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夢新聞LINE@每日推播熱門推薦文章,趣聞不漏接❤️
歷史迷聚集地,點擊上方藍字關注我們 |
||||
問答 |
音頻 |
探究 |
視頻 |
辟謠 |
作者|我方團隊張嶔
字數:1686,閱讀時間:約4分鐘
元朝至正六年(1346),每年往大都輸送米糧五百萬石,堪稱大元王朝「主動脈」的會通河上,上演了一幕雷景象:一夥只有四十人陣仗的馬賊,竟在千里會通河兩岸來回馳騁,前後竟劫掠船只三百多艘,簡直搶得盆滿缽滿。守衛運河的元朝官軍呢?每次只要馬賊出現,立刻齊刷刷玩失蹤。兩淮運使宋文瓚悲憤疾呼「請選能臣率壯勇千騎捕之」。可元王朝呢?史料里就回應了冷冰冰倆字:不聽。
被打劫成這樣,元王朝能不心疼?之所以「不聽」,是因為宋文瓚熱切盼望的「能臣」與「壯勇」,這個真沒有啊。
這年,距離轟轟烈烈的元末農民大起義,已經只有五年。
其實,這類「小賊鬧出大動靜」的雷事,放在這時的元王朝,也不算是新鮮事。同是至正六年,茅山上畢四等三十六名賊寇,就憑著一處道觀,就與元朝官軍來回周旋了三個月,「殺傷官軍無數」。而在徐州地區,郭火你赤率領的三百鹽徒四處流竄,縱橫徐州宿州各地,饒是元王朝喊破了嗓門,調集大軍圍追堵截,可各路元軍大眼瞪小眼,紛紛跟著看熱鬧。結果「雖乘急傳皆後時無及矣」。全叫人家牽著鼻子走。
為什麼對付區區「小賊」,曾打下空前版圖的元朝軍隊,竟廢柴到這個地步?這事,首先得問問元朝的軍官們。元朝的軍隊,素來講究「將帥襲其父祖舊部」,也就是打得好不如生得好,結果就是「例皆膏粱乳臭之子」,坐在將帥位置上,基本就是不學無術的二世祖。這幫人掌了軍隊,也就如元朝民謠所說:「飛殤為飛炮,酒令為軍令,肉陣為軍陣,謳歌為凱歌」。可想而知什麼樣。
於是,在這群廢物軍官的折騰下,元朝軍隊也加速腐化,至正年間時,就連拱衛元大都的「八衛」,理論上的大元朝最精銳部隊,竟然都連兵員都湊不齊。一旦有事,都是強抓市民農夫入伍湊數,就靠抓壯丁湊陣容。戰鬥力?那更是「不能彎弓發一矢」。這樣的隊伍,哪怕碰上幾十個捍衛,可不是照樣乖乖閃?
而如此雷景象,也恰恰戳中了元朝亡國,一個奇葩卻致命的死因:官越大越傻。
雖說歷代王朝末世,「官員素質低下」都是重要原因,但放在元王朝,那真是官員傻到突破底線。像元朝軍官們這類雷表現,基本都是小兒科級別。官場各級衙門的高官們,那更是一個賽一個秀下限。
為什麼會這樣?可以再看看元世祖忽必烈在位時,另一個叫人哭笑不得的雷事:當時元朝南方名士張伯淳,給元世祖「上論事數十條」,其中有一條就是「罷冗官」。這話剛說出口,元朝權貴們就炸了窩:「何物遠人,欲奪吾官」——敢奪我官位?跟你拼了。於是這事也就不了了之,元朝的官僚機構,從此也像膨脹的氣球,一代比一代猛漲。
比膨脹更可怕的,就是官員智商一代比一代差:元朝的近一個世紀里,科舉制度停停廢廢,且大部分名額都留給了權貴子弟。而且就算科舉出身的官員,在元朝官僚體制里,也只是非主流,主流的都是貴族子弟。這些人含著金鑰匙出生,躺著就有官做,哪怕工作一塌糊塗,只要關係夠硬,熬夠年份也照樣升。
於是,在元朝這種特殊制度下,元朝的官員們,也就一窩不如一窩。高層的權貴子弟們,大多數都文化低下,好些人竟然連字都不認得。以《元史》的形容說「省臣無一人通文墨者」。這還是在作為元朝統治重心的江淮行省,省級的官員們,竟然是文盲紮堆。府縣級的官員更是「字不辯王張」。能寫對幾個字的,就是「文化人」。換句話說,在元朝末年碰上穿官服的,十有八九就是文盲。
字都認不全,日常事務怎麼辦?絕大多數的元朝官員,基本都是甩手掌櫃,只要拿著想拿的錢,那就愛咋辦咋辦。於是日常的行政事務,基本都交給了小吏們,這些在權力體系中原本「不入流」的小吏,這下可逮住了「商機」,趁著手里有權,各種巧立名目大撈。各級的行政長官,基本都成了收錢的擺設。元末明初學者徐一夔就形容說,在元末的縣城里,縣令們基本都是木偶,日常事務全是小吏們做主,官員們除了蓋章,基本「唯唯不敢一語」。
如此「官傻吏奸」的雷景象,就成了元朝末年的基本社會形態,高官們摟錢裝傻,小吏們狐假虎威,只可憐苦老百姓們,挨宰成了常態,以至於「官人與賊不爭多」。父母官?那和土匪沒兩樣。
大元朝的民怨,也就在這「官太傻」的雷景象里,一年一念的累積,直到元末黃河邊一聲吶喊後,引爆成席卷全國的元末農民大起義。因為「官傻」而亡國?元朝,算是發人深思的獨一號。
參考資料:邱樹森《元末肅政與腐敗的歷史啟示》、 周良宵,顧菊英《元代史》
往日文章回顧:
西晉突然崩盤,真的全怪皇帝太傻?
歷史上哪個皇帝的嗜好最奇葩?
有在看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