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夢新聞LINE@每日推播熱門推薦文章,趣聞不漏接❤️
撰文:三川玲
今年三月,我終於在帝都有買房資格了。
於是我頻繁地使用兩個APP,一個是貝殼找房,在這上面我看了不少待售的二手房,有些還可以用VR的方式漫遊整個房子;另一個是「好好住」,有很多剛剛裝修完的家庭把他們房子的照片上傳到這個APP。
因此我看了上千個中國家庭的真實家居案例,我開始不停跟白先生和編輯部的同事說:「我發現中國人越來越自信!」說這個話的時候,我不忘強調:「在十年前,我是一個家居記者,採訪過上百個家庭,還是一個家居雜誌發燒友,我家裡有500本以上的家居雜誌!」
慢慢,我從這些中國家居裡有了五個有趣的發現,通過這五個發現,我可以斷定,在這樣的家居環境裡面成長的孩子,將會是真正強大自信的未來國民。
歡迎你來對號入座。
01電視被請出客廳甚至被趕出家門
把電視趕出客廳或者甚至趕出了家門,這幾乎成了一股家居潮流。
電視離開家庭的第一步,是由越來越飛速的網路改變的。由於隨時隨地都可以上網看自己喜歡的電視劇、電影和綜藝,像奈飛這樣的公司在做自制劇《紙牌屋》的時候甚至一口氣把所有的劇集都上傳上去。
網路觀看的結果就是人們的觀看內容、觀看節奏都由自己控制,很多人家裡雖然有電視機,但已經不看電視節目,而僅僅是個顯示器了。
這時候投影儀又來革電視機第二命,很多人趁著房子裝修把投影儀請進了家,於是很多人家裡有了跟牆一樣大的螢幕,使得看節目這事兒真的變成了家庭影院。
以前我們嘲笑一個家庭被流行控制,會說那些在沙發上吃著洋芋片辣條傻乎乎看電視的人叫沙發土豆。會把塞給沙發土豆讓他不要思考的娛樂節目叫做「奶頭樂」。
當電視被請出家門,你在打開投影前會思考全家人看點什麼而且有很多選擇的時候,你會發現人們開始有了經典電影、紀錄片、TED演講、網路課程等選擇。
我家就在暑假時舉辦了日本電影周,邀請幾個來做客的孩子一起看了黑澤明的《七武士》,還每天看一個TED演講,這是電視時代不具有的精神生活。
把電視趕出客廳或者甚至趕出了家門,這是一股家居潮流,也是一股精神自主的潮流。
電視被趕出客廳之後,家人談話的時間變得多起來。
▲電視被趕出客廳之後,電視牆變成了書櫃。據說這樣的格局讓很多家庭閱讀率上升。圖片來自好好住。
▲這樣的客廳更像書房和工作室。孩子在這裡可以清晰地看見父母是如何對待工作的,甚至會無意當中學到文檔編輯、PPT制作、數據表格的基礎知識。而這些,是他們將來生活和工作必然會用到的東西。圖片來自網路。
02客廳變成了Living Room
當電視機這個舊時代的精神生活中心被請出家門之後,電視機牆就變成了一個荒謬的存在,很多人將這面牆改成了書架牆,一家人聚在一起更多的時候居然不是在看電視,而是在閱讀和談話,這給家庭精神生活留出了很好的空間。
知乎一位網友說:「我們之所以反對電視作為客廳的中心、反對大型沙發,是因為它們客觀上將客廳中家庭成員的位置關係向不利於對話的方向引導。本來我們上一天班已經很累,回到家裡話都不想說了,如果客廳的格局還讓你拿側身對著家人、正臉對著電視,我想這個氣氛也是不利於跟家人說說話、聊聊天的。」
