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日本的古跡被燒毀,為什麼令很多中國人心痛?

尋夢新聞LINE@每日推播熱門推薦文章,趣聞不漏接❤️

加入LINE好友

一個日本的古跡被燒毀,為什麼令很多中國人心痛? 歷史 第1張

一個日本的古跡被燒毀,為什麼令很多中國人心痛? 歷史 第2張

10月31日凌晨,位於日本沖繩縣那霸市的首里城突發火災。大火燃燒了整整十一個小時,被燒毀的建築包括正殿、南殿、北殿等7棟建築,占地近4836平方米,這意味著幾乎整個首里城內的建築都遭到了大火侵蝕。

當地居民對首里城遭遇火災深表痛心。有一位50歲的居民表示:「首里城是難得的名勝,這件事對我打擊太大了,眼淚都止不住。」

一個日本的古跡被燒毀,為什麼令很多中國人心痛? 歷史 第3張

(圖為10月31日凌晨首里城火災現場 圖源:新華社)

不只當地居民,火災消息瞬間就刷爆了庫叔的朋友圈。

不少人將首里城之於沖繩的重要性比作故宮之於中國;一些人說,旅行要趁早,因為你永遠不知道意外與明天哪個先到;一些人則發布了首里城的回憶和照片來悼念它的消逝。

當然,還有一些對首里城不太了解的人則發出了疑問:首里城到底牛在哪里?今天我們就來聊一聊。

文 |崔赫翾

編輯|李浩然了望智庫

本文為了望智庫原創文章,如需轉載請在文前註明來源了望智庫(zhczyj)及作者信息,否則將嚴格追究法律責任。

1

曾創造了輝煌的「東亞大航海時代」


首里城所在的沖繩雖然面積小(約2249平方公里),但這次的火災來襲卻牽動了很多中國人的心,因為沖繩跟中國有頗多淵源。

而這一切要從它的老身份——琉球——說起。

琉球在地理位置上和中國隔海相望,而且早在三國時期就與中原有了聯繫。隋朝時,隨著中國航海技術的提高,琉球與中原的來往就更密切了,甚至琉球這個名字都是隋煬帝給起的。

明朝朱元璋時期,明朝政府正式冊封了琉球國王,琉球成為藩屬。此後,琉球國一直按照明朝的典章制度隔年進貢,謹守臣節。

一個日本的古跡被燒毀,為什麼令很多中國人心痛? 歷史 第4張

(圖為清朝禦賜的琉球國王之印 圖源:北京日報紀事)

雖然有強大的明朝庇佑,但現實中的琉球國土疆域太狹小,根本無法建立以農業為基礎的經濟。

怎麼辦?只能靠海吃海,依靠與中原的朝貢貿易優勢,通過發展海外貿易來獲得財富。

據日本學者赤嶺誠紀在《大航海時代的琉球》中的粗略統計,僅明代永樂到嘉靖幾十年間,琉球就派往暹羅(今泰國)、滿刺加(今馬來西亞一帶)、蘇門答臘、爪哇等國貿易船101艘,人員數量高達到11233人。琉球海外貿易的大宗貨物是向宗主國明朝出售日本的白銀、漆器、刀劍、屏風和折扇,將明朝出產的藥材、瓷器、絲綢、銅錢轉售到日本和朝鮮,還有將東南亞、印度和阿拉伯半島出產的棉布、犀角、蘇木、香料、象牙、乳香、龍涎香等銷售到中國、日本和朝鮮。

正因如此,德國學者李斯博士才說:「葡萄牙人未到馬六甲海峽以前,琉球人獨占中國、日本、南洋間之貿易,那霸(古琉球王國首都首里城遺址所在)即為東亞貿易之一大市場。」琉球的海外貿易市場比荷蘭早多了,這才是最早的「海上馬車夫」。當然,因為其創造出了這麼輝煌的東亞大航海時代,並成為亞洲重要的海洋貿易樞紐,所以他有一個專屬名詞——「萬國津梁」。

可以想像,在中國明朝官方規定的海禁歲月里,琉球卻創造出一個輝煌燦爛的海上貿易時代,但也因此遭到了鄰居日本的覬覦。

公元1458年,琉球鑄成「萬國津梁之鐘」,銘文足以表達當時琉球人的自豪。在這種太平盛世下,首里城誕生了,作為明清時期琉球第一和第二尚氏王朝的中心,這里見證了歷代琉球國王接受中國冊封使冊封,500多年歲月崢嶸也讓首里城融合了中國與日本築城文化的獨特建築樣式以及高超的石砌技術,因此擁有極高的文化和歷史價值。

