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夢新聞LINE@每日推播熱門推薦文章,趣聞不漏接❤️
年末的幾個月間,時尚市場發生著各種各樣的大新聞,這其中就包括了一個讓人略感意外的消息:擁有悠久歷史的經典鞋履品牌 Dr. Martens 掛牌出售,開始尋找買家。
擁有該品牌的母公司 Permira 最初期望以 12 億英鎊的價格將其售出,業界則普遍認為 Permira 的要價過高。畢竟大約在五年以前,Permira 可是以 3 億英鎊的良心價收購了這個品牌。而 12 億英鎊更是 Dr. Martens 在 2018 年總收益(8500 萬英鎊)的 14 倍之多。此外,在如今球鞋愈發占據鞋圈 C 位的當下,Dr.Martens 的前景也不免讓人產生疑慮。「這是否是一筆明智的投資」並不是我們要重點討論的,Permira 的「底氣」究竟從何處而來,倒是很值得讓人細細探究。
雖同為英國血統,但與許多專為皇室貴族服務而積攢百年聲譽的英倫老牌不太一樣,Dr. Martens 一直與工人階級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或許正因青年文化大都發源於這個階層的緣故,當 Dr. Martens 順理成章地被上世紀的搖滾青年們選擇,並穿上舞台時,這種馬丁靴成了多種亞文化裝扮的象徵。其持久吸引力也始終圍繞著反文化思想和無所畏懼的態度展開,在時尚風格潮起潮落的不斷洗禮中幸存。
Via Dr. Martens
1945 年,25 歲的 Dr. Klaus Maertens 在慕尼黑接受戰後康復。事實上,在 20 歲被征募入伍前他就曾當過一陣補鞋匠。養傷期間的 Maertens 覺得軍隊所提供的軍靴並不舒適,於是他和朋友 Herbert Funck 一起找了些回收材料,創造出了一雙更高品質的軍靴,他們製作出了獨創的氣墊鞋底,不透氣的隔層能夠為腳部提供前所未有的支持。
站在 Griggs 公司門口的 Dr. Klaus Maertens(右二)| Via《LifeWear》Magazine
轉至上世紀 50 年代,Maertens 和 Funck 在慕尼黑開設了一家工廠生產這種功能性十足的鞋款,並獲得了小範圍內的熱銷。50 年代的歐洲處於戰後恢復的氛圍,也孕育了很多青年文化的誕生,可事實上,這十年對於 Maertens 來說卻是進展緩慢的。於是在 1959 年,他將專利賣給了英格蘭的鞋類製造商 Griggs,Griggs 調整了鞋跟的設計,加入了黃色縫線並將鞋底商標改為「AirWair」,進而對品牌名稱進行了英語化,就這樣誕生了「Dr. Martens」和其最經典的八孔設計 1460 鞋款。
Via Dr. Martens
Griggs 最初在英國市場上大量投放了黑色「油性」皮革鞋款的 Dr. Martens,這很適宜消費者們在東倫敦魚市這類環境中穿著,但讓他們沒有想到的是,啞光皮革和彩色的款式卻意外地得到了更大範圍的認可,這讓曾專門售賣給軍方和體力勞力者的 Dr. Martens 開始擁有更廣闊的市場。
直到 1967 年的一天,一位英國人走進了英格蘭北部的一家雜貨店,他被一雙橙色的馬丁靴所吸引,這一天則成為了 Dr. Martens 的重要轉折。這個人叫做 Pete Townshend,也是搖滾樂隊 The Who 的核心人物。隨後的 Townshend 不斷穿上 Dr. Martens 登台演出,他的認可對 Dr. Martens 的影響是顯而易見的,這種馬丁靴迅速被音樂領域的人們所青睞。
Pete Townshend | Via thewho
於是以此為開端,從 70 年代起,Dr. Martens 逐漸開始「統治」英國文化領域。在這幾十年里,Skinhead、Punk、Two-Tone ska、Goth、Grunge 等各種音樂流派及其亞文化群體層出不窮,這些群體則或多或少都有了一個共同點:Dr. Martens。
在這些亞文化群體中,最具爭議性的毋庸置疑是 Skinhead 了。實際上,早期的 Skinhead 是一個工人階級背景的多元文化群體,並旨在為社會上弱勢群體發聲。Skinhead 風格則是對於 50 年代活躍於英國的 Mod 亞文化華麗造型的簡化演變。剃著光頭、一件白色T 恤、搭配著吊帶直筒牛仔褲和 MA-1,再腳踏一雙代表工人階級的 Dr.Martens 就是 Skinhead 的標誌性著裝。
Skinheads與嬉皮士的「對立」 | Via Terry Spencer
