鬱震宏:參差荇菜,《詩經》裡的第一株草

尋夢新聞LINE@每日推播熱門推薦文章,趣聞不漏接❤️

加入LINE好友

鬱震宏:參差荇菜,《詩經》裡的第一株草 歷史 第1張

上周我們認識了《詩經》中的桑樹,今天就跟著鬱老師走近《詩經》中最先出現的植物——荇菜吧~

鬱震宏:參差荇菜,《詩經》裡的第一株草 歷史 第2張

《詩經》第一草:參差荇菜

鬱震宏:參差荇菜,《詩經》裡的第一株草 歷史 第2張

鬱震宏:參差荇菜,《詩經》裡的第一株草 歷史 第4張

關關雎鳩,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參差荇菜,左右流之。

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

悠哉悠哉,輾轉反側。

參差荇菜,左右采之。

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參差荇菜,左右芼之。

窈窕淑女,鐘鼓樂之。

《周南·關雎》

什麼是富養?《漢書》裡說「遺子黃金滿籯,不如一經」,真是一種高明的見解。古代童蒙受書,第一眼就教他目擊經典,一點初心便正大光亮。焦裡堂六歲讀《詩經》,關關雎鳩,在河之洲,一日掃墓,舟行湖上,他父親指著一種水草說:此《詩經》參差荇菜、左右流之是也。這一株草,便是幾十年後焦裡堂做《毛詩鳥獸草木蟲魚釋》的因緣。我本寒家,兒時蒙在鼓裡,不知有書,所幸鄉間自有一派天機流行,門前清川,屋後池塘,生著一種水草,父親叫它「杏草」,我用一根棒,往水裡來回絞幾下,杏草的莖便絞在棒上,拔起來,曬幹,畀羊吃。長讀《詩經》,乃知此即荇菜,為之狂喜。焦裡堂從三味書屋到百草園,我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大概好算是古今之別吧。

《易經》始建於乾坤,《詩經》始建於戀愛。天地即男女,其實是一樣的道理。天地之大德曰生,男女不相戀,則天地之大德無從可見。所以古人說,《關雎》是正始之道,王化之基,所以風天下而正夫婦也。似這般地說戀愛,才見得愛要大聲說出來,是理所當然的。

鬱震宏:參差荇菜,《詩經》裡的第一株草 歷史 第5張

《詩經》草木,始於荇菜。荇菜是《詩經》第一次出現的植物,凡讀過《詩經》者,哪怕只是讀讀殺頭書,沒有不知道荇菜這個名字的。但荇菜究竟是什麼,卻是一個龐雜的問題。《詩經》是慢生活,急不來,且慢慢說。

荇,又寫作莕、洐(草字頭),盧文弨據《說文解字》、《五經文字》,考證說「荇」是一個誤字,莕、洐(草字頭)才是本字,王先謙《詩三家義集疏》亦以為然。嗚呼,這不免太煞風景了,盡有人讀了一輩子《詩經》,滾瓜爛熟,甚至還把「參差荇菜」引用到情書裡去,卻不知原來這裡面有一個錯別字,哎,叫人情何以堪?所以方玉潤說:「講學家不可言《詩》,考據家亦不可言《詩》。」倒亦不全是賭氣話。

處世待人不妨寬大為懷,解經亦然。荇、莕、洐(草字頭)三字,都是形聲字,艸頭表義,行、杏、洐古音相同,實在不必斤斤計較哪個是本字,哪個是俗字。我鄉下叫荇菜為「荇草」,荇,還保留著上古陽部的讀音,發音與吾鄉土話裡「杏花」的杏一樣,所以我倒喜歡寫作「杏草」。花蕊夫人《宮詞》有「荇草牽風翠帶長」,用杜甫「水荇牽風翠帶長」句,但叫荇菜為荇草,倒與我鄉下一樣。

鬱震宏:參差荇菜,《詩經》裡的第一株草 歷史 第6張

荇菜,別名很多,最有名的一個,叫「接餘」。《爾雅》說:莕,接餘,其葉苻。荇菜的葉子,古人專門給它一個名字,苻。荇葉與浮萍相似,楊雄《方言》說:江東謂浮萍謂薸。苻、薸古音近,荇葉名苻,大概是取它與薸葉形似。接餘,也寫作菨餘、菨荼,上古讀音一樣,想來也只是古人的三種記音法,不必計較何者為本字。

接餘,單看名字,似乎就可以聯想到愛情婚姻。宋代學者程大昌見此,突發奇想,他在《演繁露》裡說:疑漢之婕妤取此義以名,或加女則為婕妤,或加人則為倢伃,皆本《詩》之莕菜而増偏旁也。

