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為黨爭,為何在宋朝沒有性命之憂而在明朝則是非生即死

尋夢新聞LINE@每日推播熱門推薦文章,趣聞不漏接❤️

加入LINE好友

同為黨爭,為何在宋朝沒有性命之憂而在明朝則是非生即死 歷史 第1張

同為黨爭,為何在宋朝沒有性命之憂而在明朝則是非生即死 歷史 第2張

歷史大學堂 出品

文:愛影

編輯:莉莉絲

黨爭,是古代政治中的一個常見現象,歷朝歷代皆有不同程度的黨爭。它們的影響也各不相同。孔子有雲:「君子群而不黨,小人黨而不群」。但歷史告訴我們,黨爭並不是小人的「專利」,君子也會黨爭。在這一點上,宋代和明代給了我們兩種截然不同的「示範」。

宋朝:「廢法不廢人」

最能說明宋代黨爭的特點,要屬「慶歷新政」和「王安石變法」。

公元1043年,距離北宋開國已近90年,此時已經歷過對遼化和西夏數次戰爭的北宋,國力消耗嚴重;而且國內也出現了饑民叛亂,可謂「內憂外患」。

此時,名臣范仲淹向當朝皇帝宋仁宗上疏《答手詔條陳十事》,針對當時制度上的種種弊端,提出改革措施。之後,仁宗據此頒布多條詔令,史稱「慶歷新政」。

同為黨爭,為何在宋朝沒有性命之憂而在明朝則是非生即死 歷史 第3張

圖1范仲淹(989年-1052年)

由於新政直擊許多既得利益者的要害,所以「黨爭」的種子在一開始就被種下,最終使得慶歷新政「無疾而終」。

為推行新政,宋仁宗有意提拔夏竦擔任樞密使(全國最高軍事長官)。本來夏竦對新政並無多少意見,但同為「改革派」的王拱辰、歐陽修、餘靖等人對此堅決反對,最終夏竦未能如願。就此,夏竦徹底站在了「改革派」的對立面。

隨著新政的推進,改革派與反對派的矛盾逐漸公開化,鬥爭也日趨激烈:先是歐陽修上書指責禦史台官「多非其才」;做為反擊,監察禦史梁堅彈劾與改革派領袖范仲淹關係密切的兩位大臣,最終使得范仲淹和禦史台長官王拱辰先後辭去官職,以示對同僚的支持。在這之後,黨爭進一步「升級」:前文提到的夏竦使人篡改書信,誣稱改革派官員的行為是「伊、霍之事」。這個「殺人誅心」之舉令改革派中堅范仲淹和富弼深感恐懼,二人隨即辭去朝中職務,出朝巡邊。

持續不斷的黨爭,使得變法無疾而終:僅在新政實施的一年之後(慶歷四年),范仲淹就被罷去參知政事(副宰相)之職,富弼也於同日去官,二人均被改任為邊撫使,遠離朝廷。在這之後不久,改革措施被盡數廢除,「慶歷新政」就此落幕。

同為黨爭,為何在宋朝沒有性命之憂而在明朝則是非生即死 歷史 第4張

圖2王安石(1021年-1086年)

與「慶歷新政」相比,「王安石變法」更具有代表性。

宋神宗熙寧年間的這次變法可謂將「黨爭」的特點體現得淋漓盡致:朝中幾乎所有官員都選擇了「站隊」,而由於神宗力挺新法,「變法派」一開始便占據上峰。

隨著新法的推進,反對派的聲音「一浪高過一浪」:禦史中丞呂誨上疏彈劾王安石,神宗拒絕答復,前者就自請出朝;知諫院范純仁上疏攻擊王安石變法亂度,神宗未置可否,范純仁也堅決辭職;元老重臣富弼稱病罷相;司馬光上書無果,主動要求到洛陽修《資治通鑒》;蘇軾、蘇轍上書陳說變法之弊,結果蘇轍被貶河南,蘇軾自請離京出任杭州通判。可以說,反對派的官員無一例外都離開了中樞朝政。

