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家居熱潮什麼時候到來?先這三個問題

尋夢新聞LINE@每日推播熱門推薦文章,趣聞不漏接❤️

加入LINE好友

智能家居熱潮什麼時候到來?先這三個問題 家居 第1張

智能家居從1984年發展到今天,沒能迎來真正的爆發,反而遇到了挫折,究其原因,還是家居行業的特殊性和互聯網結合的過敏反應。需要解決的問題,依然是市場分散、產品虛浮等老問題。而在等待行業整體突破的時候,智能家居企業該怎麼辦呢?

智能家居的風越吹越大,但市場卻在其中逐漸走向緩慢。根據家頁傳媒的統計,2020年發生的47起家居行業融資事件中,有11起是智能家居,占比23.4%。而和資本市場熱度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國內第三季度智能家居設備出貨量同比下降了2.5%。

從1984年智能家居概念被提出後的三十多年裡,智能家居的發展一直被技術所限制。但到了今天,無論是物聯網技術,還是人工智慧,亦或是雲計算,都已經相對成熟,真正需要的,是廠家對智能家居生態的深刻認知。

絕對不是能連個wifi,把冷氣機、洗衣機、燈泡接進網路就萬事大吉。這也導致了手機APP群魔亂舞,遠程控制隨處可見,但消費者就是無法收獲想像中的便捷。也正是這種固化的思維,導致當市場擴容到一定程度後,出現了增長乏力的狀況。

智能家居熱潮什麼時候到來?先這三個問題 家居 第2張

一直在遲到的智能家居熱潮

1984年,美國聯合科技公司將建築設備資訊化、整合化概念應用在了康涅狄格州哈特佛市的城市建設中,出現了 「智能型建築」的概念,而「智能家居」的概念也由此誕生。

當然,這只是概念的誕生,受限於有限的技術,人們對智能生活的暢想成熟還有相當一段時間,智能家居的熱潮比想像的要遲到多得多。

到了上世紀末,人們對他們期待的智能生活有了完整的概念:智能識別的門禁、智能的燈光、創建、音響控制,食物用光了只需要掃描條形碼,電腦會自動將商品放進購物車……

這是1999年微軟的廣告「Microsoft Smart Home」展示的當時人們對智能生活的想像。而在這一暢想的指導下,微軟迫切地尋找了大量家庭場景入口,甚至包括遊戲機,這也是Xbox誕生史的一部分。

智能家居真正開始落地,還要等到2014年,Google收購了NEST Labs。同年6月,蘋果推出智能家居平臺HomeKit。在國內,小米手機登上全球第三,中國第一。同時,小米的智能家居布局也開始顯露:加強雲服務打通多設備,入股愛奇藝布局內容平臺,入股美的集團與20餘家生態鏈企業布局硬件。

發展到今天,智能家居幾乎是所有互聯網巨頭和家居企業無法回避的品類,無論是幹電商的,還是幹社交的,都想要占領智能家居的入口,這是他們曾經在其他領域入口獲利頗豐的經驗,也是微軟二十年前思路的繼承。

但是,如果說20年前微軟對智能家居的想像無法實現,是因為技術的局限的話。那麼在電子資訊產業快速發展了二十年之後,我們驚奇地發現,眾多企業為消費者呈現的智能家居想像依然如二十年前。那這就不是簡單的技術問題了,這涉及到企業對技術、對商業、對家居的認知問題。

智能家居的熱潮,在人們的想像中已經來了一波又一波,在資本的註目下也快速增長的6年,但它依然處於未來可期的狀態,人們也依然在等待它的到來。

面臨的問題都是老問題

二十年前,制約智能家居功能實現的,主要是技術問題。這裡面有三個方向,分別是物聯網、人工智慧、雲計算。

而三個方向實際上都已經為智能家居的爆發做好了準備。公有雲層面,阿裡、騰訊、華為等企業的技術實力並不弱,可以說已經跟上了國際的發展潮流;支撐人工智慧的感知領域,聲音識別的科大訊飛、視覺識別的商湯科技等公司也已經打好基礎。

智能家居熱潮什麼時候到來?先這三個問題 家居 第3張

目前的產業鏈局面,顯然要比當年手機行業爆發前要優異得多,但為什麼依然沒能等來智能家居的熱潮呢?這跟家居行業此前的問題是一致的。

家居行業的品類多

不僅僅是這幾年風靡的掃地機器人、冷氣機、鎖具、燈等智能家居相對感知明顯的領域,更多的還有傳統的床、沙發、櫥櫃等傳統物件的接入或者說生態融合,這些可能更需要一些創造性的思維。

智能家居熱潮什麼時候到來?先這三個問題 家居 第4張

就如之前家頁傳媒在剖析「華帝」的時候說到的一樣,產品的智能性如果只是將其接入網路,那麼只是用新工具做舊內容。以油煙機為例,其功能是非常單一且集中的,當企業企圖將其接入網路之後,一定要想清楚其能帶來什麼,而不只是給用戶手機多添加一個APP。