跟電視一起被趕出客廳的,是大尺寸的,全套的,簡直要把整個客廳占領的大沙發和大茶幾。取而代之是的小尺寸的沙發、設計精良的單人椅子圍合出來的談話空間。
這對孩子的成長極其有利,研究顯示,孩子的智商發展跟他每天聽到的單詞量高度相幹,而一個聊天更多的家庭給孩子提供了吸納單詞和表達自我的機會。
▲這樣圍合在一起的輕松的家庭談話空間會明顯讓孩子的詞匯量增加,表達能力加強。
我發現越來越多的家庭也把兒童房取消了,因為他們發現兒童並不喜歡離開大人去自己的裝修得很兒童的房間呆著,哪怕是玩樂高或者托馬斯火車。
他們更喜歡跟大人在客廳玩耍。年輕的父母在客廳跟孩子一起塗鴉、玩玩具,講故事、做手工、讀繪本……客廳不再是一個打發時間看電視的地方,而是一個生活的地方。所以叫做Living Room是相當恰當的。
等看見一個客廳變成了閱讀、遊戲、觀影、談話的空間時,你會對3+2+1的沙發組件感到非常吃驚,甚至覺得它們冒犯了你的家庭生活。因為你每天喜歡的生活極少是由3+2+1這樣的沙發組件場景完成的。
於是越來越多的人對此進行了顛覆和改革。
我在貝殼找房APP上面看二手房,甚至看見有好幾個北京的家庭把客廳做成了工作室、書房。電視要麼沒有,要麼在房間的角落,幾面牆的書架中間是一張到兩張書桌,各配著很酷的臺燈。也有非常舒服帶腳凳的閱讀椅。另外一對成都的小夫妻甚至直接把沙發區換成了兩個頭等艙單人沙發,這樣他們看投影的時候享受極了。
你可能要問那客人來了怎麼辦?如果你認真觀察會發現,客人來了更喜歡像在咖啡館一樣跟你一起喝茶、喝咖啡吃點小點心,並且親密地談話,或者就是開了紅酒一起欣賞美食,這些活動都適合在餐桌旁進行,尤其是布置得很雅致的餐桌。
▲越來越多的人會以一張大桌子為家庭的核心,在這裡吃飯、喝下午茶、一起工作,甚至來個小型的workshop都很自然。客人都反映更喜歡在這樣的類咖啡館場景跟主人對話。
03LDK一體化
我反覆看見一個新概念:LDK一體化。這是什麼意思呢?L是指living room,D是指dinning room,K是指kitchen,LDK一體化意即廚房、餐廳、客廳一體化。
這三者一體化字面上很好理解,但為什麼要一體化呢?
先從廚房跟餐廳一體化說起。我不知道你有沒有這樣的體會,有時候在廚房裡面忙活,其他人在客廳玩的時候你心裡特別不是滋味,一是廚房的工作太單調,你很想順便跟你的家人一起聊聊天,二是你感覺家務和娛樂分得太開,你有點像個仆人。
西方的開放式廚房則讓做飯的人一邊制作一邊可以看電視,也可以在餐桌上一邊在電腦上工作一邊守著爐頭上燉的湯。還可以一邊摘菜一邊跟小朋友聊天。所有的家庭成員都可以愉快自然地加入廚房事務中,而不必過年吃餃子的時候才一起包個餃子象徵團圓。
由於中國人做菜油煙很大,我在看二手房時,還發現一些家庭有了一些特別聰明的設計,那就是把中廚和西廚分開,那就是沒有油煙的廚房部分——洗洗切切泡茶等部分,跟餐廳和客廳連為一體,大火烹炒部分在裡面,有一道玻璃門隔開。
LDK一體化意味著什麼呢?
