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夢新聞LINE@每日推播熱門推薦文章,趣聞不漏接❤️
中國設計微刊,專注「家居、時尚、創意」設計分享
設計空間 | 書畫藝術| 生活美學
喜歡設計點擊上方「空間設計」 →點擊右上角「…」→點選「設為星標★」
01
在上海最繁華商圈陜西南路,踏入一條安靜的弄堂,穿過被漆成肉粉色的長廊,便能抵達這棟頗有年份的建築。推開敞開式的玻璃大門,眼前又是另一番天地。
這棟位於威海路696號的廢棄鴉片工廠,最初是民國時期,建來給顯貴享樂的賽馬場,當年造價不菲。
經歷了百年風雨,外觀除了時間積淀的風情外並無變化。而內里已經由設計師之手,改造成了時下最新潮的辦公社群空間。
紅磚砌成的樓棟,環繞出天井式中庭。陽光透過高高的玻璃穹頂,將鍛鐵的綠色旋轉樓梯,描摹得摩登又復古。四面縱橫交錯的索條,穿起球形照明燈泡,節日彩燈一般地高懸於上。
庭中有秩序地擺放著公用的辦公桌椅,水磨石構成的矮牆,將各種功能區劃分開來。矮牆上設有銅制金屬框架,其上安置著鏡子、花瓶、燈具,既隔斷了空間,又互有關聯。
一旦走入老建築深處的水吧,就會看到在此處消遣片刻的工作族,三三兩兩坐著談笑風生。明亮的黃色牆面上,繪有舊畫報風格的上海女郎,她們穿著鮮艷色彩的旗袍,端起酒杯發出「cheers」的邀請。
吧台上的霓虹燈管,組成熱帶植物造型,閃爍光芒。這一切都讓來往的人,仿佛一瞬間夢回民國賽馬場,工作之餘,體驗一番20年代的古典氣氛。
而工作人員穿梭其中,將消毒機中的杯子取出,碼在吧台上,與無限量提供的咖啡和茶包一起,供客人隨時取用。
樓梯連接起三層空間,鏤空扶手搭配的三角形擋板,外側立面被染成藍色,並隨著樓梯向上延伸,變化著濃淡淺深,為空間更添一番趣味。
四面環繞的小樓,外牆保留了曾經的紅磚,內部則打造成簡潔時尚的辦公空間。
每一片工位,都設有可以隨心使用的掃描列印機。半封閉式的,全敞開式的工作位,可以任由來客的需求選用。
在這里,總能輕鬆地進行跨行業交流,頭腦風暴間,想出新點子、開拓新思路。討論到酣時,客人可以即時預定一間會議室,周全的設備,能夠幫助靈感火花碰撞得更完美。
這里就是上海威海路WeWork,也是WeWork的亞洲旗艦店,每天都有無數時下最in的SOHO族,來到這里辦公,為世界帶來無數靈感創意。
來到杭州,這個被譽為電商之鄉的歷史名城。
穿過黃龍萬科中心繁華的商場購物區,上至6層,跟著剛從附近吃完工作餐的白領,走進寬闊敞亮的辦公大廳。
創業者坐在沙發椅上談笑風生,水吧的意式咖啡機飄來濃香,大廳總有人在舉辦新潮又好玩兒的團建活動……這就是杭州WeWork黃龍萬科中心的日常。
設計師在改造這所,位於人間天堂的WeWork辦公社群時,加入了中式園林的創意構思,在室內不同的功能區域,採用了不同高低,明確分區的同時增加空間層次感。
6樓靠近扶手樓梯的地方,設有一個下沉式沙發區,四面環繞的木質靠背,挖空成小書架,里面擺有《尚書》《世說新語》等等國學經典,流淌著濃鬱的人文氣質。
並在軟裝里暗藏了豐富的中國元素。中式藤編吊燈、藤椅、茶罐、丹青花瓶、牡丹靠墊、青花瓷鼓凳、紅木圓凳……
牆壁上的繪畫,又是從上海的民國風味,轉變成綿延不絕的黃龍山色。或是選用特別設計的時髦中式掛畫,打破辦公的沉悶氣氛。
除了與城市結合的創意裝飾,在提高工作效率的功能區域劃分上,同樣頗具心思。
每個工作區域都貼心地設有小型休憩室,拉開透明玻璃門,室內燈即被喚醒。
牆上的提示木板寫著「GetComfortable放鬆一下」示意走進的客人,可以在這個隔音小隔間里,打電話或是放空一下。既保護了隱私,又保證了工作期間的節奏感。
同樣配足了不同面積的會議室,總能看到新潮創業者,在其間揮動手里的電子筆燈,同工作夥伴一起,進行著改變世界的創意交流。