◎家居行業的場景割裂

安防、睡眠、娛樂等場景在傳統思維中,其相互之間的功能、需求之間是極度割裂的,這也導致家居行業的廠商相當分散。

前互聯網時代,只需要做到風格統一,就能完成相互之間的融合,問題也沒有那麼明顯。但到了智能家居時代,很可能面臨的是,做冷氣機的不一定懂鎖,做鎖的也不懂燈,這種情況下,想要彼此之間完成生態協作,簡直難上加難。

◎家居行業的交易鏈條相較而言是比較長的

鏈條一長就變得龐雜,一龐雜就讓所有人都覺得自己有機會。無論是生產廠商,還是渠道商,亦或是第三方的服務商,誰都覺得自己站在有利位置,就導致最後面臨誰該兼容誰的問題。

手機行業相對容易選擇,因為就兩個系統,一個集中的蘋果和一個分散的安卓。但智能家居可能就不只是兩個系統了,形形色色的廠家,或許連協議和代碼都是一樣的,但就是不能互通,導致用戶的體驗是極度割裂的。

試想,如果每買一件智能家居就要多安裝一個APP,熟悉的智能家居入口只能控制有限的幾件同系產品,其餘都要放到智能手機上,那消費者需要的便捷性又在哪裡體現呢?

這些是新問題嗎?都不是,實際上這就是家居市場一直以來都存在的問題,分散、割裂、生態性弱……這在之前導致了國內並沒有特大型的家居企業占據市場,同時也導致了行業數字化相比其它行業偏慢。

所有的問題,都是老問題。

趨勢如何才能變成熱潮?

無論是旁觀者,還是從業者,亦或是投資人,談到智能家居,依然會認為這將是繼互聯網、移動互聯網之後新時代又一次「平臺級」機會,即能夠改變生態入口的大方向,這個行業的最終勝利者將成為阿裡、騰訊這樣的基礎設施。

但發展到今天,資本顯然逐漸冷靜了下來。雖然今年有11起融資事件,但披露出來的金額僅僅6億多,基本屬於慎之又慎。所有人都對未來保持著期待,但所有人都看到了如今停滯不前的商業思維。什麼時候,趨勢才能變成真正的熱潮呢?

◎產品需要回歸真正的便利,用新工具做新內容

近些年,插座、路由器、音響等領域都有「顛覆時代」的口號,但我們看到所有人的解決方案都是加個聯網功能,甚至連基本的內容服務都沒有。

大量類似的偽需求需要被徹底摒除,產品的競爭終究要回到其本質——提供更方便的生活,如晚上起床自動開燈,電視和門鈴的互聯互通等功能的挖掘。

◎設備企業需要轉變思維

雖然賣服務、賣內容的口號已經是行業共識,但大多數企業事實上仍然依靠硬件設備獲得其主要利潤。

如果能將硬件和內容、服務有機地結合起來,其所能產生的長期價值是肉眼可見的。最有代表性的就是電視,在樂視、小米、華為等企業的實踐中,企業本身已經變成了視訊、音樂等內容的提供商,用戶的長期價值將伴隨硬件的整個生命周期。

而這種對家居產品本身界限的延伸,是有很多文章可以做的,比如將消耗類物品的儲存和購物平臺的打通,比如將更多的家居產品打造成內容承載平臺等,都是有可能的方向。

根據亞馬遜一份覆蓋7萬人購物數據的調研顯示,用戶購買Echo音箱後的12個月後消費額增加了29%,而沒有購買Echo用戶的消費額隻增加了19%,這還只是智能家居產品初級形態造成的影響,其未來的潛力顯而易見的高。

◎需要形成真正的互聯互通

市場需要的是共同做大,而不是各個企業各自為戰,進而內卷化。智能家居的市場可能比如今的家居市場還要大得多,沒有任何一家公司能夠真正滿足所有消費者的需求,想要成為基礎設施,絕不是封閉能完成的,而是要盡可能地開放,盡可能地兼容,只有智能家居能解決的問題足夠多了,市場才會真正走向爆發。

目前市場上,人人都認為自己會成為蘋果,但事實上,大家可能更需要一個統一的「安卓」生態的誕生。雖然小米、華為、海爾等企業在12月初成立了開放智聯聯盟,但根據過往經驗,從聯盟走向真正的行業標準,可能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而理想狀態是,互聯網最終完成對生活場景的全覆蓋,在悄無聲息中完成工作場景、移動場景、生活場景的無縫切換。而到了那時,才是真正的熱潮湧動。

雖然現在智能家居似乎仍處於瓶頸期,但整體趨勢依然是擴張的。而一旦智能家居的便利性逐漸大於傳統家居,入坑的消費者可能再也不會回到上一代的生活方式。

隨著產業鏈條的持續推進、通訊協議的不斷完善,家居產品的智能化成本也將越來越方便廉價。可以想見,幾乎所有家居設備的智能化趨勢也未來可期。

同時,中國城鎮化還在持續推進。智能家居無論從基本面,還是技術面,前景都極為可期。畢竟市場不可能永遠分散下去,所有目前爭執的問題,都將在未來解決。

對於大多數入局的玩家而言,如果無力解決整個生態層的問題,需要的則是真正理解家居智能化的目的和解決的問題,對現有軟硬件系統進行更深入的思考和挖掘,苦練內功。

因此,智能家居,未來可期。

>智能傢居熱潮什麼時候到來?先這三個問題