廚房、餐廳、客廳書房合一,做烘培的媽媽跟寫作業玩樂高的小娃是在一起的。一家人的閱讀、觀影這樣的集體精神生活越來越多。
做飯、吃飯、聊天和看片閱讀這三者是一件事情,都是一個人的家庭關係和家庭生活。
LDK一體化意味著家庭成員更多的時間是呆在一個家的公共空間,重視LDK的家庭,在相同的房屋面積的情況下,會選擇加大LDK的空間,而縮小臥室的空間。家是一個實實在在生活的地方,而不僅僅是個睡覺的地方,這是相對那些996社畜而言。
我甚至大膽地覺得:LDK一體的家庭,從新房裝修的時候就讓LDK一體的家庭,是不容易離婚的家庭,也是兒女和父母不容易產生代溝的家庭。
04保姆房幾乎消失,但有了專門的家務間
十幾年前我陪我哥買房子,開發商為了顯示這是豪宅,專門設計了保姆間,表明這是一個有傭人的家庭。但我和嫂子看見那個保姆間都倒抽了一口冷氣——保姆間在廚房和客衛中間,沒有窗戶,僅僅放下一張單人床,下床的時候腳就伸出了門外。
我設想了一下一個保姆在廚房裡給主人煲著燕窩湯,打掃主人房時看見全套的LAMMER化妝品以及首飾盒裡的金銀珠鑽,陪小主人搭樂高的時候被重重地踢了一腳馬上跟著女主人的一句「小孩不懂事」……然後她在晚上回到自己的這樣一個保姆間裡面。
我想我是沒有辦法繼續做這份工作的,要付出不僅是家務勞力,還有自己作為一個人的尊嚴。有這樣保姆間設計的家庭,保姆給孩子下安眠藥,偷盜主人財物等等發生的機率會比較高吧。
我發現中國現在的家居設計裡面,保姆房幾乎消失了,如果家裡有阿姨,應該也是住的客臥和次臥,同時,我也看見不少家庭擁有了家務間。
家務間多是陽臺的一角,或者一間保姆間那樣的暗房,裡面有洗衣機和烘幹機!我在家居論壇裡面發現很多人發言:就是吃土也要買烘幹機!
為什麼?一是像成都、上海、廣州、深圳這樣的南方城市非常潮濕,梅雨天晾幹衣物讓人懷疑人生,二是有了烘幹機之後不用晾衣服收衣服,家務量會降低很多。最有意思的是,很多人買烘幹機是不再晾衣服的家很好看,顏值很高!
買烘幹機的家庭通常也會買掃地機器人和洗碗機,還極有可能買萬元左右的小美做飯機器人,因為這大概率是個沒有保姆一起住的,夫妻和孩子要親自幹家務的家庭。
這樣的家庭也大概率會買琺瑯鍋摩飛鍋義大利煮水壺,因為親自幹家務嘛,好用一些、美貌一些,心情會很好。甚至幹家務是一種勞力,也是一種享受,一種放松的方式,一種美的生活。
我在芬蘭參觀學校的時候,發現他們有專門的家政課,其中很重要的一項,是家務課。
一位嫁給芬蘭人的中國女士告訴我,她先生做家務的能力簡直讓她驚嘆,這跟芬蘭人在學校裡面就進行家務教育是有關係的。芬蘭人沒有因為進行了家政教育而學業成就不好,事實上他們的學業成就也一直是全球領先的。
同時,也因為不少受過良好教育的人親自幹家務,這使得他們芬蘭人設計發明了很多家務用的產品,這些產品大多具有專利,變成芬蘭經濟的全球競爭力的一大因素。
所以,總的來說,取消保姆間的家庭,是痛恨人與人不屈等的家庭;有家務間(家務角)的家庭,是更加熱愛生活的家庭,親自參與經營生活的家庭。這樣家庭長大的孩子,將來的婚姻家庭幸福的可能性會顯著增大。
▲在貝殼找房上看見的小陽臺通常最後變成了雜物間,在好好住上面看見的則變成了井井有條的家務間。圖片來自知乎。
▲圖片來自好好住,住友@吃兔兔的蘿蔔說:陽臺堅決不能用來浪費在晾衣服上。
