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仲愷案「懸案」不懸

尋夢新聞LINE@每日推播熱門推薦文章,趣聞不漏接❤️

加入LINE好友

廖仲愷案「懸案」不懸 歷史 第1張

廖仲愷,原名恩煦,號夷白,字仲愷,中國近代民主革命家、中國國民黨左派領袖。

今年是國民黨左派領袖廖仲愷去世95周年。1925年8月20日上午9點50分,出席國民黨第一屆中央執委會例會的廖仲愷,步上廣州市越秀南路惠州會館國民黨中央黨部大樓門前臺階時,遭遇暴徒襲擊,當天不治犧牲,以身殉國,這就是民國史上的「廖仲愷案」。

查案一開始便千頭萬緒,有多條線索、不同指向,人們莫衷一是,雖然前後拘捕了50多名嫌疑人,但重大嫌疑人、「主謀真兇」逃走沒有歸案,也有的人歸案後沒有審查清楚就被處決,加上種種傳言四起,後來掌握話語權的辦案者又把查案演繹成一場政治與軍事的博弈,甚至是權力傾軋,案情的「能見度」很低,有意無意的不了了之,更增添了暗殺這種本是恐怖事件的詭異性,沒有抓住主謀,一直沒有把整個案情通過供述、人證、物證、分析推論等形成一個完整的證據鏈條,致使「廖案」成了「迷案」「懸案」。

後來,國民黨發生政治質變與組織分裂,偏離孫中山改組後的政治方向,導致轟轟烈烈的大革命失敗,就從這裡開始撕開了一道深深的缺口,謀殺廖仲愷就像一場政治地震,對廣州革命政權產生了極大破壞。「孫中山、廖仲愷相繼去世,這終使國民黨歷史的‘孫中山時代’,無奈地畫上了一個句號。這個黨的前途莫測、充滿變數的‘新時代’,在廖死之後邁開了它的第一步」,更使「廖案」成了後人談論那段歷史繞不開的案件,也成了數十年來史家一直思索和探尋的中國民國史上的著名「懸案」!

廖仲愷案「懸案」不懸 歷史 第2張

1925年8月20日,國民黨右派指使暴徒暗殺了廖仲愷。這是何香凝及子女守護在廖仲愷遺體旁。

發生在95年前的這樁案件,歷史的現場早已化為歲月的煙塵難以打撈了,人物已不斷遠去,今天更沒有了水落石出的可能性。

但是,單從案件主角廖仲愷的思想與活動軌跡進行分析,還是可以發現埋伏在歷史邏輯裡的種種線索,形成「懸案」不懸、「迷案」不迷的判斷。廖仲愷就是為了他堅定奉行和竭力捍衛孫中山聯俄、聯共、扶助農工三大政策的革命立場與不斷奮進的姿態而獻出了寶貴的生命!

01.

廖仲愷的思想

孫中山是國民黨的領袖,享有崇高的威望。他致力於民主革命凡四十年,在為挽救民族危亡、實現民族復興的偉大目標過程中,雖屢敗而能屢戰、屢仆而能屢起,固然有他徑直沖向目標的堅韌和個人品格中可貴的愛國奮進精神,「吾志所向,勇往直前」,更因有對他復興中華的職志深知深敬的堅定支持者和愛國共識的同志戰友。當然,也總是免不了有形形色色攀附權勢的「識時務者」圍繞著他。因為前者,民主革命事業能夠繼續下去;因為後者,前進道路上平添了龐雜性和曲折性。

廖仲愷是孫中山最得力的助手和忠實戰友,立場堅定,態度鮮明,在孫中山改組國民黨,決定聯合蘇俄、與共產黨實行黨內合作,堅定支持並幫助他實行三大政策。但是,1923年開始時就有黨員公開反對改組國民黨、「彈劾」共產黨,有的不斷向孫中山進言、提案,一直存在著右傾思潮和右派力量,以至在國民黨「一大」會上還發生激烈的爭辯,他們認為聯俄、聯共就像讓孫行者鑽進了鐵扇公主的肚子裡。由於孫中山的威望與主張堅決,加上中共黨員代表和廖仲愷等左派對這些破壞者作了一系列的不懈鬥爭,右派的意見不得不暫時擱置,國民黨順利地完成改組,維持著統一穩定的局面……

