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 放學後,孩子是先寫作業還是先玩耍?順序雖不同,區別卻很大

尋夢新聞LINE@每日推播熱門推薦文章,趣聞不漏接❤️

加入LINE好友

小林家的兒子康康今年已經10歲了,別看孩子年紀小,卻是別人眼中的「聰明孩子」。因為在別人看來,康康並不是傳統意義上的好學生,寒暑假時,在別的小朋友都在忙著報各種學習班,埋頭苦讀時,康康總是無憂無慮的玩耍;就連上學期間,康康也是一到下課時間就跑去操場玩耍的狀態,直到上課鈴響才回到座位上。

都說有多少付出就有多少回報,康康在學習上的付出比其他小朋友少太多,卻能次次都能考年級第一名。這種現象除了能用「天生聰明」解釋,還能找到更合理的說法嗎?

事實上,還真有,可惜這種能提高學習效率的方法,被很多家長認為是孩子不愛學習的表現。

放學後,家長總是督促孩子快點學習,作業不寫完就不能吃飯,不能玩耍。殊不知,這樣的學習方式正在慢慢降低孩子的學習效率,往往導致孩子在學習上花費了更多的時間,學習成績卻遲遲提不上去。

原創
            放學後,孩子是先寫作業還是先玩耍?順序雖不同,區別卻很大 親子 第1張

一:孩子先玩耍,再學習,學習效率會更高

放學回家後,孩子剛從一天緊張的學習中解放出來,這時候就需要玩些遊戲放鬆一下,再加上孩子一整天沒有見到爸爸媽媽,更有很多話要和父母分享。家長這時候不能強行要求孩子放學就寫作業,會增加孩子的抵觸心理不說,孩子長時間學習得不到休息,做作業時也不能全心全意地投入進去。

美國曾經做過一個實驗,在這個實驗中,把一些孩子分為兩組,讓這些孩子共同學習一項知識,學習過後,A組的孩子可以出去玩耍,B組的孩子則繼續學習其他東西,等過半小時後開始提問兩組共同學習的知識,經過提問發現,A組的孩子能很好的消化吸收剛才所學,B組的孩子則整體表現較差。

這個實驗說明,孩子學習時要勞逸結合才能提高學習效率,如果總是讓孩子趴在那兒學習,孩子就會感到枯燥和疲勞,並且注意力不集中,在這種狀態下還讓孩子學習,既沒有效果還會讓孩子得不到休息,從而學習越來越差。

原創
            放學後,孩子是先寫作業還是先玩耍?順序雖不同,區別卻很大 親子 第2張

二:「懸梁刺股」式學習方法不值得推崇

在孩子上小學的時候,就聽過「懸梁刺股」的故事,很多家長也把這種學習方法當做至理名言,認為孩子的學習時間越多,學習成績越好,若孩子學習時都奉行「懸梁刺股」似的刻苦精神,以犧牲睡眠時間為代價,那這種學習方法不要也罷。

經研究表明,孩子上課時,剛開始是注意力最集中的時候,隨著時間慢慢推移,孩子的精力就會越來越分散,學習效率也會更低下。那些熬夜讀書的學生,看似學習很刻苦,其實卻處於「過目就忘」的狀態,既占用了玩耍時間,還干擾了正常的學習。

原創
            放學後,孩子是先寫作業還是先玩耍?順序雖不同,區別卻很大 親子 第3張

三:如何讓孩子學習更高效

學習需要技巧,更需要合理分配時間。對低年級的孩子來說,他們的學習任務比較輕,放學後可以讓孩子先玩耍一會,然後再寫作業,寫完作業後,睡覺前可以帶孩子溫習一遍今天學習過的知識,溫習過後就可以讓孩子舒舒服服地睡上一覺了。

對高年級的孩子來說,他們已經有了自主學習的意識,學業也更加緊張。在學習的過程中,可以先學習半小時左右,感到疲勞了就休息5分鐘或者10分鐘,然後再學習,如此往復,直到完成當天的學習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