除此之外,琉球王國也憑借與多個國家的貿易往來,在首里城匯集了多種多樣的文物,由此開創了漆器、染織物、陶器以及琉球音樂等琉球獨特的文化體系。

2

太多珍貴文物隨大火消隕


此次火災中正殿、北殿、南殿、書院鎖之間、黃金禦殿、二階殿和奧書院共7座建築被完全燒毀。其實這並不是首里城的第一次損毀記錄

首里城建成於500多年前的三山時代。早在1453年,琉球王室內部因爭奪王位而爆發了「志魯布里之亂」,首里城第一次被燒毀,5年後重建。1660年、1709年又兩度因失火被燒毀而重建。

一個日本的古跡被燒毀,為什麼令很多中國人心痛? 歷史 第5張

(圖為首里城正殿圖源:首里城公園官方網站)

琉球王國遭日本吞並後,首里城在1923年險些被拆毀。後通過建築家伊東忠太、鐮倉芳太郎在文部省交涉,方才被保留下來。而正殿在1925年以「沖繩神社拜殿」的名稱被認定為日本國寶。然而這並沒有結束首里城的悲慘遭遇。

正因為首里城可以被稱為沖繩的象徵與靈魂標誌,二戰時它變成了美軍重點光顧的對象。

1945年3月29日,美國海軍「密西西比」號戰列艦一通炮火猛轟,首里城再次成為一片廢墟。二戰結束後,首里城址被用作琉球大學的校址。1958年,守禮門重建。1992年開始主體建築復原工作。所以此次起火的建築基本屬於1992年後陸續重建的新建築。

2000年12月,首里城遺跡作為「琉球王國的城堡及關連遺產群」被登錄為世界遺產,其中包括9處,分別是:首里城跡、園比屋武禦嶽石門、玉陵、識名園、今歸仁城跡、勝連城跡、座喜味城跡、中城城跡、齋場禦嶽。此次發生火災的部分是首里城跡上的仿古建築,不會對世界遺產的登錄狀況有任何影響。

即便火災燒毀的建築可能比很多人都年輕不少,但不可否認的是,耗資數百億日元,根據歷史資料完整復原再現的木造結構,依舊具有極高的藝術價值。在首里城的修復過程中,為了忠實呈現琉球王宮的原貌,日本專家們曾經過反反復復的資料研究和調查,決定採取全部木造的方式,並曾自詡「只有全部木造,才更接近琉球國王曾使用過的樣子」。

火災前,首里城每天接待的觀光客絡繹不絕,其中不乏中國遊客的身影。中國遊客在這里體會到的親近感是由百年來琉球與中日之間的地緣、文化糾葛所產生的。

最讓遊客感到獨一無二的就是首里城的「混搭風」

城牆類似日本城堡,採用當地琉球石灰巖建造,但布局風格則是以中國傳統宮殿集群為藍本,只是規模略小;

正殿中三塊匾額,分別為清代康熙、雍正、乾隆禦賜的「中山世土」、「輯瑞球陽」、「永祚瀛壖」;

容納清朝皇帝匾額的正殿又是有著唐破風的日式大殿,而這座華麗的和風大殿採用的基石又是用來自中國的大青石建造的。

這座號稱沖繩島最大木結構建築之一的首里城正殿,有鮮明的琉球風格,並且糅合了中國和日本傳統建築的特點,與日本傳統城池不同,首里城在建築外觀和屋脊、柱頭、石獅等建築小品上帶有濃厚的中國閩南地區風格。主殿的重簷建築與北京故宮的太和殿規格相同,只是規模小一些,161根柱子,6萬片紅瓦片,無處不在的飛龍與金獅等多種雕塑充分的顯示了琉球王朝的輝煌歷史。

此次火災後,首里城就算建築主體能花錢重建,但其中保存的建築裝飾、藝術品等文化遺產已成為絕唱,這才是最令人痛心的地方。無論是曾被用來接待來自中國冊封使臣的北殿,還是用來接待薩摩的使者和官員的南殿,均為珍貴的資料陳列室。而且正殿和這些主要建築中展示的琉球漆器、雕刻、織物、文獻歷史資料,比如雕刻在和式前簷內壁的立體獅像和金龍,還有里面陳列的康熙、乾隆皇帝對琉球國王冊封的印金以及匾額等,也都隨著大火而消隕。