婕妤,是漢宮裡的婦官,其實就是皇帝的小老婆。《關雎》講愛情講婚姻,反覆寫到荇菜,所以程大昌懷疑,漢朝的婕妤,應該取義於《詩經》裡的接餘。換句話說,先有接餘,後有婕妤。

章太炎先生另起爐灶,他在《小學答問》裡說:漢婦官有婕妤,其名義蓋先漢而有,莕曰接餘,故《詩》以莕菜比淑女,以其聲同「婕妤」。

太炎先生的意思,婕妤當是漢朝以前就有的名字,至少不會晚於《詩經》時代,《詩經》以荇菜比淑女,就是取它與婕妤同音。人在水邊見了接餘,聯想到婕妤,諧音通感,比興兼具,自然而然。這不禁叫人想起毛公所說窈窕即幽閒,荇菜生於清水,真可比淑女的窈窕。這種景致,王維所謂「我心素已閒,清川澹如此」,人水相照,一點人世的塵埃也不見,這樣的女子,只能叫她做「淑女」了,水一樣的女子。婕妤之名是否起源這麼早,不可知,但我最喜歡太炎先生的妙解,叫人覺得一部《詩經》沒有一個幹吃飯的閒字!

鬱震宏:參差荇菜,《詩經》裡的第一株草 歷史 第7張

荇菜,究竟是怎樣的一種草。三國時人陸璣的《毛詩草木疏》說:荇,一名接餘,白莖,葉紫紅色,正圓,徑寸餘,浮在水上,根在水底,與水深淺等,大如釵股,上青下白,煮其白莖,以苦酒浸之,脆美可案酒。《四庫提要》說:陸璣去古未遠,講多識之學者,固當以此為最古。陸璣對荇菜的描述,無疑是最古老最權威的說法,朱子《詩經集傳》即取此。

按照陸璣的說法,荇菜是一種水草,有根莖,與浮萍不同,可以吃。毛公說《關雎》,采這種草,是「備庶物以事宗廟」,作祭祀之用。凡是祭祀的東西,人都可以吃,古人不會弄一堆毒草來祭祖宗,這是一個常識,不勞多言。

郭璞去陸璣不遠,他註《爾雅》,說荇菜:叢生水中,江東食之,亦呼「莕」,音杏。郭璞說的江東,就是我的江南。我小時候,江南雖窮,田間地頭河裡池塘,可以弄來吃的倒也不少,荇菜只給羊吃,只是那一聲「杏」,倒還是《詩經》周南人的口音。羅願《爾雅翼》裡說,荇菜喂豬,人不吃,所以得名「豬蓴」。他說的是宋朝的事,與我鄉下竟沒有隔世之感。

鬱震宏:參差荇菜,《詩經》裡的第一株草 歷史 第8張

荇菜隻在《關雎》裡一見。《魯頌》的《泮水》裡有一句「薄采其芹」,《白虎通》引作「薄采其荇」,但這個「荇」字,與下面的「魯侯戾止,言觀其旂」不押韻,大概「芹」字的形近之訛。非常有趣的是,盡管排除了「薄采其荇」,荇菜還是與《泮水》有著極其龐雜的量子糾纏。《泮水》的第三章,有一句「薄采其茆」,毛公說:茆,鳧葵也。陸璣說:茆與荇菜相似,江南人謂之蓴菜(今通作「蓴菜」)。《經典釋文》引鄭小同、沈重之說皆同陸璣。按理說,這已經非常清楚了,茆是蓴菜,與荇菜相似,但不是同一種水草。

但蘇恭《唐本草》、蘇頌《本草圖經》卻說:鳧葵就是荇菜,不是蓴菜。如此說來,荇菜不僅出現在《關雎》裡,《泮水》的茆,也只是它,換了個馬甲而已。這個問題就搞龐雜了!

一面是經學家,一面是醫學家,兩造各執一詞,該信誰的?馬瑞辰聰明,索性默不作聲。孫詒讓承王念孫之說,熔裁更為精煉,他在《周禮正義》總結道:魏晉以來,釋鳧葵者,或謂即蓴,或謂是荇菜。以《詩》考之,荇見《關雎》,茆見《泮水》,傳箋及陸疏並分別釋之,則鳧葵是蓴而與荇不同物,殆可無疑。以《詩經》還《詩經》,要言不煩,叫人信服,這才是大家風范!