同為黨爭,為何在宋朝沒有性命之憂而在明朝則是非生即死 歷史 第5張

圖3司馬光(1019年-1086年)

明朝:「身與名俱滅」

有明一代,「黨爭」可以說貫穿始終。

在明太祖朱元璋時期,「黨爭」的苗頭已經顯現。當時,隨朱元璋打天下的人中,以淮西人居多,而朱元璋本身也是淮人,故明朝建立後,這批人大都封公列侯,身居高位。圍繞其中的核心人物、韓國公李善長,形成了朝中的淮人官僚集團。

由於身兼功臣和皇帝同鄉兩重身份,在開國後,李善長任左丞相,位列朝中第一。在他之後,由其同鄉胡惟庸繼任為相。在他們先後掌權的十幾年中,由於淮人集團的排擠,使得非淮人官員很難在朝中立足。如同為朱元璋親信謀士的劉伯溫,因其為浙東人,所以自入朝後就備受打壓:劉伯溫的才華和功勞在一乾功臣中並不算差,但由於淮人官員從中作梗,在封功臣時其只被封為誠意伯,而淮人出身的李善長則被封為韓國公。

同為黨爭,為何在宋朝沒有性命之憂而在明朝則是非生即死 歷史 第6張

圖4胡惟庸(?—1380年)

由於李善長的挑撥,僅僅在洪武四年,劉伯溫就告老還鄉,自此遠離官場。但這還沒結束:由於之前朱元璋在向劉伯溫征詢丞相人選時,後者沒有為李善長說好話,由是李善長記恨在心,之後借故革掉了劉的俸祿。經過一連串的打擊,劉伯溫不久便憂憤成疾,而此時淮人集團的胡惟庸借機派醫生為其診治,但蹊蹺的是,劉伯溫在此後一個月便病故了。由此可見,即便遠離政治,淮人官僚依然不肯放過自己的敵人。

到明代中期的嘉靖、萬歷二朝,「黨爭」正式登場。先是嘉靖時,以內閣首輔嚴嵩為首的「嚴黨」和以內閣成員徐階、高拱為代表的「清流」之間的爭鬥:當時嚴嵩結黨營私、大肆貪污,「清流」官員借此不斷攻擊「嚴黨」。而嚴嵩也沒閒著,他利用權勢,先後羅織罪名殺害「清流」領袖夏言、仇鸞。在嚴嵩掌權的二十餘年里,「清流」對其的攻擊也從未停止:沈煉、楊繼盛等先後上疏彈劾嚴嵩的罪狀,但都未能成功,反遭嚴嵩陷害致死。

同為黨爭,為何在宋朝沒有性命之憂而在明朝則是非生即死 歷史 第7張

圖5嚴嵩(1480年-1567年)

明末,「黨爭」之勢達到頂峰。先是在萬歷皇帝立太子的問題上,浙人出身的「浙黨」官員順從萬歷的想法,而著名的「東林黨」官員上書反對;對此,其他黨派又群起攻擊「東林黨」。由此,在圍繞太子人選的問題上,各派官員爭鬥長達20餘年之久。

明熹宗時,「黨爭」又演化為「內朝」和「外朝」之爭。因宦官魏忠賢為司禮監秉筆太監,得以參預機要,又提督東廠,能任意羅織罪名、掌握官員生殺大權,故圍繞其身邊迅速形成了一個集團,東林黨人稱之為「閹黨」。因魏忠賢得熹宗信任,故其在朝廷內外權勢滔天、為所欲為,對其趨炎附勢者絡繹不絕,甚至稱其為「九千歲」。見「閹黨」專權,敗壞朝綱,東林黨人開始激烈攻擊魏氏一黨:左都副禦史楊漣上書彈劾魏忠賢二十四大罪狀,被誣下獄,後受盡酷刑慘死獄中;其餘東林黨人如左光鬥、魏大中等也因反對魏氏專權而被下獄折磨致死。至此,「東林黨」勢力大為受挫,「閹黨」遍布朝廷,直到崇禎時才覆滅。

