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夢新聞LINE@每日推播熱門推薦文章,趣聞不漏接❤️
俗語,作為一種語言單位,最早出現可以追溯到西漢時期,在司馬遷的《史記·滑稽傳記》中,曾記載:「民人俗語曰‘即不為河伯娶婦,水來漂沒,溺其人民’雲。」距今已有2000多年的歷史。
俗語在古代社會,是百姓的常用語之一,一般短小精悍,通俗易懂,廣泛流行。按照現代漢語的規定,俗語包括:民間諺語、歇後語、口頭常用語等等。
中國作為一個文明古國,自古提倡孝道,因此在數千年的歷史長河中,流傳下來了眾多關於孝道的俗語,例如「母在不慶生,父在不留須」,就是其中之一。
母在不慶生
從字面理解,這句話是告訴我們,母親在世之時,孩子不應該慶祝生日。為什麼古人會有這麼奇怪的想法呢?其實古人說的「慶生」並非指過生日,而是指「過壽」。
按照古代禮制規定,幼兒、青年、中年人都是不能過壽的,人只有過了50歲,過生日才能稱為過壽。按照《周禮》記載:六十為下壽,八十為中壽,一百歲則為上壽。
而且就算年過50,但家中父母尚在,最好也不要做壽,因為「尊親在不敢言老」,這體現了對老人的一種尊敬和孝心。
那為何古人還要特意強調:「母在不慶生」呢?這主要是因為古代醫療條件落後,女人生孩子出現意外的幾率非常高,所以孩子生日那天,對於分娩的母親來說也是最危險,最痛苦的一天。
中國人最講究孝道,特別是母親的十月懷胎,以及一朝分娩的辛苦和艱難,應該值得每一位子女銘記。最懂感恩的人,自然不會在母親最痛苦的一天,來慶祝自己的生辰,所以才有了這句俗語。
除了告誡子女要懂感恩,這句話還有更深的一層含義,那就是告誡子女有機會還是要多孝敬父母,不要只顧著自己過生日,而忘記了母親的壽誕,趁著老人還健在常回家看看。俗話說:「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莫要等到那時再後悔。
特別是現在的年輕人,喜歡在外與朋友大辦生日宴,卻總是記不起母親的生日,隻留老人在家苦苦期盼,作為兒女,今後請常回家看看,多陪陪父母,讓他們能夠度過一個兒孫繞膝的安樂晚年。
父在不留須
對於這句話,很多人不理解,在古代中國,男人成年之後都會蓄須,只有極少數人不留鬍鬚(例如太監)。而且儒家思想告誡眾人:「身體發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在古代,鬍子是美男子的標配,《漢書》中描寫劉邦的容貌寫道:「高祖為人,隆準而龍顏,美須髯。」著名的美男子霍光則:「白皙,疏眉目,美須髯。」還有武聖關公,人稱美髯公,鬍鬚長達兩尺。
很顯然,古代人在成年之後就會蓄須,那這句「父在不留須」的俗語,是從何而來的呢?這還要從辛亥革命說起,1911年,革命黨人在武漢發動起義,迫使清朝皇帝退位,結束了中國數千年的封建歷史。
為了改變國人封建落後的思想,革命黨廢除了儒家中很多糟粕思想,比如「身體發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鼓勵男子割辮、剃須。後來還形成了一種風俗,父母都在世,不留須,父親去世,留上唇鬍鬚,母親去世,留下巴鬍鬚,雙親都故去,才會上下一起蓄須。
現在能夠看到魯迅先生的照片,幾乎都留有上唇鬍鬚,這就是他為了紀念去世的父親而留的。不過到了現代社會,人們的審美髮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那些皮膚白淨的「小鮮肉」成了人們追捧的對象,男人早已不在蓄須。
其實父母對子女的愛,從來都是無私的,潤雨無聲的,他們不會真正在乎子女為不為自己過壽,蓄不蓄須。他們為子女的奉獻都是無私的,不求回報的。
古代有二十四孝,有孝子割肉奉母,現代的年輕人也應該秉承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將孝道繼續發揚光大,經常回家看看父母。他們期盼的只是闔家團圓,兒孫繞膝,不論有錢沒錢,只要全家人歡樂幸福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