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往丨一戰時,歐洲背叛了中國?

尋夢新聞LINE@每日推播熱門推薦文章,趣聞不漏接❤️

加入LINE好友


嚴復是中國近代偉大的翻譯家,但對於嚴復,人們了解並不多。

嚴復早年仕途失敗,晚年又遭人誤會,他開啟了本土的自由主義思想資源,直啟後來的胡適,可胡適對嚴復的評價卻並不高。在觀念劇烈變動的時代中,個體很難跟上節奏,不得不接受由此帶來的人生悲劇。

然而,回望所來徑,嚴復卻是一位不可忽略的重要人物,深入他的思想,就會發現,他的許多擔憂在後來竟被現實所印證。令人無限唏噓:當初如能靜下心來聽聽嚴復說了什麼,如能更審慎一些,許多彎路是否能避免呢·許多代價是否將不必付出?

然而,歷史是近視的,很少有人能登高望遠。

作為翻譯家,嚴復曾反對採用「權利」一詞,因它與英文原意有區別,且容易與「權力」混淆。當時人覺得嚴復矯情,可今天看,又有多少人真正能區分「權利」與「權力」的區別?又有多少人,真正懂得如何保護自己的「權利」?

歷史不只是由正確的事構成的,也是由錯誤的事構成的。從錯過嚴復中,我們可以獲得更多啟迪。

被忽略的嚴復之路

翻譯史:《一名之立,旬月踟躕:嚴復譯詞研究》

作者:沈國威

出版: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讀往丨一戰時,歐洲背叛了中國? 歷史 第1張

翻譯對近代中國產生了深遠影響。

一方面,以翻譯為中介,新思想、新觀念得以流布。以戊戌變法為例,主要發起者康有為曾是一名傳統士人,只在接觸了翻譯書籍後,才產生了變法思想,此後凡是墨海書院的譯書,康有為必會購買,引其為變法的思想源。

另一方面,因翻譯失當,也帶來種種誤會,其流弊至今仍存。

清末翻譯新詞,或從日語來,或從古代佛經來,嚴復先生更偏向於後者。這是因為,他看到日語詞匯的譯文原本就不夠準確,轉成中文,更是誤會百出。比如自由,本是一個政治名詞,與日文語境中的自由完全不同,與中文語境中的自由區別更大。所以,嚴復定名為「自繇」,與自由相關,卻又不同。

事實證明,嚴復先生的這一翻譯極富遠見。直到今天,人們對自由仍存極大誤會,包括魯迅等思想家,在理解自由時,亦存不小偏差,可知一名之誤,貽害無窮。

嚴復先生初期中文略差,因此科舉屢戰屢敗,他的名篇《天演論》是經其師、八股名手吳汝綸改定乃成。但嚴復非常重視定名,遂能「一名之立,旬月踟躕」,其中包含了他的責任心與智慧。

遺憾的是,嚴復先生的翻譯路徑未被後人所繼承,以致後來的譯書中,日語名詞大量充斥,帶來極大誤會。比如哲學,哲本意為大,而在西方語境中,哲學本意是「愛思想」,今人言哲學必從宏大敘事為始,遠離生活實踐,未始不是定名之誤。

嚴譯也有缺點,就是用詞過於古奧,如將神經翻譯成「涅伏」。「涅伏」本佛教詞匯,音又近於希臘語中「神經」一詞,此譯得到魯迅先生的激賞,但最終未能流行開來。而譯成「神經」後,則「神經病」與「精神病」之間,又多了一層需甄別的麻煩。

本書以嚴復先生在翻譯中「定名」為切入點,佐以相關史料,深入揭示了嚴復的思想與視野,打開了理解嚴復的全新角度。

古羅馬的旅行手冊

生活史:《古羅馬的日常生活:奇聞和秘史》

作者:阿爾貝托·安傑拉

出版: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讀往丨一戰時,歐洲背叛了中國? 歷史 第2張

打開歷史有無數種方法,本書則專注於生活史。

作為具體的人,我們都沉浸於生活之中,而非歷史中。生活與歷史最大的區別,在於它的變化是緩慢的,並無具體的方向,所以如此多元,很難被概括成一條線性脈絡。正因如此,生活比歷史更真實,更容易讓人產生親近感。

本書帶領讀者走進羅馬人的具體生活中,讓人驚訝地發現:羅馬貴族也偏愛四合院結構,也有清晰的內外之分,他們居所的牆壁上有複雜裝飾,可缺乏照明設施,只能在陰翳中欣賞它們。由此可知,谷崎潤一郎的《陰翳禮讚》是多麼不靠譜——在文明的起點上,東西方差別並不大,西方人也在陰翳中生存,也要學會在陰翳中欣賞美,也有壓抑、克制、隱忍的特點。

羅馬人的家中幾乎沒有傢俱,但他們是最早使用衣櫃的人,他們擁有很長的名字,他們每天醒來,也會為生計而發愁,即使是羅馬貴族,也會去公共浴池洗澡,那是人際交往的重要場所。

通過本書,可以看到一個生動的古羅馬,這里有繁盛的商業、豐富的美食、完善的公共設施,但也有讓人難以理解的習慣,比如公共廁所中,人們共用一條海綿拭穢……

正如本書作者所言:古羅馬的成功是生活的成功。通過生活,不同的人被緊密連接起來,達成身份認同,並共同創造出燦爛的古羅馬文明。

當年歐洲為何失去了中國

現代史:《誰背叛了中國:中國與一戰》

作者:(英)吳芳思、阿南德爾

出版:江蘇人民出版社

讀往丨一戰時,歐洲背叛了中國? 歷史 第3張

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後,中國迎來空前的發展期。因歐洲資本無暇東顧,中國的民族資產階級極大發展,不僅帶動了就業市場,且對國際市場的影響力日益提升。這使中國融入世界的願望更趨強烈。

