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夢新聞LINE@每日推播熱門推薦文章,趣聞不漏接❤️
作者|我方團隊張嶔
字數:3123,閱讀時間:約8分鐘
答:比起安史之亂前,大唐王朝遠播四方的強大榮耀來,安史之亂後的中晚唐,卻也有個公認亮點:命硬。
安史之亂結束後,差點被要了老命的唐王朝,也基本是被大放血:河西走廊和安西盡數淪陷,吐蕃的鐵蹄一度殺到長安眼皮底下。華夏大地也是藩鎮四起,各處藩鎮畫地為牢,動不動就與唐王朝叫板,內部還有宦官朋黨來回折騰。中晚唐一個半世紀裡國都淪陷了六次,天子也外逃了九趟,每一次都是眼看要涼涼的模樣。但即使這樣,這內外交困的大唐,竟把這絕大多數的難關都挺了過去,硬是苦撐了150年。
而且除了硬撐外,這風雨飄搖的一個半世紀裡,唐王朝還又締造了一系列治國業績。一度打服藩鎮重創吐蕃,幾乎追近了盛唐時代的榮光。如「元和中興」「會昌中興」「大歷中興」等輝煌時代,更是閃爍史冊。再對比一下安史之亂剛落幕時,唐王朝那一片爛攤的模樣,就更得感慨一聲:百病纏身的唐朝,能苦撐一個半世紀,確實是個奇跡。
為什麼能有此奇跡?除了後世史家大書特書的,中晚唐各位帝王將相們的彪炳功績外,下面三個看似不起眼的因素,卻也是大唐「命硬」的重要原因,甚至比起流光溢彩的「唐朝英雄」們來,這幾個因素,更有著超越歷史的思考意義。
因素一、通海夷道
一場安史之亂,唐朝遭受的一大重創,就是被「斷血」。作為絲綢之路主幹道的河西走廊與安西要地,幾乎全落入了趁火打劫的吐蕃之手。除了取道回紇的草原絲綢之路外,大唐對外的陸路交通幾乎被斷絕,經濟損失無比慘痛,戰略態勢更嚴重被動。坐擁絲綢之路的吐蕃,除了能輕松享受「紅利」,更拿絲綢之路當跳板,一次次對唐朝發起打擊,甚至連長安都一度落入其手。
但是,就是在這慘淡的態勢下,千里之外的東南大地,另一條對外要道,卻悄然為唐朝搭起了「新血管」:通海夷道。隨著唐朝造船技術的進步和對外貿易的火熱,東南的海上貿易,也進入了繁榮期。以同時代阿拉伯人的記載,當時性能優良的唐朝船由於體積太大,竟連波斯灣都開不進去,每次造訪中東,都得提前換小船進港。
而在安史之亂大幕落下,河西走廊一片血雨腥風的年月裡,劈波斬浪的大唐海船,卻早為唐王朝開出了新路:以《新唐書》記載,這條「通海夷道」以廣州為起點,主要分為一條線路,一條向南抵達印尼爪哇,一條向西抵達伊拉克巴格達,還有一條更是延伸出去,直達東非海岸。換句話說,當時從廣州搭船出發,就可通航全世界。
於是,從中晚唐年間起,原本就貿易火熱的廣州,更進入了高速發展階段。當時唐朝在廣州實行優惠的貿易政策,「百分之三十」的低關稅與唐朝政府高效的行政效率,更叫廣州吸引了世界各國的外商。唐代宗大歷年間時,每年造訪廣州的外國商船,就有四十艘之多,廣州的港口上停泊著「婆羅門、波斯、昆侖等舶,不知其數」。阿拉伯旅行家蘇萊曼的筆記裡估算,中晚唐時期,僅廣州一地的「外國常住人口」,就有十二萬人之多。
火熱的海外貿易,不但令「海外寶貨」大量湧入,更讓絲綢瓷器等中國物產源源不斷出口,賺取豐厚的利潤。在陸路絲綢之路斷血的情況下,大唐的海外貿易,從此成了新的經濟成長點。甚至到了晚唐黃巢之亂的前夜,為了方便絲綢的生產和出口,廣州城一度大面積栽種桑樹。火熱的貿易利潤,也給極度「缺錢」的大唐王朝,每年及時補血:「上足以備府庫之用,下足以瞻江淮之求」。困境裡的大唐經濟,就這麼被「通海夷道」盤活。
同樣重要的還有政治意義,安史之亂後,廣州除了是經濟重鎮,更是外交的「窗口」。唐朝除了要應對一撥撥藩鎮叛亂,西線更要面對吐蕃的磨刀霍霍。唐德宗年間時,名臣李泌制定「困蕃之策」,通過聯絡大食、南詔、回紇等「鄰居」反制吐蕃。可河西走廊已經淪陷,聯絡大食就只能走海路。於是大唐的外交使節們也臨危受命,一次次從廣州出海,冒著風浪跋涉萬裡……
因素二、茶葉貿易
而比起這條「黃金通道」來,另一個新興的「黃金產業」——茶葉貿易,更對大唐有著救命的意義。