值得一提的是,今日我們看到的「禦差床」,也就是琉球國王寶座上方懸掛著的「中山世土」牌匾是仿制品。原牌匾本系康熙禦筆,現在的文字是根據中國現存康熙禦筆「萬世師表」及「昌明仁義」經電腦解析圖像處理而成,落款取自北京孔廟康熙禦筆石匾,如此走心的仿制品被毀,真是讓人感到遺憾。

除了宮殿,其實首里城有不少值得一看的城門。最有名的要數「守禮門」,它是首里城的正門,也是沖繩的象徵。2000年,為紀念八國峰會在日本舉行,日本發行了一枚面值2000日元,印有守禮門圖案的鈔票。

因明太祖朱元璋賜予「守禮之邦」四字,琉球引以為榮,在王城外立起牌坊,橫額上書「守禮之邦」漢字。不過大火後,我們或許只能在2000日元的紙幣上一睹守禮門的風采了——

一個日本的古跡被燒毀,為什麼令很多中國人心痛? 歷史 第6張

(圖為國王禦用寶座與清代匾額 圖源:首里城公園官方網站)

3

燒了11小時!為什麼不能及時滅火?


日本《朝日新聞》消息稱,當地時間凌晨2時40分左右,首里城警衛員看到「黑煙飄起」,遂向那霸市消防局報警。那霸市消防局接警後,向周邊消防局請求支援,出動20台以上的消防車、近100名消防員參與救災。但是截至當地時間31日下午1點,火勢才得到控制,也就是說大火燃燒了整整11個小時後才被撲滅,令人痛心!

一個日本的古跡被燒毀,為什麼令很多中國人心痛? 歷史 第7張

(圖為首里城火災 圖源:澎湃新聞)

這不由得讓人想起,今年4月法國世界文化遺產巴黎聖母院遭遇的火災,在著火長達14個小時後,動用了超過400名消防員才將大火撲滅,此時屋頂和標誌性的中心塔尖被付之一炬。而在本月21日,義大利世界文化遺產都靈市中心皇家馬廄與馬術學院突發火災,6支救援隊伍被派往現場滅火,火勢仍蔓延了約兩小時,以致有著近300年歷史的古跡屋頂被燒毀。

我們不禁要問,這些發達國家的消防隊都怎麼了,為什麼就不能及時撲滅火災?

在這里,我們以巴黎聖母院火災為例,看看著火後消防員是怎麼應對的。

據英國每日郵報消息,巴黎聖母院的大火,在屋頂燃燒起來之前,消防員就接到了警報,後經消防員排查並沒有找到任何著火的跡象。不久後發出第二次警報時,火情終於被監測到。但火焰已經開始沖破巴黎聖母院的屋頂。消防員此時已無法控制這樣的火情,這距離第一次警報時間僅過去了23分鐘。

文物建築火災的撲救遠遠沒有想像的那麼簡單。現代建築的防火技術、消防規範比較完善,但對於文化遺產這類特殊的建築來說,結構工藝、材料以及天然的脆弱性決定了其消防處置和現代鋼筋混凝土建築有著天壤之別,就算擁有發達國家先進的消防手段依舊無計可施。要是真以美國總統特朗普在社交媒體上建議的直升機水彈方式滅火,可能巴黎聖母院內保存的眾多藝術品,珍貴壁畫與雕塑早就隨那場大火灰飛煙滅了。

為了水槍精準滅火,消防員首先得從塔樓爬上教堂的最高層,而螺旋狀的樓梯十分狹窄,大約只有60公分寬。在戴著面具拿著器材的情況下,對消防員來說是個不小的挑戰,既要維護建築結構,還得努力撲滅木質結構上的火。水用得過多又會加快建築坍塌速度,而且有損壞玻璃花窗的風險。

在這種小心翼翼並且看起來進展遲緩的救援方法下,巴黎聖母院的主體建築、耶穌受難荊棘冠、彩色玫瑰花窗、管風琴、祭壇,以及因維修被提前移走的16尊銅像都得以保存。就結果來看,被輿論質疑滅火進展遲緩的巴黎消防可謂是十分委屈了

而此次首里城所在的日本是自然災害多發的國家,日本各級政府也十分重視消防基礎建設,消防體制與救援技術都相對比較成熟,那為何也會出現大火燃燒11小時才撲滅的後果?

