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夢新聞LINE@每日推播熱門推薦文章,趣聞不漏接❤️
本帳號系網易新聞&網易號「各有態度」簽約帳號
評論區話題丨你怎麼看漢末的這些道家組織?
黃巾軍本身很少引起大部分人的關注,似乎注定只是歷史長河中的滄海一粟。然而,由於直接引發了後來的漢末群雄並起與三國時代,這個事件本身又總是會被人所銘記。其聲勢浩大的規模,也確實將東漢用於穩固權力天秤的所有砝碼都打亂。因此,要理解三國爭霸的風雲際會,恐怕還得從這次名聲巨大的邊緣事件說起。
迷信地圖
東漢時期的各地都有民間信仰分布
在漢代的文化地圖中,很多地區還有鮮明的迷信色彩。楚人的傳統是重巫鬼而好淫祀,東方的燕地與齊地也有大量方士好言鬼神。這些當年被秦始皇所厭惡的地方習俗,在漫長的漢朝仍舊非常興盛。當時民間的常見名往往是延年、奉世、安世、長安、千秋等吉祥字眼。
除了當時普遍的民間氛圍外,作為黃巾軍創始人的張角兄弟與太平道體系的本身特點也很有特點。因為在漢朝初年,朝廷的主流意識形態是黃老之學。但經過漢武帝的獨尊儒術之後,綜合了法家和道家的新儒術占據主流。與此同時,發源於先秦道家、綜合了華夏和古代楚越羌氐等族群巫術的民間道家分支,卻依然生機勃勃。
漢武帝的獨尊儒術是對道家的一次重大打擊
公元2世紀後,漢朝境內天災頻發,引發了大規模的民變和民潮。比如發生在公元年144年的九江郡徐鳳、馬勉起義,就和以前的普通民變不同。起義者居然設置了年號和百官,首領徐鳳甚至自稱黃帝。雖然這次起義被很快鎮壓了下去,但是類似的事情只會層出不窮且愈演愈烈。
漢末民間叛亂常用的黃帝、黑帝、真人和無上將軍等名號,都是原始道教在民間發展的產物。當時最有影響力的道家支派,就包括張陵在蜀地的天師道和張角的太平道。
漢末的亂象 讓更多人需要尋求新的慰藉
動員能力的源泉
天平道的理論源泉《太平經》
太平道的原始指導思想,是可以追溯到西漢的《太平經》。這種原始的烏托邦理想,對於人民乃至官吏很有吸引,也豐富了世人對於時代變亂的理解。但因為獨尊儒術的既有政策,以及黃帝曾被篡位者王莽托為政治偶像,所以受到官方受到打壓。還有一些諸侯王也因為祭祀方士之神而受處罰。
但是在光武帝借助讖緯神學的力量建立東漢王朝後,便對於各種流行的民間信仰採取籠絡手法。董仲舒留下的宗天神學與讖緯神學互相攙和, 流淌在社會思想的原野上,形成了神學泛濫的大氣候。東漢後期日益嚴重的社會危機,則進一步推動了神學彌漫的氣氛。在無法挽救的統治危機中,統治階級和廣大百姓都企圖借助神靈的力量來維護切身利益。意在維護封建統治的讖緯,和其他神學思潮都進一步蔓延開來。
張角的崛起 絕對有社會背景的作用因素
正因為如此,太平道、天師道等信仰不僅僅在下層之中流傳廣泛,而且在中上層各級官吏也多有信奉。哪怕是貴為天子的漢哀帝,都一度自稱為太平皇帝。雖然各類理論體系來源混雜,但卻有一些吸引人的核心觀點。例如,強調萬物都是天地之氣所化成,真正的太平世有著公平、大樂、無災的社會藍圖。君主則應當樂生、好善,強調了敬奉天地、忠、孝、順、慈、仁、誠、信等行為準則。
在太平道發展的早期階段,核心思想曾嘗試維護君主專制和封建統治。但其後就開始反對君主的過分剝削壓制以及其帶來的不平等。對於水深火熱的東漢下層民眾而言,這樣的美好圖景無疑是非常具有吸引力和動員能力。由於舊式儒教讖書也無法解釋那些新出現的自然災害和社會異變,所以宗教界也樂於看到太平道在民間的組織能力。漢靈帝更是一反之前對於道術的排斥和冷淡態度。加上頗有財力的儒家世家大族出現了經學世家,紛紛開館收徒,培養上到皇室官僚、下到州郡人士,且分布於天下各地。張角等人是採用了類似的方式傳教,以師徒關係延續終生交往。
不少上層人士 也是太平道的秘密信徒
