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夢新聞LINE@每日推播熱門推薦文章,趣聞不漏接❤️
「克裡斯汀·Dior,夢之設計師」展覽
(CHRISTIAN DIOR, DESIGNER OF DREAMS)
📍
上海龍美術館西岸館
2020年7月28日至10月4日
走進龍美術館展廳,首先迎面而來的是被搬來上海的「蒙田大道30號」。20世紀40年代,克裡斯汀·Dior(Christian Dior)在巴黎第八區經過時,對這座比例勻稱的府邸一見鐘情。
▲Dior先生在蒙田大道30號門前
▲被搬來上海的「蒙田大道30號」
1946年,Dior先生為這座府邸正式揭幕,這裡也成為了Dior接下來74年夢開始的地方。這一次「克裡斯汀·Dior,夢之設計師」展覽一共分為14個區,「蒙田大道30號」就是其中之一。
▲十四個分區一共包括:1. 蒙田大道三十號 2. 「新風貌」 3. 克裡斯汀•Dior,一九零五年至一九五七年 4. Dior小姐5. Dior花園 6. Dior工坊 7. 凡爾賽 8. Dior品牌的設計師9.走向世界的Dior 10. Dior真我香水 11. Dior星光 12. Dior舞會
愛因斯坦曾經說:「過去、現在和未來的不同,不過是個頑固持久的幻覺。」
在這場盛大的、如夢般的展覽裡,你確確實實會感受到時間這一概念的消弭。從1905年Christian Dior誕生,到New Look在二戰後帶來的新風尚,以及Dior在六位設計師之手綻放的具有延續性,又各自為美的風貌……時間在這裡交織、幻變,過去、現在和未來一一重現。
▲Christian Dior 1949年秋冬發布會
最重要的是,這一次上海展覽將史無前例地以中國視角解讀品牌連綿七十餘年的藝術創作故事,再一次碰撞出Dior與中國的燦爛花火。 不拘一格的夢幻視角,文化、藝術與時尚的永恒交流令Dior迸發出花團錦簇的創意活力。
Dior先生和他不解的中國情結
如果說法國影響克裡斯汀·Dior的方式是童年、格蘭維爾的花園、無盡夏的海岸,那麼中國影響他的方式則顯得格外虛幻,是一種借由旖麗想像誕生的神秘東方美。
一九四七年,從未到訪過中國的克裡斯汀·Dior先生(CHRISTIAN DIOR)為其個人首場時裝發布秀設計了一件外套,取名為「上海」(SHANGHAI)。
▲克裡斯汀·Dior(Christian Dior)與模特西爾維(Sylvie),約1948年。
早在Dior先生的童年時期,這種對於東方文化的不俗品味已隨處可見,寶塔頂飾的房門潛移默化中影響著他對美的認知。此後,這位設計大師追憶起這座宅邸的亞洲風格前庭,並從中汲取靈感,打造諸多作品。
▲位於Granville的Rhmbs別墅,承載了Dior先生童年所有的美好記憶
如「北京」(PEKIN)、「中國情節」(CHINOISERIES)、「中國之夜」(NUIT DE CHINE)、「香港」(HONG KONG)和「中國藍」(BLEU DE CHINE),藉此表達他對中國的熱愛。
▲’Shanghai Blue’ dress by Christian Dior, A/W 1948. Photo by Willie Maywald
不僅如此,一九五零年,在「垂直」(VERTICALE)高級訂制系列中,Dior先生將中國書法化作表意文字,並以此為靈感圖案創作了一件禮服裙。
1997年,在Dior大秀上借John Galliano之手展現的西方視角下的東方韻味:細眉、紅眼影、腮紅搶眼以及羞怯的眉眼,都讓人聯想到上世紀的畫報女郎,據說這場大秀的靈感就來自當時的中國蘇打餅乾盒子。
▲1997年Christian Dior秋冬大秀
後來Galliano在訪談中談到對中國的迷戀:
「我對中國文化很著迷。回想起來,我認為這是因為我對這片土地知之甚少。在我區中國之前,正是這種幻想,是好萊塢所傳達的危險和神秘感,將我吸引到了那裡。」
在2008年,來自中國的二十一位先鋒藝術家重新演繹Dior經典元素。他們傾力創作的藝術作品和Dior品牌珍藏於北京尤倫斯當代藝術中心(UCCA)展出。
▲2008年UCCA展覽現場青年藝術家作品