目前,當地官方依舊沒有公布起火地點與撲救細節,但據那霸市政府透露,正殿內沒有安裝自動滅火設備。31日,日媒援引日本文化廳消息稱,被指定為國寶和重要文化財產的建築物需依法進行防火對策,但這次被燒毀的建築物「並不是這些對象」。此外,消防車等大型設備也難以進入起火地點。

一個日本的古跡被燒毀,為什麼令很多中國人心痛? 歷史 第8張

(NHK稱,此次被燒毀的正殿等建築物為經過復原的建築,不包含在上文「這些對象」的範圍內。)

還有一點不得不提的是,日本有很多跟火有關的祭祀或節日,愛玩火的特性為文化遺產發生火災埋下了巨大隱患。比如那智火祭,鞍馬火祭等,日本還有一個汲水節,又被稱作「修二會」,其中最精彩的環節叫「禦松明」,在這個環節里,和尚會舉著火把繞著千年古剎不停奔走。法師們通常會在這一天取出「籠松明」,簡單來說就是用一個1.8米的長竹竿挑著直徑約30公分的籠子,點火後法師們站上高台,奮力旋轉「籠松明」,產生大量飛旋而出的火星,景象類似大陸河北蔚縣的「打樹花」。

參加這個活動有一個說法,誰要是能被火把的火星濺到,就會在這一年躲過禍事。但這千年古剎要是被火星飛濺,不僅不會驅災,反而會釀成大災。

4

48年零火災,故宮是怎麼做到的?


相比之下,中國消防可以算是這些發達國家消防的好榜樣

以北京故宮為例,作為全北京最大的人造易燃物的明清故宮建築群,其易燃性主要由其建築材料和結構布局所決定。宮內建築群多數為木結構,古建築材料的含水量一般在12%—8%,甚至達到全幹,極易燃燒。就拿故宮太和殿來說,雖然經過後期修繕和刷漆,但其火災荷載(指建築物容積內所有可燃物由於燃燒而可能釋放出的總能量)仍達到了現代建築的62倍。

一個日本的古跡被燒毀,為什麼令很多中國人心痛? 歷史 第9張

(圖為故宮消防隊圖源:人民網)

與此同時,故宮里還懸掛了各種絲綢布料製作的帳幔等,進一步增加了故宮的火災危險性。不僅如此,成群結隊的建築們,稍不小心就會火燒連營。而且古代建築布局與現代建築消防規範難以協調,防火間距嚴重不足,消防車都難以開入。

然而,故宮竟保持了48年零火災記錄!這主要歸功於消防到位

杜絕一切火種這件事就不用說了,除了通過設置大量滅火設備,以及對建築採取阻燃手法外,故宮消防員在其中的作用功不可沒。在故宮當消防員,全靠一個「跑」字。既然大型消防車無法駛入,消防員需訓練攜裝備跑步救援,對於每個來到故宮的新兵戰士而言,在這里的第一課就是跑圈。背負空氣呼吸氣瓶爬台階、折返跑,練習穿戴齊裝備,攜帶消防水帶跑等各種跑步訓練。三個月下來,大小宮殿七十多座,房屋九千餘間,抵達時間要精確到秒

技術就是硬道理,除此之外,最重要的一點就是中國在古建築防火管控方面,一直強調「救不如查,查不如防」的原則。故宮消防員每天要按時巡查,一一核查消防栓是否漏水,是否生銹,是否出水,遍布宮殿角落的4866個滅火器是否歸置妥當等,這也是每個故宮消防戰士的必修課。他們呵護著故宮的一年四季,春天幫故宮的房簷除草,夏天給故宮的水缸註水,秋天掃落葉,冬天將護城河的冰鑿開以方便取水。故宮還實行網格化管理,管理人員將故宮劃分為若干個防火區域,每位負責人負責一個區域,每天對自己的區域進行消防安全檢查。

近幾年世界上很多文化遺產隨著無情的火災消逝,這給人們提了個醒:救不如查,查不如防

請別讓世人再聽見歷史心碎的聲音。

庫叔福利

庫叔的贈書活動一直都在!磨鐵圖書為庫叔提供20本《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贈予熱心讀者。一位家庭教師長達八年的觀察,九個震撼人心的真實家庭故事。請大家在文章下評論,點讚最高的前3名(數量超過30)將得到贈書。

一個日本的古跡被燒毀,為什麼令很多中國人心痛? 歷史 第10張

一個日本的古跡被燒毀,為什麼令很多中國人心痛? 歷史 第11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