看到戰爭結局已定,北洋政府匆匆對德宣戰,並為英法等國提供大批勞工。中國勞工大大彌補了英法軍隊遭遇的勞力力不足困境,中國勞工表現優秀,許多人得到嘉獎,此外還有一些人死於戰爭。

遺憾的是,英法等國並未平等看待中國勞工的貢獻,他們既想使用廉價勞力力,又不能排除文化偏見。在相當時期,中國勞工像囚犯一樣,被集中管理,無法與西方社會接觸,他們乾的是最危險、最辛苦的活,可出現危機時,卻得不到足夠的幫助。

一戰結束後,絕大多數中國勞工被遣返,原始資本主義顯示出冷漠、殘酷、歧視的一面。隨著巴黎和談失敗,中國知識界普遍對西方感到失望,中國勞工的悲慘遭遇進一步強化了人們的民族意識,由此形成了「歐洲之路走不通」的共識。

作為「嬰兒共和國」,北洋政府的合法性來自人們對西方式政治的美好想像,而這一想像源於當時國人對歐洲缺乏了解。當這個泡沫也破裂時,人們陷入了深深的懷疑中——原來,歐洲並不是天堂,在那里,平等這一人類價值的底線竟無法得到保障。

人們的失落感與北洋政府的拙劣治理相激蕩,引發變革激情,恰在此時,俄國革命提供了全新的可能,它不僅為知識階層提供了批判的武器,還為勞工階層指出了解放的道路,從而契合了國人的關切。

本書通過對這一歷史過程的細致梳理,提醒後人:理念與實踐之間存在著巨大落差,當價值不能有效約束人性惡時,特別是當人性惡借助民族主義、文化偏見等興起時,則再美好的願望,也將以破滅而告終。

這才是真正的東嶽廟

史料:《東嶽廟:一個西方人眼中的中國神話》

作者:(美)富善夫人

出版:清華大學出版社

讀往丨一戰時,歐洲背叛了中國? 歷史 第4張

北京俗語道:「千年的松,萬年的柏,不如北京東嶽廟的老槐擺一擺。」意思是東嶽廟極為靈驗,故直到民國時期,這里依然香火不斷,在史料中,被記為「東嶽廟祈福最靈」。

東嶽廟始建於元代,是道教正一派在華北的第一座大型道觀,東嶽廟的主殿是岱嶽殿,殿內供奉著管理陰陽兩世的最高主宰——泰山神東嶽大帝。東嶽廟建成後,屢遭毀壞,廟內絕大多數建築是清代重建,但中軸線格局和部分建築保持了元代的規制。廟前還留存著北京目前唯一的琉璃過街牌樓,是明萬歷三十年(1602年)建成,上面的題字據傳是嚴嵩所書。

東嶽廟以神像眾多聞名,此外碑刻眾多,有「東嶽廟的碑文數不清」之稱。可惜神像、碑文後遭大量毀壞。

本書是上世紀30年代美國人富善夫人留下的記錄。富善的父親昌西與1865年來到中國任牧師,曾在通州工作,纂有中英字典,即《富善字典》。1925年,昌西在北京病逝。富善出生於通州,後在哥倫比亞大學學習中國歷史,著有《中華民族簡史》一書。1930年代,富善夫婦在北京生活。

在北京期間,富善夫人跟隨老師施先生學習中文,而施先生常幫東嶽廟道士做抄錄,還閱讀了廟里的藏書,因此對東嶽廟的種種傳說非常熟悉,經施先生口述,富善夫人記錄,形成本書。其中關於廟中神祗記錄特別完整,匯集了幾乎所有殿座內主要奉祀神祇的由來與傳說,對於後來修復東嶽廟起到了一定作用。

古代中國為何沒能完成近代化

近代史:《家族、土地與祖先》

作者:(美)易勞逸

出版:重慶出版社

讀往丨一戰時,歐洲背叛了中國? 歷史 第5張

東西方文明的大分流,或者說現代性為什麼在歐洲發端,堪稱是歷史學中的哥德巴赫猜想,吸引學者們不斷思考,本書即為其中優秀的成果之一。

在近代門檻之前,不同文明都曾呈現出跨越的可能,比如文藝復興時期的義大利,乃至荷蘭共和國曾經的強盛,乃至富裕的「江南道路」,可結果卻是英國率先沖線。

本書作者特別提醒讀者,不能只看清末中國的狀況,畢竟隨著經濟多年倒退,社會趨向貧困化,而在明清時期,至少在江南一帶,商品化程度達到了相當高的水準,不僅擁有2000多人規模的工場,且專業化程度極高,幾與現代工廠相近。

然而,繁榮的商業化並未引發近代化。

由於傳統的制度、文化、道德雖然對商業保持了一定的寬容,卻對私人資本高度歧視,致使私人資本始終處於不安全地帶。當中國也出現了一些新技術,卻很少有人願意投資支持它們。資本要麼被消耗在競逐奢華上,要麼被小心地藏匿起來。當商業、發明無法有效互饋時,則近代化的門檻便成了天塹。

本書從社會史的角度重新梳理明清400年中國歷史的發展脈絡,這就打破了朝代的限制,從社會發展的角度去思考近代轉型為何被延宕(當然,作者更傾向於認為,近代化未必是必然的,也可能是偶然發生的),令人眼界大開。但社會史資料甚少,這也為研究帶來一定難度。

文/唐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