而後「LADY DIOR AS SEEN BY 我之所見」全球巡展來到北京與上海,世界各地的藝術家應邀對這款標誌性手袋進行個性化詮釋,隨後該展覽移師於香港。
▲LADY DIOR AS SEEN BY 我之所見展品
八位中國藝術家與Dior的精神共振
曾經,「克裡斯汀·Dior,夢之設計師」(CHRISTIAN DIOR, DESIGNER OF DREAMS)展覽曾在巴黎裝飾藝術博物館(MUSÉE DES ARTS DÉCORATIFS)以及倫敦維多利亞和阿爾伯特博物館(VICTORIA & ALBERT MUSEUM)成功舉辦。
▲©維多利亞和阿爾伯特博物館,倫敦
如今,Dior不僅將275件高級訂制時裝和豐富的Dior檔案庫的稀有高級訂制服裝,以及配飾,時裝攝影,電影,復古香水,原創化妝品,插圖,雜誌和Christian Dior的個人物品空運來上海。
▲克裡斯汀·Dior(Christian Dior)的模特Lucky,大約1955年。
中國展還攜手八位中國知名藝術家以及他們的藝術作品,又將在上海為Dior的發展歷程翻開嶄新篇章,解讀Dior與中國之間的迷人聯結。
徐冰——克裡斯汀·Dior,夢之設計師
📍District:J’adoreDior真我香水
你生活在哪,就面對哪的問題,有問題就有藝術。
——徐冰
2004年獲得首屆威爾士國際視覺藝術獎(Artes Mundi),評委會主席奧奎(Okwui Enwezor)在授獎辭中說:「徐冰是一位能夠超越文化界線,將東西方文化相互轉換,用視覺語言表達他的思想和現實問題的藝術家。」
這一次,徐冰為Dior創作並親筆簽名的書法作品在紐約完成,用其特有的方塊字,結合了「Christian Dior」字樣的中西寫法,既是這次展覽中中國元素的一個集合呈現,也在入口處為這場大型展覽,揭開了序幕。
高偉剛——《她》
📍District:J’adoreDior真我香水
▲She,2020
Multilayered wood,mirror
Private collection
「那個曾將美術課的石膏幾何做上唐朝的包漿、
給木棍插上後視鏡挪用展廳內其他藝術家作品、
在泡沫板上摳出帕特農神廟浮雕的藝術家
仍堅持在不同維度上推進自己的作品。」
這一次,高偉剛為Dior帶來的,是一件金字塔形作品——《她》。由多層木材與鏡子搭建而成,形似一瓶香水,又像一襲長裙,搭配查理茲•塞隆(CHARLIZE THERON)曾穿過的經典禮服,這一方金色華美空間,將Dior真我香水的美好娓娓道來,讓人久久沉浸其中。
梁遠葦——《歸於塵》
📍District:Dior小姐
▲Into the Dust,2012
Oil on canvas
Private collection
出⽣於1977年,於中央美術學院先後獲得學⼠和碩⼠學位,現於北京⼯作和⽣活。梁遠葦是新⼀代藝術家中最重要的繪畫實踐者之⼀。
2012年,她的這件作品《歸於塵》就曾參加Miss Dior法國巴黎大皇宮展覽,那時她在微博中寫道:
「Miss Dior用我在2012年完成的定件作為展覽迎面第一件作品,說是最為傳遞Dior精神。他們藝術顧問曾看過我金色筆記現場,覺得形式氣質貼切,尤其接近這件1949年的花朵裙子,因此力邀,終得到250*300cm布上油畫"歸於塵"。
時尚是朝生暮死的花朵,它回歸於大地的過程是永恒。」
林天苗——步驟
📍District:Dior工坊
▲Procedure,2012
Polyurea, silk threads & stainless stands
「人類手中的一切創作都賦予了某種含義,
首先表達的就是創造者的個性。
一件衣服也是如此。
然而有如此多的人參與手工創作,
真正的創作是通過剪裁、縫紉、試穿和刺繡
來表達我的全部感受。」
世界上最偉大的裁縫,Dior先生曾經這麼說。
在林天苗的《步驟》一系列作品裡,通過聚脲,絲線,鋼條的纏繞,豐富而立體的呈現了這一過程,不論是棉線、玻璃,還是液體,都是林天苗所喜愛的敏感、易碎、暫時和帶有危險性的材料。
事實上,作為首批獲得國際關註和認可的中國女性藝術家之一,林天苗的作品裡常常有著對於女性的關照情懷,這一點和與服裝展現女性曼妙之美的Christian Dior,產生了跨越時代的共識。