縱觀宋、明兩朝的黨爭,前者多為純政見之爭(如變法派和保守派),且鬥爭結果僅止於罷相、去官(遠離中樞);而後者多以官員籍貫劃分派別,同鄉之間相互抱團,對於非本派者必加以打壓、排擠,發展到後來變成「為了爭而爭」,事事都要攻訐一番,而且相爭的結果可謂慘烈:失敗者幾乎都被處以極刑,死於非命。

同為黨爭,為何在宋朝沒有性命之憂而在明朝則是非生即死 歷史 第8張

圖6魏忠賢(1568年-1627年)

造成這兩種不同局面的原因是什麼

這就要說到兩朝的立國之本了。宋朝堪稱中國歷史上知識分子最幸福的朝代,宋太祖趙匡胤曾立下「不殺士大夫及上書言事者」的誓言並刻於碑上。因此,宋代對知識分子(士大夫)及其寬容,只要不是罪大惡極,並不會被施以刑罰。即便是與君主相爭,往往也沒有性命之虞,最多就是外方到地方,遠離朝政。這點從范仲淹和王安石的境遇上體現得最為典型。

而明朝就不同了。明太祖朱元璋出身貧民,對了於吏治的腐敗有切身體會。立國後,更以嚴刑峻法整頓吏治,對官員要求極為嚴苛,稍有貪腐行徑就會被處以極刑。而在對待大臣的問題上,他和自己的兒子明成祖朱棣又為後世做了很不好的示範:在處理胡惟庸、藍玉兩位功臣的案子上,受牽連被殺的官員達四萬餘人;朱棣在方孝孺一案上更是做出了「誅十族」的壯舉,連方孝孺的門生、朋友都沒有放過,前後共有八百多人被殺。由是,明代的黨爭幾乎都以人身消滅為結局,失敗者往往連性命都保不住。

同為黨爭,為何在宋朝沒有性命之憂而在明朝則是非生即死 歷史 第9張

圖7朱元璋(1328年—1398年)

其次是長江流域的開發。北宋時,江南的開發已有規模,經濟、文化水平較高,但黃河流域也並未衰落,且由於國都在開封,所以整個南北方的發展比較均衡。這點從北宋一朝名臣的籍貫上可見一斑:范仲淹為蘇州人,王安石為江西臨川人,寇準為陜西渭南人,韓琦為河南安陽人。

到明代,長江中下遊流域已經開發得很成熟,經濟和文化水平都蓋過了北方;加之南京是開國時的首都,故其政治、文化中心的地位一直不墜。自此,「金榜題名」者幾乎無一例外來自於這個區域:如歷任首輔的嚴嵩(江西新餘人)、徐階(今上海松江人)、張居正(湖北荊州人),其中明末影響最大的「東林黨」、「浙黨」、「昆黨」更是集中於蘇錫常地區。這使得他們在文化觀念上更容易相互認可,進而抱團結黨,共同進退。

……………………….END……………………….

文字由歷史大學堂團隊創作,配圖源於網路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百度百科TA說,歷史領域特邀科普合作平台

同為黨爭,為何在宋朝沒有性命之憂而在明朝則是非生即死 歷史 第10張

同為黨爭,為何在宋朝沒有性命之憂而在明朝則是非生即死 歷史 第11張

同為黨爭,為何在宋朝沒有性命之憂而在明朝則是非生即死 歷史 第12張

同為黨爭,為何在宋朝沒有性命之憂而在明朝則是非生即死 歷史 第13張

同為黨爭,為何在宋朝沒有性命之憂而在明朝則是非生即死 歷史 第14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