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夢新聞LINE@每日推播熱門推薦文章,趣聞不漏接❤️
「娃兒哭的山枯海嘯,當媽的不來,誰也攔不住!」
昨天,閨蜜跟我吐槽了一波他家2個愛哭鬼的花式哭功,總結了這一句至理名言!
哈哈哈,內容過於真實,不忍直視!
下班回家一開門,就看見2個娃扭打在一起,看到我回去立馬停止撕扯,哭唧唧的跑到我這來告狀。
「媽媽,哥哥打我,嗚嗚嗚嗚…」
「媽媽,是弟弟不乖,他搶我玩具,哇哇哇哇…」
手機還在通話中,手里的包都沒來得及放,這一波操作是要鬧哪樣!
我給老公使了個「快把娃弄走」的眼色,老公回一個「我可管不了」的攤手手,氣得我想河東獅吼!
匆匆忙忙掛了電話,心里默念「不能吼不能吼,我是個不發脾氣的好媽媽」100遍後,我終於耐著性子平息了戰鬥,洗好了澡,講好了故事,把2位小妖精哄去了周公那里。
精疲力竭…
瞥了一眼全程觀戰的老公說「平時跟娃混的那麼好,為什麼這會兒就躲了啊?」
老公雙手一攤「那沒辦法,他們就是要媽媽,想幫你也幫不上啊!」
呵,只有孩子一哭,除了媽誰都不行,全家跟著攤手手,哎…
媽媽,我就是想叫叫你
講道理,為什麼孩子一哭就非得找媽媽?
心理學上說,孩子哭著喊媽媽,也是為了滿足自己內心的表達,每一聲呼喊,都能讓孩子覺得離媽媽更近。
鄰居家的女兒,快4歲了,平時就是個甜糯糯的小棉襖,一哭起來,就化身超級大魔王,10個奶奶都罩不住的那種。
逢哭必念的一句話是「媽媽,你在哪啊?嗚嗚,媽媽你在哪啊!」
不知道她這個壞習慣的,還以為奶奶虐待了她,奶奶每次溜娃趕上娃哭都趕緊推娃回家,生怕被人當成人販子…
有一次,因為不好好吃飯,媽媽兇了她,生氣的走開了。
孩子扯著脖子,朝媽媽的方向張著小手邊哭邊喊「媽媽,你在哪啊!」任憑奶奶怎麼哄也不奏效。
最後還是剛冷著臉的媽媽把她抱進懷里,輕輕拍著她的後背,才算完。
孩子抽抽涕涕的睡著了,媽媽有點內疚,輕輕在孩子耳邊說了一句「對不起寶貝,媽媽愛你。」
沒想到趴在背上的孩子迷迷糊糊的回了一句「我也愛你,媽媽」
真正愛你的人,夢里都在愛。
後來孩子跟她說「你生氣的時候,我想著不生氣的媽媽,就想喊媽媽」。
原來,媽媽不在身邊時,孩子哭的是慌張,媽媽在身邊時,孩子哭的是委屈。
哭喊著叫媽媽,是想呼喚出心底那個溫柔善良的媽媽,更是他表達愛的一種方式,有點淚目。
紀伯倫說:人的嘴唇所能發出的最甜美的字眼,就是母親。最美好的呼喚,就是媽媽。
也不知道孩子這一生中,要喊多少聲媽媽才能長大?如果按照字符的長短來算,這2個字寫在紙上大概2公分,一輩子的話,我想足夠繞地球10圈了吧。
當孩子第一次叫「媽媽」的時候,媽媽就注定是他這輩子的盔甲,是他心底最安心的地方,能為他遮風擋雨。
「媽媽」這2個字,也許真的有很大的魔力,想想已經身為人母的我們,在痛苦不堪的時候,又何嘗不想到媽呢?
不管有沒有用,不管媽媽在不在,只要這句「媽媽」喊出來,就能增添很多慰藉和勇氣!
媽媽,我聽到你的聲音了
除了滿足表達的需求,媽媽更是孩子安全感的來源。
很小的孩子哭鬧起來,只要感覺到媽媽在身邊,就會很快安靜下來,哪怕是媽媽的氣味、媽媽的聲音、媽媽的心跳,都有這種超能力。
(聞到媽媽衣服的氣味,孩子睡著了)
央視曾經做過一個公益廣告,沒有一句台詞,卻淚目了很多人。
視頻里的孩子,大概3、4個月的樣子,可能是媽媽不在身邊,孩子一直在哭。
被帥氣的叔叔抱在懷里,哭。
被一臉慈祥的奶奶接過去,還是哭。
懷孕8個月,自帶母性光輝的孕媽媽,搞不定。
拿著玩具實力哄娃的年輕小夫妻,還是哄不好。
1分半的視頻里,一共有8組人來哄這個哭的讓人心酸的娃,都沒能奏效。
直到一個看似兇兇的,長著滿臉鬍子的黑衣叔叔出現,視頻里出現了撲通撲通的心跳聲,孩子在他懷里突然安靜下來,不哭了,竟然還笑了。
(聽到媽媽的心跳,孩子不哭了)
最開始還莫名其妙,直到視頻里打出「媽媽的心臟,在數月前移植給了他」這一行字,好多人都忍不住淚目了。
媽媽離開了,可媽媽的心還在,雖然他長得不像媽媽,但孩子卻感受到了來自媽媽的聲音,撲通,撲通,撲通,一聲聲心跳,安撫了他焦躁的情緒。
他努力靠近黑衣叔叔的心臟,摸著他的鬍子,看著他癡癡笑的樣子,像極了孩子看我們的眼神。
也許,他以為那就是媽媽吧。
也許,這就是媽媽天生的魔力吧。
羅曼·羅蘭說:母愛是一種巨大的火焰。
我想說,母愛更是一種帶有共振的韻律。
都說母子連心,孩子在媽媽肚子里10個月,每天都和媽媽感受著同一種律動,一朝來到這世上,他的不安,他的惶恐,也只有這個律動才能安撫。
這段律動就是媽媽和孩子之間最深的情感鏈接,孩子所有的安全感都來源於跟他有著心跳共振的媽媽。
對於視頻里那個孩子而言,媽媽的心跳聲,大概就是全世界最美妙的樂章吧。
寶貝,媽媽一直都在
哭著找媽媽,是孩子對媽媽毫無保留的信任和依戀,這世上對他好的人那麼多,他只要媽媽就好。
能被孩子當成這世上最重要的人,也是我們的幸運,沒有任何條件加持的愛,這世上也僅此一份。
所以,不要不理那個哭泣的娃吧,在他的世界里,真的沒有什麼比媽媽不理更慘的事情了…
也許很多時候,為了堅持某些育兒原則,我們都當過那個狠心的媽。
狠心的拒絕他張著手的抱抱,狠心的打斷他想要媽媽的祈求,狠心的放他一個人在那里哭到昏天暗地。
雖然狠心是為了孩子快點長大,但真的不該以傷害孩子的依戀為代價。
孩子能全身心依戀媽媽的時光,真的沒有幾年,5歲以前沒有從媽媽那里得到足夠的情感鏈接,也真的會影響孩子的的親子依賴。
巴爾紮克說:世上沒有比母親的撫愛更美好、更深沉、更無私、更真切的感情。
在這有限的時間里,多給他一點回應,多抱抱他,多安撫他,多讓他感覺到媽媽的愛,讓他知道「媽媽在,媽媽一直都在,一直都愛你」。
沒有什麼,比讓孩子心里充滿陽光和愛更重要的事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