劉建華——延伸的空間形式
📍District:Dior工坊
▲ Form of Extension in Space
2010-2012
Brass polishing, granite
Private collection
作為一位不斷探索、善於思考的藝術家,他的作品早期多以陶瓷作為序言,隨著創作的深入,藝術家近年已逐漸轉向綜合媒材的利用與試驗。
這一次的《延伸的空間形式》由拋光黃銅和花崗巖組成,仿佛通天的藝術裝置打破了此處展覽的空間局限性,也突破了對時間、空間的表現限制。那些在觀者看來似乎不經意的地方,那些看似「無作為」其實是用了力的,只是給人一種返璞歸真、渾然天成的感覺。把對自然、生活的態度和感受沉淀為「物」的底色,去發現和思考人們習以為常的現實處境,這就是劉建華創作的奇妙之處。
嚴培明——《Dior先生後繼者》的系列肖像作品
📍District:Dior小姐
嚴培明是第一位活著走進羅浮宮做個展的現代藝術家,並且《蒙娜麗莎的葬禮》展出的五幅作品被羅浮宮永久收藏。第一屆藝術與設計大獎賽候選人。
這一次,為了「克裡斯汀·Dior,夢之設計師」上海展覽,嚴培明創作了共六幅新作——《Dior先生後繼者》的系列肖像作品。伴隨著展廳呈現的克裡斯汀•Dior先生六位繼任者的靈感源泉、時裝夢想和創意熱情。
▲聖羅蘭先生,最優秀的繼任者之一
直到今天,每一位設計總監,依然依循著Dior先生的精神,實踐經典的剪裁曲線,並透過這些來自不同世代的設計師創造力,延續Dior王國的時尚圖鑒。
鄭國谷——再銹兩千年
📍District:Dior花園
▲To Oxidize 2000 Years – Dior
2008Bronze installation
Private collection
鄭國谷絕對稱得上是中國當代藝術的引領者之一。上世紀九十年代,他受到陽江青年日常生活的啟發,通過一系列實驗性作品,包括照片及行為表演,而受到關註。許多天才般的藝術創作也從這種環境下派生出來。
而為Dior創作的《再銹兩千年》裡,鄭國谷通過黃銅再現了Dior經典的香水瓶,原本的玻璃瓶身被取代,變成了更經久、難以被顛覆改變的材質。這也是「再銹兩千年」向Dior品牌所表達的祝願。
王光樂——客土
📍龍美術館廣場
▲Alien-soil
2020
soil, steel frame
這位出生於福建的藝術家,作品曾被眾多的公共機構收藏,曾經他在作品「水磨石」裡,把建築材料水磨石上的紋理再現到畫布上,試圖表達一種對歷史性與經歷痕跡的記憶,今天,他為Dior展覽帶來的作品《客土》,通過鋼架與土的結合,展現了材質的豐富層次與這次展覽試圖表達的在地精神。
走出展館,作品沉穩的鵠立在廣場邊,但卻仍與館內遙相呼應,喚醒著法國藝術家內心的中國情結。
與中國藝術家的聯合呈現,是Dior品牌裡對於藝術恒久追求的一部分。但如果要追溯Dior先生對於藝術執著追尋,時針還得調轉回到上個世紀初。
第一位展出達利時鐘的畫廊主
如果不做藝術,那就得回去繼承家產
今天來看,藝術這兩個字就透著一股上層階級的意味。不過,在1920年代的巴黎,開畫廊卻是十足掉身份的事(déclassé)。
▲保羅·斯特雷克(Paul Strecker)創作的克裡斯汀·Dior(Christian Dior)肖像的細節,1928年
1905年,未來的時裝大師還是一名嬰兒,出生於一個中產階級富裕家庭的Christian Dior,父親Maurice Dior掌握著諾曼底的化肥生意,在當地頗有聲望,母親Madeleine Dior則是一位優雅的貴婦人。
▲Dior一家人在Granville
小時候,Christian就與一家五口在居住在位於格蘭維爾(Granville)的Rumbs別墅裡,母親一手打造的超凡英式花園、無盡的海岸線共同鑄就了小小Christian無憂無慮的童年,也啟發了他對於藝術、美的思考。
▲母親打造的莊園充滿了英倫氣息,後來Dior的設計中常常出現的花朵元素就從這裡啟蒙。
雖然大學時期的Christian迫於父親的要求就讀了政治專業,但畢業以後,一心向往藝術的他還是決心投入自己心愛的領域,疼愛兒子的雙親讚助了他人生中的第一個藝術空間,條件是:拒絕讓他使用姓氏。