廖仲愷案「懸案」不懸 歷史 第3張

1925年廖仲愷在東征前線參加孫中山悼念活動。

孫中山的去世,國民黨失去了能有效調控各派勢力的領袖。廖仲愷作為國民黨核心成員之一、堅定的左派,頂住國民黨內外各種守舊勢力的壓力,一再表示遵照「總理遺囑」,繼承總理遺志,要將聯俄容共、反對軍閥、反對帝國主義的國民革命進行下去,堅決維護三大政策和國共合作局面。在他直接領導下的國民黨中央工人部、農民部、黃埔軍校等部門,繼續重用共產黨人、共青團員,共同推進工農運動和國民革命的發展,他鼎力苦撐,客觀上發揮著把國共兩黨擰成一股繩的作用,維持著國共的聯合戰線。廖仲愷是孫中山三大政策的真正繼承者和捍衛者,成了國民黨革命派的領袖、「左派的旗幟」、激進的民主革命家。

而當年隨孫中山的早期革命黨人,原來反對改組和實行三大政策的右派分子,這時迫不及待地跳出來策劃反革命活動,鄒魯、鄧澤如、林直勉、胡毅生等經常聚在一起,密謀反對貫徹三大政策最力的廖仲愷等人。不少對廖仲愷不滿的勢力,說廖仲愷被人利用,或造謠指他為共產黨,實際上廖仲愷是忠誠的國民黨人!何香凝說:「平心論之,共產黨的主旨,是要使一般無產階級得到解放,不可謂不公平,實勝於不顧民眾艱苦自私自利的資本家萬倍,不過我與廖先生不是共產黨罷了。」

隨著工農運動的高漲,右派分子不斷渲染廣東已經「赤化」「共產」,引起了社會不安。廖仲愷和胡漢民等人不得不一再出來辟謠。例如,1925年5月17日,廖仲愷在國民黨軍官學校特別區黨部主持的聯歡會上,強烈表示,「近來反對黨謀破壞本黨者,其手段愈演愈妙。彼等知道公然反對本黨主張,必不能得大眾之信仰,故乃投身國民黨造出一‘共產’、‘赤化’、‘親俄’等名詞,以圖在黨中搗亂,破壞本黨……」

5月20日,廖仲愷發表《革命派與反革派》一文,更在理論長進一步加以系統的批駁,毫不含糊地揭露國民黨右派頑固分子的反革命性質,直斥他們為「反革命派」!究竟是革命派,還是反革命派,主要是看其現在的行動。他寫道:「不知革命派不是一個虛名,那個人無論從前於何時何地、立過何等功績,茍一時不續行革命,便不是革命派。反而言之何時有反革命的行動,便立刻變為反革命派。」他進而明確劃分革命與反革命的界線,說「那一派反對較多數人民的利益,便是反革命派。」「占我國人口最多的是農工階級,那派人替農工階級打消壓迫他們的力量,便是革命派。反而言之,凡與軍閥帝國主義者妥協,並壓抑農工的人們,便是反革命派。」並不無諷刺地說「現在吾黨中所有反革命者皆自誇為老革命黨」。他的鮮明主張,無疑表明他站在了右派的對立面,更激化了與右派的矛盾。

02.

廖仲愷的行動

廖仲愷大力支持省港大罷工運動。省港大罷工是由中國共產黨領導、以中華全國總工會名義進行組織動員。中華全國總工會是獨立的工會組織,但在省港罷工相幹事務上,需要多方面的支持,廣州革命政府與中央工人部直接參與、促成了省港罷工的發動。省港罷工委員會糾察隊第三大隊長文佳致電工人部長廖仲愷等,呈請加派糾察隊赴太平等處,並發給槍支以壯聲威;蘇兆征也函請廖仲愷指派一人為省港罷工委員會法制局顧問。國民黨中央工人部多次簽發封條給省港罷工委員會招待部,直接征借賭館、煙館、停業酒樓、祠堂會館等房屋,作為罷工工人住所。正如鄧中夏所說:「假若當時不取得國民黨幫助,的確罷工不到一個星期便要倒臺」;「不僅要國民黨過問,而且要拉國民黨來過問,這樣才能取得國民黨目前迫切的物質幫助」。

