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兒,22歲留學歸國,心智只有5歲」

尋夢新聞LINE@每日推播熱門推薦文章,趣聞不漏接❤️

加入LINE好友

「我兒,22歲留學歸國,心智只有5歲」 留學 第1張

文丨爐叔

我們都知道這樣一句話:「上梁不正下梁歪。」父母不行,孩子也會學壞。

實際上,有時太靠譜的家長,也會教出不靠譜的孩子。

做父母的總是習慣將自己認為最好的都給孩子,希望孩子不會再重復一遍他們當年走的彎路,不會再受他們當年所受的那些苦。

父母為孩子準備資源,給孩子創造條件,可孩子的一生卻未必能如父母所願,一路順風順水。

「我兒,22歲留學歸國,心智只有5歲」 留學 第2張

「我兒,22歲留學歸國,心智只有5歲」 留學 第3張

小傑工作已經兩年了,他在稅務局辦事大廳做一名辦事員,不僅是國家的公職人員、工作穩定,還有五險一金,這在很多人眼中這都是個不錯的工作。

小傑的父母都是公務員,在體制內工作了一輩子,從小他們就告訴小傑以後他也要考公務員。

前年,他大學畢業,父母強烈要求他考公務員,他試圖抗拒過,最終卻失敗了。在父母的督促下,他考上了,並被分配到了如今的崗位上。

可在這兩年里,他漸漸對這份工作越來越厭煩,不僅每天的事情都一成不變,他的職位也難以升遷,種種都令他感到厭煩,可又不敢下決心離開體制。

他的脾氣開始越來越暴躁,他認為如今這種局面都是父母造成的,他最開始還只是偶爾埋怨父母,後來幾乎每天都要數落父母一番,說他們害了他。

他的父母看著他每天煩躁的樣子也覺得對不起他,於是就默默地忍受著他的發泄。

當父母的,總是覺得自己比孩子多了幾十年的人生經驗,就想要給孩子安排一條在他們看來最為順遂的路。

有時候孩子不願意就強迫,而有時候則是因為從小安排好,孩子甚至連反抗都不會,只會逆來順受。

你給孩子安排好了人生,可未來孩子如果不滿意,他們不僅不會感激你,只會將所有的一切都責怪在你的身上。

他們會怨你,甚至恨你。

你的勞心勞力終換不回孩子的感恩,你的付出成了包辦,而他們也失去了自主選擇人生道路的機會。

「我兒,22歲留學歸國,心智只有5歲」 留學 第4張

「我兒,22歲留學歸國,心智只有5歲」 留學 第5張

而有的父母,他們則無限度地縱容孩子,不管孩子犯下多少錯,他們都會「靠譜」地幫助孩子擺平。

我曾在網上看到這樣一個新聞:

一名年輕女孩在等地鐵時吃著手里的雞排,旁邊有一位媽媽帶著個小孩。小孩看到女孩手里的雞排,便向媽媽吵著鬧著也要吃。

那位小孩的媽媽就對他說:「那你去跟姐姐說,讓姐姐把炸雞排給你吃。」

小孩側過頭就用命令般的語氣說:「我要吃雞排!」女孩看了他一眼,沒理這個孩子。

孩子接下來沉默了一段時間,等到地鐵進站的時候,令人震驚的一幕發生了。

小男孩突然掙脫母親的手,跑上前使勁兒推了女孩一把。

女生尖叫一聲,眼看就要栽下站台,還好被旁邊的人拉住了。

事後,孩子的媽媽帶著孩子迅速擠進了地鐵擁擠的人流里,消失得無影無蹤……

一個孩子的教養需要父母的嚴格教育,若是父母只會一味地滿足孩子的任何要求,孩子只會越來越目中無人,囂張跋扈,甚至可能犯下不可逆轉的錯誤。

當孩子犯下錯誤後,家長的正確做法應該是帶著孩子主動道歉並承擔錯誤,而不是急忙帶著孩子逃避。

千萬不要認為孩子表現出來的貪婪與殘忍都只是孩子的天性,以後都會變好。只有當孩子一露出苗頭時就及時遏制,才能讓孩子始終走在正確的路上,成為一個道德健全的人。

父母的沒有原則的溺愛,最終只會是害了孩子的毒藥。

「我兒,22歲留學歸國,心智只有5歲」 留學 第6張

「我兒,22歲留學歸國,心智只有5歲」 留學 第7張

最近同樣發生了一件類似的事情,一名22歲男生留學兩年,敗光兩百萬,學位沒拿到,就退學回國了。

晨宇從小父母離異,父母為了補償他,幾乎對他有求必應。而他的奶奶更是將他視作命根子般地疼愛。

晨宇的表妹曾因為饑餓吃了他一塊麵包,奶奶就忍著病痛,忍者屋外的風雪中給他重新買了三大袋。

可親人的無微不至的照顧只是讓晨宇與同齡人間越來越不合群。

18歲時,因晨宇成績不好,晨宇母親將他送出國留學。

在國外,晨宇花錢一直大手大腳,兩年內就花光了200萬元,可他最終卻連預科都沒畢業。

父母將他接回國後,他又到大專院校求學,結果依舊沒堅持到兩個月就棄學回家。

從此以後,晨宇就與遊戲為伴,甚至連吃飯都要奶奶餵食,而與家人僅剩下的交流就是向家人要錢。

晨宇的父母以及奶奶因為對孩子的歉疚與心疼,對孩子百般溺愛,生怕晨宇受到一點委屈,卻因此養成了晨宇依賴的習慣,以及以自我為中心的習慣。

因此,晨宇與周圍的人格格不入。

當孩子早就習慣了周圍人對自己的遷就與照顧時,就會認為他人的照顧是理所應當,就很難去主動地融入他人了。

長期處於溫室之中的保護,使他們心靈脆弱,經受不了一點的壓力,同時也失去了獨立生活的能力。

一旦離開父母親人的保護,他們就會原形畢露,難以處理工作和生活中遇到的各種麻煩,最終只能活成巨嬰。

「我兒,22歲留學歸國,心智只有5歲」 留學 第8張

「我兒,22歲留學歸國,心智只有5歲」 留學 第9張

周國平在《愛與孤獨》中說:

「終有一天,我們會明白,凡降於我們身上的苦難,不論是疾病、精神的悲傷還是社會性的挫折,我們都必須自己承受,再愛我們的父母也是無能為力的。

最後,當死神召喚我們的時候,世上絕沒有一個父母的懷抱可以使我們免於一死。」

作為父母,我們可能無法陪孩子過完一輩子,始終護持著他們,也無法代替他們的人生,他們的人生終究還是要學會自己去走。

我們能做的,就是在適當的時候,放開我們的雙手,讓他們直面風雨。

只有這樣,孩子才會真正地成長起來,堅強且獨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