小小茶葉貿易,對大唐能有多少意義?這意義,可大了去了,雖然中國人喝茶的習俗歷史悠久,但直到唐代時,飲茶風氣才風行全國。中晚唐年間起,多山地丘陵的江西地區,茶葉已大面積種植,僅是在江西景德鎮市的浮梁縣,當時每年就「出茶七百萬跎,納稅十萬貫」。白居易《琵琶行》裡那句「商人重利輕別離,前月浮梁買茶去」。說的就是當時江西茶葉火熱貿易的盛況——每年茶葉成熟時,唐代四方商人都雲集江西,帶著真金白銀來賣茶。
這些引發火熱交易的茶葉,當時最重要的一條販運線路,就是沿漕運送到長安後,再販運到回紇西域等地。這條貿易線路帶來的,可不止是豐厚的經濟收益,更用大唐國防建設的重要籌碼:安史之亂後,產馬的河西走廊淪陷,大唐原本用於絲綢之路貿易的綢緞絹帛大量減產,可為了對抗吐蕃,大唐依然急需優質戰馬組建騎兵。茶葉,就成了新興的「剛需」貨物。
比起強敵吐蕃來,當時作為大唐「實在親戚」的回紇,雖說和大唐也時戰時和。但茶葉,卻是回紇當時最不可缺的寶貨。為了大唐的茶葉,回紇與大唐昔日的「絹馬(絲綢換戰馬)貿易」,被新興的「名馬市茶」取代。大唐可以用優厚的貿易條件,源源不斷從回紇獲得戰馬,安史之亂後一度萎靡的唐軍,也經過這一番苦心建設後滿血復活,再度擁有了強悍的騎兵部隊。
同樣重要的,還有李泌的《困蕃之策》,在這個謀略裡,回紇的態度才是成敗的關鍵。而有了每年繁榮的「名馬市茶」貿易,回紇的「立場」也就有了更穩定的保障:別管有多少過節,就算為了茶葉,也要鐵了心站「實在親戚」大唐這邊。所以一度攻陷長安的吐蕃,這才陷入了「困蕃之策」的大坑,到了唐德宗年間時已「兵眾寖弱,西迫大 食之強,北病回紇之眾,東有南詔之防」,對唐朝國防安全的威脅大大減輕。
因素三、淮潁水道
但俗話說得好,打鐵還要自身硬,唐朝能解決這個國防難題,關鍵還是重建了一支強大的西北唐軍。這支軍隊不但多次力挫吐蕃,更在後來唐憲宗的「削藩」戰場上大顯身手。可要想組建強兵,糧食問題更是關鍵,這,就是大唐「命硬」的「另一因素之——江淮漕運裡的「淮潁水道」。
哪怕在盛唐年代裡,唐朝強國的一大支撐,就是發達的漕運。東南充足的糧食,每年通過漕運輸入關中平原,最多時每年多達兩百萬石。安史之亂後,唐朝的漕運也慘遭打擊,輸送量基本只剩了盛唐年間的一半多一點。但即使如此,這也是此時大唐的「救命糧」。
而在唐朝各條漕運線路裡,江淮漕運更是意義重大,這條線路可以把充足的東南糧食,一年年供應長安、可在中晚唐時代裡,這條線路也是風險最大,藩鎮割據的局面,導致漕運線路經常被阻斷,特別是唐德宗年間時,各地藩鎮如果作亂,首先目標就是「江淮漕船」。如果這條「血管」不通,唐王朝基本就是提前「歇菜」。
所以,自中唐年間起,唐朝的統治者,都把漕運的重點,盯在了「淮潁水道」。這條水路溝通關中與東南,是整個江淮漕運線路上最重要一段。於是從唐代宗年間起,唐王朝就不惜血本,投入大量人力物力疏通河道。終於在唐憲宗年間時徹底完成了改造——唐朝打通了「琵琶溝」路段,將這條水路大大縮短。
而其中的意義,也是立竿見影:唐德宗貞元二年時,沿著江淮漕運送來的漕米,就曾讓唐德宗喜極而泣:「吾父子得生矣」。唐憲宗年間,隨著淮潁水道的治理完成,唐王朝以暢通的物資供應,支撐了平定淮西藩鎮的戰事,特別是琵琶溝的開通,更讓「師人坐受其飽」。而東南豐厚的貿易收入,火熱的茶葉交易,也是沿著這條水路販運四方。可以說,就是這樣一條路,給百病糾纏的大唐心臟,艱難「搭了橋」。
如此「搭橋」的貢獻,拋開王朝興衰的立場,自然也有多少感慨收獲在其中。
參考資料:張經緯《博物館裡的極簡中國史》、盧厚傑《唐代財經問題與國家治理研究》、向達《唐代長安與西域文明》、中國航海學會《中國航海史》、張世民《楊良瑤:中國最早航海下西洋的外交使節》、《新唐書》
往日文章精選:
歷史上有哪些栽在女人手上的梟雄?
王允是怎麼把東漢徹底玩壞的?
有在看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