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夢新聞LINE@每日推播熱門推薦文章,趣聞不漏接❤️
點擊上方收聽音頻
—傳統民俗:賀新春 —
歡迎關註中國國學小常識,讓我們每天多了解一點傳統文化。
不求見面惟通謁,名紙朝來滿敝廬。
我亦隨人投數紙,世情嫌簡不嫌虛。
說到春節裡的習俗,有一項非常重要的內容,那就是向親朋摯友發出美好的祝願,稱為「賀新春」,在民間俗稱「拜年」。
說到這「拜年」的習俗可是由來已久,現在我們在春節期間,無論是長輩還是晚輩,會在春節期間相互道賀,被稱為「拜年」;而在我們中國的傳統文化當中,給長輩道賀拜年是可以叫「拜年」的,而同輩之間要稱為「賀年」而不能稱為「拜年」;顧名思義,拜年是要行大禮的。隨著時代的發展與進步,如今,無論長輩還是晚輩,在春節期間的相互道賀都統稱為「拜年」。
說起這「拜年」的習俗可以追溯到宋代,而盛於明代。根據南宋吳自牧所寫的《夢梁錄》中的記載:「正初一日,為之元旦——士兵皆交相賀,民男女,亦皆鮮服來往拜節。」
在宋代,拜年的風氣非常盛行的,不僅是軍士、士兵之間相互道賀,百姓之間也相互拜年,這其中也包括皇帝和大臣。
春節期間無論是否相識「皆望門投貼」以示新春祝願。什麼是「望門投貼」呢?簡單來講,就是寫有祝福語和自己身份姓名的賀年卡,當然您可以這麼理解。這也的確是中國歷史上最早出現的賀年卡或者是明信片了。
在宋朝的上流社會當中,由於朋友圈太大,親朋摯友人數太多,難以逐一登門道賀。但是春節期間的這個禮又不能少了,於是就出現了派遣自己的手下人帶著自己的「名刺」去拜年,在當時被稱為「飛貼」。那您可能會問了,什麼是「名刺」呢?這麼說吧,為了便於您的理解,我把古人的「名刺」翻譯成我們今天所用的「名片」,雖然說「名刺」和「名片」在很多地方上不同,但是從用途而言,是差不多的。
同時,為了便於接收這些來自多方的賀年卡,有些府邸就會在自家的大門口貼上一個用紅紙做成的紙袋子,並且在這個袋子上面還會寫上兩個字,叫「接福」,預示著來自四面八方的祝願都會化為來年的福氣。您看,我們的古人,即節省了時間,又提高了效率,這一做法非常值得我們借鏡。
就此而言,我覺得這種行為和我們今天在春節期間用微信或是群發來溝通可能差不多。
到了明代,人們便以「投謁」來代替拜年。明代的「投謁」和宋代的「名刺」在用途上是大同小異的。而到了清朝開始,在「拜年」的環節上就增加了一個群體形式,被稱為「團拜」。在皇家,皇帝會宴請滿朝文武大臣一同慶賀新春的到來,不僅提高了效率,也減少了頻繁的應酬。
也因此,民間也開始效仿皇家這一做法,以團拜的形式進行新春道賀。在清代的《側帽餘譚》一書當中有這樣的記載:京師於歲首,例行團拜,以聯年誼,以敦鄉情。
您看我們古人早就在春節的習俗當中有了多種的形式,當然,團拜這種形式也一直延續到了今天。
今天的《聞古知新》咱們就先聊到這兒,感謝您的關註,咱們下期再見。
(背景音樂來自網路,如侵權聯繫刪除)
喜歡我們的小夥伴
也可以在這裡找到我們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