▲住友@Antonnn:獨立大容量的幹衣機簡直是懶人福音,配合柔順紙烘出來的衣服自帶熨衣效果,床單被套烘出來就能用,無需考慮晾衣空間。另一位住友則感嘆:我的洗衣房就跟天堂一樣。圖片來自好好住。
05從言必稱歐式美式到喜歡樸素易用的原創設計
我當家居記者那些年代,除了藝術家,大眾對家居風格的追求就是:英式、法式、美式、地中海風格等等,可以說言必稱歐美。有些人的家庭直接裝修得像英女王伊麗莎白的皇宮。
也有一批愛中式家具和裝修風格的人,進門大談紫檀、黃花梨、鳳梨格等各類木材價值幾何,你懷疑他說的不是家居,而是一弟子意。
跟十幾年前比,現在的中國年輕家庭自信了很多很多很多,他們既不崇洋,也不尚古,他們有時候會到「舊物倉」去懷念一番童年印象,更多的時候是選擇原創的家具設計,這令我非常吃驚。
在家居論壇被反覆點名的品牌有梵幾、二黑木作、吱音和凡屋。這幾個品牌讓我意外的是居然挺貴,但風格居然是簡單樸素的。這跟十幾年前的繁華可謂形成了強烈的對比。
更讓我驚訝的是,這些品牌贏得了新家庭的喜歡,不僅僅是因為顏值,還因為特別易用,有不少設計是基於使用感受的。這跟十幾年前, 設計師為了「有設計感」而讓使用者用得特別別扭的情況完全相反。
這令我這個老家居記者感慨萬千。
中國制造不再是山寨模仿和價廉質次的代名詞。
中國年輕家庭證明自己品味的方法不再是外國或者古代,而是他們自己的內在的需求。
這樣家居環境裡面長大的孩子,我們能夠想到他們審美品味良好,踏實、不浮誇、謙虛。與其在課本和課堂裡面這樣教育孩子,不如在孩子每天接觸到的家居生活裡面潛移默化地影響他們。
▲梵幾家具的展示圖片,你能看出人們開始追求樸素內在的生活。
▲二黑木作的臥室,灰黑色調的亞麻床單內斂而且舒適,疊放收納區和掛衣架又美又實用。在這張圖片裡面可以清晰地看見中國明朝家具的那種簡潔篤定的自信。
一個家,如果把電視請出了客廳甚至趕出了家門,就把精神生活的主導權把握在了自己手裡。當我們在視訊網站上有大量資源可以挑選的時候,我相信你給孩子挑選的,絕不是抖音快手上面的短視訊,而是需要一些時間和耐心看懂的內容。
一個家,如果更加促進彼此親切而且輕松的談話,孩子的詞匯發展和表達能力會明顯比同齡孩子發達,親子關係也會增強。
一個家,如果所有的家庭成員,尤其是受過良好教育和職場歷練的家庭成員都參與做家務,那麼這個家會被打理得井井有條,並且富有效率;當家庭成員把做家務變成智慧的解決方案,變成一種樂趣,他們的孩子會成為踏踏實實熱愛生活的人。
一個家,如果所有的設計是幫助家庭生活得更加舒適、方便、從容,而不是為了所謂的面子、好看,生活得別別扭扭,那麼這就是一個具有高級審美品位的家,這樣家庭長大的孩子,不但可以設計美好的產品,甚至可以設計一個街區、一個城市,一個國家。
願你有機會跟家人一起建設一個這樣的家。
END
作者:三川玲,教育出版人、童書評論人、TEDkids智庫專家、中國營地聯盟理事,親自下場看了5000+孩子作文的閱讀寫作教育者,致力於用順應天性的閱讀法與寫作法讓更多人愛上閱讀,享受寫作。著有《通往幸福的教育》,《孩子天生愛寫作》(即將出版)有兒童寫作音頻課《順應孩子天性的寫作課》(喜馬拉雅)。
>傢居具有這五個特徵,容易養出強大自信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