同樣都是WeWork,不一樣的城市,卻有著不同的氣質。
這一切都是因為,WeWork的設計精神,注重於與當地城市的文化結合。
故而其創造出的辦公空間,是在以符合中國人習慣的基礎上,突出品牌特色。
無論在哪,總能看到WeWork全透明的玻璃門牆構成了隔斷的主體。不但做到WeWork追求的辦公社交功能,又能讓空間更開闊,確保這里的辦公人士,獲得自由的交流氛圍。
無論是民國風情濃鬱壁畫裝飾,還是各色中式風情軟裝的加入,抑或保留原有的建築特色,發揮創意。WeWork的設計師,從不呆板地復制,而是用藝術感兼具實用性的小驚喜,優化訪客的辦公體驗。
02
WeWork創造了「辦公社區」的概念,為了完成這一概念,在辦公空間的設計投入上毫不含糊。
WeWork一貫的辦公空間設計理念,是在改造任何建築時,遵循保留當地文化,並開拓更多的空間可能的原則。
為什麼會如此注重設計本土化,是因為只有足夠當地化的空間氛圍,才能讓來到這里工作的人,感到熟悉和放鬆,從而產生更多的社交鏈接,讓思想獲得更多碰撞的可能。
當人們開始反思重復的「國際化」「現代化」風格,破壞了城市個性時,而WeWork則已經用行動完成了,一個又一個兼顧當地傳統與未來需求的空間設計作品,甚至「救活了」很多建築。
比如倫敦波特麗一號,這個英國最年輕的歷史保護建築,卻在05年的「倫敦最差建築」投票中,慘獲第五名。
WeWork邀請倫敦建築工作室BuckleyGreyYeoman負責改造。翻新後,徹底讓這里「鹹魚翻身」,創造了約10000平米的辦公空間,同時該建築原有的一座梵蒂岡宮殿風格大階梯被完好保留,並重新對外開放使用。
對於這項舉措,WeWork歐洲負責人表示:「這里一直以來隨著城市的現代化而變化,如今我們很高興能夠成為其中的一份子。」
又比如巴黎的首個WeWorkLaFayette,改建於一棟始建於1920年的老建築,毗鄰巴黎歌劇院與香水博物館,富有濃鬱的文藝氣息。
WeWork與設計團隊AxelSchoenertArchitect合作,在改造時,保留了大廳上方濃鬱的裝飾主義穹頂玻璃,並利用建築自身敞亮的采光,將會談區置於其下,劃分出豐富的辦公區域。
內部裝飾在不影響原本的古典風情基礎上,融合豐富的色彩,營造出輕鬆舒適的辦公環境。
更在18年5月,WeWork官宣聯合建築界網紅BjarkeIngels,擔綱品牌的首席建築師。這一舉措在行業里掀起一時熱議。各界紛紛評論,這是讓WeWork的設計精神,如虎添翼。
03
清晨,你來到瑜伽室徹底放鬆,再洗個澡穿戴整齊,走出門就是公司,打卡上班。
或是下班時分,選擇喝杯咖啡,上一堂行業專家的公開課,錯峰下班回家。
這些都不是誇誇其談,在WeWork就可以做到。
WeWork開發的第一家健身房落戶於紐約曼哈頓,名為「RisebyWe」,會員可以在這里進行拳擊、瑜伽和混合武術等運動。
你甚至可以在這里打高爾夫,WeWork上海中心設有一間高爾夫模擬器會議室,專供會員休閒放鬆使用。
在WeWork第五大道349號,配備有一間功能齊全的錄音室,會員可以在此錄下專屬自己的專輯。
除此以外,屋頂遊泳池、水療室、露台籃球場、電影放映廳、理髮室……
WeWork相信,人們的工作方式在改變,而辦公場所也是如此。WeWork構建的未來辦公方式,也是一種生活方式。這樣的辦公社群,並不僅限於辦公室,而應該滿足更多元的需求,才能創造出更多人與人連接的可能。
04
WeWork的宗旨中有這樣一句話:「我們相信在工作中享受生活,而不僅僅是為了生存而工作。」
我們期待著WeWork一直堅持它的原則,為中國創造出更多優質的辦公社群,鏈接處更多創意可能。
-end-
喜歡就點一下「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