廖仲愷以國民黨政高官、工人部長的身份給予多方面的幫助,他派遣中共黨員、工人部秘書楊匏安以工人部代表的身份前往香港,協助鄧中夏發動罷工,自己則公開擔任指導省港大罷工委員會的顧問,實際上參與領導和推進罷工運動。包括鄧中夏、蘇兆征等罷工領導人都認為廖仲愷「援助省港罷工最力」。林伯渠回憶道:「著名的省港大罷工得以堅持下去,在廣東各地普遍建立了農民協會和農民自衛軍,這都是和廖仲愷先生堅決執行三大政策有密切關係的。」省港大罷工雖大大地加強了廣州國民政府的基礎,卻遭到了港英等多種勢力的反對和抵制。作罷工運動之「堅強後盾」的廖仲愷,就無異於將自己的血肉之軀置於港英當局等罷工運動反對者的槍口之下。

1925年7月,廣州國民政府成立後,廖仲愷以財政部長的身份發布一系列嚴厲的措施,對駐在廣東境內的軍閥部隊各據防線,霸占稅收,開煙館、搞賭場,欺壓人民的狀況深惡痛絕,雷厲風行地施行統一財政、軍政,要求各軍交出財權,直接威脅到了軍閥、政客們的利益。比如占有防線稅收的魏邦平、梁鴻楷,通過轉包捐務、沙田自肥的朱卓文、胡毅生,統一財政後都取消了他們的特權。而且廖仲愷主政廣東多年,素以鐵面無私、嫉惡如仇、廉潔奉公著稱,與政商軍各界各色人物打交道,堅持原則,如朱卓文在香山縣長任上被廖仲愷奉命查辦,胡毅生上年參加廣州市長競選時因舞弊賄選也被廖仲愷奉命查辦。他們都把仕途失意和利益受損統統歸咎於廖仲愷,把他視為「眼中釘」。

孫中山在世時多次擔任「代帥」的胡漢民,在廣州革命政府成立、以合議制代替一長制後,解除「代帥「職務,自以為可以正式接班的「接班人」地位不保,而擔任了沒有多少外交事務的外交部長,頗為失意。胡漢民的寓所甚至成為右派人物策劃對付廖仲愷等人的秘密據點之一。胡毅生、朱卓文、林樹巍、魏邦平、林直勉等一起組織了一個名叫「文華堂」的俱樂部,胡毅生任領袖,聚焦了大批右派政客、無聊軍人。他們認為要推翻三大政策,首先就要將親共的「重心」人物廖仲愷除掉,同時被列入黑名單的還有譚平山和當時「左派」面目的汪精衛等人。

1925年7月底已傳出英帝國主義出「幾十萬」、「二百萬」謀害左派「猛人」的風聲;8月初,廣州城內已謠言四起;廖仲愷遇刺前一個星期,何香凝和廖仲愷已聽到消息,並且找到了警察局長吳鐵城要他「注意防范」。但案發當天,向來警衛嚴密的中央黨部,卻並無衛兵把守。可是,對革命事業忠心耿耿的廖仲愷,大義凜然,認為自己「無愧於黨、無愧於國。革命工作終究是不能停止的」,「生死毀譽,在所不計」,沒有一點退縮。思想上繼續頻顯鋒芒,行動上繼續保持鬥爭的姿態,在防范不嚴的情況下為亡命兇徒有機可乘,終於倒在了反革命的槍口底下,成為「努力奉行孫先生遺教而流血的第一人」。

03.

結語

廖仲愷被謀害顯然不是偶然的,而是一宗反革命派有預謀的政治謀殺案,是破壞國民革命和國共聯合陣線的預謀步驟,他們收買兇徒實施了這場暗殺。但是,多種反動勢力,究竟是誰?朱卓文說在下手前一天因消息泄漏被警察局偵察員發覺,警察局長吳鐵城聞訊大驚,打電話來警告他,故而「收手」「作罷」……胡毅生和林直勉則辯稱反廖、罵廖,不等於殺廖,申明自己與殺廖無關。魏邦平在案發後逃跑時登上的是一艘停泊在沙面的英艦逃往香港,被疑與港英當局直接勾結。被捕的兇手還有人供出「香港提供二百萬打猛人」,「猛人是廖仲愷、譚平山」,為陰謀推翻廣東革命政府,殺廖仲愷只是這個陰謀的一部分。

那麼,胡漢民兄弟與魏邦平、林直勉、朱卓文之流,究竟是合謀,還是各謀各的?真正下令扣動扳機的是一個人?一夥人?就是這一夥,還是另有其人?