荇菜、蓴菜都是水草,吳其浚《植物名實圖考長編》說:「概略荇、蓴大同小異。」兩者長得很像,蓴菜的葉子比荇菜圓一些,所以王念孫《廣雅疏證》說:「蓴、團古同聲,鳧葵葉團,故江南名之為蓴。」鳧葵是荇是蓴的一筆口水仗,就是因為它們太像了的緣故。

鬱震宏:參差荇菜,《詩經》裡的第一株草 歷史 第9張

荇菜的龐雜,還不止此。顏之推《顏氏家訓·書證篇》說:《詩》雲:參差荇菜。《爾雅》雲:荇,菨餘也。字或為莕,先儒解釋,皆雲水草,而河北俗人多不識之,博士皆以「參差」者是莧菜,呼人莧為人荇,亦可笑之甚。顏之推說的是南北朝時北方的經學博士解釋荇菜就是莧菜。這樣一來,荇菜就成了陸地上的草,而不是水草了,顏之推聽了笑倒。

北朝的博士何以會把荇菜理解為莧菜呢?我的估計,這當然不會是他們集體愚笨,一個重要的原因,當是因為荇、莧兩字讀音相近所產生的誤解,一個前鼻音一個後鼻音,這種旁轉很多見。《三國志·蜀志·簡雍傳》裴松之註:「或謂雍本耿姓,幽州人語謂耿謂簡,遂隨音改之。」中古時期,耿、荇同韻,耿之轉為簡,猶荇之轉為莧。盡管說荇菜即莧菜是錯的,但這裡面保存著當時的發音,還是有價值的,顏之推可以笑,我不敢跟著他笑。

鬱震宏:參差荇菜,《詩經》裡的第一株草 歷史 第10張

《詩經》荇菜的龐雜,還在它的形容詞。《詩經》以「參差」形容荇菜,參差是一個綿延詞,綿延詞書無定字,《說文解字》引《關雎》作「椮差荇菜」。《說文解字》又有縿差、篸差,意思皆同參差。《燕燕》「差池其羽」的差池,漢賦裡的柴池、茈虒、跐豸、偨池,皆「參差」一聲之轉,寫法不一樣,讀音、意思都相近。參差是什麼意思呢?一般解釋為不齊貌,孔穎達《正義》就說「參差然不齊之荇菜」,但用在這個脈絡裡,其實是不恰當的。

我小時候,池塘裡常見荇菜,它根在水底,葉子浮於水面,望之皆平,並不會給人「不齊」之感。荇菜不如荷葉那樣挺舉,荷葉有高低,所謂「水面清圓,一一風荷舉」,這種景象,可以說「參差不齊」。但說荇菜參差不齊,我估計孔穎達讀書雖博,卻沒有目驗,故爾用了一個常訓。

參差荇菜的「參差」,應該如何解釋呢?我們再回到參差的常訓:不齊。「不齊」是從相互比較中產生的,只有一個,自然不能說「不齊」。因此,參差這個詞,其實隱含著一個復數概念,一路引申為不齊,一路引申為眾多。《關雎》裡的「參差荇菜」,參差,表示眾多、旺盛,而不能理解為「不齊」。否則,我們會覺得荇菜生的高低錯落長短不齊,真到了水邊,見了荇菜都在水面上平躺著,大概是會當面錯過的。所以我常以為,經典裡的一字一詞,要像對待不共戴天的仇人一樣,切不可輕易放過它!

本文節選自《荇菜參差》

文章轉載自公眾號:懶下樓

作者簡介

鬱震宏:參差荇菜,《詩經》裡的第一株草 歷史 第11張

鬱震宏,懶下樓主人。

微信公眾號:lanxialou

往期回顧

鬱震宏:《詩經》中最簡單的一首詩

鬱震宏:采采卷耳,叫她如何不想他

鬱震宏:桑樹,是《詩經》裡的一朵紅玫瑰

鬱震宏:參差荇菜,《詩經》裡的第一株草 歷史 第12張

特別鳴謝

書院中國文化發展基金會

敦和基金會

鬱震宏:參差荇菜,《詩經》裡的第一株草 歷史 第13張

章黃國學

有深度的大眾國學

有趣味的青春國學

有擔當的時代國學

北京師范大學章太炎黃侃學術研究中心

北京師范大學漢字研究與現代應用實驗室

北京師范大學文學院古代漢語研究所

北京師范大學文學院古代文學研究所

微信號:zhanghuangguoxue

鬱震宏:參差荇菜,《詩經》裡的第一株草 歷史 第14張

文章原創|版權所有|轉發請註出處

公眾號主編:孟琢 謝琰 董京塵

責任編輯:黃佳怡

部分圖片來自網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