛋,cheese,牛奶……每次都在不經意間少去。我一定要買個冰箱放在自己房間。這樣就再也沒人偷我東西了。」
這件事我們當時笑了很長時間。覺得這個男生也真可愛。如此堅持自我原則的人我如今也很少見了。很多人當時對他的行為表示不解。我卻覺得一個人做任何行為,只要沒傷害到別人,都是他自己的自由。別人也無權評價什麼。
後來,很多留學生都開始不同程度上的抑鬱。素細有一次和我坐在二層公交的第一排,一站又一站掠過英國郊外驚人的美景時向我傾訴。幾乎已經要退學了。她說。所以我一直邀請她一起去喝一杯。她又嚴格遵守祖訓滴酒不沾。
然而,清醒的世界往往是很讓人痛苦的。我有時想起李清照最後的日子。雖覺清苦。但她好歹也「三杯兩盞淡酒」。
周末時我是異常喜歡去逛那種古董攤的。在紅木匣子里翻那種英國老照片。黑白的。記錄著一個家庭的歷史及隕落。當時的英國。50年代的黑色大衣。還未成形的布萊頓海灘。買那種vintage衣服。他們說充滿著死人的氣息。可是我卻覺得和當下的英國是如此熨帖。
最喜歡去的英國古董攤(張月寒 攝)
萬聖節。紅綿說要去參加那種化妝舞會。非要拉我一起去。清晨。睫毛膏也糊了,眼影也暈了。坐公交回宿舍,看見一間魚和薯條店後立即按鈴跳下。清晨五點的英國。我們相對無言吃著一盤魚和薯條。一邊在薄紗裙子下凍得瑟瑟發抖。
太陽依稀在清晨的光霧中升起了。那麼金光璀璨。我們走去對面公園的長椅處坐下,欣賞這無倫的美景。心里深知,這樣的自由和澄澈,我們日後的人生,將很少經歷到了。
夜雨的風中我們淺淺地呼吸。而人生,卻幾乎已經隨風潛入夜了。
(部分圖片來自網路)
⊙ 文章版權歸《三聯生活周刊》所有,歡迎轉PO到朋友圈,轉載請聯繫後台。
點擊下面封面圖
一鍵下單新刊「南海博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