Christia找到了一個簡單的解決方法:與朋友雅克·邦吉安(Jacques Bonjean)合作——就這樣兩人合夥的Bonjean的畫廊,在1928年巴黎第八區魯埃·伯蒂街34號開業了。
▲青年時期的Christian Dior
在1929年和1930年,Bonjean,Colle和Dior三人舉辦了一系列展覽,展出了具有前衛歐洲藝術精神的藝術家,其中包括拉烏爾·杜菲, 馬克斯·恩斯特, 喬治·基裡科(Giorgio de Chirico), 馬克斯·雅各布和 帕維爾·切切裡奇(Pavel Tchelitchew)……
▲ 當時Bonjean的畫廊展出的部分作品,他們還曾給超現實主義畫家萊昂諾·菲尼舉辦有史以來的首次個展。
出身優渥的有錢貴公子投身藝術圈,不成功就得回家繼承家產,這個故事脈絡聽起來如此輕描淡寫,不過,做藝術這件事哪有那麼簡單,更何況身處在那個充滿動蕩與不安的年代。
1929年10月24日,紐約股市崩盤引發了大蕭條。它的回響迅速席卷歐洲,並一直持續到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
大蕭條肆虐之時,Bonjean和Dior的兩位與家族遭受的挫折越來越大:前者宣布破產,而後者的命運卻劃上句號——1931年,Dior 媽媽和兄弟相繼離世。
▲破產後,Dior的童年樂園Rumbs別墅也被售賣,via紀錄片《克裡斯汀·Dior : 失樂園裡的雅致》
沉重的打擊沒有停下這群年輕人的步伐,在朋友的建議下,Dior畫一些設計圖來謀生,讓他沒有想到的是,這些設計圖居然受到了廣泛的歡迎。
▲在插畫上展現了天才的Christian,全新研習繪畫比例和透視法
在通過其他手段謀生的情況下,Dior與Colle一起擔任畫廊總監,完成了他最激動人心的展覽——兩人提出了一個亞歷山大·卡爾德在1931年的早期個展,以及阿爾貝托·賈科梅蒂的首次巴黎個展。
1931年6月,Colle和Dior又首次展出薩爾瓦多·達利的代表作《記憶的持久性》(The Persistence of Memory,1931年)。
▲紐約未來著名的藏家朱利安·列維(Julien Levy)以250美元的價格購買了這幅作品,目前收藏於現代藝術博物館。
這幅畫著名地描繪了鐘表融化,蟲子在橙色的瓶子上蜂擁而至,以及怪異的粉紅色皮膚,它們全都在荒涼的超現實景觀中。而Dior本人也與達利成為了至交好友。
▲克裡斯汀·Dior(Christian Dior),東尼·桑德羅(Tony Sandro)(或雅克·貝尼塔(Jacques Benita)),聯歡晚會,維克多·格蘭皮爾(Victor Grandpierre)和薩爾瓦多·達利(SalvadorDalí)。
直到1933年底之前,Dior和科爾Colle徹底破產,不得不關閉畫廊。雖然Dior(Dior)在藝術品市場的職業生涯在這裡告終,但是他從來沒有忘記過這段時期對他而言是多麼的富有啟發。
在反思兩次大戰之間的時期時,他曾寫道:
「在那變化無常的精神氛圍中,我不僅形成了自己的品味,而且還結下了牢固的友誼,這種友誼已經賦予並將繼續賦予我的生活以形狀和意義。」
▲在巴黎裝飾藝術博物館舉辦的「克裡斯蒂安·Dior,couturier durêve」展覽的「畫廊主Dior」的部分視圖。
大約十年後,他推出了自己的第一個時裝系列,向世界介紹了他現在具有革命意味的時裝——「 New Look」。
▲ Christian Dior 夢開始的地方
今天,如果你走進這次展覽中「克裡斯汀•Dior,一九零五年至一九五七年」大區,這些生平經歷將在這裡被一一展現,那是藝術與思想激蕩最黃金的半個世紀,值得每一個人步入其中,細細感受。
▲ 展廳內的豐富細節
從龍美術館展廳出來,從驟暗到驟亮
ChristianDior夢之設計師上海展覽真如一場美夢
但它有別於其他美夢的是
這場夢仿佛沒有終結的時刻
✍
策劃:Tyra
撰文、編輯:大野
本文為《IDEAT理想家》版權所有,歡迎轉發朋友圈;如需轉載,請聯繫後臺告知轉載事宜,侵權必究。
何不來點平凡中的感動?
一場「未錯失的奧運」
預覽時標簽不可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