而何香凝多次追問,負責緝兇查案的人如吳鐵城,為什麼要讓多名疑犯在眼皮底下逃脫?有的根本就沒有歸案,有的歸案後又順利逃脫。

還有人質疑,既然是搞暗殺,不是應該躲在陰暗角落悄悄地幹嘛?為什麼要開會動員、大造聲勢,弄得滿城風雨呢?

總之,還是撲朔迷離的「懸案」。

陳公博在《苦笑錄》中說:「右派認定廖先生是中央黨部的操縱者,認定廖先生是共產黨的卵翼者,認定廖先生是消滅楊、劉的主動者,認定廖先生是改組國民政府的幕後者,更認定廖先生是排斥胡先生及右派的有力者。積累種種原因,而廖先生於是乎不得不死。「

「廖案檢查委員會」委員周恩來,撰文《勿忘黨仇》,指出廖仲愷一生革命為黨、犧牲為國,他的犧牲是黨仇而不是私仇!國民黨高層汪精衛、邵力子也說:「此次廖氏被刺,純然為反動分子所為。此種分子,大概合帝國主義者走狗,失意之政客及無聊之軍人所成。」

1955年林伯渠這樣說:「帝國主義、封建地主階級,買辦階級和隱藏在革命根據地中的反革命分子,結成了反動聯盟,企圖採取卑鄙的暗殺手段來打擊革命民主派,並以此作為公開反對共產黨、顛覆革命政權,推翻革命的三大政策的先行步驟。就在三十年前的今天上午九時,反革命分子在當時的國民黨中央黨部門口布置了暗殺網,暗殺了廖仲愷先生。」因為,「在孫中山逝世的時候,正是全國人民革命運動突飛猛進的時候。而在革命根據地的廣州,也正是得到蘇聯和中國共產黨支持的革命民主派,和企圖顛覆革命根據地的反革命派進行短兵相接的尖銳鬥爭的時候。在孫中山逝世以後,代表革命民主派來支持和貫徹革命三大政策的重任,就落在廖仲愷先生的肩上。廖仲愷先生執行了他的戰鬥任務,並為此流了他最後一滴血。直到廖仲愷先生逝世以前,黃埔軍校和革命軍隊中仍能有共產黨員公開活動,著名的省港大罷工得以維持下去,在廣東各地普遍建立了農民協會與農民自衛軍,這都是和廖仲愷先生堅決執行革命三大政策有密切聯繫的。」

1982年,中共中央書記處決定建立「廖仲愷何香凝紀念館」,開展「緬懷何香凝、紀念廖仲愷」系列活動。而臺灣也在開展紀念廖仲愷活動、發表回憶文章,結論呢?他們說「廖仲愷是反共的,廖仲愷的死是鮑羅廷和共產黨人搞的」。廖承志讀到這些,憤怒地直斥「荒唐」。他在8月30日乘「廖仲愷何香凝紀念館」揭幕之機,嚴肅地指出:「這是荒天下之大唐的事,真是豈有此理。對於這個問題,今天我不得不嚴肅地講幾句話。大家都知道,1925年8月20日,謀殺我父親廖仲愷的元兇,是胡漢民、吳鐵城、鄧澤如,其他名字,我就不一一提了……現在,臺灣的國民黨反過來倒打一耙,說廖仲愷是中國共產黨害死的。世界上的顛倒黑白,無恥荒唐,恐怕沒有超過這個事情的人。所以我在這個紀念館的揭幕儀式上,必須鄭重地揭破臺灣一幫人關於紀念廖仲愷所說的這類無恥讕言。」

所以說,「懸案」不懸!

(作者系廖仲愷何香凝紀念館館長)

(來源:《團結報》)

廖仲愷案「懸案」不懸 歷史 第4張

作者:蔡瑞燕

編輯:

王富聰 孫靖琪

文史e家原創內容,如需轉載,請聯絡我們獲取版權。

廖仲愷案「懸案」不懸 歷史 第5張

廖仲愷案「懸案」不懸 歷史 第6張

除了帶給您優質黔貨

更希望我們能帶您

去了解貴州深山裡的故事

敬請關註

博愛扶貧雲商城

那家網/蘇寧易購

黔貨出山,我們在努力

預覽時標簽不可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