結果,張角積累的財富比不少王公貴族還多。其本人依托信眾的捐贈和繳納,成為了頗有動員能力的新式土豪。不僅有能力蓄養人口、組織私兵,而且靠宗教組織能力,在全國各個州郡設有分支社群。
在組織架構上,張角等人以「方」為單位,管理各地的信徒和兵力。方的統領被稱之為渠帥,有大方和小方區分,大方可以指揮萬餘人,小方則只在6000-7000之間。各在個方之上,就是張角兄弟。他自稱大賢良師,二弟和三弟則是自稱大醫,用自己學習的醫術為民間百姓療傷治病。最後不僅是下層人士信奉,不少上層官員也都是太平道的秘密粉絲。
太平道內部有非常嚴密的組織框架
影響巨大的原因
太平道在各地設有帶社區功能的分支機構
綜上所述,黃巾軍其實能夠滿足不同層次人群的需求。既有最低限度的衣食、醫療和結社庇護,還有原始的烏托邦藍圖,所以這對於土地兼並嚴重、在亂世沒有立錐之地的貧民而言,是非常有吸引力的。
與太平道類似的組織,還有在漢中自立一方的天師道,也就是民間俗稱的五鬥米道。因要求皈依者在入會之前繳納五鬥米作為入會費用而得名。他們是原始道教的分支,不但將先秦道家經典老子作為教義,而且繼承了方士思想和煉丹術。其創始人最早是張陵,但到了第三代教主張魯時已在蜀地大為傳播,隨後再擴散到漢中和巴郡。在建立宗教的第二年,就出現了24個治的行政單位。
天師道的創始人張陵
之所以有這麼強的凝聚力,是因為五鬥米道也有類似於老子的主張。反對為富不仁和貧富懸殊過大,主張人人參加勞力與自食其力。盡管這在歷史上被斥為妖言惑眾,但無疑在底層民眾中很有市場。後來的張魯逐漸做大,也是採用了祭酒、治頭、大祭酒等政教合一的官員,沒有採用前漢的官僚體系。為了避免貧富的過度懸殊,又在漢中各地設置了義舍,里面免費提供米面糧肉,可以避免貧民被餓死。對於犯法者,天師道官吏給與3次赦免機會。如果三次之後再犯,就會予以嚴厲懲戒。此外,五鬥米道還禁止飲酒。這些政策,無疑有著禁欲和節儉開支的積極意義。
到公元215年,張魯最後歸順曹操的時候,已經雄踞巴漢垂三十年。當時的漢川之民,戶出十萬,財富沃土,四面險固。
天師道甚至成為 漢末的一方軍閥勢力
但是天師道和太平道的另一面,是利用符紙迷惑百姓,將人馬對於美好生活的期待用於自己的政治野心。從這點來看,無疑是非常自私的。在組織與動員百姓的過程中,太平道首領提出了「蒼天已死,黃天當立,歲在甲子, 天下大吉」的 16 字口號。這一口號既有改造、利用《太平經》思想的痕跡 ,又揉和了當時的流行政治讖言。
所謂「漢行」 ,即指東漢王朝在五行中所主的德運氣行。光武帝接受《赤伏符》而履至尊 ,因此以火德自居, 尚赤,終東漢一代再未改變。所以 ,在東漢, 「漢行」即指「火德」。廣為流行、深入人心的「黃代赤」的讖言, 就是依據土繼火的五行相生說而來的。
但是在王朝滅亡已成定局的漢末, 時勢促使張角突破《太平經》關於「木德」、「火德」、「土德」之本意。毅然宣布「蒼天已死, 黃天當立」 ,由此來否定天地 、陰陽 、君民地位的凝固化,。指出象徵君主根基的「木德」、「蒼天」已衰亡, 東漢政權的氣數也隨之到盡頭。小民可以上升為社會的主人,由他們自己來做到太平與大吉。
《太平經》有關「木德」、「火德」、「土德」的思想經張角如此改造,就與深入人心的「黃代赤」的讖言精神吻合起來,可謂野心巨大。
張角從一開始就帶有巨大的野心
後來的黃巾之亂,導致了東漢朝廷下放行政與軍事權利,促成權威的進一步下滑。一面導致了地方州牧的做大,同時也催生了各種各樣的地方勢力參與漢末的角逐爭霸。正是依靠黃巾之亂,曹操、劉備、孫策等勢力才紛紛崛起,開啟了自己的亂世征途。
點
推薦閱讀
永嘉之亂:西晉編戶齊民制度的崩塌與五胡亂世的開始
請掃描下方二維碼
加入冷炮的知識星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