在 70 年代初期,暴力色彩亦潛入了 Skinhead 的服飾選擇。《衛報》就曾採訪過一位當時的 Skinhead,他說起:『我們割斷了 Dr.Martens 鞋頭的皮革,並讓它露出了鋼頭,這些靴子是很合適的「武器」,我們穿著它很有安全感。』在當年 Skinhead 群體多次與警察發生衝突的場面中也都能看到 Dr.Martens 的身影,這也使得它很快成為了反文化的重要象徵,甚至在後期流傳至了歐洲大陸影響了 NEW BEAT 群體的裝扮。
Via Stefano Archetti
盡管 60 及 70 年代的 Skinhead 更關乎於對社會地位的抗爭,但發展到 1980 年代便已與「種族主義」有了撇不開的關係。80 年代英國的經濟衰退和移民浪潮等混合因素的影響下,讓當地的種族話題不斷升級,一部分 Skinhead 被招募成為了「新納粹青年」,他們被稱為 White Power Skinhead。這個群體的人同樣穿著標誌性的 Skinhead 裝束,並將 Dr.Martens 鞋帶替換成了白色或紅色。
1982年與警方對峙的 Skinheads | Via David Stevens
此外,在出現了種族主義分支後,部分 Skinhead 則選擇站在對立面,組織了反種族主義的左翼 Skinhead – Skinheads Against Racial Prejudice (簡稱 SHARP)。而無論劃分為何,在那個危機四伏的年代里 Dr.Martens 以其獨特的工人階級屬性和魅力被擁有各種不同意識形態的群體所青睞卻是不爭的事實。
除了 Skinhead,Dr.Martens 作為 Punk 美學的重要組成部分似乎更為大眾所熟知,正如像 The Sex Pistols 和 The Clash 這樣的 Punk 樂隊所展現的形象,穿上纖細長褲、機車夾克,將別針作為耳飾穿過耳朵,Punk 們還會再選擇一款高幫版本的 Dr.Martens,以完成一整套 Punk 裝扮。而當 Grunge 在 1980 年代中期大洋彼岸的西雅圖誕生,這種亞文化在 1990 年代中期取得了巨大的商業成功,並成為主流音樂,Dr.Martens 也已悄悄在 90 年代走入了 Grunge 音樂現場。
Via Ted Polhemus
Joe Strummer| Via The Clash
隨後如同大熔爐一般,Britpop 融合著 60 年代音樂特徵、Punk 和 Indie-pop 誕生,除了音樂,Britpop 的「混合」也體現在態度和風格之上。諸如 Blur 和 Oasis 等樂隊在時尚的選擇上有向 mod 致敬的傾向,Elastica 的 Justine Fisherman 將 Grunge 元素融入了穿衣風格,而 Suede 則多少有些雌雄同體的 Goth 樣貌。盡管風格多樣,這些樂隊所選擇的鞋款中卻總能看見 Dr.Martens 的身影。
Blur | Via Blur
毋庸置疑,在上個世紀延續數十年的歲月里,都是屬於 Dr.Martens 的黃金年代。但隨著千禧年後 Hip-Hop 音樂開始在青年文化中逐步占據主導地位,亦反襯著搖滾音樂市場的逐步衰落。Dr.Martens 在文化中的地位也已與 20 年前大不相同。它們似乎不再是無處不在的青年文化「主食」,而是變成了一種復古品味的時尚宣言。
幸運的是,最頂級的設計師們似乎都還久久存留著對於 Dr.Martens 的深沉情結,近年以來,Raf Simons、Stussy、Pendleton、Supreme、Gosha Rubchinskiy、VETEMENTS…數不清的品牌與設計師都在與 Dr.Martens 展開聯名設計。Dr.Martens 也在持續以尊重傳統身份的「Made In England」純手工高端線,以及延續未來的「VEGAN」純素環保系列吸引著愈發多元需求的消費者。亦仍然在以舉辦音樂現場、製作音樂記錄短片這些方式與音樂緊密相連。
或許 Dr.Martens 在接下來的文化中所扮演的角色尚有些無法預料。而無論哪種音樂流派或亞文化正在爭相引領著最新的潮流趨勢,可以肯定的是,Dr.Martens 作為曾在五十年間,從地下音樂和青年文化中所延續而來的珍貴遺產,定會永久地在文化領域中留下不會消逝的印記。
WRITERLiz Gioro
Joy Division 的那顆「脈沖星」,已經流通了整整 40 年
Slogan Tee 的作用是把我們都變成廣告牌?
終於可以入手在紐約時裝周亮相的 adidasTERREX x KITH
商務合作:[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